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基 情繫杏花邨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时来港,他将成长的地方视为故乡
  数十载春秋,乡情早已镌刻在心不轻移
  杏花邨建邨三十多年来,他一路随行
  杏花邨的美丽蓝图,他亲手参与绘就
  “我在这裏生活,当然盼着这裏越来越好”
  平凡的人,朴素的心愿
  平淡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做出了感动东区甚至整个香港的事
  谁不盼自己的社区好
  赵承基先生当年举家搬迁到杏花邨时,心中是装着使命的。他像一个战士,在杏花邨的这个阵地上,竖起一块牢固的盾牌,保护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街坊,为他们奔走、爭取福利;他又像一位天使,驱散雾霾,打破隔阂,让大家安居乐业,邻里之间友好相处,让整个杏花邨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家园。
  杏花邨是在1986年至1989年分阶段落成的,在这之前,杏花邨所在的地方只是柴湾东北角的小海湾,名叫白沙湾。赵承基先生是1989年搬到杏花邨的,可以说他是亲眼见证着这里的变化,亲手推动着这里的发展。
  整整三十年的相守,他对杏花邨的每一寸土地都满怀深情,街坊邻里是他的亲人,那种如血脈相连一般的亲情流淌在赵承基先生的心里,让他甘愿为这里用心、用情、用智。他说:“当年搬来杏花邨时,秉持当年在北角新邨居民协会任理事长及前辈的理念和教导,带着责任,要将这个邨建设好。我没有什麽远大的抱负,因为住在了这里,当然想自己住的地方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邻里友好,社区和谐。”赵承基先生说。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个朴素的愿望,一颗忠诚的心。恰是这份心让杏花邨改变了许多许多,成为香港一条四季飘香的屋邨。
  绘就一幅美丽蓝图
  赵承基先生的家已经落在了杏花邨,心自然也随之安在了杏花邨並做了许多件大事,在为杏花邨绘就了一幅美丽蓝图的同时,也为自己半生服务生涯写下了“无憾”二字。
  1992年,赵承基先生被推选为业主委员会住宅代表分会主席。1993年下半年,杏花邨的“海堤”三度被颱风吹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94年3月,住宅代表分会主席赵承基先生召开居民大会,商讨谁该负起海堤崩塌的责任。千餘居民出席业主大会,地铁物业总监当即表示由其负起海堤维修的全部费用。这样一来,住宅代表分会为业主们节省了逾两千万元费用。这一事件被记在了“杏花邨三十年大事件”中。
  赵承基先生从担任起区议员、到踏上杏花邨这片土地时,就已经在心中设定了服务的主轴,並围绕这一主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主题是服务的中心,若是缺少了主题,服务起来便如散沙一样,混乱且无意义。”赵承基先生如此认为。他将在杏花邨服务的主题设定在“环保”上,並一步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实行了他的环保服务。


  1996年,杏花邨業主委员会促使管理处设立“资产重置基金”,並从非经常性的收益中拨款使基金在三年内完成目标,改善食水水质。
  1998年“杏花邨环保教育径”宣佈正式启用,全邨共设十二个点,每个点带出一个环保的意义,以点带面,将环保的讯息传播给全邨居民,认识邨内环境,从而确立珍惜美好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思想。
  1999年,夥同五十位邨友共建11,232个铝罐直立组成651米长的铝罐链条,刷新“健力士”当年的世界纪录。
  2000年参加环保署“屋邨三环夺宝新纪元”第五期的比赛,並勇夺废物回收比赛(废纸组)总亚军,铝罐组及胶樽组的优異奖。
  2002年,赵承基先生等人又发起家居废物源头分类。每月一次将家中生活废物:塑料、废纸、旧衣服等分类,在达到一定重量时可以换取一些生活用品。他们在杏花邨打造了一个平台,让社区居民与回收商对接,从日常生活开始,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这个活动从最初的两三百户参加增加到每月六百多户参加,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每月进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已经成为了习惯。


