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以尽兴的体之快感也好,舞以达情的心之释然也罢,皆为舞蹈的身心关系之所在身心关系可视为舞蹈本体和舞蹈艺术的核心。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每个舞蹈专业学生必经的正是摆脱身心羁绊的“涅槃重生”之路。为此,本文旨在找到舞蹈专业教育中羁绊学生身心的根源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舞蹈;身心关系;舞蹈专业教育;舞蹈学生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之于身心,无论是在西周礼乐互补以身体礼教感化人“仁”之心,还是魏晋士族沉迷乐舞借以逃避战祸流沛的及时行乐,都是源于舞蹈艺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个性魅力。长于抒情的舞蹈艺术,其个性魅力正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人体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物质载体。舞蹈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始终离不开人体,甚至可以说,舞蹈是用人体语言表现情感的“挑剔”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通过舞蹈专业教育来实现摆脱身心羁绊,得以自由舞蹈。
一、从舞蹈的身心关系谈起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泰勒在其《形而上学》中将身心关系概括为八种主要理论:唯物论、唯心论、相互作用论、副现象论、双重形态论、身心平行论、偶因论和预定和谐论。从相互作用论、副现象论、双重形态论、身心平行论中,可窥探到身心关系的关键问题——即身心究竟是一个实体两种属性的身心统一而论,还是二元论中物质为身,精神为心的两个实体各论其论?然而,从中国古代先哲“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传统思想来看,则大多倾向于身心一元论。基于此,中国舞蹈的美学规范就是在身心一元论的基础上展开的。
当代舞蹈界的一代先驱——吴晓邦,一生曾三次定义舞蹈,其第三次对舞蹈的定义:“舞蹈,按其本质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从广义上说,凡借着人体有组织有规律的运动来抒发感情的,都可称之为舞蹈”。便为后人道出舞蹈身心合一的本质,并直指舞蹈是借助于人体的物理存在来表现人内在的精神世界。相关论述在《舞蹈学导论》中,由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提出“舞蹈本体论”的重要概念,认为“舞蹈本体论既承认人体是包含身心两大部分,舞蹈自身的发展让舞蹈家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灵魂的肉体,舞蹈艺术品既是舞者运动着的肉体生命,而且同时也是运动着的精神生命。”诚如此言,舞蹈艺术的本质亦是身心关系,舞蹈身心关系实质则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舞蹈专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接近身心合一的舞蹈专业人才,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是有着灵魂的肉体,而舞蹈艺术则需要肢体语言的个性魅力来争得身心的独立宣言。
二、舞蹈专业教育的身心“羁绊”
与当代匆匆前进的浪潮齐步,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在大踏步前行,眼下可算是如沐时代之春风。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起,中国舞蹈的专业教育之花在各个院校盛开,舞蹈专业学生的扩招也随之在各高校大刀阔斧地开办起来,在为我国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机土壤的同时,也为舞蹈专业教育带来了专业学生身心“羁绊”的优虑和反思。
首先,让人苦恼的是身外的隐形“枷锁”。普及扩招下的舞蹈专业教育,多是以艺术类考生以舞蹈为跳板,未经过舞蹈专业选材和系统的专业训练的“快餐式”学生,尚未解放的人体本就是肢体语言的羁绊,成为舞蹈专业学生日后学习舞蹈艺术的负担。此外,在身体机能已发育成熟之时,疏于意识防范而导致的专业训练中的损伤,就成为身体上的另一种“枷锁”,这对人体的损伤更是使舞蹈艺术蒙上了危及健康之冤,这一代价甚至会让舞蹈专业学生望而却步,凡此种种,隐形的“枷锁”绑架了舞蹈专业学生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次,令人惋惜的是身内的无形“心锁”。每每看到舞蹈专业学生为动作而动作或为技巧而技巧时,心里总不免有点遗憾。舞蹈之所以谓之艺术,必然并非简单的动作和技术叠加,其真正的魅力应在于借助这个有限的物理身体,对思想和情感精神层面的无限的传达。然而,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的舞蹈,教育中缺失的却是学生从心而发的表现力和发自肺腑的由衷表意。
