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听说武汉校友经济搞得不错,没想到这么好,真走在了全国前列。”看过《支点》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后,吕世杰如此感叹。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长,吕世杰1997年提出“校友经济”概念,意为通过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的交流,给母校、校友、社会带来客观收益的经济活动。
如今的武汉,已将这一理论进行了升级和落地武汉校友捐赠母校资金数亿元;在汉高校的“校友商帮”已然崛起;在“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的推动下,校友与武汉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校友在汉投资、大学毕业生留汉数量越来越多。
7月2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在东湖高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化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可见,武汉校友经济下一步将更加精彩。
“校友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社会精英大多从学校中走出,你不是这个学校的校友,就是那个学校的校友。”吕世杰说。
不过,传统校友经济主要体现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学校的互动,校友与母校所在城市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正因如此,除校庆、聚会外,过去能让武汉校友们体现其“校友”标签的做法无外乎两点:捐赠学校、抱团营商。
2015年12月4日,信中利資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宣布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1个亿,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群体中引发了不小波澜。
汪潮涌本科毕业于华科,研究生就读清华,而这已是汪潮涌第三次向清华捐赠。信中利官网的汪潮涌简介中,也只提及了他就读清华和公派留美的经历。于是,华科校友的神经被挑动:同样是母校,待遇差别咋这么大?一位华科校友办人员曾私下找汪潮涌,所得回复是“对两个母校都有同样深的感情”。
去年11月,汪潮涌向华科捐款1亿元,这让华科校友们“舒了口气”。
2011年,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亿元,2016年他的师弟小米创始人雷军又向母校捐赠9999.9999万元,都被传为佳话。
校友的相互扶助在商界也十分突出。2014年,汪潮涌凭借对华科校友刘超及其团队的了解,最终投资1500万元,使其团队完成了对老牌娱乐门户“粉丝网”的收购。“华科校友圈中,校友互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案例很多。原因在于校友受过相同的大学教育,容易沟通、协商和产生信任。”刘超说。
除“一对一”合作模式外,传统用以联络感情的校友会等组织,正成为校友发起集体商业行动的平台。
2013年,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成立,由陈东升担任理事长,雷军为常务副理事长。2017年7月,陈东升等人发起成立了联谊会“健康产业联盟”,宣布筹设首期为10亿元的产业基金,要在5年内培育一批健康产业上市公司。
联谊会成立时,时任武大校长的李晓红表示,希望联谊会像国外大学通过校友、社会的基金募捐办学一样,改善学校资金结构。如果校友捐款超过国家拨款,甚至可建立起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新机制。
这些精英校友的力量,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去年年初,武汉提出“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其中“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都与校友经济有关,被称为“一留一回”。
“回汉工程”是邀约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留汉工程”则是力争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留汉,都是同绕校友经济做文章——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校友将资本、智力带回武汉的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武汉提出的校友经济,是把校友、母校、城市当做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奋斗共同体,做成了三维,这是种创新之举。”武汉市招才局副局长孟芳兵对《支点》记者说。
武汉教育发达,但长期以来都是人才输出大市,要想做到“请回老校友、留住大学生”,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刻意人为”。
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方面,武汉重要举措之一便是推动校友参与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这一背景下,不少知名校友被礼聘为招才顾问、招才大使。譬如,陈东升、雷军、汪潮涌在内的47名校友都已成为武汉市招才顾问,其使命是引荐优秀人才、校友来汉发展,助推优秀项目落地武汉。
武汉市招才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陈东升受聘仅10天,就在世界范同内传播武汉市招才引智的举措,吸引了大批海外精英关注武汉。另一位招才顾问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会长宋云明,则帮助武汉一次性引进了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此外,武汉与高校的合作也在加强,已携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开展了11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系列专场活动。
