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波于都市,感喟时光匆匆,少年学子今朝老,再回首,似有什么抓不住的缺憾。可是,如果有一门艺术。珍藏于胸臆,让时间停顿,让悠扬的乐曲,美妙的唱腔,回旋于脑中,奇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看昆曲的人很幸福,幸福在工作以及生活琐事之余还有一件纯粹的乐事可想,无论走到哪里,闭上眼睛,在脑中寻找,昆笛声声,似让飞驰的地铁也慢了下来,随着列车的晃动,似有水袖扑面而来,这种从容,其他艺术难比。
昆曲曾被调侃为京城四大俗事(听昆曲、弹古琴、穿汉服、喝普洱)之一。有此之说,在于此四件事,人人都可以接触,却鲜有人真品出味道;人人都能尝试,却鲜有人懂行;想附庸风雅容易,想真正风雅很难。而看昆曲一项,说难也难,想看出四功五法之妙,听出依字声行腔之美,破译神秘的工尺谱拍曲,确实很难;说易也易,最简单的办法——听一堂课、看一场戏、唱一支曲,昆曲之韵,昆曲之雅,全轻松体会。
听一堂北大昆曲欣赏课
北大的昆曲课由来已久。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主张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他有一次在上海的小书摊上偶然买到吴梅的《顾曲尘谈》,非常欣赏。于是将北大的一个学生社团音乐团改组为音乐研究会,其中便有一组昆曲,专请吴梅来北大教授。
由于学昆曲者甚众,又请寓居北平的曲家赵子敬、北大校医陈万里一起教曲,并常在音乐演奏大会中演唱。如在1922年5月,昆曲组就曾演唱《惊梦》《山亭》《拆书》《弹词》《痴梦》《刀会》《拾金》《法场》。任中敏回忆说:“一时同学乐受薰陶者,相率而拍曲、唱曲,初不以事同优伶为忤;风气之开,自此始矣!”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可以说是中国大学里最早的曲社。与此同时,他还担任“文本科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教员”,讲授“文学史”和“曲”的课程。后来“曲”易名为“戏曲”,被认为是中国大学里设置戏曲课程之始。据上过吴梅课的学生回忆,吴梅边讲词曲,边撅笛解说,北大课堂上笛声悠扬,曼声讴歌,令听者神往。
2009年,由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旅美昆曲评论家,著名作家,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策划、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发起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开设了北大昆曲欣赏课程,时隔半世纪,悠扬的笛声再次回到了北大讲堂。
北大昆曲欣赏课,旨在让学生领略真正的昆曲艺术。来这个课堂上讲课的都是昆曲大师。他们或是国宝级的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各拿本领,或演或唱,现身说法,讲解昆曲不同门类;或是全国各地相关知名学者,携其半生学术知识,从各个理论层面说教,更有携带彩妆演员,伴以院团乐师,当堂讲演。
台湾大学的王安祈教授上课最有故事,昆剧背后的故事被她用和暖的台湾味道的普通话讲得绘声绘色;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的江阴口语最难懂,上课要配名“翻译”;白先勇先生的课堂最难进,为了一睹他和他带来的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名角儿俞玖林、沈丰英的风采,每次提前2小时就有人堵门排队;昆曲“大熊猫们”的课最过瘾,老一辈昆曲艺术家醇厚的表演功底,令人叹服:“大武生”侯少奎,一曲《单刀会·刀会》【新水令】,唱得人热血沸腾,那是“大丈夫心烈”;梁谷音,《孽海记·思凡》【山坡羊】,春意荡漾,那是“小尼姑年方二八”;张继青的杜丽娘私情婉转;计镇华的李龟年历尽沧桑;蔡正仁,声振寰宇,岳美缇细腻洒脱……
昆曲欣赏这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的课程,开课之初,各地的听众慕名而来,站满了教室的每一条过道。有学生戏称:要选昆曲课,先要把昆曲课之前的课选上!坐在教室里不动窝的等昆曲课才踏实。
在今年,随着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2009—2013年),第二个五年计划随之开始(2014—2018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隶属于北大艺术学院,同时北大昆曲欣赏课升级为全校公选课,修习2学分。想了解昆曲,不妨到北大来,听一堂课,满载而归的不止是知识!
