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哥:
  我们做梦都希望假期能够长一点、再长一点,今年的寒假可算是梦想成真了,但一想到是以疫情防控为代价,这种悠长假期不要也罢。写作业、过年、睡懒觉、上辅导班,今年游山玩水和走亲戚就别想了。像电视上说的“大家的心更近了”,不过,大家的身体距离确实远了。我感觉老妈是有点开心的,因为这个寒假,她管我没那么严了,或许是知道我也沒地儿去,也不敢乱跑吧。所以,她老人家对空闲时间我在网络上度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说也奇怪,成天哭着喊着想上网的我突然不受约束了,兴奋地玩了一个星期,竟觉得索然无味了。这个寒假,我时常趴在阳台的护栏上,托着下巴出神地望着远方,脑袋里空空的,心里也没了着落,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空空的大房子安安静静,城市好像也进入了冬眠,只有高压线上的鸟儿无忧无虑,还是拥有整片天空。
  突然有一个时刻,我脑海里蹦出一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我顺着这个问题拼命寻找答案,有好多岔路口,我甚至傻乎乎地有0.1秒钟觉得从这28楼跳下来就是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吗?如果有条件还叫自由吗?这个问题倒是打发了我不少时间,也希望和一哥聊一聊。
  时间使者
  时间使者:
  你好!你思考的这个问题和你的名字一样有哲理,独处看似孤独,实际上可以激发人的向内观望,像“自由”这种饱含哲理的问题是身处闹市也无人问津的,哲学让人聪慧,恭喜你又聪慧了一点。
  同一个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随便选择一种理解去践行都可以呢?当然不是,理解本身没有对错,但如果放在一定的环境里、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有对错,所以对“自由”的理解在你的小脑瓜里虽然有无数种可能,但是结合你的身份、生活环境,哪种或者哪几种对你是有利的,就可以通过筛选法挑选出来了。下面我们来逐一筛选一下吧。
  有的人说“自由就是不管不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说法乍一听特别酷,好像跟自由最相近。这种抛弃条件和后果的言论就是“绝对自由”,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事物是绝对的,但“自由”还真不堪此任。家里有亲人、校园有朋友,就算这些都没有,如果我们任由自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冲到街上伤害别人,那下一秒就是彻底失去“自由”,并且要活在一辈子的痛苦和忏悔之中。所以,如果有人说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我们只会觉得这个人很不成熟,没有责任感,非常幼稚。
  有的人说:“我不伤害别人,我只想让自己自由,我很痛苦,从高楼一跃而下我就自由了。”这种想法也是很愚蠢的。看似没有伤害和你毫不相关的人,实则伤害的都是至亲之人。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孤独地没有一点儿社会关系的存在,近处亲人、远处朋友,甚至我们养的宠物和花花草草,都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发生的关系。遇到一点儿问题就寻短见,或者幻想着“羽化登仙”的“自由”是胆小鬼的标签,是要被永远嘲笑的行为。
  有的人崇尚脚步丈量的“自由”,古有徐霞客,今有贝尔。他们走过山野、翻过峻岭,或为科学,或为冒险。他们会为一次新的征程充分准备,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早做防范。一次次的“自由之旅”长见识、砺心智,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还有的人口中的“自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思想自由,所谓“身未动、心已远”说的就是这种境界,虽不能亲身前往,但可以博览群书或者电视、网络,借助前人的眼睛、脚步畅游大千世界、宇宙内外。我们行走的半径有限,但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广度是无限的,这也为我们有朝一日能够亲临胜地提前做好了准备。
  以上介绍了几款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做对这道选择题。或许你还有更好的想法,欢迎与我和更多朋友一起分享哦。
  一哥
其他文献
