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8年巴黎世博会:浪漫与精彩的诠释
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称得上星光熠熠:雨果主持了作家大会;参加作家大会的俄国代表团领队是享有盛名的屠格涅夫。此外,特洛卡德罗宫每晚都要举行音乐会,可容纳4500人的大厅几乎天天爆满。柴可夫斯基曾在此音乐会上露面……
巴黎世博会的精彩当然不仅是浪漫。爱迪生获得本届世博会金奖:他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留声机;他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使得电话终于投入实际使用。贝尔在本届世博会上获得银奖:他为聋哑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带来了帮助聋哑人学习语音的装置——全球可视发音系统,教导聋哑人如何利用唇、舌的位置和呼吸的方式,并配合喉、颚的动作来发音。海伦·凯勒称他为“至亲至爱的好朋友”。
1913年比利时甘特世博会:灾难最多的世博会
1913年在比利时甘特市举办的主题为“和平、工业和艺术”的世博会堪称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世博会。
首先惹祸的是几幅油画作品。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的著名作品《时髦的婚姻》在当时被展出,正是这一组带有强烈批判意义的画引发了上流社会的不满和争议,红衣大主教更是大发雷霆,下令禁止教士、学校校长和家长前去参观,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灾难接二连三。在后来的展期中,会场连续发生大大小小6次火灾。在火灾中,包括印度馆、德国餐馆以及仿造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老佛兰德等建筑都被毁坏。除了火灾,还有盗窃事件。7月28日晚,放在比利时殖民地馆的一块金锭被盗,这块金锭号称价值2万美元。虽然事后证实,这块被偷的金锭只不过是一个仿造品,只值200美元,但这件事情也足可表明,甘特世博会的防盗工作做得有多么差劲,居然让小偷轻易地偷走了放在展馆中的展品。
更大的娄子还在后面。当时甘特世博会还从菲律宾请来了50多位村民。但在漫长的展期中,据说组织者居然没有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村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药物,导致55位村民中有9人去世。
1939年纽约世博会:建设明天的世界
1939 年,当亚欧大陆硝烟四起时,纽约世博会在“新大陆”拉开了帷幕。这场跨越了两个年头的博览会共有64个国家参展,其规模与成就,可以说达到了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在这次世博会上,展出了各式各样的最新发明和技术,磁带录音机、电视机、电视摄像机、尼龙、塑料制品等崭露头角。纽约世博会想要告诉参观者以及全世界的是:这些就是世界运行所依靠的材料、思想理念和能量;这些就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技术,是我们创建未来世界、赖以生存的工具。你就是建造者,你同时也是决定者,选择某种工具并且使用它通往更好的明日世界。
博览会上最倾注血汗和财力的建筑之一,便是这届世博会的主体建筑物——角尖塔和圆球。这一对造型颇具现代感的建筑成了纽约世博会的形象标志,频繁出现在它的会徽和各种海报中。但由于其标新立异,在建造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各种技术难题,工程师们集思广益、商讨对策,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往往会讨论出上百种解决方案,然后再从中选择实际效果最好的。由此,他们最终创造出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除了锐意求新的主题、展品和建筑,个性鲜明的各国展馆也是纽约世博会的一大看点。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科学文明和人性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子塔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主办国对1958年世博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的生动诠释,它打动了无数参观者的心。
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子塔由安德· 沃特凯恩设计。这座建筑物由9个直径18米的铝质大圆球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图案。这个正方体相当于放大了 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原子塔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一个球顶离地面102米。每个球表面都覆有弧形铝片,在阳光照耀下,原子塔银光闪烁,更显得新颖别致,堪称标新立异的科学艺术品。原子塔的设计表现了人类对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尊崇和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望。
飞利浦馆的造型奇特,恰似冲天的飞机,由法国著名建筑家柯布西埃设计。作曲家瓦列斯为展馆谱写了“电子音诗”,从此,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电子音乐就此诞生了,飞利浦馆可称得上现代电子音乐的襁褓。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 月球是全人类的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这个主题在更为广阔的太空背景中得以表现,提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纪的另一个突破。
1970 年,也就是在美国人登上月球的第二年,美国馆展出了“月亮上的石头”,这是本届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展品。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的另一个焦点是百事可乐展览馆。这是由美国艺术与技术实验公司组织设计的,由30多位工程师和艺术家花了两年时间,摹制了一个太空时代的环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这个圆球形的展览馆内,声光系统可以因观众的活动和声音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创造者们制造了云雾,盘旋在圆顶之上。馆内的一面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球面镜,在穹形天花板上照出观众的主体形象。另有一片日本式的花园,园内布置着慢慢移动的雕塑物。技术与艺术原本分属人类发展的两个范畴,而两者在百事可乐展馆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境界。
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人们埋下一个“时间盒”。“时间盒”内径为1米,这是一个球形的密闭容器,里面装有大量的人类社会的资料,从科学到文化,有记录和代表当时人类状态的文字、照片和物品,这用于告诉后人人类的曾经沧海。
