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作教学中的“授”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们一些写作手法和一些遣词造句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习作教学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授 引导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学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授”不仅仅是对学生们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习作教学中的“授”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们一些写作手法和一些遣词造句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习作教学的价值。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习作教学中的“授”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进行了尝试,在此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耐心引导,领会教材
开展习作教学时,教师不可忽视教材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素养,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讲解《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的自身情况对比作者在十三岁的际遇,引导学生们从作者的成才故事中学习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能对自身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教师值得挖掘的精华,但是很多教师在授课时还仅仅限于表面,授课方式也较为形式化,学生们只能获得一些肤浅的东西,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对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思想内涵等进行深入挖掘,并且让学生们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续写等,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要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蕴含的感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让学生们思考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们明确写作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将文章中的一些精彩的语段进行摘录,对其进行模仿性的写作。久而久之,他们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在领会教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对语文这门学问的理解。这样,也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授”的作用。
二、把“写作权”返还给学生
“授”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而要有效地开展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将“写作权”返还给学生。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给学生们规定了习作的范围、习作的素材等,学生们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习作,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作品出现了很多雷同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习作水平的提高,还会让他们失去习作的兴趣,对他们长久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开展“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按照自己的风格创作,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才不会进行张冠李戴的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质量才会更高,才能吸引读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进行写作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比如在进行以“童年趣事”为主题的写作指导时。首先,我先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拿出自己童年时的经历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分享了令人尴尬但回头想想又感觉很有趣的事;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和同伴出游的事;也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和家长一起旅游的事,等等。学生们在交流自己身上趣事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涨,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并且,可以看出他们分享的确确实实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接下来,我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交流讨论将自己的趣事写下来。透过学生们的文章我发现,学生们都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趣事,有的写的是记叙文,有的写的偏向于议论文,这也使得雷同、抄袭的现象大大减少。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没有对他们进行强加限制,给予了学生们很大的创作空间。由此可见,把“写作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三、“授”情感,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们的情感,加强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输出情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缺乏写作的信心,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们写作的方法,还不能忽视对他们的情感教育,要帮助学生们树立写作的信心,让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写作,促进他们的全面提高。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生活中的情感因素。比如在讲解《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我对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让学生们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教师的伟大,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进而,让他们以“老师”为主题进行创作。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和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断地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促使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要在习作教学中采用“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尽情地利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他們感受习作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写作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语文素养也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1】刘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5)
【2】李忠富.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5(03)
【3】王萍.浅析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J】.考试周刊,2014(94)
【4】孙兆亮.丰富学习载体,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1)
【5】索昂措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赤子(中旬),2013(12)
习作教学中的“授”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们一些写作手法和一些遣词造句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习作教学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授 引导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学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授”不仅仅是对学生们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习作教学中的“授”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们一些写作手法和一些遣词造句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习作教学的价值。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习作教学中的“授”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进行了尝试,在此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耐心引导,领会教材
开展习作教学时,教师不可忽视教材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素养,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讲解《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的自身情况对比作者在十三岁的际遇,引导学生们从作者的成才故事中学习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能对自身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教师值得挖掘的精华,但是很多教师在授课时还仅仅限于表面,授课方式也较为形式化,学生们只能获得一些肤浅的东西,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对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思想内涵等进行深入挖掘,并且让学生们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续写等,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要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蕴含的感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让学生们思考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们明确写作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将文章中的一些精彩的语段进行摘录,对其进行模仿性的写作。久而久之,他们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在领会教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对语文这门学问的理解。这样,也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授”的作用。
二、把“写作权”返还给学生
“授”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而要有效地开展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将“写作权”返还给学生。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给学生们规定了习作的范围、习作的素材等,学生们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习作,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作品出现了很多雷同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习作水平的提高,还会让他们失去习作的兴趣,对他们长久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开展“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按照自己的风格创作,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才不会进行张冠李戴的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质量才会更高,才能吸引读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进行写作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比如在进行以“童年趣事”为主题的写作指导时。首先,我先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拿出自己童年时的经历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分享了令人尴尬但回头想想又感觉很有趣的事;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和同伴出游的事;也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和家长一起旅游的事,等等。学生们在交流自己身上趣事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涨,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并且,可以看出他们分享的确确实实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接下来,我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交流讨论将自己的趣事写下来。透过学生们的文章我发现,学生们都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趣事,有的写的是记叙文,有的写的偏向于议论文,这也使得雷同、抄袭的现象大大减少。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没有对他们进行强加限制,给予了学生们很大的创作空间。由此可见,把“写作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三、“授”情感,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们的情感,加强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输出情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缺乏写作的信心,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们写作的方法,还不能忽视对他们的情感教育,要帮助学生们树立写作的信心,让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写作,促进他们的全面提高。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生活中的情感因素。比如在讲解《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我对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让学生们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教师的伟大,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进而,让他们以“老师”为主题进行创作。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和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断地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促使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要在习作教学中采用“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需要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尽情地利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他們感受习作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写作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语文素养也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1】刘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5)
【2】李忠富.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5(03)
【3】王萍.浅析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J】.考试周刊,2014(94)
【4】孙兆亮.丰富学习载体,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1)
【5】索昂措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赤子(中旬),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