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互动共享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古镇教育园区设计要求的分析,提出园区的资源整合、互动共享的设计理念。使繁杂的设计内容在这一框架下“抽丝剥茧”,为未来国内的教育园区的城市设计予以借鉴。
  【关键词】校园整合;互动共享;教育园
  1 基地位置与现状分析
  中山市古镇镇教育园区及周边用地位于古镇顺成片,东临规划古镇医院,南为规划居住用地,西侧现状为工业区,北临古镇生态植物园,总用地面积共约33.2公顷。
  用地内有丰富的水网资源,水质及环境较好,为创造特色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基地由两块用地组成,永安路南侧地块约13公顷,北侧地块约10公顷。
  基地整体呈L状,40米宽的永安路从南北两块地之间穿过,而且永安路与顺康路都为城市快速交通干道,极大地阻隔了古镇一中和二中之间的联系,给校园的“生长”和“共享”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设计要求
  2.1教育园区的规模
  规划建设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每所学校90班,其中小学54班,中学36班。
  2.2 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结合教育园区33.2公顷及周边用地的规划情况,对设计范围进行整体规划,功能分区要科学、布局合理、联系方便,满足教学与生活要求,并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加强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
  2.3 道路交通规划
  合理组织园区内外交通,充分考虑园区内部交通要求需要,又要满足与城镇交通接驳的需要。满足上下课高峰人流疏散的要求,同时减少对城镇主干道的干扰。
  3 问题与对策
  教育园建成后预计容纳学生7200人,教师472人,人口规模较大,而建设用地相对紧张。所以教育园区的规划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3.1 校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3.1.1 规划中的城市快速道路穿越两学校,需处理好教育资源共享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3.1.2 顺成中心河是紧邻基地北侧的一条永久性的生态景观与人文活动(龙舟赛)河道,需处理好校园与河道之间的景观联系;
  3.1.3 园区位于古镇中心城北侧边缘,需处理好校园出入口布局与人、车交通组织的关系。
  对策:安全、开放、整体:
  3.1 以立体交通方式来解决教育园区“生长”的制约
  从教学活动上分析,相当数量的教师将频繁地往返于两校区之间。因此,解决两校区之间的交通问题是整体规划的关键。两校区之间的永安路是城市快速交通干道,要通过平面方式解决两校区的交通,对于师生来说极不安全;而采用高架桥的形式来解决,不但解决了两校间的人行交通安全问题,而且通过这个景观节点的设计,展示了古镇“灯都”的特色,同时也为教育园区增加了独特的魅力。
  3.2 采用开放性的轴线生长模式
  此模式下的两校区注重了整体性,轴线衔接的手法达到两个校区整体规划结构上的统一,同时,也使校园内部与北侧河道和东侧广场之间取得视线和步行交通流向的有机联系。
  人车分流主轴,增强了东西方向的进深感,南北主轴贯通于整个校区,联系着各功能组团,为校区整体规划结构提供了一条有生命的“生长脊”,正是这条“生长脊”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两校区的整体性,使两者有了互动共享的联系。
  3.3 校园自身功能之间的关系
  需要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古镇居民实施资源共享例如:游泳馆、篮球场、艺术楼,但设计受限较多;两校区之间需要有联系,也需要资源共享,例如:图书馆、活动交流。
  对策:功能复合化,减少师生交通往返
  3.3.1 将永安路沿线作为校园形象展示的空间界面来处理。
  3.3.2 校园形象入口面向永安路设置,以提升古镇教育园的社会公众形象。南校区北侧集中布置体育、艺术中心,便于对外进行资源共享。
  4 总体布局与构思原则
  4.1 校园内外空间整体统筹原则
  校区的拓展主轴线形成校区的中心轴,成为校园布局的灵魂。在空间布局上,为了体现“欧陆风格、岭南特色”设计要求,在校园环境平面上采用了几何手法来凸显欧陆风格;对东侧原有的绿化系统和交通系统进行精心整合,加入了岭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一些小空间、环境使得在欧陆风中又处处跳跃着岭南特色及元素,在同一空间下东西方两种元素进行强烈对比的,使校园有着更强烈的空间个性及迷人魅力。
  4.2 功能集约与开放空间共享原则
  校园的功能格局基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和满足未来拓展的原则下展开。南北向中心轴是全校区的教学功能景观轴,串联校区中的各类开放空间,该轴线既是校园的功能轴,也是学生的精神轴。公共教学楼紧紧围绕着公共空间布置,既保证各个功能区块的交通可达性,又实现了步行距离的最小化。
  4.3“组群”和“院落”空间形态的穿插组合原则
  校园建筑群体的构成模式以“组群”为其特色,形成多个“功能群组”,即根据功能优先的原则,校园各个建筑“组群”依据办学功能和景观变化集中分区,功能相同或相关的建筑成组成团地集中设置,形成隔而不断,自然衔接的功能布局模式。以利于教学、科研、实验和实训等活动的开展和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4功能性主干道与生活漫步道并重的原则
  校园内强调步行优先,主干道环绕校园形成环路,环路以内步行空间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构筑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同时,更强调学生平常上下课,去食堂用餐,课后体育活动及休闲娱乐步行路线的设计,注重其安全性和多样性。
  步行系统主要又分为功能性主步行道和休闲漫步道:功能性主步行道呈多“T”字型串连起各个功能区;休闲漫步道则以人性化的小尺度分散布局于綠化中,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为师生营造出休闲静谧的交流场所。
  4.5 就近原则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必须考虑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方便和舒适。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良好的规划应该为学生从宿舍区食堂、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提供安全便捷的途径,一个在晚间教室和图书馆灯火通明的校园必然是学风浓郁的校园。   5 规划结构
  一心、两轴、三片、多环 ——古镇镇教育园规划结构的理性特征。
  一心:功能景观核心。
  两轴:功能与景观组织主轴线。
  三片:三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块。
  多环:校园车行交通组织主环路和步行交通多环路。
  6 功能分区
  根据功能设置要求将校区分为公共教学区、文体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艺术活动区,户外交流区、商业区和停车场共七大功能区。
  6.1公共教学区
  公共教学楼族群呈错落状布置于校园的主轴线两端,属围合校园核心公共空间的主体建筑群。公共教学楼族群分东西两组布局,围合出教学院落空间。并且面向人行入口的中心景观设置中心广场及系列亲水广场、绿化、小品等,营造出生动、富有朝气的校园生活氛围。
  6.2文体运动区
  布置在地块的西侧,它紧邻宿舍区、教学區及出入口可以较快疏散人流。
  6.3学生生活区
  布置在两个校园南端入口旁,既有利于学校分期开发建设,又距离运动场较近,可缩短步行距离,方便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
  6.4体育艺术活动区
  学校资源共享,成为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此次设计将古镇一中的体育训练馆、艺术楼、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尽量靠近北门的形象入口,以便充分共享学校资源。共享教学资源不但可以节省很多建设资金,而且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7 交通系统
  7.1 车行外环、人行步道内行的“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方式