“除大学外,我们还向知名中学延伸,如汉阳区成功举办武汉三中校友资智回汉相关活动,现场签约和在谈项目总金额近60亿元。”孟芳兵说。
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方面,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毕业生落户“零门槛”,率先提出让大学毕业生八折买房、租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这些政策不仅针对武汉毕业生,更是面向全国。
其中,“八折买房、租房”最受关注。今年6月,武汉举行临空港青年城大学生安居房发售仪式,来自全市1585名获得摇号资格的留汉大学生通过摇号,获得了392套房源中签购房资格,全市共筹集配租大学生租赁房1.7万套。
除具体政策外,武汉在体制机制方面也有所创新。过去人社、经信、科技等多个部门都有部分人才工作职能,如同九龙治水,政出多门。这也使得校友回汉投资、大学生留汉创业都要到处找政策、跑部门,不仅浪费时间,还不乏有人多渠道申报,重复享受不同部门的政策和资助。 2017年4月,武汉市设立了招才局,整合人社、经信、科技等部门的人才政策、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一留一回”两大载体。责任分工体系也渐渐明晰:招才局负责校友经济的统筹协调、指导督促;招商局负责校友项目的对接洽谈和跟踪服务;发改委负责校友项目的申报审批与落地建设;各市直相关部门、各区负责校友经济各项任务的落实……
体制机制的打通,为“一留一回”的有效推进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府补位的作用,让“校友+城市”这一过去不被重视的环节更为活跃。
2017年以来,武汉校友已带来350多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1.5万亿元。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人数累计62.6万人,提前一年完成阶段性任务。大学生落户人数累计23.3万人,落户结构明显优化,硕士、博士占比达到10.3%,同比上升302%,本科占比56.5%,同比上升606.2%。
随着校友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城市纷纷来汉“取经”。5月10日,杭州市委组织部一行来汉考察招才局建设、运行有关情况,东湖高新区海外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等情况。5天之后,南京市委组织部一行来汉考察武汉在“校友经济”方面的经验做法、政策举措和推进机制。
武汉市招才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30多个城市都曾来汉考察相关经验。
“现在同绕校友经济约我演讲的地方政府比几年前多了不少,这也体现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这块了。”吕世杰说。
吕世杰的直观感受不无道理,继武汉之后,西安提出的“梦回长安”活动、南京的“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成都的“蓉归故里”计划,均涉及校友经济。
与以上地区相比,武汉有不少独特优势。
要发展校友经济,首先得有校友资源。武汉目前有89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从单个城市大学生数量来看,武汉已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已累计培养高素质武汉校友300多万。现在许多武汉校友已成为国内外各行各业的中坚和骨干。
300万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人口水平。无怪乎有人如此评论:武汉最牛的基础设施不是铁路、不是水运,而是这批校友和在校大学生。
另一方面,武汉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条件,那就是北上广深房价近年暴涨,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外流的动力空前强大。安居与乐业往往不可分割,只能乐业不可安居的北上广深对不少90后、00后关上了机遇之门,而武汉正在向他们敞开怀抱。
站在产业角度,武汉在国内地理优势显著,光电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城市地位也在不断回升。
“校友对武汉有种‘第二故乡’的归属感,也确实觉得这里充满机遇。可以说,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角度,武汉都已成为投资洼地。”武汉市招才局综合服务处处长何慧超说。
站在政府服务的角度,除前文提及的体制机制创新外,武汉在校友经济的执行方面也有不少亮点。
譬如,针对优秀校友,会以情感引导为主。
雷军至今记得,当他受邀到武汉时已是凌晨1点钟,在机场迎接他的领导竟然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过去不可想象。倒不是接人有多重要,而是这么晚了,市委组织部长还在机场迎接,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对人才的重视。”
“像陈东升、雷军等企业家愿意担任招才顾问,几乎都是出于感性因素。他们在此求学,对城市有感情,会思考怎样建设这个城市。”武汉市招才局校友联络处处长柯江源介绍,目前武汉正在制定校友荣誉制度实施办法,让贡献突出的校友“有名誉、有地位”。
针对高校,相关部门则会紧密沟通,去了解对方的顾虑和需求。7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校友办主任黄仕清拜訪武汉市招才局,表达了他们在推动下半年校友资智回汉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顾虑,包括签约项目能否最终落地、武汉对这块的重视程度等。
“恰好今年6月我们走访了举办过专场活动的在汉高校,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当时我们就把调研情况告诉了黄主任。”孟芳兵说。
截至6月底,已顺利启动的项目投资额占校友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落地建设的项目数量约占校友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投资额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一结果,充分表明武汉发展校友经济是在“动真格”。
