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一: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这样的评论:“花之绝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非名花。”根据这段话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材料二:俗话说:“牡丹花大空入目,枣花虽小结成实。”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则
议论文,题目自拟。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各自作文,命题立意却是截然不同的。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命题者提到了两种事物,对等地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牡丹花好看但不结果实,荔枝好吃却不开花。这就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命题者没有厚此薄彼,即没有表示褒贬之意。我们就此材料写作文的时候,也就不该只凭自己的好恶去妄加褒贬。所以我们可以命题《各有千秋》,《伯仲之间》等于之类似的题目,从牡丹花的赏心悦目,愉悦人的性情,从而使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并能解除人的疲劳等方面去肯定它的观赏价值;从荔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能调剂人们的生活,增强体质,美容保健,去肯定它的食用医保价值。至于它们的缺点也应涉及到,同时说明对任何事物都不应求全责备的道理。这样,此文的立意角度是“褒”而不是“贬”。如果把着眼点对准它们各自的缺点,或者凭自己的意愿对一方的缺点大谈而特谈,也就与材料相悖而出现谬误了。以上所述的意思,也只是就事论事,文章一定显得单薄,所以,还应进行类比论证。由牡丹的观赏价值联系到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由荔枝的实用价值联想到物质生活的不可忽视。把两者的作用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文章的内容就充实而深刻了。
材料二就大不一样了,从命题者的意图上就能看出褒贬之意了,即褒扬枣花而贬抑牡丹,这是要我们从实用价值上做文章。我们命题立意是要遵循这一原则,可命题《“结实”精神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等题目,从“牡丹花大空入目”联想到有些人只注重外表,腹内空空,华而不实,结果害人害己于事无补;有些地方楼堂馆所堂而皇之,光鲜亮丽,百姓们却有看不起病的,孩子们有上不起学的,市民有住不起房的,结果是百姓怨声载道。从“枣花虽小结成实”联想到有的人朴实无华甚至貌不出众,却有为社会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积极用知识武装自己,终于为人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地方官员办公的地方还是七十年代修建的平房,但他们人民个个有医保,学校无危房,教学设施属一流,人民都赞扬他们的实干精神。这样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否定一方,肯定一方,把人们应有的道德风貌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弘扬正能量。
对这样的题目是否可有异议呢?比如采取批判那句俗语的态度,命题为《不该厚此薄彼》,主张既肯定枣花也赞美牡丹。我以为绝不能那样做,应为这不是平时练笔可以多角度理解,而是按命题者的意图去命题立意的,所以应该遵循命题者的意图去细心揣摩,结构成篇,而不该节外生枝,标新立异。
此外,一则材料可能涉及许多对象,但若批准了其中的陈述主体就把握住了材料的重点。
材料三:山坡上有一巨树的残干。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多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过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的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为一棵大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开始由树皮往里吃。它们微小的却不停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捍碎的甲虫面前。
分析:这则材料寓意深刻,但同时干扰因素也很多,学生容易在审题立意中出现偏差。通过分析可知,材料是把树放在两种情况中对比:一是成材前,虽然遭受了闪电、山崩和风雨的巨大摧残,但仍顽强成材;一是成材后遭到微小的甲虫攻击,却毁灭了。陈述的主体显然是树而不是虫。因此,立意应为“成绩面前不骄傲”“要防微杜渐”“要消除不良因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着眼点放在小甲虫上,放在大树的成长上,如“要锲而不舍”“团结就是力量”“逆境出人才”等。这些立意显然未从总体上把握住材料的陈述主体。
要辨析材料中关键语句所包含的某种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等偏正型关系。因为,这类关系的句子,其表意重心往往在正句上。
材料四: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讲述了一位渔人游历“世外桃园”的故事,幻想出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后人用以比喻没有矛盾的安乐之地。然而,愿望再好,也只是空想。