毫无疑问,弗朗西斯要迟到了。里德站在火车站旁的桥上寻思着,手里紧抓着背包肩带,越来越焦躁不安。他注意到早上天气预报预报的雨已经下起来了。  他现在位于离家200英里的地方,弗朗西斯还没来。可里德并不确定弗朗西斯会爽约,也许只是他自己来早了。过去五年里,他们俩有过三四次这样的约会,但里德真的记不清楚两人见面的具体时间。  里德转过身,远远望见一个身材丰腴的女人,正顶着大风奋力从桥的另一端朝这边走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为此,广大品德课教师做了大量的探索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误区,试分析如下。  误区一: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等車时,公共汽车要到站了,不要跑到车前,等公共汽车停稳后再上车。
小时候,每次受委屈或者被父母责打后,奶奶总是喜欢端一杯红糖水给我喝,不知怎的,喝了后就真的不哭了,感觉似乎没那么疼,没那么伤心了,其实那只是一杯甜到发腻的红糖水。  大学毕业了,第一次跟好朋友逛街,看着身边无数少男少女端着一杯杯五颜六色的饮料,上面还插着造型各异的管子,时不时吸上一口。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时尚的饮料,叫“奶茶”,它的诞生,让“红糖水”彻底从我的饮料生涯中消失。  现在,偶尔三五好友小
1906年6月的一天,巴勃罗·毕加索来到位于比利牛斯山深处的加泰罗尼亚古村落戈索尔。这处“壮丽的”山间避世所是一位朋友向他推荐的,虽然此地曾因走私犯藏身而臭名昭著。心怀好奇的毕加索说服情人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奥利维耶和毕加索相识于1904年,次年同居在一起。两人的关系轰轰烈烈地维持了7年。奥利维耶60多次出现在毕加索的画作中)和他一同前往。奥利维耶是个时髦的法国女艺术家,赤褐色头发,做过毕加索的模
如果缺少对现行难民危机的反映,不管当前哪个电影节,无论其光环如何,我认为它都是不完整的。2017年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木星之卫》,讲述了一个难民如何重生并拥有了超人能力(不过我并不看好);同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反映全球难民危机的纪录片《人流》进行了首映。不过恕我直言,很难想象几十年后,这些电影中有哪些还能让人们反复回味。它们虽很应时,但易过时。然而,有部反映难民危机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在1
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惹的祸。  “黄金书屋”书店周一休息,所以罗伯特·里普尔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尸体早已冰凉。他死在他称之为办公室的区域,没有哪个书商会选择以这种姿势进行最后一笔交易:脸朝下,屁股朝上,斜趴在一箱书上。箱子的一边裂开了,一些书从里面滑出来,呈扇形散落在地毯上,都是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周日晚些时候,罗伯特收到了克里斯蒂的小说。这些小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波克镇帕克大街的一栋房
人們都说,每一个伟大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若说到茜茜,一战爆发前欧洲最后一位重量级的皇后,情况就不同了,这个女人没有站在她的男人背后,而是与他并肩而立,甚至在许多时候站到他身前寻找出路。那么茜茜是如何做到的呢?作为魅力型领导者,她又是如何在男人的世界中彰显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发挥自己的天分的?  假如我们以过往为序章,茜茜仍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即使在鼓励女性向前一步和支持有影响力的女性成为总统
锡德和默娜·富兰克林夫妇家对面的克劳福德老人七个月前去世以后,房子一直空着。他在这里住了30多年。由于房子年久失修,与银湖社区其他房子相比显得有点寒碜。这里的房子是二战刚结束时兴建的,统一规格,远看像一排排小盒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居民大部分是蓝领工人。  房子的新主人是来自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杰登夫妇,他们曾在大学任教。丈夫菲利普教拉丁语,妻子贝瑟尼教英国文学。菲利普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找到了一
一位富人花重金买了两只小鸟,作为宠物养在了他的花园里。这是两只他见过的最漂亮的鸟儿,他特意委派一名园丁照顾并训练它们。  园丁告诉富人,有一只鸟儿已经学会飞翔了,而且飞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鸟儿自买来那天起,寸步不离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教它飞,用吃的引诱它、哄它、吓唬它,可这只鸟儿就是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富人一听急了,忙请来几位有名的医生给鸟儿医治,但没一个人能让这只鸟儿飞起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