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形成机理:从数据竞争到数据租金

来源 :管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生产要素化在推动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同时,引发了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垄断行为.剖析平台企业垄断形成机理是提升反垄断效率的前提.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形成的实质是通过数据竞争获得数据租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设备服务于数据竞争,数字技术竞争为数据竞争提供技术基础,数据竞争中的优胜企业获得数据租金.数据租金并非来自于平台企业内部,用户收入、平台控制的其他企业利润以及零工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都能形成数据租金.互联网平台企业反垄断实践中应当兼顾数据竞争的有效性与数据租金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农业作为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端,提供了肉禽、蔬菜、 水果等生鲜产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生鲜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生鲜供应链领域.为了更加清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热点分布,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2007~2021年生鲜供应链研究主题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样本数据文献计量、 聚类分析以及共词分析,总结出生鲜供应链研究的发展状况,并利用可视化图谱挖掘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趋势,从而为我国生鲜供应链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我国在线音乐市场普遍采用的独家版权许可模式引发了相关市场垄断的质疑.但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类型,独家版权模式本身并不违反反垄断法,仅在特定数字音乐平台寻购过多的独家音乐版权以致产生反竞争效应时,方具有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基于独家音乐版权集中的视角研究数字音乐平台反垄断规制问题,发现:(1)与传统网络经济中脆弱的垄断相比,版权集中加持的音乐平台的市场力量更加牢固、稳定,难以被长期动态竞争和熊彼特创新所颠覆,更应得到反垄断监管者的充分警惕.(2)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腾讯音乐通过执行一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