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讲述马派相声艺术传承的得力之作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马志明简介


  马志明先生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长子,1945年出生于天津,被观众们尊称为“少马爷”。受家庭影响,马志明自幼喜爱相声和戏曲。20世纪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为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马志明先生传统艺术功底深厚,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2019年,马志明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声)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纠纷》《夜来麻将声》《大保镖》《报菜名》《文章会》《论拳》《卖挂票》《五味俱全》等。

二、《马志明评传》成书缘起


  树从根起,水自源生。要说《马志明评传》,就要从马氏相声的艺术风格说起。马氏相声冷面滑稽、外松内紧、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本色自然,擅于描绘小市民的形象,艺术手法和美学趣味则多以“自嘲”为主,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马志明的相声承接了马氏相声艺术特点。
  马志明的相声经琢磨、有滋味,他决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只是把其中的关系、条件、界限告诉听众,让大家自己得出结论,这有效地打破了“第四堵墙”,能让演员听众在心灵的交流中达成默契。这种互动不燥,但效果同样完美。笔者认为,马志明的相声传达出这样一种观点:艺术展示给人们的只是形象,至于形象背后的生活以及演员对形象的评价,都应该交给听众,并充分相信听众的理解、想象和联想能力。也正因如此,含蓄、机智、轻松、幽默等是马志明相声主要的艺术底色,而这也正是《马志明评传》重点剖析的内容之一。
  马志明作为当下马氏相声的主要继承者,他对相声艺术的认知、改良和创新也是《马志明评传》的焦点所在。举例来说,面对相声前辈遗留下来的一些虽具文化情采,但稍有技艺游离、主客相悖瑕疵的作品,马志明会在尊重前辈艺术创造的基础上,发挥曲艺艺术“一遍拆洗一遍新”的艺术追求,在作品整体框架内做有针对性的改良。如建立起种种“情境”,让作品能更好地接继古今、参合虚实,搭建起完整的艺术逻辑链条。如在改编表演《白事会》和《红事会》的过程中,马志明便利用了“取镜”的方法,把其祖辈亲历的权贵人家的历史描绘移植到捧逗之间虚拟的情感纠葛上来,从而在历史的纪实性中散发出夸张的喜剧光华。

三、《马志明评传》内容梗概


  《马志明评传》共有七章。第一章题为“艺海神游五十载”,主要介绍了马志明的艺术成长历程。马志明最初学习戏曲,专攻文丑,后改为武生。此后,他在厉慧良先生的建议之下,转学相声。“在其五十年的从艺生涯中,马志明吸取各家艺术之所长,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但对其艺术上的成长影响最深的还是乃父马三立。”
  第二章题为“精雕细刻的创作”,主要介绍马志明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一些作品的打磨过程。就其演出文本而言,“无不是经过他精雕细刻的创作和整理的结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素材,经过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裁剪嫁接,运用意蕴丰富的潜台词,马志明为观众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此外,自觉的文学意识赋予了马志明小说家的思维,让他能从艺如运笔,在创演过程中体现出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倾向,让作品具备相当程度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题为“兼收并蓄的表演”,重点谈及了马志明精湛的表演技巧。马志明的表演风格博采众长,对各个门类的表演形式融会贯通,别具一格。除了深度继承传统相声的优秀传统,他还用心学习话剧刻画人物的方法,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舞台感与现实感兼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既继承了马氏相声抑扬顿挫、侃侃而谈的家学,又能将从小在戏校里学习到的戏曲基本功运用到相声当中,从而生发出一种内敛睿智的舞台表演风格。
  第四章题为“马志明相声赏析”,通过对《报菜名》《大保镖》《太平歌词》《纠纷》《五味俱全》等经典段子的分析,进一步解析马志明相声的艺术特质。《马志明评传》的作者认为,“马志明是马氏相声艺术风格的集大成者。他没有墨守成规、率由旧章地生搬硬套乃父的表演,而是锐意创新,扩展丰富了马氏相声。除此之外,马志明还对传统相声进行了整理,使其焕发出夺目的艺术光彩,他又在现代题材的相声中注入了传统精神,这使得他的相声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金量。”
  第五章主要论说了马三立先生对马志明在艺术上的影响,在马志明对马氏相声的传承发展方面多有着墨。具体来说,首先,马志明坚持了马三立一贯主张的“对于传统相声要采取全面继承的态度。”“在对传统的继承上,他(马志明)从不抱残守缺,而是追求精益求精。”然而,马志明又从不刻意模仿马三立先生。例如,他继承了马氏相声总体上要“武戏文唱”的艺术追求,但又另辟蹊径,有所发展,如在马三立“武戏文唱”的基础上发展出“文戏武唱”的表演方法,这就使得马氏相声在马志明那里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加工过程后,在艺术上又有了新的肯定。
  第六章题为“马氏相声的文化继承与传承”。在该章中,作者首先梳理了马氏相声的源流,认为“马家相声带有浓重的地方文化气息,这与其对清门相声的继承和发扬是分不开的。”此外,作者还认为,“马家相声始终以天津这片热土为根据地,在走遍大江南北,博采众长的同时,又突出了天津的地域特点,在作品中蕴含着浓浓的天津人文特点——‘哏儿’。”概而言之,马氏相声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形象,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世俗众生相。
  第七章题为“马氏相声带来的思考”。在不断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马氏相声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演出案例与经验,对这些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也能对当前相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书作者就提出了4点具体建議:一是喜剧的背后是悲剧;二是相声与文学的关系:相声也需要塑造典型;三是相声与喜剧小品的区别:相声更宜“相声化”;四是重视对相声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发展。

