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习惯;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44—0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人类新生代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是,人类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不变,需要具备自学能力的要求不变。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他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知识体系结构、兴趣爱好,主动积极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给正确的自学方法
1.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不仅要备好预习课,而且要指导好学生做好预习工作。(1)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主要内容有:把本课中你不认识的字词摘抄下来,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课文各段落是按什么顺序串联起来的,即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关于这篇课文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2)在上课时教师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点评,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3)教师对此次预习作业进行总结,对认真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给出不同的自学提示及要求,尽量使预习作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应重点放在认真程度和习惯的养成上而不是正确率上;在预习作业的评价上应以正面肯定为主,注意维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
2. 要求学生做到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是读归读,写归写,想归想,读书不拿笔现象十分普遍,没有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到不动笔不读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1. 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即教育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即反复告诫学生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不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不懂就问,不能知难就退;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作业时不太专心,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伴随其他活动,如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做作业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还会导致学习分心、错误百出;做完检查的习惯,即做完作业之后及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学会记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记笔记的方法,如批注、圈点、划线,并定期检查批阅。二是养成记课外阅读笔记的习惯。教会学生摘抄、剪辑、读书卡片等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不限于课堂内,大量的还是课外自学,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网络和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激发高水平的自学动机
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高水平的自学动机,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是一个艰辛而枯燥的过程,尤其是自学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因为一则自学既无教师的辅导无同伴的帮助,二则在面对现代如此多的娱乐媒体,静下心来自学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作为教师一方面教师要在学习形式上激发学生兴趣,如布置自主探究性和活动性作业;另一方面要在学习内容上激发学生兴趣,如作业可以是背诵、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其次,提高志向水平。教师要以榜样和英雄人物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让学生体验成功愉悦来维持他们的志向水平。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部因素如教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同伴的尊重等精神方面的影响较大。实践证明,合理的奖励机制能很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高水平的自学动机。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44—0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人类新生代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是,人类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不变,需要具备自学能力的要求不变。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他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知识体系结构、兴趣爱好,主动积极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给正确的自学方法
1.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不仅要备好预习课,而且要指导好学生做好预习工作。(1)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主要内容有:把本课中你不认识的字词摘抄下来,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课文各段落是按什么顺序串联起来的,即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关于这篇课文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2)在上课时教师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点评,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3)教师对此次预习作业进行总结,对认真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给出不同的自学提示及要求,尽量使预习作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应重点放在认真程度和习惯的养成上而不是正确率上;在预习作业的评价上应以正面肯定为主,注意维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
2. 要求学生做到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是读归读,写归写,想归想,读书不拿笔现象十分普遍,没有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到不动笔不读书,养成读思结合的好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1. 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即教育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即反复告诫学生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不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不懂就问,不能知难就退;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作业时不太专心,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伴随其他活动,如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做作业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还会导致学习分心、错误百出;做完检查的习惯,即做完作业之后及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学会记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不同的记笔记的方法,如批注、圈点、划线,并定期检查批阅。二是养成记课外阅读笔记的习惯。教会学生摘抄、剪辑、读书卡片等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不限于课堂内,大量的还是课外自学,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网络和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激发高水平的自学动机
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高水平的自学动机,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是一个艰辛而枯燥的过程,尤其是自学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因为一则自学既无教师的辅导无同伴的帮助,二则在面对现代如此多的娱乐媒体,静下心来自学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作为教师一方面教师要在学习形式上激发学生兴趣,如布置自主探究性和活动性作业;另一方面要在学习内容上激发学生兴趣,如作业可以是背诵、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其次,提高志向水平。教师要以榜样和英雄人物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让学生体验成功愉悦来维持他们的志向水平。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部因素如教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同伴的尊重等精神方面的影响较大。实践证明,合理的奖励机制能很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高水平的自学动机。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