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东北,为了黑土地的绿意盎然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是农业研究的理想之地,有丰富的逆境生物资源,有频发的水稻病害,又有贫瘠的盐碱土壤。当年东北养育了闯关东的山东人,作为山东人再闯关东应该也是一种回报。”这些朴实的语言印证了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张世宏作为一位新时代科学人的敬业、率直和情怀。
  21世纪初,在东北人才纷纷南下的背景下,张世宏却于2006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加盟吉林大学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和科研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和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基于沈阳农业大学这一平台,将植物病理学与微生物学交叉融合,将稻瘟病的绿色防控与盐碱地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到东北现代农业的发展之中,心系粮食安全与健康,为了白色土地的那片绿意矢志前行着。
  将科研之根扎进土地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对于“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等一系列部署,无不把“土壤改良和修复,农产品提质增效,发展绿色农业”作为“三农”焦点。
  根据国内外极端微生物学研究现状,结合我国极端微生物学发展实际和学科发展需求,为解决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张世宏团队聚焦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致力于盐碱地微生物修复与稻瘟病绿色防控研究。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解析了我国嗜盐、嗜热等极端真菌的发育、老化与抗性机制,研制了适于东北寒区田间初侵染源清除的绿色防控技术和适于盐碱土壤治理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中,基于极端微生物的盐碱地修复技术发挥了嗜盐耐碱真菌菌群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机制,破解了盐碱地土壤缺乏有益真菌而普通真菌难以在盐碱土壤存活的问题,通过技术整合实现了高效的盐碱地生态改良。
  多年来,研发团队与陶润志、陈振东和史洋等企业家合作,积极推进盐碱地微生物改良技术的“落地生根”,目前该技术已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开花结果”。昔日盐碱横生的白色土地呈现出片片绿色生机。
  迈向新征程,不改农业情
  聚焦农业难题,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对农业的执着,让张世宏思考着如何推动极端微生物的成果转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三农”。
  2020年,张世宏加盟沈阳农业大学,在这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他筹建了极端微生物研究中心,通过学科交叉和科学攻关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这是新征程,也是新的挑战。
  在他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极端微生物是独特的生命现象,在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而平台的建立将加快我国极端真核微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现代农业良性循环,为解决我国农业有害因子污染和病害绿色防控实际问题提供更加坚实的科研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张世宏团队有关极端微生物的应用成果还于2018年由中国生产力学会推荐至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经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投票,张世宏被增选为该院院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入选者是在生产力科学领域里杰出的、获得国际公认的贡献者,正像院士评语那样:“张世宏教授组织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管理者,将极端微生物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合力构建了‘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创造性实践了生产力各要素的乘法效应,实现了具有第一生产力要素的科学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推广过程激发了生产力诸要素进步,达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繁荣”。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样的土地,不同的技术,收获就迥然各异。利用极端环境微生物技术让我国现代农业展翅高飞,张世宏科研团队仍将使命在肩、步履不停。
其他文献
段玉裁之学术思想师承戴震之“理必”思想,并且有所精进和发展。文章以《段注》训释中出现的“绝”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绝”字释义的溯源,“绝”字在《段注》训释中是如何
如何评判自己当下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李福生给出的回答是依据兴趣。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他则说要善于思考。多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李福生教授致力于网络化与智能
小说《昨日之岛》是一部讽拟的后现代骑士传奇。这部小说戏拟了骑士的成长之路和冒险之旅,反讽了充满情欲修辞学意味的骑士之爱,凸显了语言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也赞颂了人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环保意识,实现了化学学科人文性教育的特点。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区乃至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贸易量的增加给我国的港口航道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也在不断加强
人类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从婴幼儿时期,我们就开始识别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场景等。这样的能力也可以在其他生物中被发现:猫可以知道回家的路,狗能够识别主人的脚
道德直觉能否充当探索道德问题的核心因素是伦理学界思考的重要主题之一。道德直觉主义认为,道德直觉不仅能够充当探索道德问题的核心因素,而且还是解释道德问题不可忽略的关
以宁都黄鸡两个产蛋期所产鸡蛋为研究对象,每组选取鸡蛋30枚,测定其蛋黄品质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产蛋时期所生产的鸡蛋的蛋重差异显著(P<0.05),但蛋黄颜色、蛋黄比率、
写作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展开深入
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等特点。其形成机制复杂而又深奥,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