(根据相关资料改编)
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称得上星光熠熠:雨果主持了作家大会;参加作家大会的俄国代表团领队是享有盛名的屠格涅夫。此外,特洛卡德罗宫每晚都要举行音乐会,可容纳4500人的大厅几乎天天爆满。柴可夫斯基曾在此音乐会上露面……
巴黎世博会的精彩当然不仅是浪漫。爱迪生获得本届世博会金奖:他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留声机;他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使得电话终于投入实际使用。贝尔在本届世博会上获得银奖:他为聋哑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带来了帮助聋哑人学习语音的装置——全球可视发音系统,教导聋哑人如何利用唇、舌的位置和呼吸的方式,并配合喉、颚的动作来发音。海伦·凯勒称他为“至亲至爱的好朋友”。
1913年比利时甘特世博会:灾难最多的世博会
1913年在比利时甘特市举办的主题为“和平、工业和艺术”的世博会堪称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世博会。
首先惹祸的是几幅油画作品。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的著名作品《时髦的婚姻》在当时被展出,正是这一组带有强烈批判意义的画引发了上流社会的不满和争议,红衣大主教更是大发雷霆,下令禁止教士、学校校长和家长前去参观,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灾难接二连三。在后来的展期中,会场连续发生大大小小6次火灾。在火灾中,包括印度馆、德国餐馆以及仿造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老佛兰德等建筑都被毁坏。除了火灾,还有盗窃事件。7月28日晚,放在比利时殖民地馆的一块金锭被盗,这块金锭号称价值2万美元。虽然事后证实,这块被偷的金锭只不过是一个仿造品,只值200美元,但这件事情也足可表明,甘特世博会的防盗工作做得有多么差劲,居然让小偷轻易地偷走了放在展馆中的展品。
更大的娄子还在后面。当时甘特世博会还从菲律宾请来了50多位村民。但在漫长的展期中,据说组织者居然没有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村民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药物,导致55位村民中有9人去世。
1939年纽约世博会:建设明天的世界
1939 年,当亚欧大陆硝烟四起时,纽约世博会在“新大陆”拉开了帷幕。这场跨越了两个年头的博览会共有64个国家参展,其规模与成就,可以说达到了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在这次世博会上,展出了各式各样的最新发明和技术,磁带录音机、电视机、电视摄像机、尼龙、塑料制品等崭露头角。纽约世博会想要告诉参观者以及全世界的是:这些就是世界运行所依靠的材料、思想理念和能量;这些就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技术,是我们创建未来世界、赖以生存的工具。你就是建造者,你同时也是决定者,选择某种工具并且使用它通往更好的明日世界。
博览会上最倾注血汗和财力的建筑之一,便是这届世博会的主体建筑物——角尖塔和圆球。这一对造型颇具现代感的建筑成了纽约世博会的形象标志,频繁出现在它的会徽和各种海报中。但由于其标新立异,在建造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各种技术难题,工程师们集思广益、商讨对策,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往往会讨论出上百种解决方案,然后再从中选择实际效果最好的。由此,他们最终创造出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除了锐意求新的主题、展品和建筑,个性鲜明的各国展馆也是纽约世博会的一大看点。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科学文明和人性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子塔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主办国对1958年世博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的生动诠释,它打动了无数参观者的心。
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子塔由安德· 沃特凯恩设计。这座建筑物由9个直径18米的铝质大圆球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图案。这个正方体相当于放大了 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原子塔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一个球顶离地面102米。每个球表面都覆有弧形铝片,在阳光照耀下,原子塔银光闪烁,更显得新颖别致,堪称标新立异的科学艺术品。原子塔的设计表现了人类对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尊崇和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望。
飞利浦馆的造型奇特,恰似冲天的飞机,由法国著名建筑家柯布西埃设计。作曲家瓦列斯为展馆谱写了“电子音诗”,从此,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电子音乐就此诞生了,飞利浦馆可称得上现代电子音乐的襁褓。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 月球是全人类的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这个主题在更为广阔的太空背景中得以表现,提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纪的另一个突破。
1970 年,也就是在美国人登上月球的第二年,美国馆展出了“月亮上的石头”,这是本届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展品。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的另一个焦点是百事可乐展览馆。这是由美国艺术与技术实验公司组织设计的,由30多位工程师和艺术家花了两年时间,摹制了一个太空时代的环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这个圆球形的展览馆内,声光系统可以因观众的活动和声音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创造者们制造了云雾,盘旋在圆顶之上。馆内的一面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球面镜,在穹形天花板上照出观众的主体形象。另有一片日本式的花园,园内布置着慢慢移动的雕塑物。技术与艺术原本分属人类发展的两个范畴,而两者在百事可乐展馆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境界。
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人们埋下一个“时间盒”。“时间盒”内径为1米,这是一个球形的密闭容器,里面装有大量的人类社会的资料,从科学到文化,有记录和代表当时人类状态的文字、照片和物品,这用于告诉后人人类的曾经沧海。
(根据相关资料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