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调侃;课堂表现
“总之,现在是到了对心理课‘调侃’问题作出认真反思和认真应对的时候了。”钟志农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首届年会上发言的这句话引人深思。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调侃”现象,我觉得要解决“调侃”问题,首先要理解调侃,分析出现“调侃”现象的原因,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钟老师在上述发言中很精辟地论述了“调侃”不是辅导教师人本主义态度引发的必然结果和辅导氛围“开放、放松” 的表现,“调侃”不是由于学生素质低而引起的。那么“调侃”的产生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觉得理解和处理“调侃”现象可以从学生所处的环境、课程主题、学生年龄、教师的课堂处理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我们先来看调侃和环境的关系。我在不同的场合上课,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一节课,在自己的辅导室上有人听课和没有人听课会有不同,在教室上和在报告厅上会有不同,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和借班上课又有不同。我的经验是没有人听课反而没有什么“调侃”现象出现,而有人听课时却会出现;在教室上课课堂气氛显得真诚,而在报告厅听课人很多时会出现“调侃”现象;借班上课也是如此。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觉得和学生上课时的安全感有关。团体辅导特别需要让人信任的团体氛围,教师和自己的学生相处,已经有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的过程,团体在不断地上课中已经营造了一种安全感。钟老师说:“许多精彩的、感人至深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往往是那些与学生整日厮守在一起的优秀班主任的杰作。对于兼任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来说,对学生抱有充分的尊重、理解、真诚、接纳、支持、鼓励、关爱等基本的辅导态度,比他掌握较多的辅导理论与辅导技巧紧迫得多、重要得多。”这大概也是因为班主任上辅导课时班级团体安全氛围特别好的原因。但是当这个团体来了一个陌生的老师上课或来了很多老师听课,学生的安全感会被打破。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觉得公开课比平时的课困难一些,后来我每到一个班级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向班主任要半个小时时间,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辅导课,和学生建立一种关系;每当有人听课时我就会重申保密原则,并尽量让学生在课开始前和听课老师互动。比如鼓掌欢迎,看起来好像有点做作,但我觉得这有助于学生安全感的建立。这样处理后学生在辅导教室上课的表现要比以前好些。
但是对于大型的公开课,我对于学生的表现还是感到担心。我觉得这是一个“恶劣的环境”,几百个人听课,教师置身于舞台之上,还有灯光、录像镜头始终关注着,要在学生内心建立起完全的安全感是很难的。我认为我们的这种教研活动是有悖于心理辅导规律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采用“调侃”态度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行为,正如台湾学者黄惠惠所指出,“团体过程中常常用开玩笑的方法来面对严肃的课题时,可能是一种防卫行为,借由让大家发笑而除去考虑问题时的痛苦”。学生为了应对心理的紧张和巨大压力,而借用“调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负性感情或非主流观点,从而觉得保护了自己。这种情况,好比在平原上生长的树木显得均匀、挺拔、高大,而在贫瘠的崖缝中生长的树木往往矮小、扭曲。但是无论哪种生长方式,都是环境造成的结果,和环境是协调的。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在崖缝上造一个平台,让树木挺拔生长。这个想法很好。在2007年浙江省优秀辅导活动观摩课评课中,有个老师发出“我们要听听常规课”的呼声,如果我们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能有专业的观摩教室,用单向玻璃把学生和听课教师隔离开来,那就是在崖缝中建造了一个平台。如果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和听课老师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常态课而不是非常态课了。
或许有人会反驳我说:这样就能每一节“舞台课”都不会出现调侃的现象了?当然不是。是否会出现“调侃”还与活动课讨论的主题,学生要表达的内容有关。我发现在讨论积极的主题和阐述符合主流社会观点的内容时学生出现“调侃”的现象会少很多,因为他们不需要用这样的“马甲”来保护自己,因为他(她)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也就会用真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很多时候在公开课上会出现感人场面的原因。有些人因此认为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中必须出现让人流泪的场面,认为这样学生才达到了深层的认知。其实这是个误区,很多时候学生被场面所感染,他们的认知层面并没有得到改变,就像我们中间很多人看电视、看电影会被情节所感动,而这种感动却往往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因此,把这种感动作为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主要标准是不妥的。当然,我不认为出现感人场面不好,我只是觉得感人场面的出现和“调侃”的出现都有它特殊的原因。