当然,“羁绊”现象并非舞蹈专业教育的主流,但由于生源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较大、身心发育的不可逆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于舞蹈专业教育中貌乎也“合理”。在舞蹈专业教育受众日渐趋多的今天,是否更应给予更多舞蹈专业学生尤其是初入舞蹈专业教育之门的学生予以足够的关怀?让舞蹈艺术与之生命同行同美,让他们生命中的舞蹈之路常青。作为舞蹈专业教育工作者理当责无旁贷,为舞蹈专业学生的身心“羁绊”思考更好的“解锁”方法。
三、摆脱“羁绊”的“解锁”良方
如何有效“解锁”,摆脱身心的“羁绊”,夺回肢体语言自由的话语权,是为舞蹈专业学生考虑其日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舞蹈学科的细分,国内舞蹈科学训练的相关研究已颇有成效,身心关系作为一个舞蹈艺术的命题,它既是舞蹈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舞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前者侧重于身体,后者侧重于心理。运用舞蹈科学训练的理论,试从身心二元论和身心一元论的角度,为舞蹈专业学生寻求解开身之枷锁和灵之心锁的“解锁”之策。
(一)教学中的身心二元之策
教学中运用身心二元论将舞蹈专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分而进行训练。从身体方面来说,舞蹈训练学应深入舞蹈专业教育。虽然,值得欣慰的是舞蹈的科学训练在我国已深入各大高校,舞蹈的科学发展观已渐入人心,但各大高校舞蹈的科学训练实践尚未达到专业要求所需。目前,我国的舞蹈专业教育基本普及了舞蹈训练的科学化,但大部分院校仍处于开设《舞蹈解剖学》理论课程的基础阶段。一定程度上唤醒了舞蹈专业学生对身体的重要性意识,但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尚且需要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方法,来帮助其在训练过程中解放身体,塑造舞者所需的身体机能。不妨思考科学训练如何能够深入走进舞蹈专业教育。从心理方面来说,引导个体深入生命体验,解放天性,释放才能。舞蹈不单单是人体动态的快感追求,更是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美、对生命的考量。舞蹈真正触动人心的地方并非动作的基础层面,而是由内而外的动作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去舞蹈。然而,这种由内而发的情感需要基于对生命的体验和感知,这正是舞蹈专业学生所缺少的。其次,对生活的体验流于形式和对舞蹈专业学习、专业表演的认知浮于浅层,于是表现性就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再次,这种对生命的体验,除了在学生成长的年龄和生活的体验之余,还可以借助戏剧表演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从生命中发现动人的细节,从生活中寻找典型形象,从表演方面解放天性,释放个人的表演才能,真正做到打开心锁,才能让学生体悟到舞蹈艺术之美。
(二)表演中的身心元一之法
通常意义上说,舞蹈表演是舞蹈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现,舞蹈教学中身心二元训练是使学生身心关系达到内在统一审美规范的前提。在舞蹈表演中,将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内在感受合二为一,引导学生领悟身与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美的产生正是源于其身心合一,用肢体来传达思想情感的震撼力。当然,这一过程还需加强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体会。身心合一应该是舞蹈专业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最终归属,而这种感知来自于对舞蹈艺术的体认。接受舞蹈专业教育的学生尚有从始至终都未走入到舞蹈世界的旁观者,所以从情感上认同舞蹈艺术与自己生命的交集,从根源上加强对舞蹈艺术的体认,才能真正做身心元一,避免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引导学生寻找自我价值感,热爱舞蹈才愿意舞蹈事业付出自觉。
四、总结
从舞蹈的身体来看,摆脱“羁绊”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从舞蹈的心理来看,摆脱“羁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舞蹈专业学习的路上少一分走捷径的心态,多一份追求梦想的坚毅,回归舞蹈艺术本体的自律,解放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和灵魂,摆脱羁绊,自由舞蹈,让每个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之路越走越远。在舞蹈艺术繁盛的当代社会,培养出可以潜心品味舞蹈艺术真谛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2005(05).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
