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小学,黑龙江 大庆)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要素 感受音乐 体验音乐 审美音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并且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册《爱劳动》一课中,我注重了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运用的第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和尚,第二段是表现胖和尚的)。一上课,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笨重、低沉。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得音乐画面。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二、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渲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情绪甚至会相反。在《爱劳动》一课中,老师通过情绪的变化,就挖掘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绪。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优美,第二段音乐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三、音乐欣赏的体裁形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爱劳动》是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首先,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嗨哟里格嗨哟嗨嗨……与劳动的步伐相结合来了解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音乐与行进的步伐是统一的。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册《汪汪与咪咪》一课,通过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体会三拍子咚、嚓、嚓,咚、嚓、嚓的舞蹈场面,把音乐场面融合与渗透了音乐情绪、情感,音乐的力度、速度等表现要素体验乐曲的各种节奏形式与音乐体裁的关系,突出了节奏在音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设计素描创造力培养模式”是不同于以往的、符合艺术设计规律和发展的新型教学训练模式。该模式从客观写生入手到主观构想结束,引导学生由对自然物象的具象认识转向对形态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钾及磷钾配施对黑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能提高黑花生生育前中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磷钾配施(中磷120 kg.hm-2+高钾225 kg.hm-2)
中国传统戏曲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悠久文化,丰富的内容程式和综合审美是其本身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它生于民间,广泛吸收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并积极地服务老百姓,进发出了旺盛的
中学英语 有效性教学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一、引言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努力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改革与进步。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仍是摆在许多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  二、树立新型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期刊
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景园入口处的心理与行为因素,探讨突出环境意象的相关因素和适度刺激原则,提出景园入口设计应当人性化.
目的:加强护患安全,有效防范护患纠纷,杜绝护理差错发生。方法:全院开展风险管理月活动,进行人为因素系统性的规避分析,加强人为因素风险教育。结果:风险教育后比风险教育前不良
目的:对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小儿白内障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3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6.26%;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3.74%,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