“调侃”的出现还和学生的年龄有关。我觉得学生的年龄越小,出现“调侃”的机率越小。因为调侃是一种比较幽默的表达方式,年龄小的学生不能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年龄小的学生对于大场面的压力感觉会弱些。
“调侃”现象的出现还和辅导教师自身素质有关,和辅导教师的态度是否强硬、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比较宽容等因素有关。辅导教师很多令人信赖的人格特质如:真诚——开放的自我;尊重——绝对不伤害学生;同情心——总是设身处地表达理解;热情——学生不能不被你的努力所感动;人性化——适度表达常人的喜怒哀乐。这些特质有时是双刃剑,在安全的环境中,这些特质是学生打开自己与团体真诚分享的基础;但在不安全的环境里往往是学生敢于“调侃”的原因。
那么,辅导教师如何避免或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调侃”现象呢?我觉得钟志农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首届年会上的发言中谈的“如何处理不健康的调侃之风”非常有道理:(1)调侃应该“容忍”吗?要看具体情况决定。(2)重在预防,抓好团体动力的“起、承、转、合”,营造健康、开放、活而不乱的团体氛围。(3)重在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有的教师对“调侃”之风抬头缺少敏感,认为“我觉得不是调侃,而是……”其实“调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感觉。当然,引导和制止不等于粗暴地训斥,它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4)重在建立团体规范。(5)提高教师自身的组织调控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对可能破坏团体氛围的调侃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并及时作出“再规范”的反应。但强调规范不等于板起脸“叫停”,而是重在及时提醒,这与辅导教师保持人本主义的接纳态度并不矛盾。
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在平时教室范围内处理不健康的“调侃”之风的准则。但是我们必须注意,钟老师把“调侃”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种类型,如何以敏锐的目光,觉察出“调侃”是不健康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台湾学者黄惠惠认为,在团体过程中常常用开玩笑的方法来面对严肃的课题是不健康的;樊富珉认为喜欢在团体中表现自己、引起他人重视,从而进行过分的“调侃”是不健康的;台湾学者李坤崇认为:“有些学生为逃避问题,不讨论团体中发生的事情、不谈论在团体中的感受,或不直接回馈他人的意见,而仅谈论团体外的事情、过去的感受或脱离主题应该是不健康的调侃。”笔者认为,辨别什么样的“调侃”是健康的,什么样的“调侃”是不健康的,需要辅导教师去锻炼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但是我们要反对草木皆兵的做法,例如一听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胃口,学生回答时态度不够严肃,或者回答的内容是非主流思想的观点,就认为是调侃,就加以封杀,这样也不对。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论坛上讨论“调侃”问题,有个网友介绍过:“记得黄淑真老师介绍过这样一个课堂环节,老师问学生在家里什么事情令人生气?学生说:‘吃完饭,打开电视想看一会,妈妈走过来关上电视,说:做作业。’‘你是怎样表达自己情绪的。’‘大声地把自己的房门关上。’其他同学回答:‘撕纸’‘敲打枕头’……”大家觉得学生的回答是一种调侃还是自己真诚的反应?我觉得这是初中生最真实的反应,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回答都当作调侃,那么我们的活动课将会变得死气沉沉。
最后我觉得处理调侃问题还要看场合,“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处理,特别是在大型的公开课活动中,要特别谨慎,因为那是最“恶劣”的环境,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在这种场合中,笔者主张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调侃”时应以引导为主,不要轻易用规范的手段,否则课堂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不健康的“调侃”是个问题,但是“调侃”并不是凶神恶煞,只要处理得当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裴利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三种偏向与纠正[J].教育探索,2004,(10).
