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项改革下的新产物——集体备课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实施教师集体备课,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集体备课如何才能进行好呢?
【关键词】集体备课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项改革下的新产物一一集体备课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部高品位的影视剧需要建立在优秀的剧本之上。一节课能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案质量的高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兵作战”的传统备课方式逐步被集体备课方式所替代,集体备课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实施教师集体备课,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一、集体备课对教师的个体劳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体备课要求教师集中精力,深入钻研,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以及其它相关的材料,精心备好一个或几个单元的内容;重、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点也能把握准了,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老师们来说,集体备课还打破了过去那种备了一年就可以享受终生的做法,老教师也必须像新手上路那样,谦虚谨慎;新教师,则可以获得亲手解剖麻雀的经历,把自己的兴奋点集中在一个单元的备课上,从而获得更快的进步。
第二、集体备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要学习知识,包括各方面的知识,而任何一位老师只是教学中的个体,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往往在某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突出,而另一个方面却知之甚少,看法和观点也难免失之偏颇,给教学带来不利。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at least ode of the other two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便能集中集体的智慧去共同攻克难关,增加同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俗话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所有老师都在集体备课中加进自己的思想。凝结了集体智慧的教案、课件,能让课堂体现灵性和发展、飞扬教师的思想和激情,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无论多好的教师,在上课时,总会无意识地侧重于某种或某些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一种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思维僵化的局面。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创新与创造。而学生的创新与创造,需要我们用智慧最大限度地去雕琢,显然我们单个人力不从心,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集教师们的长处、飞扬教师们的思想和激情,融多种思维于一体,可做到培养思维多元化、高分高能式的教学理念。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就会因措施不当而导致功效全无。
第一、资源共享不等于“拿来主义”。集体备课后,每个老师花费在备课上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但集体备课绝不是“一人备课,多人享用”的偷懒式备课。尤其是年轻教师,有这一想法的人特别多。想想自己刚走出学校的大门走上讲台,而老教师们都工作了几十年了,对教材的把握应该没有问题了,他们准备的教案还需要仔细推敲吗?事实上,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必须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可以修改,且必须进行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适应学生,才能轻松驾驭课堂。
第二、集体备课也不是“集体研究,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的机械式备课。老师作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表达习惯。如果强行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例题,甚至统一讲解方法,那么老师就不能称之为老师,而是一台机器,最后反而使课堂死板、单调。因此如果集体备课仅仅是克隆教案、克隆课件,那么必然导致备课与教学实际的脱节,从而丧失集体备课甚至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也就成了新课改里的一个“泡沫”。
第三,跟踪听课和课后交流反思是集体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备课组教师之间应提倡互相听课,课后进行交流,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既可以印证集体备课的质量,又可以衡量备课的效果,以便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一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用得其所,才有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那么我们的集体备课如何才能进行好呢?
首先,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注意教师的个性化。因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以及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如果教师的教学都成了一个模式,这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而且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背道而驰,以集体教案,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复制”,个性“粘贴”,失去自我。所以,我们要有“肯钻研,能吃苦”的态度,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以特色教案作为我们实现教学个性发展的平台。
其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显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备课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我认为这个环节有着极其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只有扬其长避其短,才能使教师尽情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品味成功教学的喜悦,才能使现在的教师成为“新生代”教师。总之,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用“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备课,用“踏实”、“执着”、“精致”的工作态度来准备集体备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的思想来完成集体备课,以“海子牛”精神与胸襟去实践集体备课,那么我们一定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
【关键词】集体备课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项改革下的新产物一一集体备课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部高品位的影视剧需要建立在优秀的剧本之上。一节课能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案质量的高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兵作战”的传统备课方式逐步被集体备课方式所替代,集体备课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实施教师集体备课,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一、集体备课对教师的个体劳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体备课要求教师集中精力,深入钻研,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以及其它相关的材料,精心备好一个或几个单元的内容;重、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点也能把握准了,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老师们来说,集体备课还打破了过去那种备了一年就可以享受终生的做法,老教师也必须像新手上路那样,谦虚谨慎;新教师,则可以获得亲手解剖麻雀的经历,把自己的兴奋点集中在一个单元的备课上,从而获得更快的进步。
第二、集体备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要学习知识,包括各方面的知识,而任何一位老师只是教学中的个体,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往往在某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突出,而另一个方面却知之甚少,看法和观点也难免失之偏颇,给教学带来不利。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at least ode of the other two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便能集中集体的智慧去共同攻克难关,增加同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俗话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所有老师都在集体备课中加进自己的思想。凝结了集体智慧的教案、课件,能让课堂体现灵性和发展、飞扬教师的思想和激情,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无论多好的教师,在上课时,总会无意识地侧重于某种或某些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一种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思维僵化的局面。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创新与创造。而学生的创新与创造,需要我们用智慧最大限度地去雕琢,显然我们单个人力不从心,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集教师们的长处、飞扬教师们的思想和激情,融多种思维于一体,可做到培养思维多元化、高分高能式的教学理念。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就会因措施不当而导致功效全无。
第一、资源共享不等于“拿来主义”。集体备课后,每个老师花费在备课上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但集体备课绝不是“一人备课,多人享用”的偷懒式备课。尤其是年轻教师,有这一想法的人特别多。想想自己刚走出学校的大门走上讲台,而老教师们都工作了几十年了,对教材的把握应该没有问题了,他们准备的教案还需要仔细推敲吗?事实上,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必须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可以修改,且必须进行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适应学生,才能轻松驾驭课堂。
第二、集体备课也不是“集体研究,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的机械式备课。老师作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表达习惯。如果强行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例题,甚至统一讲解方法,那么老师就不能称之为老师,而是一台机器,最后反而使课堂死板、单调。因此如果集体备课仅仅是克隆教案、克隆课件,那么必然导致备课与教学实际的脱节,从而丧失集体备课甚至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也就成了新课改里的一个“泡沫”。
第三,跟踪听课和课后交流反思是集体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备课组教师之间应提倡互相听课,课后进行交流,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既可以印证集体备课的质量,又可以衡量备课的效果,以便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一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用得其所,才有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那么我们的集体备课如何才能进行好呢?
首先,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注意教师的个性化。因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以及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如果教师的教学都成了一个模式,这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而且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背道而驰,以集体教案,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复制”,个性“粘贴”,失去自我。所以,我们要有“肯钻研,能吃苦”的态度,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以特色教案作为我们实现教学个性发展的平台。
其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显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备课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我认为这个环节有着极其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只有扬其长避其短,才能使教师尽情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品味成功教学的喜悦,才能使现在的教师成为“新生代”教师。总之,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用“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备课,用“踏实”、“执着”、“精致”的工作态度来准备集体备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的思想来完成集体备课,以“海子牛”精神与胸襟去实践集体备课,那么我们一定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