[3]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李莹(198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工商学院。
【关键词】舞蹈;身心关系;舞蹈专业教育;舞蹈学生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之于身心,无论是在西周礼乐互补以身体礼教感化人“仁”之心,还是魏晋士族沉迷乐舞借以逃避战祸流沛的及时行乐,都是源于舞蹈艺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个性魅力。长于抒情的舞蹈艺术,其个性魅力正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人体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物质载体。舞蹈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始终离不开人体,甚至可以说,舞蹈是用人体语言表现情感的“挑剔”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通过舞蹈专业教育来实现摆脱身心羁绊,得以自由舞蹈。
一、从舞蹈的身心关系谈起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泰勒在其《形而上学》中将身心关系概括为八种主要理论:唯物论、唯心论、相互作用论、副现象论、双重形态论、身心平行论、偶因论和预定和谐论。从相互作用论、副现象论、双重形态论、身心平行论中,可窥探到身心关系的关键问题——即身心究竟是一个实体两种属性的身心统一而论,还是二元论中物质为身,精神为心的两个实体各论其论?然而,从中国古代先哲“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传统思想来看,则大多倾向于身心一元论。基于此,中国舞蹈的美学规范就是在身心一元论的基础上展开的。
当代舞蹈界的一代先驱——吴晓邦,一生曾三次定义舞蹈,其第三次对舞蹈的定义:“舞蹈,按其本质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从广义上说,凡借着人体有组织有规律的运动来抒发感情的,都可称之为舞蹈”。便为后人道出舞蹈身心合一的本质,并直指舞蹈是借助于人体的物理存在来表现人内在的精神世界。相关论述在《舞蹈学导论》中,由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提出“舞蹈本体论”的重要概念,认为“舞蹈本体论既承认人体是包含身心两大部分,舞蹈自身的发展让舞蹈家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有灵魂的肉体,舞蹈艺术品既是舞者运动着的肉体生命,而且同时也是运动着的精神生命。”诚如此言,舞蹈艺术的本质亦是身心关系,舞蹈身心关系实质则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舞蹈专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接近身心合一的舞蹈专业人才,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是有着灵魂的肉体,而舞蹈艺术则需要肢体语言的个性魅力来争得身心的独立宣言。
二、舞蹈专业教育的身心“羁绊”
与当代匆匆前进的浪潮齐步,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在大踏步前行,眼下可算是如沐时代之春风。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起,中国舞蹈的专业教育之花在各个院校盛开,舞蹈专业学生的扩招也随之在各高校大刀阔斧地开办起来,在为我国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机土壤的同时,也为舞蹈专业教育带来了专业学生身心“羁绊”的优虑和反思。
首先,让人苦恼的是身外的隐形“枷锁”。普及扩招下的舞蹈专业教育,多是以艺术类考生以舞蹈为跳板,未经过舞蹈专业选材和系统的专业训练的“快餐式”学生,尚未解放的人体本就是肢体语言的羁绊,成为舞蹈专业学生日后学习舞蹈艺术的负担。此外,在身体机能已发育成熟之时,疏于意识防范而导致的专业训练中的损伤,就成为身体上的另一种“枷锁”,这对人体的损伤更是使舞蹈艺术蒙上了危及健康之冤,这一代价甚至会让舞蹈专业学生望而却步,凡此种种,隐形的“枷锁”绑架了舞蹈专业学生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次,令人惋惜的是身内的无形“心锁”。每每看到舞蹈专业学生为动作而动作或为技巧而技巧时,心里总不免有点遗憾。舞蹈之所以谓之艺术,必然并非简单的动作和技术叠加,其真正的魅力应在于借助这个有限的物理身体,对思想和情感精神层面的无限的传达。然而,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的舞蹈,教育中缺失的却是学生从心而发的表现力和发自肺腑的由衷表意。
当然,“羁绊”现象并非舞蹈专业教育的主流,但由于生源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较大、身心发育的不可逆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于舞蹈专业教育中貌乎也“合理”。在舞蹈专业教育受众日渐趋多的今天,是否更应给予更多舞蹈专业学生尤其是初入舞蹈专业教育之门的学生予以足够的关怀?让舞蹈艺术与之生命同行同美,让他们生命中的舞蹈之路常青。作为舞蹈专业教育工作者理当责无旁贷,为舞蹈专业学生的身心“羁绊”思考更好的“解锁”方法。