[4]钟志农.实施班级心理辅导课需要突破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5]黄惠惠.团体辅导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实与自然[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李益倩 终校/何 妍
“总之,现在是到了对心理课‘调侃’问题作出认真反思和认真应对的时候了。”钟志农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首届年会上发言的这句话引人深思。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调侃”现象,我觉得要解决“调侃”问题,首先要理解调侃,分析出现“调侃”现象的原因,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钟老师在上述发言中很精辟地论述了“调侃”不是辅导教师人本主义态度引发的必然结果和辅导氛围“开放、放松” 的表现,“调侃”不是由于学生素质低而引起的。那么“调侃”的产生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觉得理解和处理“调侃”现象可以从学生所处的环境、课程主题、学生年龄、教师的课堂处理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我们先来看调侃和环境的关系。我在不同的场合上课,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一节课,在自己的辅导室上有人听课和没有人听课会有不同,在教室上和在报告厅上会有不同,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和借班上课又有不同。我的经验是没有人听课反而没有什么“调侃”现象出现,而有人听课时却会出现;在教室上课课堂气氛显得真诚,而在报告厅听课人很多时会出现“调侃”现象;借班上课也是如此。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觉得和学生上课时的安全感有关。团体辅导特别需要让人信任的团体氛围,教师和自己的学生相处,已经有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的过程,团体在不断地上课中已经营造了一种安全感。钟老师说:“许多精彩的、感人至深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往往是那些与学生整日厮守在一起的优秀班主任的杰作。对于兼任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来说,对学生抱有充分的尊重、理解、真诚、接纳、支持、鼓励、关爱等基本的辅导态度,比他掌握较多的辅导理论与辅导技巧紧迫得多、重要得多。”这大概也是因为班主任上辅导课时班级团体安全氛围特别好的原因。但是当这个团体来了一个陌生的老师上课或来了很多老师听课,学生的安全感会被打破。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觉得公开课比平时的课困难一些,后来我每到一个班级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向班主任要半个小时时间,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辅导课,和学生建立一种关系;每当有人听课时我就会重申保密原则,并尽量让学生在课开始前和听课老师互动。比如鼓掌欢迎,看起来好像有点做作,但我觉得这有助于学生安全感的建立。这样处理后学生在辅导教室上课的表现要比以前好些。
但是对于大型的公开课,我对于学生的表现还是感到担心。我觉得这是一个“恶劣的环境”,几百个人听课,教师置身于舞台之上,还有灯光、录像镜头始终关注着,要在学生内心建立起完全的安全感是很难的。我认为我们的这种教研活动是有悖于心理辅导规律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采用“调侃”态度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行为,正如台湾学者黄惠惠所指出,“团体过程中常常用开玩笑的方法来面对严肃的课题时,可能是一种防卫行为,借由让大家发笑而除去考虑问题时的痛苦”。学生为了应对心理的紧张和巨大压力,而借用“调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负性感情或非主流观点,从而觉得保护了自己。这种情况,好比在平原上生长的树木显得均匀、挺拔、高大,而在贫瘠的崖缝中生长的树木往往矮小、扭曲。但是无论哪种生长方式,都是环境造成的结果,和环境是协调的。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在崖缝上造一个平台,让树木挺拔生长。这个想法很好。在2007年浙江省优秀辅导活动观摩课评课中,有个老师发出“我们要听听常规课”的呼声,如果我们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能有专业的观摩教室,用单向玻璃把学生和听课教师隔离开来,那就是在崖缝中建造了一个平台。如果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和听课老师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常态课而不是非常态课了。
或许有人会反驳我说:这样就能每一节“舞台课”都不会出现调侃的现象了?当然不是。是否会出现“调侃”还与活动课讨论的主题,学生要表达的内容有关。我发现在讨论积极的主题和阐述符合主流社会观点的内容时学生出现“调侃”的现象会少很多,因为他们不需要用这样的“马甲”来保护自己,因为他(她)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也就会用真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很多时候在公开课上会出现感人场面的原因。有些人因此认为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中必须出现让人流泪的场面,认为这样学生才达到了深层的认知。其实这是个误区,很多时候学生被场面所感染,他们的认知层面并没有得到改变,就像我们中间很多人看电视、看电影会被情节所感动,而这种感动却往往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因此,把这种感动作为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主要标准是不妥的。当然,我不认为出现感人场面不好,我只是觉得感人场面的出现和“调侃”的出现都有它特殊的原因。
