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对小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初,一场名为新冠肺炎的重大灾害突然席卷华夏大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磨练着民族精神。面对突发疫情,全国各地延迟开学,国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口号,提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学生居家隔离期间,教师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培养好学生健全的心理,让他们能够客观看待这场疫情,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接受我们教师的线上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抗疫期间对小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新冠肺炎   线上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22-01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全国各地开始蔓延一种焦虑和恐慌情绪。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更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这场疫情是发生在春节寒假期间,可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些冲击。再加上全国各地延迟开学,小学生不能按时到校,更会怀疑这场疫情,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小学生居家隔离期间对他们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防护,为学生提供特别的爱。我采取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运用绘本故事使学生全面认识新冠肺炎,减少恐慌心理
  新型冠状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这场疾病在之前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很多人对这场疫情存在恐慌心理。对于年纪尚浅的小学生来说,这场疫情更是陌生的,所以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小学生认识新冠肺炎的来源和防护技巧,减轻小学生的心理恐慌。我趁线上教学的时机,充分使用有利的网络资源,让学生更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产生、发展和具体的防护技巧,在班级QQ群中上传了《2020,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的科普绘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绘本,共同认识新冠疫情,减少恐慌心理。
  二、加强学生的安全感,减少应激反应
  小学生可能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治疗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感觉比较害怕,甚至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比如吃不下睡不着,内心充满担忧。这会影响他们的成长状态。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减少他们的应激反应。我的做法是在直播时为学生播放了一线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一线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危险抢救病人,科研专家也在废寝忘食地研究疫苗,还有其他基层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排查病毒,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就算钟南山爷爷已经84岁了,但是他还是走上了一线。这些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國家爱护着、关心着,提升他们的安全感。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时机。
  三、合理安排学生的居家生活,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都提倡居民居家隔离,小学生长期呆在家中,可能产生空虚感和烦躁感,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不能出去游玩,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居家生活,引导学生在家中合理作息、适度运动、坚持学习,以阳光健康的心态面对度过一个充实的超长假期。每一天,我都会要求学生按时打卡,纠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作息。还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他们进行线上授课,让他们在家期间也能学习知识。在线上教学背景下,部分学习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心不在焉,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适应日后的学校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让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的学习。
  总而言之,这次疫情的爆发给中华民族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必然战胜这场疫情。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场疫情,对中国抱有信心,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他们重返校园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房宏驰, 王惠. 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线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设计[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03):6-7.
  [2]李兴国, 祁丽. 要注重和加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9):35.
  [3]陈春华. 浅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4):134-134.
  [4]陈大政. 莫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戒线”[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3).
其他文献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是塑造人生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文化培养很有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不仅能拓展视野、陶冶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领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面对新冠病毒肺炎严峻的社会形势,为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各地区学校响应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学科教学改革中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本文将抗疫期间初中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初中教育 语文教学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期刊
【摘要】现代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在文学体裁中占据一席之地。传统教学未能让学生发现诗歌之美。唯有读情趣,感诗境,才能让学生感受诗歌魅力,从而让学生喜欢朗诵诗歌、喜爱诗歌创作。为此,本文对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文艺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02-01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领域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完整、更全面、更新颖的要求,强调教师应用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发展,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形成历史核心素养。故而,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枷锁,深刻认知到应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能够在极具生命力的氛围中了解历史知识,真正推动初中历史课堂的正向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单独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的“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为例, 探讨通过“回顾旧知,导出预测”、“依据线索,合理预测”、“借助支架, 系统预测”、“多重角度,深入预测”、“内外迁移,巩固预测”这五大方法,教会学生运用“预测”策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关键词】阅读策略 预测 三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中学阶段学生的重点科目,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高实践力的学生,并要求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较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
期刊
【摘要】知识源自生活,也最终服务于生活,也正是由此,教学倡导遵循三贴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孩子们以自身纯净的眼光看待生活,感受生活,生活是他们源源不断知识的来源,也是最容易调动他们思维体系的引子,以生活丰富小学生习作的素材,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体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习作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舞蹈与音乐是对人类生命状态的一种诠释。舞蹈与音乐的形成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舞蹈与音乐存在紧密联系,只有二者完美融合,才能创作出直击灵魂的优秀作品。本文将浅谈音乐与舞蹈创作相互作用关系的探索。  【关键词】舞蹈 音乐 关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51-01  前言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所占的比例尤大,而议论文写作似乎也已经在高中所有的写作类型中独占鳌头很长时间。但是,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思辨性强。而如今的高中生恰恰缺乏这一方面的意识。受偏激网络言论影响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不如人意。因此,在进行高中作文教学时,教师理应从现有的教学问题出发,从解释、评价、推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各大类型的写作中去,从而提升学
期刊
【摘要】该研究旨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探索在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劳动研学课程资源体系中如何整合、开发、设计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与教育形式。从而研究如何基于劳动研学开展学生生涯教育,以指导今后劳动教育和生涯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劳动 研学 职业体验 生涯教育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53-01  2016年11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