“针对重大项目、重点校友,招才局还可以协调市领导、区领导与相关负责人面谈。听了这些后,黄主任心里的石头一下就落了地。”孟芳兵说。
招才之后,武汉是否有足够的产业承载力和公共服务去匹配人才?要知道人才层次越高,对区域的选择范围就会越广,流动性也会越频繁。因此,如果当地没有适合发展的土壤,来了再走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发展机会还是取决于当地经济水平。目前武汉GDP已居全国前列,但往上比,整体吸引力仍然相对不足。以深圳、广州为例。2017年,两地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2万、45.5万,而武汉新增14.8万人,全国排第六。
此外,不少总部位于北上广深的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或研发中心,但“第二”毕竟总不如第一亮眼。“武汉费了这么大劲,也差深圳很多,证明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如是说。
当然,武汉也十分明晰白身存在的问题。除循序渐进发展产业外,在校友经济方面也将进一步深化。
首先,将打造校友经济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要有效推动校友经济,必须对校友情况有所了解。但在汉高校的校友数据库几乎都只停留在学籍层面,大部分校友的具体情况无从查起。
“我们想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分层分类建立武汉校友数据库,并与各高校校友数据库对接,实现信息共享、适时更新。”柯江源说。当这些信息与城市的发展需求汇合在一起,就能建立校友互动、项目对接的“武汉校友地图”,为高校、校发提供精准服务。
其次,武汉校友经济还在升级蜕变之中。相对于北上广深,武汉最欠缺的是最顶尖的科技人才。未来武汉将推动校友经济向院士经济延伸,建设诺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支持诺奖得主、院士将世界级研究成果来武汉转化、创新创业。
再次,视野将愈发国际化。武汉海外校友众多,仅在美国纽约地区就有约2000名武大校友,他们大部分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活跃在工程、媒体、地产、科技、学术等领域。目前武汉正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招才网络体系,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北美、南美、西欧、北欧和日韩等地主要城市,设立一批武汉校友服务工作站或服务点。
最后是强化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枢纽地位,并组织一系列活动。去年5月,武汉成立了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统筹在汉高校校友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给予适当资助。该联盟正争取在汉高校支持,打造“中国高校校友经济论坛”品牌活动,并发布校友指数榜,提升校友资智回汉的热度。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长,吕世杰1997年提出“校友经济”概念,意为通过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的交流,给母校、校友、社会带来客观收益的经济活动。
如今的武汉,已将这一理论进行了升级和落地武汉校友捐赠母校资金数亿元;在汉高校的“校友商帮”已然崛起;在“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的推动下,校友与武汉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校友在汉投资、大学毕业生留汉数量越来越多。
7月2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在东湖高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化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可见,武汉校友经济下一步将更加精彩。
校友经济升级中
“校友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社会精英大多从学校中走出,你不是这个学校的校友,就是那个学校的校友。”吕世杰说。
不过,传统校友经济主要体现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学校的互动,校友与母校所在城市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正因如此,除校庆、聚会外,过去能让武汉校友们体现其“校友”标签的做法无外乎两点:捐赠学校、抱团营商。
2015年12月4日,信中利資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宣布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1个亿,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群体中引发了不小波澜。
汪潮涌本科毕业于华科,研究生就读清华,而这已是汪潮涌第三次向清华捐赠。信中利官网的汪潮涌简介中,也只提及了他就读清华和公派留美的经历。于是,华科校友的神经被挑动:同样是母校,待遇差别咋这么大?一位华科校友办人员曾私下找汪潮涌,所得回复是“对两个母校都有同样深的感情”。
去年11月,汪潮涌向华科捐款1亿元,这让华科校友们“舒了口气”。
2011年,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亿元,2016年他的师弟小米创始人雷军又向母校捐赠9999.9999万元,都被传为佳话。
校友的相互扶助在商界也十分突出。2014年,汪潮涌凭借对华科校友刘超及其团队的了解,最终投资1500万元,使其团队完成了对老牌娱乐门户“粉丝网”的收购。“华科校友圈中,校友互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案例很多。原因在于校友受过相同的大学教育,容易沟通、协商和产生信任。”刘超说。
除“一对一”合作模式外,传统用以联络感情的校友会等组织,正成为校友发起集体商业行动的平台。
