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中学生犯罪率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为我国高中生教育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一形势也反映了高中法治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因此,深入分析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出台相应的解决对策势在必行。本文以高中生法治教育为切入点,针对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青少年的思潮发展正在世界思潮接轨,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青少年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其行为准则易超出学校的规定,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因此加强高中生法治教育至关重要。
一、高中法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权利和法律信仰教育。当前法律制度是实现法治建设的保障之一,学校和政府应当摆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以预防犯罪为法治教育的出发点,提高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但是很多学校过度强调青少年守法和预防犯罪,但是忽视了公平正义、自由人权、平等尊严的法治理念培养,学生对法治教育仅仅停留在社会是非的理解,法治教育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同时教育工作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法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脱节。公民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学校的法治教育要和公民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变化,原有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教育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影响更大,但是相应的法治教育工作却没有在新形势下找到和公民教育的衔接点,影响了两者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法治教育手段单一。在很多高中学校中,法治教育开展手段较为单一,片面依赖于课堂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校园法治氛围,法治教育工作甚至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再者,法治教育活动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甚至出现了文化课挤压占法治教学课时的现象,法治教育无法全面开展,同时法治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融入教学课堂,提高自我的法治意识。
二、高中法治教育開展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法治教育系统。法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其工作开展离不开法治教育系统的支撑,因此,高中学校的相关领导人要重视对法治教育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校园法治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再者,要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择一批专业能力过硬、基本知识扎实、思维方式活跃的教师作为教学老师,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和教学老师打成一片,并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任务中,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的局面。此外,要加强优秀的学校校风建设,法治教育应当和校风学风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严格的校规校纪规范同学们行为,保障同学们身心安全,在全校营造高尚的校风氛围,为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注入动力。
(二)发挥思政理论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应用学校资源,并注重同学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思政理论课程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高中生的特殊性来调整教育实效性。首先,要融合教学课程内容,集中优秀教学资源,在教材中可以尝试使用穿插法学界的热点话题和案例,把法学基本理论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贯穿在课本中,在每个章节后,都标明这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这些强化课堂知识,提高教育效果。再者,要丰富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我们应该加强教学者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灌输方式向现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方式转变。
(三)加强法治实践教育教学。首先学校应当扩展法治实践场所,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司法机关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法律环境内培养法律意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最终使自身的法律素质获得较大的提升。再者,要在学校内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规定每一个班级都要参加,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宣传法律知识。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优秀的法律人士来开展法律讲座,选用当前发生的案例作为教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四)提高学生的法律自觉性。只有建立在法律认知的基本条件上,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相信法律的相关规定,在这些基础上信仰法律,把法律意识深入内心,需要同学们自己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对法律本身产生兴趣。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比较多,但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还是不高。当代高中生接受法治教育都是老师依靠灌输,较多学生课后不主动思考,也不学习,这些都影响到法治教育的效果。
结语:总之,高中法制教育工作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当前高中法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校园法治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学校要构建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发挥思政理论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王 健.我国法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
[2] 陈 洁.我国高中生法治教育研究[J].法学研究,2015(09)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青少年的思潮发展正在世界思潮接轨,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青少年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其行为准则易超出学校的规定,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因此加强高中生法治教育至关重要。
一、高中法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权利和法律信仰教育。当前法律制度是实现法治建设的保障之一,学校和政府应当摆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以预防犯罪为法治教育的出发点,提高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但是很多学校过度强调青少年守法和预防犯罪,但是忽视了公平正义、自由人权、平等尊严的法治理念培养,学生对法治教育仅仅停留在社会是非的理解,法治教育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同时教育工作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法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脱节。公民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学校的法治教育要和公民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变化,原有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教育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影响更大,但是相应的法治教育工作却没有在新形势下找到和公民教育的衔接点,影响了两者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法治教育手段单一。在很多高中学校中,法治教育开展手段较为单一,片面依赖于课堂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校园法治氛围,法治教育工作甚至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再者,法治教育活动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甚至出现了文化课挤压占法治教学课时的现象,法治教育无法全面开展,同时法治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融入教学课堂,提高自我的法治意识。
二、高中法治教育開展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法治教育系统。法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其工作开展离不开法治教育系统的支撑,因此,高中学校的相关领导人要重视对法治教育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校园法治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再者,要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择一批专业能力过硬、基本知识扎实、思维方式活跃的教师作为教学老师,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和教学老师打成一片,并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任务中,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的局面。此外,要加强优秀的学校校风建设,法治教育应当和校风学风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严格的校规校纪规范同学们行为,保障同学们身心安全,在全校营造高尚的校风氛围,为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注入动力。
(二)发挥思政理论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应用学校资源,并注重同学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思政理论课程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高中生的特殊性来调整教育实效性。首先,要融合教学课程内容,集中优秀教学资源,在教材中可以尝试使用穿插法学界的热点话题和案例,把法学基本理论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贯穿在课本中,在每个章节后,都标明这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这些强化课堂知识,提高教育效果。再者,要丰富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我们应该加强教学者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灌输方式向现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方式转变。
(三)加强法治实践教育教学。首先学校应当扩展法治实践场所,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司法机关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法律环境内培养法律意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最终使自身的法律素质获得较大的提升。再者,要在学校内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规定每一个班级都要参加,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宣传法律知识。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优秀的法律人士来开展法律讲座,选用当前发生的案例作为教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四)提高学生的法律自觉性。只有建立在法律认知的基本条件上,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相信法律的相关规定,在这些基础上信仰法律,把法律意识深入内心,需要同学们自己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对法律本身产生兴趣。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比较多,但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还是不高。当代高中生接受法治教育都是老师依靠灌输,较多学生课后不主动思考,也不学习,这些都影响到法治教育的效果。
结语:总之,高中法制教育工作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当前高中法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校园法治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学校要构建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发挥思政理论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王 健.我国法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
[2] 陈 洁.我国高中生法治教育研究[J].法学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