  本方案出于对交通便利和人车分流的考虑,随功能区的走向,自然流畅地布置了环形的车行交通系统。环形车行道有利于保证机动车交通对校内各处的可达性,同时有力地保证了校园中心区不被车流穿越,形成安静、宜于步行的校园空间。
  7.2 校门及出入口
  在校门位置的选择上,规划经过了反复的斟酌。考虑到学校较大的车流及人流等综合因素,校园在顺成三路,设置了两个校区的人行出入口。在百盛路及古镇一中南门设置了车行出入口,在永安路设置了两校对应的形象入口,通过两校的文化连廊设立的标志性景观构筑物,使古镇镇教育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标识感。
  8 空间设计意向
  8.1 突出校园的地域特征
  “欧陆风格、岭南特色”是这次设计的主题,在体现欧陆风格上,通过拱形连廊不断的重复与体现欧陆风,同时这种连廊的围合形成了中式的院落,“一脚干”的连廊使形式与功能完美契合。
  在岭南特色上,窗的设计中采用了岭南特色的窗花,并将这种窗花放大尺寸,悬挂于教学楼的外墙立面,使两种风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调统一。
  8.2 富有文化特点的建筑空间——院落
  校园是满载难忘岁月的载体,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校园空间,体现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校区建筑空间延续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天井”的概念,各建筑组群均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建筑院落;由于这些私密与半私密庭院的存在,使各个建筑空间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即“场所”的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 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防火构建;设计要求;  前言  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
期刊
【摘 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师们不断学习和讨论的课题,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设计也在不断的更新。本文以城市建筑设计为讨论主题,从时代、人文、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城市建筑设计发展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时代潮流;地域文化  城市是人们生存的场所,而城市建筑则提供给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文化和经济水平,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美学流派,老庄美学及其后代道家学派所倡导的道家思想,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老庄美学中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感受。所以,对现代简约设计的理解和实践,就不能回避老庄美学中对美的认识,而将这种美学理念引入到现代简约设计中,不仅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感受和生活习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种自然地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简约
期刊
【摘 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既有建筑物必须进行加固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另外,由于建筑功能的改变或增加,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層或改造也是较为常见的。本文结合某框架混凝土结构,分析了原结构的加层方案,探讨了加固设计方法,并对结构进行了位移复核,验证了主体结构安全性,为此类加固改造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增大截面加固法;植筋技术;独立基础;位移复核
期刊
【摘 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筑工程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安装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自动消防设施。本文结合某办公楼办公楼的实情,分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报警按钮;消防广播;消防通讯;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
期刊
1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定义及受力特点  异形柱是指柱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常用普通的矩形截面相异的柱,进而在满足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而采取不同几何形状截面的柱,如:T、L、十字形等形状截面的柱,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以异形柱代替一般框架柱,和梁刚性连接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异型柱结构与普通框架结构相比,有如下受力方面的特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高级别风险单位,基于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在建筑消防和安防设计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消防设计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博物馆;消防设计  前言  关于现代博物馆的概念和功能,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模板支撑系統不牢固,引起的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控制。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某体育馆工程的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施工
期刊
【摘 要】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收入的提高,公共场所的空调在大都市中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夏天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很多楼龄较老的大楼是没有空调的,如何在旧的樓房中,利用有限的空间,充分布置新增的空调系统(主要是针对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而言),这是当前空调设计师头疼的问题。根据自身的经验,借鉴船用空调方面的经验,本文章浅谈下如何利用船用空调方面的特殊技术,来改造陆地上有限空调系统改造的设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大型建筑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自身的建造速度。其中很多大型空间内的空气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清洁度,许多大空间建筑内需要设置较为完善的通风、空调设备。大空间建筑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同进也为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就此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大空间建筑特征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