看一场昆曲经典折子戏
昆曲,传承六百年的传统艺术,作为国人,应该去看一次。看一次,就会惊讶于它的美好。初次接触昆曲的人,不妨看看《牡丹亭》,它是最美的梦,最经典的中国式浪漫,是最典雅的享受。而懂行的“昆虫”,则最爱折子戏。折子戏,选一台完整传奇剧目中经典的一段演出,剧情、唱腔、身段皆千锤百炼。折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程式化之美的典范体现。
折子戏有悠久的历史,明清以来,点戏就经常是折子戏。在“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时代,昆曲是每个人尤其是有身份的人非常熟悉的艺术。
大浪淘沙折子戏
《红楼梦》里写到的看戏场景非常多,几乎未见有全本大戏的演出,全是主人们点的折子戏,例如“元妃省亲”时元妃所点的剧目,脂砚斋就有明确的批示“贾元春点的第一出戏《豪宴》,脂砚斋评:《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戏《乞巧》,脂砚斋评:《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戏《仙缘》,脂砚斋评:《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戏《离魂》,脂砚斋评:《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这四出戏,均为昆曲剧目,可见,昆曲作为典雅的艺术,走进宫廷,成为皇家专用剧种的影响。
对于像贾府的各位主子来说,看戏就要看最经典的,点戏直接反应出个人品位,点一出大家称赏的戏,是值得骄傲的,反之则会被人嘲笑。
宝钗就因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昆曲《醉打山门》)而被宝玉暗讽“只好点这些戏”。直到宝钗讲解“……排场又好,词藻更妙……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
昆曲折子戏,就是这样经过几百年来,众多爱戏之人反复点,点的多的自然留诸舞台,而经过大浪淘沙似的点戏,昆曲折子戏也愈加经典,每一个动作,每一支曲牌,皆韵味十足。勿怪看戏看入了骨的“昆虫”们钟情于折子戏。然而,经过朝代更替,时间推移,昆曲折子戏的传承在今天已属于要抢救的项目。让大家学会观看折子戏也成为重要的事情。 特色传承培养观众
自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开始,五年以来,作为发起人的白先勇先生对昆曲传承始终采取双线并重的方式。一方面,促进院团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学演传统折子戏,以图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开设昆曲课程,培养新一代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走近昆曲。演员传承折子戏是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每年的重要任务,他们遍访全国各院团的老一辈艺术家求学传统折子戏,以图改变传统折子戏传承每代减半的现状。
自从2011年以来,苏昆演员每年都会上京进行折子戏演出。今年的演出除了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中的五折外,还有一些新传承的折子:《跃鲤记·芦林》《浣纱记·寄子》《义侠记·挑帘裁衣》《狮吼记·跪池》《太白醉写》以及现在昆曲舞台不常演的折子《白罗衫·井遇》《八义记·闹朝扑犬》《疗妒羹·浇墓》等。年轻演员大胆尝试自己没涉足的人物、行当,挖掘自己本工的行当,几年来,都有很大进步。
观演折子戏,是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特色,凡是选修北大经典昆曲欣赏课的同学,均可免费得到折子戏戏票,切身感受一次昆曲折子戏。不仅如此,对外售卖的戏票也坚持10到30元的低票价,将昆曲观众培养做到实处,让想看的人都看得起。
久在忙碌间的人们,不妨到剧场来,看一场戏,满载而归的不只是心情!