2013年,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成立,由陈东升担任理事长,雷军为常务副理事长。2017年7月,陈东升等人发起成立了联谊会“健康产业联盟”,宣布筹设首期为10亿元的产业基金,要在5年内培育一批健康产业上市公司。
联谊会成立时,时任武大校长的李晓红表示,希望联谊会像国外大学通过校友、社会的基金募捐办学一样,改善学校资金结构。如果校友捐款超过国家拨款,甚至可建立起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新机制。
这些精英校友的力量,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去年年初,武汉提出“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其中“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都与校友经济有关,被称为“一留一回”。
“回汉工程”是邀约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留汉工程”则是力争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留汉,都是同绕校友经济做文章——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校友将资本、智力带回武汉的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武汉提出的校友经济,是把校友、母校、城市当做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奋斗共同体,做成了三维,这是种创新之举。”武汉市招才局副局长孟芳兵对《支点》记者说。
贵在“刻意人为”
武汉教育发达,但长期以来都是人才输出大市,要想做到“请回老校友、留住大学生”,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刻意人为”。
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方面,武汉重要举措之一便是推动校友参与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这一背景下,不少知名校友被礼聘为招才顾问、招才大使。譬如,陈东升、雷军、汪潮涌在内的47名校友都已成为武汉市招才顾问,其使命是引荐优秀人才、校友来汉发展,助推优秀项目落地武汉。
武汉市招才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陈东升受聘仅10天,就在世界范同内传播武汉市招才引智的举措,吸引了大批海外精英关注武汉。另一位招才顾问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会长宋云明,则帮助武汉一次性引进了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此外,武汉与高校的合作也在加强,已携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开展了11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系列专场活动。
“除大学外,我们还向知名中学延伸,如汉阳区成功举办武汉三中校友资智回汉相关活动,现场签约和在谈项目总金额近60亿元。”孟芳兵说。
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方面,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毕业生落户“零门槛”,率先提出让大学毕业生八折买房、租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这些政策不仅针对武汉毕业生,更是面向全国。
其中,“八折买房、租房”最受关注。今年6月,武汉举行临空港青年城大学生安居房发售仪式,来自全市1585名获得摇号资格的留汉大学生通过摇号,获得了392套房源中签购房资格,全市共筹集配租大学生租赁房1.7万套。
除具体政策外,武汉在体制机制方面也有所创新。过去人社、经信、科技等多个部门都有部分人才工作职能,如同九龙治水,政出多门。这也使得校友回汉投资、大学生留汉创业都要到处找政策、跑部门,不仅浪费时间,还不乏有人多渠道申报,重复享受不同部门的政策和资助。 2017年4月,武汉市设立了招才局,整合人社、经信、科技等部门的人才政策、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一留一回”两大载体。责任分工体系也渐渐明晰:招才局负责校友经济的统筹协调、指导督促;招商局负责校友项目的对接洽谈和跟踪服务;发改委负责校友项目的申报审批与落地建设;各市直相关部门、各区负责校友经济各项任务的落实……
体制机制的打通,为“一留一回”的有效推进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府补位的作用,让“校友+城市”这一过去不被重视的环节更为活跃。
2017年以来,武汉校友已带来350多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1.5万亿元。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人数累计62.6万人,提前一年完成阶段性任务。大学生落户人数累计23.3万人,落户结构明显优化,硕士、博士占比达到10.3%,同比上升302%,本科占比56.5%,同比上升606.2%。
随着校友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城市纷纷来汉“取经”。5月10日,杭州市委组织部一行来汉考察招才局建设、运行有关情况,东湖高新区海外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等情况。5天之后,南京市委组织部一行来汉考察武汉在“校友经济”方面的经验做法、政策举措和推进机制。
武汉市招才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30多个城市都曾来汉考察相关经验。
在国内“带了波节奏”
“现在同绕校友经济约我演讲的地方政府比几年前多了不少,这也体现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这块了。”吕世杰说。
吕世杰的直观感受不无道理,继武汉之后,西安提出的“梦回长安”活动、南京的“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成都的“蓉归故里”计划,均涉及校友经济。
与以上地区相比,武汉有不少独特优势。
