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夕夜,读完了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以亲情开篇,以亲情煞尾,合上书卷,喟叹一声,轻吟深深浅浅的青色封底那几行纯白的楷体:“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一段编者按让人真心折服,道出我肺腑那一声喟叹的缘起。我们都深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当盛宴真正散场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该是怎样切肤的疼痛、揪心的不舍。《目送》《寒色》《五百里》《关山难越》《缴械》《走路》《注视》《冬,一九一八》《魂归》……把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割舍”镌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让人沉吟难忘,一次又一次让读者体验着生离死别的五味杂陈。彼时,你会从心底生出一句:
目送,是一种轮回。
是的,目送是一种轮回。书中:祖母,目送十六岁的父亲消失在逶迤的山路尽头,从此聒碎乡心,故园成梦;父母,目送不惑之年的“我”奔走在繁忙的深造路上,从此聚少离多,长夜沾湿;“我”,目送花样年华的儿女潇洒而决绝走入登机口,从此隔空交流,代沟无形;“我”,目送父亲的遗骸被火化、骨灰归故里,从此天人永隔,肝肠寸断……
这样的轮回我们谁也躲不过,逃不掉!像我,花样年华,父母安康,可是,偶尔也会午夜惊梦,梦见父母离我而去,嚎啕中惊醒,发现泪湿枕巾。于是,喋喋:反梦!反梦!对生死攸关的自然规律,如我一般,很多人是不敢直面的,我们希望至亲常伴左右、可得永年,如果一定要许一个期限:最好是一万年!正如龙应台的文字所述,“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该是怎样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惶恐!
然,作者冰雪般的透彻点醒我们:“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于远行者是如此,于目送者亦如此!所以,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唯有珍惜,珍惜共度的好时光!《胭脂》里,“我”给老年痴呆的母亲涂蔻丹;《雨儿》中,“我”陪她看山看水,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我是您的女儿;《走路》里,“我”搀着行动不便的父亲,与他并行吟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眼睛》中,“我”用棉签为他擦拭封住眼帘的眼屎;《十七岁》里,“我”“大惊小怪”地陪着“嫌弃”“我”的儿子逛街;《老子》中,“我”以“万里通话”的方式,为他解释“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关山难越》里,“我”逼着在异国成长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与几乎不再开口的爷爷打开话匣子;《共老》中,“我”和自己的兄弟们负暄闲谈,如南非的雨树般,共生共老……良苦用心,岂能用寸管形容;柔肠缱绻,又怎是“珍惜”二字可以道尽?
有人说:每一位至亲,与我们相守的那一刻,都是他剩下的生命里最年轻的时光,抓紧,陪伴,倾听……是不留遗憾的唯一办法。于我,十九岁,到了羽翼渐丰的时候,听父母谆谆教导,陪他们慢慢变老,是最真的孝道;号称暖男的兄长,也近而立之年,冷不丁会打个电话嘱咐他:不要熬夜、规律饮食;日趋衰老的祖辈,不再是我挡风的墙,我要做他们遮雨的树,让他们的晚年不孤獨……
每次去祖父家蹭午餐,不用敲门,门就开着等我进去;不用预约,热腾腾的饭菜在我坐下的那一刻会端上餐桌。我知道,年近古稀的祖父每到饭点会扒着厨房窗户看楼下人来人往,我的自行车驶入他眼帘的一刻,他便以最麻利的速度将洗净的菜下锅翻炒,且叮嘱老祖母把门打开,等我进来。望着他们,总想起肖复兴先生《窗前的母亲》里的那一段:“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这无声的举止之中,流淌着的是人间的至爱真情。而一旦没有了母亲,那空荡荡的窗前,像是没有了画幅的一个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一张瘪嘴,带给人的只是深深的失落与惆怅。”这世上,能对你默默的守望、无声的牵挂、把自己定格成一幅画的,唯有至亲!
冯骥才先生72岁时写下《老母为我“扎红”》,他说:“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此刻,心中更有一个近乎贪婪的祈望,12年后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每每读到此处,总是潸然泪下,感动于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无私,更感动于子女的感恩、珍爱、回报、眷恋。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当有些再见也许不能再见,当有些缘分不能期待明天,我们只有抓住当下,狠狠地去爱!做“楚山秦山”一朵轻盈的白云,“处处长随君”,如此甚好!