  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酝酿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收费计划,大胆推行中央回收厨餘计划,减少固体废物。这个计划在香港属先河之举,未有前人经验借鉴。赵承基先生召集成立杏花邨中央处理厨餘工作组,带领大家从筹划、试行、实施、推广、检讨等程序上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那时虽然特区政府的中央厨餘回收计划仍在筹划阶段,但是杏花邨的中央厨餘回收计划已在进行,至今仍不时地有学术团体和机构向杏花邨请教厨餘回收经验……
  如今,杏花邨环保的主幹已经根深蒂固,枝幹已经枝繁叶茂,长成了大树,绿树成荫,向整个杏花邨释放着氧气,让杏花邨的天空清新明朗。
  当初年少而今已白头
  犹记得刚来港时,他还是个年轻人,青春正当好,他加入了童军,1961年获英女皇颁发“荣誉童军奖章”,1985年获总领袖颁授“功绩荣誉十字章”。从童军开始,他开始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服务生涯。服务可以说是赵承基先生受童军运动熏陶走向社会服务的启蒙,亦是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也是最看重的一份工作。


  从九龙到北角新邨到杏花邨,服务的脚步也随之移动,並在杏花邨安定下来。赵承基先生还记得刚到杏花邨接手管理工作时,困难重重。由於杏花邨刚建邨不久,居民相继搬迁至此,万事处於起头阶段,新屋邨管理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加上刚刚相识、相处,屋邨的管理人与业主代表未能建立起信任,仍处在磨合期,各项工作很难开展。较大部分居民早一步到达杏花邨的赵承基先生首先熟悉了整个屋邨,在脑海中总结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步步解决。在杏花邨服务业主委员会前後二十六年间,他担任了二十五任业主委员会副主席,十八任业主委员会住宅代表分会主席,他与杏花邨上下精诚合作,视管理公司为合作夥伴,将屋苑打造成令大部分业主都满意的宜居之所。
  十年前在外界纷纷对外墙维修的高价“吓”倒时,赵承基先生出具的一个方案卻给杏花邨的居民带来了曙光,不仅帮助居民缩减了维修费用,在外墙清洗及维修工程竣工後每户居民还得到了平均近千元的回款,让整个工程在“零罪案、零工伤、零工潮”中完美竣工。此类双赢的局面,赵承基先生还打造了许多许多。在杏花邨,很少听到投诉、抱怨的声音,这一切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数十年时光匆匆而过,当年那个东区区议员,如今已经白了头。然而,这个为杏花邨呕心沥血的“老公仆”卻依然意气风发,精神矍铄。因为服务让他的大脑不停地转动,不停地释放出智慧与能力。赵承基先生从来不曾停止思考,思考着如何为这里的居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怎样让社区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我开心快乐,心态年轻,这里的居民都很友好,居民相处和谐,这就是我做服务这麽多年最珍贵的回报。”赵承基先生说。
  2007年,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重要年份,赵承基先生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勳章,以表彰他数十年服务的赤诚以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荣誉於他而言是肯定,又是责任,让他向前走,不停步。2015年他参加警务署耆乐警讯成立杏花团队,为长者提供服务社区的平台。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早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的他,没有将肩上的担子卸下,承传三十年功绩,他又将与全邨人齐心协力,开拓杏花邨新里程。

其他文献
百业融汇,成行成市  如浩瀚海洋广纳河川  引得商贾云集旺地区  又似凤鸟择梧桐而栖  唤来各界人才聚力量  红磡是香港传统工商区  自然拥有众多商业贤达  他们团结在香港红磡工商业联会中  並在创会会长王南乾先生的带领下  踊跃献策助商事  倾情奉献屡行善  共促红磡宏图大展再续辉煌  公平取信 构共融平台  提及红磡,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当地久负盛名的红磡体育馆。其实,就整个区域而言,红磡还有
期刊
衣食住行当中,蕴含了多少养生的窍门  也许一件衣服的用料、出行工具的选择、住宅环境的选择等  都可以对身体产生细微的影响  认识到水的奥秘之後  卢玉贞女士开始致力於推行与水相关的健康理念  无论是用水的方法,还是保持水输送管道的清洁  其实都有很多相关的学问  所以她大力宣传、努力推广这些关於水的智慧  懂水 从卫生开始  水,是构成生物躯体最多的元素之一,人体含水量有60%以上,婴幼儿的比例就