三、摆脱“羁绊”的“解锁”良方
如何有效“解锁”,摆脱身心的“羁绊”,夺回肢体语言自由的话语权,是为舞蹈专业学生考虑其日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舞蹈学科的细分,国内舞蹈科学训练的相关研究已颇有成效,身心关系作为一个舞蹈艺术的命题,它既是舞蹈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舞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前者侧重于身体,后者侧重于心理。运用舞蹈科学训练的理论,试从身心二元论和身心一元论的角度,为舞蹈专业学生寻求解开身之枷锁和灵之心锁的“解锁”之策。
(一)教学中的身心二元之策
教学中运用身心二元论将舞蹈专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分而进行训练。从身体方面来说,舞蹈训练学应深入舞蹈专业教育。虽然,值得欣慰的是舞蹈的科学训练在我国已深入各大高校,舞蹈的科学发展观已渐入人心,但各大高校舞蹈的科学训练实践尚未达到专业要求所需。目前,我国的舞蹈专业教育基本普及了舞蹈训练的科学化,但大部分院校仍处于开设《舞蹈解剖学》理论课程的基础阶段。一定程度上唤醒了舞蹈专业学生对身体的重要性意识,但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尚且需要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方法,来帮助其在训练过程中解放身体,塑造舞者所需的身体机能。不妨思考科学训练如何能够深入走进舞蹈专业教育。从心理方面来说,引导个体深入生命体验,解放天性,释放才能。舞蹈不单单是人体动态的快感追求,更是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美、对生命的考量。舞蹈真正触动人心的地方并非动作的基础层面,而是由内而外的动作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去舞蹈。然而,这种由内而发的情感需要基于对生命的体验和感知,这正是舞蹈专业学生所缺少的。其次,对生活的体验流于形式和对舞蹈专业学习、专业表演的认知浮于浅层,于是表现性就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再次,这种对生命的体验,除了在学生成长的年龄和生活的体验之余,还可以借助戏剧表演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从生命中发现动人的细节,从生活中寻找典型形象,从表演方面解放天性,释放个人的表演才能,真正做到打开心锁,才能让学生体悟到舞蹈艺术之美。
(二)表演中的身心元一之法
通常意义上说,舞蹈表演是舞蹈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现,舞蹈教学中身心二元训练是使学生身心关系达到内在统一审美规范的前提。在舞蹈表演中,将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内在感受合二为一,引导学生领悟身与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美的产生正是源于其身心合一,用肢体来传达思想情感的震撼力。当然,这一过程还需加强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体会。身心合一应该是舞蹈专业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最终归属,而这种感知来自于对舞蹈艺术的体认。接受舞蹈专业教育的学生尚有从始至终都未走入到舞蹈世界的旁观者,所以从情感上认同舞蹈艺术与自己生命的交集,从根源上加强对舞蹈艺术的体认,才能真正做身心元一,避免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引导学生寻找自我价值感,热爱舞蹈才愿意舞蹈事业付出自觉。
四、总结
从舞蹈的身体来看,摆脱“羁绊”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从舞蹈的心理来看,摆脱“羁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舞蹈专业学习的路上少一分走捷径的心态,多一份追求梦想的坚毅,回归舞蹈艺术本体的自律,解放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和灵魂,摆脱羁绊,自由舞蹈,让每个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之路越走越远。在舞蹈艺术繁盛的当代社会,培养出可以潜心品味舞蹈艺术真谛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2005(05).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
[3]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李莹(198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