春晚的背景,烟花璀璨,毛阿敏、张杰动情歌唱、婉转悠扬:雪花纷纷来将世界亲吻,雪落无声轻叩每一扇门,灯火满城催问今夜行人,还有多久的行程。每当烟花推动世间年轮,我听回声心却肆意狂奔,有些怀念只在此时此分,何年何月再相逢……余音绕梁,久久萦怀,我与家人,浅笑盈盈……
这一段编者按让人真心折服,道出我肺腑那一声喟叹的缘起。我们都深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当盛宴真正散场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该是怎样切肤的疼痛、揪心的不舍。《目送》《寒色》《五百里》《关山难越》《缴械》《走路》《注视》《冬,一九一八》《魂归》……把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割舍”镌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让人沉吟难忘,一次又一次让读者体验着生离死别的五味杂陈。彼时,你会从心底生出一句:
目送,是一种轮回。
是的,目送是一种轮回。书中:祖母,目送十六岁的父亲消失在逶迤的山路尽头,从此聒碎乡心,故园成梦;父母,目送不惑之年的“我”奔走在繁忙的深造路上,从此聚少离多,长夜沾湿;“我”,目送花样年华的儿女潇洒而决绝走入登机口,从此隔空交流,代沟无形;“我”,目送父亲的遗骸被火化、骨灰归故里,从此天人永隔,肝肠寸断……
这样的轮回我们谁也躲不过,逃不掉!像我,花样年华,父母安康,可是,偶尔也会午夜惊梦,梦见父母离我而去,嚎啕中惊醒,发现泪湿枕巾。于是,喋喋:反梦!反梦!对生死攸关的自然规律,如我一般,很多人是不敢直面的,我们希望至亲常伴左右、可得永年,如果一定要许一个期限:最好是一万年!正如龙应台的文字所述,“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该是怎样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惶恐!
然,作者冰雪般的透彻点醒我们:“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于远行者是如此,于目送者亦如此!所以,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唯有珍惜,珍惜共度的好时光!《胭脂》里,“我”给老年痴呆的母亲涂蔻丹;《雨儿》中,“我”陪她看山看水,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我是您的女儿;《走路》里,“我”搀着行动不便的父亲,与他并行吟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眼睛》中,“我”用棉签为他擦拭封住眼帘的眼屎;《十七岁》里,“我”“大惊小怪”地陪着“嫌弃”“我”的儿子逛街;《老子》中,“我”以“万里通话”的方式,为他解释“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关山难越》里,“我”逼着在异国成长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与几乎不再开口的爷爷打开话匣子;《共老》中,“我”和自己的兄弟们负暄闲谈,如南非的雨树般,共生共老……良苦用心,岂能用寸管形容;柔肠缱绻,又怎是“珍惜”二字可以道尽?
有人说:每一位至亲,与我们相守的那一刻,都是他剩下的生命里最年轻的时光,抓紧,陪伴,倾听……是不留遗憾的唯一办法。于我,十九岁,到了羽翼渐丰的时候,听父母谆谆教导,陪他们慢慢变老,是最真的孝道;号称暖男的兄长,也近而立之年,冷不丁会打个电话嘱咐他:不要熬夜、规律饮食;日趋衰老的祖辈,不再是我挡风的墙,我要做他们遮雨的树,让他们的晚年不孤獨……
每次去祖父家蹭午餐,不用敲门,门就开着等我进去;不用预约,热腾腾的饭菜在我坐下的那一刻会端上餐桌。我知道,年近古稀的祖父每到饭点会扒着厨房窗户看楼下人来人往,我的自行车驶入他眼帘的一刻,他便以最麻利的速度将洗净的菜下锅翻炒,且叮嘱老祖母把门打开,等我进来。望着他们,总想起肖复兴先生《窗前的母亲》里的那一段:“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这无声的举止之中,流淌着的是人间的至爱真情。而一旦没有了母亲,那空荡荡的窗前,像是没有了画幅的一个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一张瘪嘴,带给人的只是深深的失落与惆怅。”这世上,能对你默默的守望、无声的牵挂、把自己定格成一幅画的,唯有至亲!
冯骥才先生72岁时写下《老母为我“扎红”》,他说:“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此刻,心中更有一个近乎贪婪的祈望,12年后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每每读到此处,总是潸然泪下,感动于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无私,更感动于子女的感恩、珍爱、回报、眷恋。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当有些再见也许不能再见,当有些缘分不能期待明天,我们只有抓住当下,狠狠地去爱!做“楚山秦山”一朵轻盈的白云,“处处长随君”,如此甚好!
春晚的背景,烟花璀璨,毛阿敏、张杰动情歌唱、婉转悠扬:雪花纷纷来将世界亲吻,雪落无声轻叩每一扇门,灯火满城催问今夜行人,还有多久的行程。每当烟花推动世间年轮,我听回声心却肆意狂奔,有些怀念只在此时此分,何年何月再相逢……余音绕梁,久久萦怀,我与家人,浅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