期刊
9月8日下午,备受关注的2018未来科学大奖在京揭晓。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採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因此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因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级集成电路製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取得的成就荣
期刊
如何生活得洒脱而自在  怎样让心灵无愧於天地  细品人生,参悟国学,研读文化  林龙围先生开启来自於思想层面的解读  积淀出深厚的文化素养  同时热心参与社会事务  以助人为乐促知行合一  人生因而同时具备了深度和高度  身心同步 分享生命的智慧  闽南地区,地灵人傑;浓厚的营商风气在这里沉淀,当地人因此形成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渴望能创造自己的事业,开辟自己的天地。如同林龙围先生所言:“我们闽南
期刊
14岁时,他加入药房  诚信是他的基石  勤奋是他的双桨  这条路,一走便是54年  如今,他倾注全身心的义成药房  品牌齐全,信誉第一  在静静流淌的时光中  成为了街坊邻里最暖心的陪伴  一生热爱,尽在药房  六十年代,从福建来到香港的刘爱国先生还是一个憨厚、略显稚嫩的青年。那时,香港的药房不过十几家,意味着进入药房工作有着不错的前途,在贵人的指引下,他成为了一名药房里的学徒。  做药房工作,
期刊
善,不分文化不分种群  爱,跨越疆域跨越时间  衍泷师傅热爱传统文化  更乐於用在公益事业中  用玄学、佛理,传统武术替人排忧解难  派米、助贫,让人心扉温暖  聚在同一个慈善团体中  大家亲密携手合作无间  一起谱出一首爱的颂歌  悲智愿行,福慧双修  衍瀧师傅领导的泰缘妙佛堂慈善团体,以“救助扶贫、伤健共融、推广佛教”为宗旨,无论名字还是理念,都有着明显的佛家特色,但参与其中,积极行善者也有基
期刊
旅遊工作、服务社会、少数族裔  是黄炳生先生日常的三个主旋律  开展旅遊工作时  他观念灵活,以巧变赢市场  投身公益活动中  他不忘初心,坚持亲力亲为  帮助少数族裔市民  他亲和友善,真诚关爱他人  如同灿烂的阳光,照得人心敞亮  他是一个快乐的源泉  並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经营旅业的智慧  作为一座被中外遊客熟知的国际化都市,香港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遊客。大半个世纪以来,欧美、日韩、台湾、内
期刊
一份保单,寄託着无数的期望  一个身份,亲历了多少的离合  保险事业带给雷秀嫦小姐  除了二十多年的成长与收穫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愫  也许是渡过难关後的感激  或者是补偿遗憾中的满足  抑或是投资获利时的欣喜  皆串联成记忆裏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情感因此得到触动  生命因此变得丰满  工作的好处是帮到别人工作的坏处是看到人性  据时下流行的言论“一万小时定律”称: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
期刊
虞有澄是全球最先进处理器的推动者,他被称为“掌握英特尔技术命脈的华人”。曾领导英特尔微处理器研发团队达十六年之久,是全世界最先进微处理器的推动者。  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他:没有人比虞有澄更有资格说出,英特尔是如何塑造出微处理器,以及微处理器如何塑造出英特尔的。  ——引 言  1967年,虞有澄加入快捷半导体。1971年11月,一本电子杂誌上出现一则微处理器的广告,人们都在惊呼“整台
期刊
【本刊讯】8月31日,由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博士、乐乐国乐团联合举行的《侠客行?豪情演唱会》在沙田大会堂取得圆满成功,整个演奏厅座无虚席,近一千五百位观众尽情地享受到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中。  此次是徐小明博士时隔四年再开唱,影响力和号召力依旧不减当年,其挚友、著名编导杜月刚先生等纷纷到场助威,更得到了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威利来(香港)有限公司、今日华人出版社等众多机构与单位的大力支持。  徐小明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