四、《马志明评传》读后感


  读罢此书,笔者认为,本书的一大看点在于作者对马氏相声脉络传承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其艺术特点所做的精彩评析。详细来说,本书在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世家的传承嬗递和马氏家族中规中矩的门风,使得马派相声无不文有所本、变有所据,纤毫毕现地传达了积累许久的原汁原味。”具体到马志明身上,“他在继承乃父全部衣钵的同时,不由自主地依时依性依理依心地增饰更新着马派的传统段子,使它们成为经典的范本。而他的一切新作也都是按照马派的传统风格——在人物性格上开掘,在社会心理上寻因,在历史逻辑上把握,在诸多‘非文化’的深处寻根究底。”至于对马氏相声艺术特点的评析,作者将其概括为:“出神入化善模拟”“入内出外细刻画”“低调为人情自敛”“朴拙背后显智慧”“反熟为生见功力”“也文也武出情采”“抑扬顿挫说贯口”“咸淡见义融捧逗”。这样的评价可谓一语道破马氏相声艺术之精髓。
  本书的另一大看点体现在“马氏相声带来的思考”这一章节里。该章立足于马氏父子对于相声艺术的独到见解,深入探究了马氏相声形成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地阐发了马氏相声艺术在创演方面为后来者提供学习借鉴的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梳理马氏相声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艺人逐渐摆脱了自我意识的蒙昧状态,“他们开始有所思考,开始在自己的相声段子中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现状有所反思,开始观照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自己的人生境遇。”这说明,马氏相声自始至终坚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时代主题创作和表演出各具特色的相声节目。其次,马氏相声在注重“笑果”、愉悦身心的同时,亦十分重视艺术作品育德育人、陶冶情操的功能。换句话说,马氏相声是将“庄”与“谐”辩证统一于一体,把幽默的主题与人性教育完美结合,在调动观众欢娱心理的同时,能唤起人们对于人生深刻的感悟,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再次,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说,马氏相声从业者十分重视相声的文学属性。马氏相声之所以能够实现艺术常青,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民众当中,深受大众文化的滋养,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就马氏相声表演者对原作的二度创作而言,虽然有些段子是以已有的民间传说为基础,但是他们在创作时坚持着马氏相声独特的艺术追求,进行主题提炼,对情节加以丰富,并适当添加包袱”,这使其节目不但充满风趣幽默的意味,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文学底蕴,有如一部部“有声小说”。最后,从整体上来讲,欣赏马氏相声总能给人带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也就是说,马氏相声通常留有回味的余地,让观众自己去补充作者有意省略的部分,在“突然发现之后”恍然大悟,忍俊不禁,哑然失笑。以上所述种种,都是马氏相声艺术能为当下相声发展所提供的宝贵经验,值得当前的相声演员加以认真学习和借鉴。
  (作者: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讲师)(责任编辑/马瑜)
其他文献
何为行风,《逸周书·大聚》曾有云:“先诱之以四郊,王亲在之,賔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解辱,削赦轻重皆有数,此谓行风。”孔晁注:“行风化也。”行风者,施德也,居于正位,积极作为,是健行德性良知而化不正,疾利有为之意。  我们现在所说的行风是指对一个行业素质、形象、生态等的综合反映,体现着一个行业从业者的思想境界、道德规范、价值追求、精神面貌,展现着一个行业的社会责任及其知名度、美誉度,在很大程
期刊
多年来的文学概论类书籍,以蔡仪、以群和童庆炳等先生主编的教材影响较大。受到文学概论类书籍的影响和激励,艺术概论类的教程也蔚为系列,这其中以王宏建、彭吉象、孙美兰、朱晓军等教授主编的教材使用和传播较广。我与袁玉琴教授主编的分类教材《影视艺术概论》,也在电影出版社多次再版过。  但是这些文学艺术类的概论教材,尽管对于小说戏曲乃至话剧电影关照有加,但总是对小说、戏曲的源头或者近親之曲艺艺术,青睐太少,瞩
期刊
第16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播与观众相约“云上”  2月23日至3月1日,曲艺杂志融媒推出第16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播,75个以幸福生活、脱贫攻坚、建党伟业、逆行抗“疫”等为主题的精品力作亮相云端,为观众的春节文化餐桌增添了多样的曲艺风味。(曲讯)胡集书会在网上开播  2月22日,2021年“中国·胡集灯节书会”在网上开播,来自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区、市)的150余位艺人“云
