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黑斑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斑是现代女性美容的大敌。也许你认为自己不可能发生黑斑,但事实上,20、30岁正是长黑斑的时候,绝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临床统计,造成黑斑的主要因素有:太阳紫外线的灼晒,使皮肤黑色素增加;精神压力过大,影响肌肤新陈代谢;香烟、咖啡等刺激品亦是罪魁祸首;化妆品使用不当,致使皮肤污渍排泄不畅而出现黑色斑痕;以及体内激素及孕激素失调等。那么,当皮肤出现黑斑时,正确的护理和保养固然必不可少,但有针对性的饮食调理也是极其重要的。
  有关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天然食物的“松果体素”(因与人体脑部松果体分泌液完全一致而得名)的主要功能是保健,而最后的研究则发现它还有很好的褪除黑斑的神奇功效,故又称之为“褪黑激素”。它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人体内分泌系统正常工作,从而产生美肤悦容的效果。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日裔女科学家夫部博士,从黄瓜、番茄、香蕉和日本红萝卜中找到了褪黑激素,并做了微量元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 g燕麦中含褪黑激素1.79 mg,居首位;排行第二的是甜玉米,1 g含1.37 mg;其次是姜,1 g含0.58 mg;番茄1 g含0.50 mg;香蕉1 g含0.46 mg。看起来,这似乎微不足道,但实际上人体所需褪黑激素的量是很少的,因此国外市场出售的褪黑激素用mg来标示含量和服用量。
  夫部博士还将食物中所提取的褪黑激素喂给实验动物,结果证实能提高血液中褪黑激素的水平,并维持数小时之久。由此可见,褪黑激素的悦容效果非一般药物、食物可比拟的。
  还有,维生素族褪除色素的养颜养肤效果也令人刮目相看。比如维持面部皮肤的晶莹柔润,维生素A、E、C功不可没。维生素A、E能抗神经细胞老化、破坏自由基活性、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激素分泌,进而抑制皮肤衰老进程,使皮肤白净、光滑;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它可以抑制氧化,防止色素沉积。因此,根据季节的变化,经常不断地食用富含维生素A、E、C的食物,对祛除脸上的“星星点点”会有益处的。
  不仅如此,菸酰胺(亦称维生素B3)在褪去黑色斑痕的过程中亦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还应有选择性的适量进食含维生素B3、B6较多的鸡肉、牛肝、瘦肉、比目鱼、鲑鱼、虾、花生、葵花籽,以及大豆及其制品、麦麦夫 和小麦胚芽、牛奶和酵母等。此外,抽烟、酗酒、口服避孕药,接受雌激素补充疗法及经常食用加工食物的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和服用适量的维生素B6制剂,以加强褪色效果。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是一种口服型化妆品,每天吃富含β—胡萝卜的水果和蔬菜,可保持光彩照人的年轻形象。这是因为25岁以后体内超氧化歧化酶(即SOD)的活性降低,体内活性氧增加,这既能破坏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导致皱纹出现,又损及皮肤的保湿因子——透明质酸酶致使皮肤粗糙、干裂,并出现褐色素斑。如果经常从食物中摄入充足的β—胡萝卜素,会使体内SOD增加,消除诸多劣性影响,皱纹、褐斑、色素沉着等现象也就不会出现或很少发生。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它在维生素B6的参与下经化学反应生成5-羟色胺,可产生褪黑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新兴的保健食品螺旋藻被认为含色氨酸量第一。
  此外,有些女性在怀孕期间,面部 出现黑色斑点,应多摄入含晒、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水能滋润皮肤,特别是富含各种营养素的绿茶具有独特的护肤效果,每天多喝绿茶,美容更有保障。
其他文献
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夏季天气均比较炎热,尤其是南方地区夏季更是高温潮湿,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与配种繁殖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表现,如加快心
目的:系统分析音乐疗法对产妇的治疗效果,观察音乐疗法在分娩中的作用,为分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全文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音乐疗法与分
在利益导向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养殖业生产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在满足人们对肉食品需求、发展基层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防疫检疫的问题。本文就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中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化肥中双氰胺和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最后确立了有效的检测方法.采用V(0.01 mol/L乙酸铵)∶V(乙腈)=95∶5作为流动相,205 nm为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开始不断增多了各类机电工程的数量。质量管理和工程技术是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机电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机电企业应转变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老年骨伤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12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