要发展校友经济,首先得有校友资源。武汉目前有89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从单个城市大学生数量来看,武汉已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已累计培养高素质武汉校友300多万。现在许多武汉校友已成为国内外各行各业的中坚和骨干。
300万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人口水平。无怪乎有人如此评论:武汉最牛的基础设施不是铁路、不是水运,而是这批校友和在校大学生。
另一方面,武汉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条件,那就是北上广深房价近年暴涨,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外流的动力空前强大。安居与乐业往往不可分割,只能乐业不可安居的北上广深对不少90后、00后关上了机遇之门,而武汉正在向他们敞开怀抱。
站在产业角度,武汉在国内地理优势显著,光电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城市地位也在不断回升。
“校友对武汉有种‘第二故乡’的归属感,也确实觉得这里充满机遇。可以说,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角度,武汉都已成为投资洼地。”武汉市招才局综合服务处处长何慧超说。
站在政府服务的角度,除前文提及的体制机制创新外,武汉在校友经济的执行方面也有不少亮点。
譬如,针对优秀校友,会以情感引导为主。
雷军至今记得,当他受邀到武汉时已是凌晨1点钟,在机场迎接他的领导竟然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过去不可想象。倒不是接人有多重要,而是这么晚了,市委组织部长还在机场迎接,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对人才的重视。”
“像陈东升、雷军等企业家愿意担任招才顾问,几乎都是出于感性因素。他们在此求学,对城市有感情,会思考怎样建设这个城市。”武汉市招才局校友联络处处长柯江源介绍,目前武汉正在制定校友荣誉制度实施办法,让贡献突出的校友“有名誉、有地位”。
针对高校,相关部门则会紧密沟通,去了解对方的顾虑和需求。7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校友办主任黄仕清拜訪武汉市招才局,表达了他们在推动下半年校友资智回汉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顾虑,包括签约项目能否最终落地、武汉对这块的重视程度等。
“恰好今年6月我们走访了举办过专场活动的在汉高校,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当时我们就把调研情况告诉了黄主任。”孟芳兵说。
截至6月底,已顺利启动的项目投资额占校友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落地建设的项目数量约占校友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投资额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一结果,充分表明武汉发展校友经济是在“动真格”。
“针对重大项目、重点校友,招才局还可以协调市领导、区领导与相关负责人面谈。听了这些后,黄主任心里的石头一下就落了地。”孟芳兵说。
招才之后呢
招才之后,武汉是否有足够的产业承载力和公共服务去匹配人才?要知道人才层次越高,对区域的选择范围就会越广,流动性也会越频繁。因此,如果当地没有适合发展的土壤,来了再走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发展机会还是取决于当地经济水平。目前武汉GDP已居全国前列,但往上比,整体吸引力仍然相对不足。以深圳、广州为例。2017年,两地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2万、45.5万,而武汉新增14.8万人,全国排第六。
此外,不少总部位于北上广深的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或研发中心,但“第二”毕竟总不如第一亮眼。“武汉费了这么大劲,也差深圳很多,证明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如是说。
当然,武汉也十分明晰白身存在的问题。除循序渐进发展产业外,在校友经济方面也将进一步深化。
首先,将打造校友经济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要有效推动校友经济,必须对校友情况有所了解。但在汉高校的校友数据库几乎都只停留在学籍层面,大部分校友的具体情况无从查起。
“我们想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分层分类建立武汉校友数据库,并与各高校校友数据库对接,实现信息共享、适时更新。”柯江源说。当这些信息与城市的发展需求汇合在一起,就能建立校友互动、项目对接的“武汉校友地图”,为高校、校发提供精准服务。
其次,武汉校友经济还在升级蜕变之中。相对于北上广深,武汉最欠缺的是最顶尖的科技人才。未来武汉将推动校友经济向院士经济延伸,建设诺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支持诺奖得主、院士将世界级研究成果来武汉转化、创新创业。
再次,视野将愈发国际化。武汉海外校友众多,仅在美国纽约地区就有约2000名武大校友,他们大部分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活跃在工程、媒体、地产、科技、学术等领域。目前武汉正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招才网络体系,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北美、南美、西欧、北欧和日韩等地主要城市,设立一批武汉校友服务工作站或服务点。
最后是强化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枢纽地位,并组织一系列活动。去年5月,武汉成立了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统筹在汉高校校友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给予适当资助。该联盟正争取在汉高校支持,打造“中国高校校友经济论坛”品牌活动,并发布校友指数榜,提升校友资智回汉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