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清华大学102年校庆,距2011年“百年校庆”已过了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百年校庆图书”也正在从“献礼书”长成为“长销书”。看到众多的读者从“校庆图书”中获得滋养,我们不禁自问,百年清华的学术精神,能给当前的国民阅读以怎样的启示呢?
我们一直呼唤有价值、有品质的阅读,如《中庸》里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华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风,为我们的阅读树立了典范。清华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从此便有了学贯中西“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运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出自他的一次演讲,梁氏家族,家学渊源,满门俊秀,一家三院士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给后人以久远的深刻的启迪;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的“四大导师”,作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他们倡导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清华学派,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
清华“校庆图书”当中也确有不少与阅读有关的典故,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体现了大师的阅读风范。“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先生,清华图书馆馆藏图书甚至英语辞典的借书卡上几乎都有他的名字。费孝通先生曾回忆当年在清华上学时,“进入图书馆像是一只蜜蜂进入了百花园,自由自在地采撷花蜜”。朱自清先生讲“中国文学史”时坚持让学生定期交读书报告,他还认真给学生改笔记。第二类体现了通识阅读的重要性。1948年12月,潘光旦先生发表过一篇《读书的自由》,分析了青年的读书倾向,喜欢读洋装、白话、译文书籍与报纸,冷落了外文、文言书籍,应该引以为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院系大调整中,老校长蒋南翔制止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被文理拆分的命运,他认为清华的理工科基础要加强,但人文素养不可减少。第三类则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在“一二·九”运动前夕,蒋南翔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他当校长之后,曾谆谆叮嘱:“主席的著作很精辟,要仔细认真学习。有些重要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张履谦(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校时,口袋里总带着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学术上,“清华学派”是一种治学为文的风格(取向)和文化气质,是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理念,其表征则是以“通才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及以“精英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上观之,在阅读观念上,不也可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清华气派”吗?我们不妨概括为“大师阅读”“通才阅读”和“求真阅读”。实际上,清华大学出版社30多年的发展,早已浸染了这三种阅读理念。从过去到现在,它们始终指引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迷失方向,在浮躁的书海中锤炼精品,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勇于创新。出版的“清华气派”,意义深远!
阅读的“清华气派”,其源头是厚积薄发、穷首皓经,同样,出版的“清华气派”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和甘于奉献。1940年,浦江清向梅贻琦校长提出建议,清华可以从词汇方面着手编辞典,“则至百年大庆之日有一(清华大辞典)可以产生,此不朽之盛事也”。美国人翟姆孙教授当年上《西洋文学概要》课时,没有指定任何课本,而是边讲课边补充材料,讲了8年8遍,终于在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西欧文学史》。老一代清华人崇尚的精益求精之境界,值得当今出版人奋起直追。
清华校友费孝通提出要“文化自觉”,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对生活其中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她的萌芽、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大学出版人更应当对于其中的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有自知之明,并自觉地进行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肩负起继承发扬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出版界同行呼吁在学术出版领域打造“中国学派”,理由是“我们已具备了重量级作品的条件——丰富的时代实践,持续的学术繁荣,20余年的国际交流,中国学者正在接近——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已经成为一些领域的佼佼者。因此,以学术出版带动‘当下中国’主题图书繁荣,进一步打造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和版权输出的中国军团,我们已经具备相当多的条件”。
以出版的“清华气派”去打造“中国学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这正是我们清华出版人的“中国梦”!
我们一直呼唤有价值、有品质的阅读,如《中庸》里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华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风,为我们的阅读树立了典范。清华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从此便有了学贯中西“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运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出自他的一次演讲,梁氏家族,家学渊源,满门俊秀,一家三院士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给后人以久远的深刻的启迪;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的“四大导师”,作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他们倡导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清华学派,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
清华“校庆图书”当中也确有不少与阅读有关的典故,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体现了大师的阅读风范。“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先生,清华图书馆馆藏图书甚至英语辞典的借书卡上几乎都有他的名字。费孝通先生曾回忆当年在清华上学时,“进入图书馆像是一只蜜蜂进入了百花园,自由自在地采撷花蜜”。朱自清先生讲“中国文学史”时坚持让学生定期交读书报告,他还认真给学生改笔记。第二类体现了通识阅读的重要性。1948年12月,潘光旦先生发表过一篇《读书的自由》,分析了青年的读书倾向,喜欢读洋装、白话、译文书籍与报纸,冷落了外文、文言书籍,应该引以为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院系大调整中,老校长蒋南翔制止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被文理拆分的命运,他认为清华的理工科基础要加强,但人文素养不可减少。第三类则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在“一二·九”运动前夕,蒋南翔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他当校长之后,曾谆谆叮嘱:“主席的著作很精辟,要仔细认真学习。有些重要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张履谦(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校时,口袋里总带着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学术上,“清华学派”是一种治学为文的风格(取向)和文化气质,是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理念,其表征则是以“通才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及以“精英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上观之,在阅读观念上,不也可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清华气派”吗?我们不妨概括为“大师阅读”“通才阅读”和“求真阅读”。实际上,清华大学出版社30多年的发展,早已浸染了这三种阅读理念。从过去到现在,它们始终指引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迷失方向,在浮躁的书海中锤炼精品,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勇于创新。出版的“清华气派”,意义深远!
阅读的“清华气派”,其源头是厚积薄发、穷首皓经,同样,出版的“清华气派”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和甘于奉献。1940年,浦江清向梅贻琦校长提出建议,清华可以从词汇方面着手编辞典,“则至百年大庆之日有一(清华大辞典)可以产生,此不朽之盛事也”。美国人翟姆孙教授当年上《西洋文学概要》课时,没有指定任何课本,而是边讲课边补充材料,讲了8年8遍,终于在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西欧文学史》。老一代清华人崇尚的精益求精之境界,值得当今出版人奋起直追。
清华校友费孝通提出要“文化自觉”,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对生活其中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她的萌芽、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大学出版人更应当对于其中的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有自知之明,并自觉地进行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肩负起继承发扬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出版界同行呼吁在学术出版领域打造“中国学派”,理由是“我们已具备了重量级作品的条件——丰富的时代实践,持续的学术繁荣,20余年的国际交流,中国学者正在接近——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已经成为一些领域的佼佼者。因此,以学术出版带动‘当下中国’主题图书繁荣,进一步打造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和版权输出的中国军团,我们已经具备相当多的条件”。
以出版的“清华气派”去打造“中国学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这正是我们清华出版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