在昆曲大师工作坊唱一支曲
昆曲因其典雅,从来都是被文人墨客青睐的。明清时期的昆曲,除了剧演之外,民间的清唱活动也十分流行,特别是在苏州一带。明末清初苏州的虎丘曲会就久具盛名,参加人数之多,演唱水平之高,参加者情绪之热烈,可谓空前绝后。李渔在《虎丘千人石上听曲》一文中这样描述:“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遥想三百年前,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名士纷涌虎丘,撅笛唱曲,风雅易趣,盛况空前。
昆曲清唱活动推动了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昆曲演唱的普及和进步,许多清代曲家甚至对昆曲的唱法进行精研和考订,刊印昆曲曲谱,如著名的《纳书楹曲谱》就是苏州曲家叶堂整理校订的。直到晚清,清曲家结社习唱昆曲之风仍在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流行。民国时期在北大教课的几位先生亦属此类。
唱昆曲,修心养性,唱好昆曲,无师不通!想学唱昆曲,没有老师,绝无可能。它不同于歌曲,耳熟能“唱”,即便听得次数再多,没有老师带习曲,永远唱得似是而非。
习唱昆曲,需要先按中州韵,正确读出每一个字,不只平上去入,还要分阴阳;次学中国传统的乐谱工尺谱,分清“上尺工凡六五乙”;再跟老师学腔格,最后才能拿上手折,一板三眼,拍着桌子,跟着老师,和着笛子唱曲,这样的学习过程叫“拍曲”。曲拍得好不好,讲究不讲究,跟老师有直接关系。
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特有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一项,特邀国宝级昆曲大师亲临,免费授课,教授有心学昆曲的青年人,拍曲之余还教身段动作。很多青年人学后深深感叹,这真是修身之始。
刚刚结束的大师工作坊活动,是上海昆剧团的昆曲名家梁谷音老师来教授的,课上,梁谷音老师不仅纠正、讲解学员的唱腔、动作,还将其中的情绪变化、心态处理一一点破。这样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教授令每一位学员叹服:“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我欺!”
艺术的情致生活的味道
昆曲的魅力,在于其无穷无尽的探索性。同一支曲子,听第一遍和第二遍感觉不同,春天听和秋天听感觉不同,不会唱时听和会唱时听,感觉更不同!只有自己在严格的教学下,辛勤的练习中,学会唱上一两支曲子,曲中高下才有深刻感悟;而只有切身体会过手眼身法步,剧中高下才了然于胸。
清早天朗气清,不妨白那一句:“好天气也!”再唱一曲“袅晴丝”,恬然自乐,一日好心情便从此开始,无怪习曲者多长寿!想深刻感受昆曲的人们,不妨到大师工作坊来,学一支曲,满载而归的不只是演唱。
昆曲是一门艺术,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清新淡然,给生活添种情致;它细腻丰富,给生活添种味道;它至情至性,给生活添种感动。现在开始——听一堂课、看一场戏、唱一支曲,开始昆曲新生活!
看昆曲的人很幸福,幸福在工作以及生活琐事之余还有一件纯粹的乐事可想,无论走到哪里,闭上眼睛,在脑中寻找,昆笛声声,似让飞驰的地铁也慢了下来,随着列车的晃动,似有水袖扑面而来,这种从容,其他艺术难比。
昆曲曾被调侃为京城四大俗事(听昆曲、弹古琴、穿汉服、喝普洱)之一。有此之说,在于此四件事,人人都可以接触,却鲜有人真品出味道;人人都能尝试,却鲜有人懂行;想附庸风雅容易,想真正风雅很难。而看昆曲一项,说难也难,想看出四功五法之妙,听出依字声行腔之美,破译神秘的工尺谱拍曲,确实很难;说易也易,最简单的办法——听一堂课、看一场戏、唱一支曲,昆曲之韵,昆曲之雅,全轻松体会。
听一堂北大昆曲欣赏课
北大的昆曲课由来已久。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主张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他有一次在上海的小书摊上偶然买到吴梅的《顾曲尘谈》,非常欣赏。于是将北大的一个学生社团音乐团改组为音乐研究会,其中便有一组昆曲,专请吴梅来北大教授。
由于学昆曲者甚众,又请寓居北平的曲家赵子敬、北大校医陈万里一起教曲,并常在音乐演奏大会中演唱。如在1922年5月,昆曲组就曾演唱《惊梦》《山亭》《拆书》《弹词》《痴梦》《刀会》《拾金》《法场》。任中敏回忆说:“一时同学乐受薰陶者,相率而拍曲、唱曲,初不以事同优伶为忤;风气之开,自此始矣!”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可以说是中国大学里最早的曲社。与此同时,他还担任“文本科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教员”,讲授“文学史”和“曲”的课程。后来“曲”易名为“戏曲”,被认为是中国大学里设置戏曲课程之始。据上过吴梅课的学生回忆,吴梅边讲词曲,边撅笛解说,北大课堂上笛声悠扬,曼声讴歌,令听者神往。
2009年,由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旅美昆曲评论家,著名作家,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策划、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发起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开设了北大昆曲欣赏课程,时隔半世纪,悠扬的笛声再次回到了北大讲堂。
北大昆曲欣赏课,旨在让学生领略真正的昆曲艺术。来这个课堂上讲课的都是昆曲大师。他们或是国宝级的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各拿本领,或演或唱,现身说法,讲解昆曲不同门类;或是全国各地相关知名学者,携其半生学术知识,从各个理论层面说教,更有携带彩妆演员,伴以院团乐师,当堂讲演。