“调侃”的出现还和学生的年龄有关。我觉得学生的年龄越小,出现“调侃”的机率越小。因为调侃是一种比较幽默的表达方式,年龄小的学生不能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年龄小的学生对于大场面的压力感觉会弱些。
“调侃”现象的出现还和辅导教师自身素质有关,和辅导教师的态度是否强硬、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比较宽容等因素有关。辅导教师很多令人信赖的人格特质如:真诚——开放的自我;尊重——绝对不伤害学生;同情心——总是设身处地表达理解;热情——学生不能不被你的努力所感动;人性化——适度表达常人的喜怒哀乐。这些特质有时是双刃剑,在安全的环境中,这些特质是学生打开自己与团体真诚分享的基础;但在不安全的环境里往往是学生敢于“调侃”的原因。
那么,辅导教师如何避免或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调侃”现象呢?我觉得钟志农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首届年会上的发言中谈的“如何处理不健康的调侃之风”非常有道理:(1)调侃应该“容忍”吗?要看具体情况决定。(2)重在预防,抓好团体动力的“起、承、转、合”,营造健康、开放、活而不乱的团体氛围。(3)重在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有的教师对“调侃”之风抬头缺少敏感,认为“我觉得不是调侃,而是……”其实“调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感觉。当然,引导和制止不等于粗暴地训斥,它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4)重在建立团体规范。(5)提高教师自身的组织调控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对可能破坏团体氛围的调侃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并及时作出“再规范”的反应。但强调规范不等于板起脸“叫停”,而是重在及时提醒,这与辅导教师保持人本主义的接纳态度并不矛盾。
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在平时教室范围内处理不健康的“调侃”之风的准则。但是我们必须注意,钟老师把“调侃”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种类型,如何以敏锐的目光,觉察出“调侃”是不健康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台湾学者黄惠惠认为,在团体过程中常常用开玩笑的方法来面对严肃的课题是不健康的;樊富珉认为喜欢在团体中表现自己、引起他人重视,从而进行过分的“调侃”是不健康的;台湾学者李坤崇认为:“有些学生为逃避问题,不讨论团体中发生的事情、不谈论在团体中的感受,或不直接回馈他人的意见,而仅谈论团体外的事情、过去的感受或脱离主题应该是不健康的调侃。”笔者认为,辨别什么样的“调侃”是健康的,什么样的“调侃”是不健康的,需要辅导教师去锻炼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但是我们要反对草木皆兵的做法,例如一听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胃口,学生回答时态度不够严肃,或者回答的内容是非主流思想的观点,就认为是调侃,就加以封杀,这样也不对。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论坛上讨论“调侃”问题,有个网友介绍过:“记得黄淑真老师介绍过这样一个课堂环节,老师问学生在家里什么事情令人生气?学生说:‘吃完饭,打开电视想看一会,妈妈走过来关上电视,说:做作业。’‘你是怎样表达自己情绪的。’‘大声地把自己的房门关上。’其他同学回答:‘撕纸’‘敲打枕头’……”大家觉得学生的回答是一种调侃还是自己真诚的反应?我觉得这是初中生最真实的反应,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回答都当作调侃,那么我们的活动课将会变得死气沉沉。
最后我觉得处理调侃问题还要看场合,“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处理,特别是在大型的公开课活动中,要特别谨慎,因为那是最“恶劣”的环境,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在这种场合中,笔者主张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调侃”时应以引导为主,不要轻易用规范的手段,否则课堂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不健康的“调侃”是个问题,但是“调侃”并不是凶神恶煞,只要处理得当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裴利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三种偏向与纠正[J].教育探索,2004,(10).
[4]钟志农.实施班级心理辅导课需要突破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5]黄惠惠.团体辅导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实与自然[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李益倩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