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境下中国美术发展的失语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de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美学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西方是偏重于再现的艺术而中国则偏重于表现,偏重于再现的更重于对事物的模仿而形成物本的艺术,偏重于表现的更倾向于对创作者内心感情的表达而追求人本的艺术,物本的艺术强调真实而重视实证,人本的艺术强调内心的洒脱注重“取以像外,得其环中”。中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中国上千年的发展中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使中国一度处于文化的中心地位,但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击了中国自以为是的传统思想,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发展就在此时起,开始慢慢地走向失语。在西方出现了具有灵感的创作者的创作群,而中国并不缺少具有灵感的艺术家,但中国缺少灵感的创作环境。在以再现主义为基调的物本和以表现主义为生命力的人本被认为是缺少了灵性之后,以灵感为基调的能本艺术融合两者之所长,逐渐为先锋艺术家们所掌握,但在中国20世纪艺术发展的经历来看,却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20世纪的中国艺术的发展,先以绘画为例。“绘画造型的‘写实’观,在世纪初弃旧求新的浪潮中,成为一个在艺术形式上和思想观念上最直观的变革切入点。著名美学理论家孔新苗先生认为,20世纪以前中西美术的交流与融合是一种自发性活动,中国古典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将西画的意识形态的特征,与西方近代以前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成果相联系;将中国明、清文人画的艺术形式特征,与中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封建文化相比附。从这一角度出发,西画的写实特征及其造型手法,在中国热心变革的知识分子眼中,就具有了远远超出它自身内涵的重大文化变革意义。拿西画来改良中国画是融合派画家们的初衷,而代表西画最高成就的应属西方的油画了,西方自其古希腊时期就主张写实。中国画主要是借鉴了西方的写实传统,但是中国画家们在这种写实的基础上究竟发展了哪些东西呢?中国不乏有灵感的画家,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涌现出了一批极具想象力的绘画者,虽然从技术上来说,他们的创作还未成熟,但是他们迈出了以西洋画书写内心感情的第一步,《初踏黄金路》、《毛主席去安源》、《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等等作品以油画的形式表现了内心的理想与愿望。笔者认为,中西结合到目前为止成功的就是这样的两类,一是类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内心,另一类是用西方的材料来重新创作中国画并有所突破,他代表着两类灵感的创作群体,而中国的油画的写实性并未超出西方古典,而是将西方流行过的东西再次引起中国人的兴趣而已(只限于当代)。试看《山村小店》和《塔吉克姑娘》,除了表现的内容是国人以外,其余全部是西方的。我们借鉴了,但是没有发展。中国画是重写意的,将写实的东西加进写意的内容应当是中国画的一种出路。
  是什么因素困扰着当代的艺术家们呢?也许是一个简单的字就能概括清楚的:静。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在他的论著《中国艺术精神》的自序中曾经提到“我国三百年来,因过分重视笔墨趣味,而忽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意境,以至两者皆堕退,尤以画论方面的堕退为甚。当代名家中,只有白石老人,拈出一个‘静’字,为真能道出他的体验所至,接触到艺术中某一方面的真实。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书画传统已经受到西方的冲击是不值得怀疑的,也是需要改进的,但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一定要遵守,我们不需要因循守旧的墨守成规,但是胸有成竹的大气决不能丢,市场决定了一部分艺术作品的走向,但的确也需要非功利性的艺术作品的回归,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脱依旧重要,“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的超远更加珍贵。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万忙之中一点“静”的时候,也许就是中国艺术开始寻求灵感的时候。中国不缺少灵感的艺术家,只是缺少灵感得以发挥的环境。徐复观先生的话也许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定位,中国艺术真正缺少的是不断探索的、充满创造力的先锋群体,只有他们的灵感,他们的创造力,他们所竭力创作的“能本”作品,才应当代表着中国艺术的未来。
其他文献
富农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农村中放高利贷或出租部分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这部分人一般占有土地和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及活动资本,以剥削雇佣劳动为主,收入主要是由剥削而来,但自己也参加劳动。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对待农村富农的政策上也有不同。  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共八七会议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决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高考历史题型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史料的运用逐年在增加,新材料、新情境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历史高考试题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觉得很迷茫。本文就试着从高考试题的特点出发,来分析史料型历史选择题和分析题的解答技巧,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材料 新情境 试题特点 解答技巧    通过历史材料来营造新的历史情境,通过史料间接地提出问题,这是近些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最基本的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创作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甚至在某个阶段还成为那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可以说,诗歌是古代文化留给现代文化的丰厚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将它继承并发扬光大。高考语文命题正是本着这一原则。经过几年的摸索,如今诗词鉴赏题型已经十分成熟。鉴于有的学生仍旧对该题型的认识模糊不清,现将鉴赏诗歌的必要过程归纳成“七要”,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所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竞争高度激烈的时代,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人才的培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素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还有许多问题,如过多地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大学培养的人正在“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由于忽视了人的素质教育。走向2
期刊
摘要:近几年,中考试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笔者仔细研究了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并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中考试题的变化入手进行分析,找准变化的实质,得出教师应对的策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实现中考数学成绩大幅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数学 命题变革 应对策略 创新思维 生活数学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
期刊
在人类社会早期生活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一切都是选择取之最易、用之最便、建之最简的,人们用嗓音、身体的运动、物体的拍击、踏步跳跃、舞蹈来表现自身感受,是人类最早的非物质化精神生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优胜劣汰的竞争,物欲横流的污染,使人类的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各种心理因素疾患日益增加。  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奇妙的功能。美国一位
期刊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内外两种途径来实现。但是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形成“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早在1942年叶圣陶先生就强调“学生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所以,除了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内阅读外,还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冲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许多藩篱,改变了以教师传输学生接受为主的单一信息交流方式,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把有限的课堂变成学生探究的无限空间,实现了合作互助、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学习使课堂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生成性、不可预测性,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以多重角色身份
期刊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利用思想政治课培养初中生的健康心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初中生健康的情绪与情感;磨练初中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培育初中生良好的性格;引导初中生学会与人交往。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要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理性的知识感性化,这样才能构成牢固的道德信念。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公司资本由股东的出资构成。股东承担按照公司设立协议或公司章程确定的出资份额履行完全出资的义务。股东出资瑕疵是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一些出资行为方式的特定概括,瑕疵出资的类型具体包括未足额出资、出资评估价值不实、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几种常见情形。股东应为其出资瑕疵的行为承担责任,对足额出资的其他股东负违约责任;对公司负侵害财产期待权的侵权责任;对债权人既可以为违约责任又可能是侵权责任。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