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学习主线,以任务驱动学习,以任务引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初中化学 任务驱动四段式 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8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寻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教育手段。初中化学 “任务驱动四段式 ”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来推进学习进程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运用已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潜能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对初中化学构建 “任务驱动四段式 ”课堂教学模式四个过程进行阐述。
一、问题引领,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中,首要环节是创设任务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几个部分, 以问题为引导,设计出在一个或几个典型任务与学习情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有个明确的目标,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学生的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合作探究
明确任务的要求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二是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才可以根据任务要求激活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获取新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探索、合作等精神和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时,其目标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胶头滴管、量筒等常见仪器的基本操作。学生按照教师布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用量筒量取10 ML的水,学生明确任务后小组合作去寻找方法、主动操作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倒入水无法恰好是10 ML”的问题,于是学生出现一种工具方面的需求,在教师点拨引导下,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研讨,便将隐含在学习任务中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教学目标完成。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会发现液面是凹型的,在新任务的驱动下又出现新的问题:不知如何正确读取数据,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完成“量筒的使用”教学目标,整个过程实施都是学生明确任务、合作探究下的教学策略。
三、实施任务,验证效果
经过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明确任务要求环节后,便进入了任务实施环节。学生实施任务也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新旧知识经过整合和进化,得以充实、升华,进而转变为新的知识系统。在实施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对于大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适时引导、讲解演示或作为典型问题提出。并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合作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愉悦和引发学习化学的乐趣。
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小组成员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充分地搅拌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清楚地观察到铁粉溶解,并且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溶液的颜色也由原来的蓝色变成了浅绿色。学生会被这样神奇的现象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书写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这个反应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置换反应,也就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了解到这个反应原理之后,让学生验证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各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根据自身学过的化学物质,设计实验现象比较明显的置换反应实验。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合作设计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現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得出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或者是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都属于置换反应类型。通过验证学习效果,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升华。
四、任务评价,感受乐趣
在学生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要对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和表扬,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任务评价可以在全班进行,当学生得知自己的实验成果或练习可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评析时,往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投入性,这种竞争意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任务评价也可以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启示,取长补短,形成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教学任务的总结和评价进行分析来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改进,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来进行,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让学生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汇报结果。
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活动表现。有的学生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便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有变质;有的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有的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也会变浑浊;有的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来证明。
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与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程度,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结果分析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活动,查缺补漏、纠正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误解,学生们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任务的情景化、生活化、社会化,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发展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成功后体验自信,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理化学习,2014(11).
[2]梅招娣.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学),2012(12).
【关键词】初中化学 任务驱动四段式 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8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寻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教育手段。初中化学 “任务驱动四段式 ”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来推进学习进程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运用已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潜能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对初中化学构建 “任务驱动四段式 ”课堂教学模式四个过程进行阐述。
一、问题引领,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中,首要环节是创设任务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几个部分, 以问题为引导,设计出在一个或几个典型任务与学习情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有个明确的目标,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学生的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合作探究
明确任务的要求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二是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才可以根据任务要求激活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获取新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探索、合作等精神和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时,其目标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胶头滴管、量筒等常见仪器的基本操作。学生按照教师布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用量筒量取10 ML的水,学生明确任务后小组合作去寻找方法、主动操作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倒入水无法恰好是10 ML”的问题,于是学生出现一种工具方面的需求,在教师点拨引导下,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研讨,便将隐含在学习任务中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教学目标完成。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会发现液面是凹型的,在新任务的驱动下又出现新的问题:不知如何正确读取数据,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完成“量筒的使用”教学目标,整个过程实施都是学生明确任务、合作探究下的教学策略。
三、实施任务,验证效果
经过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明确任务要求环节后,便进入了任务实施环节。学生实施任务也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新旧知识经过整合和进化,得以充实、升华,进而转变为新的知识系统。在实施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对于大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适时引导、讲解演示或作为典型问题提出。并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合作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愉悦和引发学习化学的乐趣。
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小组成员取少量硫酸铜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充分地搅拌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清楚地观察到铁粉溶解,并且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溶液的颜色也由原来的蓝色变成了浅绿色。学生会被这样神奇的现象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书写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这个反应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置换反应,也就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了解到这个反应原理之后,让学生验证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各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根据自身学过的化学物质,设计实验现象比较明显的置换反应实验。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合作设计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現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得出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或者是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都属于置换反应类型。通过验证学习效果,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升华。
四、任务评价,感受乐趣
在学生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要对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和表扬,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任务评价可以在全班进行,当学生得知自己的实验成果或练习可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评析时,往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投入性,这种竞争意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任务评价也可以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启示,取长补短,形成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教学任务的总结和评价进行分析来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改进,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来进行,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让学生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汇报结果。
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活动表现。有的学生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便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有变质;有的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有的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也会变浑浊;有的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来证明。
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与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程度,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结果分析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活动,查缺补漏、纠正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误解,学生们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四段式”的教学模式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任务的情景化、生活化、社会化,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发展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成功后体验自信,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理化学习,2014(11).
[2]梅招娣.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