期刊
中华曲艺植根于古老广袤的华夏大地,它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深厚的社会土壤。千百年来,我们的曲艺家以其巧言善辩的聪明智慧、幽默诙谐的语言技巧、韵味醇厚的流派声腔、细致入微的现身说法、令人叹服的拿手绝活、因材(才)施教的世代传承,给亿万观众带来了最具“寓教于乐式”的无尽喜悦和艺术享受,维系并促进了曲艺艺术的顽强生存和长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新型媒体,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4G投入商用,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忠实拥簇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实现“精致化”管理,就离不开移动新媒体的介入。高校新媒体平台不能只做简单的新闻推送,更要以市场化的手段与社会上相关新媒体竞争,将大学生个人信息查询、校内信息查
期刊
96岁高龄的张尚元先生,是重庆曲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在全国享有盛誉。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曲艺家协会顾问,数十年热心曲艺,笔耕不辍,著有《张尚元曲艺作品选》《四川清音》《曲艺艺术概论》等专著,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论文300余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曲艺作家、理论家和活动家。  张老出生于1925年1月,籍贯四川犍为,1943年考入当时由北大
期刊
沿着姑苏城内平江路一路走来,小桥流水,河街相邻,两旁小巷中的粉墙黛瓦,多是旧时书香门第的宅邸寓所,其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漫步在老苏州的记忆中,我们不讲遥远的传说,只说说这钮家巷中的纱帽厅评弹茶会。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钮家巷中有一家纱帽厅茶室书场,上午开放茶室,下午为书场演出场地,现为状元博物馆。  茶室书场位于曾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潘世恩的府上,纱帽厅原为主人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职业发展的理论出发,结合当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要求,分别从主体认识偏见、客体相互作用以及职业背景外溢三个角度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瓶颈。接着提出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垂直型渠道、水平型渠道和网状型渠道。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发展  一、引言  职业发展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施
期刊
《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瓜熟蒂落,令人鼓舞振奋。这是当今中国曲艺事业的一大盛事,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多少年来,中国曲协为弘扬中国曲艺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曲艺学科建设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在中国曲协分党委的部署和直接领导下,该教材凝聚了大批少数民族曲艺艺人和理论研究者的智慧和心血。该书的出版“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利在千秋,功德无量!一、标志着少数民族曲艺迈入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发
期刊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对曲艺事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曲艺艺术“短、平、快”的优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下去,是曲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政治任务。  为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之于中国曲艺事业发展的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