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视圈内,两口子都是大导演的凤毛麟角。李前宽和肖桂云这对“幕后”伉俪,堪称传奇。他们以携手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几十年从影,他们始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割舍不断的情结,甚至他们将结婚大喜的日子,也定在国庆节这一天。
起步就是大片儿
李前宽是大连人,酷爱绘画和电影的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艺术家。1959年,18岁的他本来已经考上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但听到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消息,还是一路颠簸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最终如愿以偿。入学那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李前宽作为10周年大庆文艺大军的排头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当时,性情活跃的李前宽是学院的文体委员,导演系的哈尔滨女孩肖桂云欣赏他的才华、热情和真诚。肖桂云患病住院期间,李前宽热情地跑前跑后,精心照料。患难之中见真情,从此他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1964年大学毕业后,李前宽和肖桂云一同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4年后,他们走进了婚姻殿堂。当时,刚刚结婚的小两口为追求光影梦征战南北,常常是他刚返回长春,她却要立即出外景,两人常在火车站擦肩而过。为了工作,夫妻俩只好拿出一个人的工资,请人帮忙照看幼小的女儿。
1981年,编剧张笑天拿着大型军事题材影片《佩剑将军》的剧本,点名让李前宽来导,厂领导同意,但提出由肖桂云和他联合拍摄。当时的肖桂云已经执导了3部影片,有一定的经验。肖桂云“肩负”了带李前宽这个“新人”的任务,且电影必须在年底拍摄完成。这对夫妻铆足了劲,要施展一下拳脚。
《佩剑将军》是一部展现淮海战役序幕的战争大片,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是“长影”的重点影片。为了赶进度,他们各自带一台摄影机,加班加点地工作;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拍摄一个近景镜头,不惜调动几千人的队伍作为背景。
这部电影用了51个工作日就全部拍摄完成,创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奇迹。 1982年,《佩剑将军》公映后,创下当年电影拷贝的最高纪录。
从那以后,厂里但凡有大片,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对夫妻,成就了“影坛夫妻店”。
同拍《开国大典》
李前宽说,一部電影的成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历史巨片《开国大典》就是这样。1988年,夫妻俩正在拍摄电视剧《血洒故都》时,接到了《开国大典》的剧本。
剧本分上下两集,约8万字,看完剧本后,夫妻俩夜不能寐。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许多革命前辈,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片,只有两个多月的筹备时间。拍摄难度超乎想象。
很多老同志好心地劝他们:“别拍了,138个人物,到哪里找去?那么多重大事件都要集中在这么一部影片里,拍完了也是个大纪录片。”尽管这些话说得有道理,但夫妻俩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本子。
该片首映于1989年9月21日,一经上映就获得了1.7亿元的票房。要知道,当时每张电影票才1元。凭借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超高的艺术成就, 《开国大典》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李前宽夫妻俩有着浓厚的“共和国情结”。这些年来,他们先后创作拍摄了《决战之后》《七七事变》《抗美援朝》等20余部主旋律影片。
而今,这对年近八旬的夫妻仍在不断努力。正如李前宽所说:“只要是有助于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事,我们都愿意去做,是战士就要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