科学课教学做到“三少”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少“步调一致”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敢于放手的同时就会发现学生是一杯永远喝不完的水,学生的世界是如此的五彩缤纷。
  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课前了解到学生很乐意研究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于是教师在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结果学生带来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材料:果冻塑料外壳(形如微型小碗)、较重的盘子、苹果、西红柿和马铃薯等。这些材料充满了结构性,在印证质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上具有意想不到的说服力,比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合理得多,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的“胃口”。当教师宣布请各小组自由找4样东西由重到轻、由大到小排好顺序,再猜测、实验、比较、思考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发现果冻塑料外壳(形如微型小碗)很轻,直接放在水面上不会沉,放满水后又会沉下去;小盘子比较重,却不会沉,放满水后也沉下去了;他们还发现牙签有沉有浮,具体要看牙签是否浸透水,浸透了就会沉。就这样,教师在开放材料的同时,也解放了孩子们的“大脑”。
  二、少“品头论足”
  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书本知识外,还包括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程序性的知识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不可能学会,而要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
  例如,教学“研究土壤的组成”一课时,知识很简单,但这些知识的获得却需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先让学生谈谈对土壤知道些什么?预测土壤里会有些什么?再做3个实验,分别进行细致观察,表达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土壤是含有沙、粘土、动植物及其残骸和人为垃圾等的混合物。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与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保护土壤。
  三、少“包办代替”
  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实验活动前的讲解及材料准备工作不断细化、不停指导,学生就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实验过后,往往不知其所以然,成了纯操作的机器人。再者,不少教师自己示范实验,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不让学生亲自做。这样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的机会,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观察不细、缺少思考等,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体验过程。
  例如,教学“冰棒周围的‘白雾’从哪里来”一课时,教师不是根据教学目标替学生把实验做了,而是用商量的口吻问学生:冰棒周围的“白雾”是从冰棒上冒出来的吗?如果认为是,怎样证明?如果认为不是,又怎样证明?学生讨论后,选择了可行的方法。有的用玻璃瓶盖住冰棒;有的采用课本的方法,用不漏气的塑料袋把冰棒包起来;有的用碗盖住冰棒。结果殊途同归,凡是自己亲自做实验的学生都惊奇地发现仍有“白雾”,说明“白雾”不是从冰棒上冒出来的。
  “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自尝一尝”,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少“步调一致”、少“品头论足”、少“包办代替”,充分放手,让学生该品尝时就品尝,这样,就会赢得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体验过程,就会解放学生的“思想”,放飞学生的“梦想”。
  责任编辑:徐新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