分析:有些学生看到这则材料会不假思索地确立“要有理想”这类的立意。其实,整则材料从句间关系看为转折关系,当依正句“然而,愿望再好,也只是空想”立意。因此,最佳的立意应是要直面现实,正视矛盾,在矛盾中拼搏发展。
材料二:俗话说:“牡丹花大空入目,枣花虽小结成实。”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则
议论文,题目自拟。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各自作文,命题立意却是截然不同的。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命题者提到了两种事物,对等地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牡丹花好看但不结果实,荔枝好吃却不开花。这就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命题者没有厚此薄彼,即没有表示褒贬之意。我们就此材料写作文的时候,也就不该只凭自己的好恶去妄加褒贬。所以我们可以命题《各有千秋》,《伯仲之间》等于之类似的题目,从牡丹花的赏心悦目,愉悦人的性情,从而使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并能解除人的疲劳等方面去肯定它的观赏价值;从荔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能调剂人们的生活,增强体质,美容保健,去肯定它的食用医保价值。至于它们的缺点也应涉及到,同时说明对任何事物都不应求全责备的道理。这样,此文的立意角度是“褒”而不是“贬”。如果把着眼点对准它们各自的缺点,或者凭自己的意愿对一方的缺点大谈而特谈,也就与材料相悖而出现谬误了。以上所述的意思,也只是就事论事,文章一定显得单薄,所以,还应进行类比论证。由牡丹的观赏价值联系到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由荔枝的实用价值联想到物质生活的不可忽视。把两者的作用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文章的内容就充实而深刻了。
材料二就大不一样了,从命题者的意图上就能看出褒贬之意了,即褒扬枣花而贬抑牡丹,这是要我们从实用价值上做文章。我们命题立意是要遵循这一原则,可命题《“结实”精神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等题目,从“牡丹花大空入目”联想到有些人只注重外表,腹内空空,华而不实,结果害人害己于事无补;有些地方楼堂馆所堂而皇之,光鲜亮丽,百姓们却有看不起病的,孩子们有上不起学的,市民有住不起房的,结果是百姓怨声载道。从“枣花虽小结成实”联想到有的人朴实无华甚至貌不出众,却有为社会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积极用知识武装自己,终于为人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地方官员办公的地方还是七十年代修建的平房,但他们人民个个有医保,学校无危房,教学设施属一流,人民都赞扬他们的实干精神。这样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否定一方,肯定一方,把人们应有的道德风貌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弘扬正能量。
对这样的题目是否可有异议呢?比如采取批判那句俗语的态度,命题为《不该厚此薄彼》,主张既肯定枣花也赞美牡丹。我以为绝不能那样做,应为这不是平时练笔可以多角度理解,而是按命题者的意图去命题立意的,所以应该遵循命题者的意图去细心揣摩,结构成篇,而不该节外生枝,标新立异。
此外,一则材料可能涉及许多对象,但若批准了其中的陈述主体就把握住了材料的重点。
材料三:山坡上有一巨树的残干。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多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过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的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为一棵大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开始由树皮往里吃。它们微小的却不停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捍碎的甲虫面前。
分析:这则材料寓意深刻,但同时干扰因素也很多,学生容易在审题立意中出现偏差。通过分析可知,材料是把树放在两种情况中对比:一是成材前,虽然遭受了闪电、山崩和风雨的巨大摧残,但仍顽强成材;一是成材后遭到微小的甲虫攻击,却毁灭了。陈述的主体显然是树而不是虫。因此,立意应为“成绩面前不骄傲”“要防微杜渐”“要消除不良因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着眼点放在小甲虫上,放在大树的成长上,如“要锲而不舍”“团结就是力量”“逆境出人才”等。这些立意显然未从总体上把握住材料的陈述主体。
要辨析材料中关键语句所包含的某种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等偏正型关系。因为,这类关系的句子,其表意重心往往在正句上。
材料四: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讲述了一位渔人游历“世外桃园”的故事,幻想出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后人用以比喻没有矛盾的安乐之地。然而,愿望再好,也只是空想。
分析:有些学生看到这则材料会不假思索地确立“要有理想”这类的立意。其实,整则材料从句间关系看为转折关系,当依正句“然而,愿望再好,也只是空想”立意。因此,最佳的立意应是要直面现实,正视矛盾,在矛盾中拼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