台湾大学的王安祈教授上课最有故事,昆剧背后的故事被她用和暖的台湾味道的普通话讲得绘声绘色;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的江阴口语最难懂,上课要配名“翻译”;白先勇先生的课堂最难进,为了一睹他和他带来的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名角儿俞玖林、沈丰英的风采,每次提前2小时就有人堵门排队;昆曲“大熊猫们”的课最过瘾,老一辈昆曲艺术家醇厚的表演功底,令人叹服:“大武生”侯少奎,一曲《单刀会·刀会》【新水令】,唱得人热血沸腾,那是“大丈夫心烈”;梁谷音,《孽海记·思凡》【山坡羊】,春意荡漾,那是“小尼姑年方二八”;张继青的杜丽娘私情婉转;计镇华的李龟年历尽沧桑;蔡正仁,声振寰宇,岳美缇细腻洒脱……
昆曲欣赏这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的课程,开课之初,各地的听众慕名而来,站满了教室的每一条过道。有学生戏称:要选昆曲课,先要把昆曲课之前的课选上!坐在教室里不动窝的等昆曲课才踏实。
在今年,随着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2009—2013年),第二个五年计划随之开始(2014—2018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隶属于北大艺术学院,同时北大昆曲欣赏课升级为全校公选课,修习2学分。想了解昆曲,不妨到北大来,听一堂课,满载而归的不止是知识!
看一场昆曲经典折子戏
昆曲,传承六百年的传统艺术,作为国人,应该去看一次。看一次,就会惊讶于它的美好。初次接触昆曲的人,不妨看看《牡丹亭》,它是最美的梦,最经典的中国式浪漫,是最典雅的享受。而懂行的“昆虫”,则最爱折子戏。折子戏,选一台完整传奇剧目中经典的一段演出,剧情、唱腔、身段皆千锤百炼。折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程式化之美的典范体现。
折子戏有悠久的历史,明清以来,点戏就经常是折子戏。在“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时代,昆曲是每个人尤其是有身份的人非常熟悉的艺术。
大浪淘沙折子戏
《红楼梦》里写到的看戏场景非常多,几乎未见有全本大戏的演出,全是主人们点的折子戏,例如“元妃省亲”时元妃所点的剧目,脂砚斋就有明确的批示“贾元春点的第一出戏《豪宴》,脂砚斋评:《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戏《乞巧》,脂砚斋评:《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戏《仙缘》,脂砚斋评:《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戏《离魂》,脂砚斋评:《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这四出戏,均为昆曲剧目,可见,昆曲作为典雅的艺术,走进宫廷,成为皇家专用剧种的影响。
对于像贾府的各位主子来说,看戏就要看最经典的,点戏直接反应出个人品位,点一出大家称赏的戏,是值得骄傲的,反之则会被人嘲笑。
宝钗就因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昆曲《醉打山门》)而被宝玉暗讽“只好点这些戏”。直到宝钗讲解“……排场又好,词藻更妙……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
昆曲折子戏,就是这样经过几百年来,众多爱戏之人反复点,点的多的自然留诸舞台,而经过大浪淘沙似的点戏,昆曲折子戏也愈加经典,每一个动作,每一支曲牌,皆韵味十足。勿怪看戏看入了骨的“昆虫”们钟情于折子戏。然而,经过朝代更替,时间推移,昆曲折子戏的传承在今天已属于要抢救的项目。让大家学会观看折子戏也成为重要的事情。 特色传承培养观众
自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开始,五年以来,作为发起人的白先勇先生对昆曲传承始终采取双线并重的方式。一方面,促进院团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学演传统折子戏,以图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开设昆曲课程,培养新一代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走近昆曲。演员传承折子戏是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每年的重要任务,他们遍访全国各院团的老一辈艺术家求学传统折子戏,以图改变传统折子戏传承每代减半的现状。
自从2011年以来,苏昆演员每年都会上京进行折子戏演出。今年的演出除了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中的五折外,还有一些新传承的折子:《跃鲤记·芦林》《浣纱记·寄子》《义侠记·挑帘裁衣》《狮吼记·跪池》《太白醉写》以及现在昆曲舞台不常演的折子《白罗衫·井遇》《八义记·闹朝扑犬》《疗妒羹·浇墓》等。年轻演员大胆尝试自己没涉足的人物、行当,挖掘自己本工的行当,几年来,都有很大进步。
观演折子戏,是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的特色,凡是选修北大经典昆曲欣赏课的同学,均可免费得到折子戏戏票,切身感受一次昆曲折子戏。不仅如此,对外售卖的戏票也坚持10到30元的低票价,将昆曲观众培养做到实处,让想看的人都看得起。
久在忙碌间的人们,不妨到剧场来,看一场戏,满载而归的不只是心情!
