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获得成功,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兴趣。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
   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将数学生活化。
   为使学生感受数学,说明数学无处不在,在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更需要编制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联系商品经济规律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去分析、探讨、解答。比如在教四年级上册乘法中《卫星运行时间》这节内容时,课本提供的情境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我在这节课的结尾安排了 "天宫一号"发射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航空航天领域也运用了数学知识,学生对航空航天知识特别感兴趣,进而言之,他们对数学知识也会感兴趣。还布置了一项作业,查有关神舟飞船系列知识及神舟八号什么时间发射,与天宫一号对接。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视野开阔了,对他们树立爱祖国的情操也有帮助。
   3、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悬念引入,引发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5、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的思维直观性较强,在生活实践及动手操作中,他们能够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合作、交流。让他们想一想、议一议,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每个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从中,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讨论,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与内部的教学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它在生产、生活中作用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6、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将学生分层分组来竞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感受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这一直是我奋斗的目标。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和谐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更新,先进的教学方式的推进,数学课堂教学已有了大大改观。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成为21世纪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个从教13余年的农村数学教师,在这种双重背景下,我认为务必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期刊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重视探究的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深入探究过程和指导实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探究。本文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探究 探究过程 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即在教学
当你打开高中数学新教材,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实领域。新颖丰富的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展现其间,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研究性课题为我们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然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开展
期刊
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了高中数学建模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数学应用及数学建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关于高中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意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
期刊
本文旨在发展流动注射与共振光散射联用技术(FI-RLS)在线测定肝素的灵敏方法,拓宽共振光散射(RLS)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克服RIS技术在一些不稳定体系重现性差的缺点.方法原理为:
目的:  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指导下,基于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测试理论,遵照国际最新的量表研制理念和流程,建立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atient Repo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