在昆曲大师工作坊唱一支曲
昆曲因其典雅,从来都是被文人墨客青睐的。明清时期的昆曲,除了剧演之外,民间的清唱活动也十分流行,特别是在苏州一带。明末清初苏州的虎丘曲会就久具盛名,参加人数之多,演唱水平之高,参加者情绪之热烈,可谓空前绝后。李渔在《虎丘千人石上听曲》一文中这样描述:“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遥想三百年前,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名士纷涌虎丘,撅笛唱曲,风雅易趣,盛况空前。
昆曲清唱活动推动了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昆曲演唱的普及和进步,许多清代曲家甚至对昆曲的唱法进行精研和考订,刊印昆曲曲谱,如著名的《纳书楹曲谱》就是苏州曲家叶堂整理校订的。直到晚清,清曲家结社习唱昆曲之风仍在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流行。民国时期在北大教课的几位先生亦属此类。
唱昆曲,修心养性,唱好昆曲,无师不通!想学唱昆曲,没有老师,绝无可能。它不同于歌曲,耳熟能“唱”,即便听得次数再多,没有老师带习曲,永远唱得似是而非。
习唱昆曲,需要先按中州韵,正确读出每一个字,不只平上去入,还要分阴阳;次学中国传统的乐谱工尺谱,分清“上尺工凡六五乙”;再跟老师学腔格,最后才能拿上手折,一板三眼,拍着桌子,跟着老师,和着笛子唱曲,这样的学习过程叫“拍曲”。曲拍得好不好,讲究不讲究,跟老师有直接关系。
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特有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一项,特邀国宝级昆曲大师亲临,免费授课,教授有心学昆曲的青年人,拍曲之余还教身段动作。很多青年人学后深深感叹,这真是修身之始。
刚刚结束的大师工作坊活动,是上海昆剧团的昆曲名家梁谷音老师来教授的,课上,梁谷音老师不仅纠正、讲解学员的唱腔、动作,还将其中的情绪变化、心态处理一一点破。这样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教授令每一位学员叹服:“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我欺!”
艺术的情致生活的味道
昆曲的魅力,在于其无穷无尽的探索性。同一支曲子,听第一遍和第二遍感觉不同,春天听和秋天听感觉不同,不会唱时听和会唱时听,感觉更不同!只有自己在严格的教学下,辛勤的练习中,学会唱上一两支曲子,曲中高下才有深刻感悟;而只有切身体会过手眼身法步,剧中高下才了然于胸。
清早天朗气清,不妨白那一句:“好天气也!”再唱一曲“袅晴丝”,恬然自乐,一日好心情便从此开始,无怪习曲者多长寿!想深刻感受昆曲的人们,不妨到大师工作坊来,学一支曲,满载而归的不只是演唱。
昆曲是一门艺术,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清新淡然,给生活添种情致;它细腻丰富,给生活添种味道;它至情至性,给生活添种感动。现在开始——听一堂课、看一场戏、唱一支曲,开始昆曲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