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讨论式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优生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作者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思考,提出了更大发挥学优生的带动作用的措施,要求教师在思想认识、基本要求、教学策略等方面提高和改进。
关键词: 讨论式课堂教学 学优生 提高意识 使用策略 发挥要求
讨论式教学是当前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它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讨论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开展讨论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教师通过倾听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困难,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将“课堂讨论”有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发挥学优生作用的实践价值巨大。学优生是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学优生的优势,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又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一、发挥讨论式课堂教学优势,教师需提高四种意识。
1.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意识
当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优生是课堂教学中的活跃者,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促使他们极其渴望自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学优生,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是空话,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优生与后进生在班级中都有相当的比例,如何把学生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呢?讨论式课堂教学能展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互相进步。
2.提高调动与发挥每个学生积极性的备课意识
教师备课除了备教材教法外,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是对教师备课水平提升的直接要求。多设计些小组讨论的项目课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用学优生思维、方法影响后进生。利用学生的力量,解决学生身上的不足,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学间的友谊有不小的帮助。可见,小组合作不仅是课本知识上的互助,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帮助,即学优生对后进生进行无私的帮助,让后进生先具备学习的基本能力,然后达到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3.提高分层教学设计水平意识
高中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利用学优生资源,让学优生承担“领”和“帮”的任务,不仅有利于学优生自身的特长发展,而且帮助、激励能力不强的学生,既兼顾到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得到提高,又有利于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4.提高项目教学法在讨论式课堂中的实施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提倡以项目活动为引领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而学优生是小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最佳人选。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给学优生展示的机会,学优生给教师提供选择助手的机会,也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二、讨论式课堂教学中优生资源使用的四个策略。
1.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优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合作。
2.培养快乐学习的氛围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优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而对教师而言,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就意味着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和启发,更广、更深的了解和接触学生,愉快地完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乐学与乐教。
3.培养学生质疑创新意识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我们尤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独立创新、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优生的知识和技能经验,通过他们的课堂参与和实践,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自信、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学优生,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让他变得更自信,同时通过学优生与教师之间、学优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辅导、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培养良好、自立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发挥优生带动作用的三个基本要求。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教师要对学优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及时做好学优生的合作和后进生的弥补工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还应该对学优生的参与教学给予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度能力,做好学优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地控制课堂结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育学心理学功底、知识面、课堂管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教师要搭建好人人参与的舞台
学优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而不是强化学优生的地位。学优生在展示自己思考与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教师就要更多关注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导演要发挥每个演员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3.教师要当好多种角色
教师在新教育理念下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更是教与学的合作者,教师由主讲者转换为旁听者和参与者,发现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都是将老师变为学生的协助者,讨论式课堂中学优生有时都能替代老师的主讲地位,充分调用学优生资源,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尽最大可能地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
[2]施良方.教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关键词: 讨论式课堂教学 学优生 提高意识 使用策略 发挥要求
讨论式教学是当前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它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讨论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开展讨论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教师通过倾听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困难,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将“课堂讨论”有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发挥学优生作用的实践价值巨大。学优生是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学优生的优势,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又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一、发挥讨论式课堂教学优势,教师需提高四种意识。
1.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意识
当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优生是课堂教学中的活跃者,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促使他们极其渴望自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学优生,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是空话,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优生与后进生在班级中都有相当的比例,如何把学生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呢?讨论式课堂教学能展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互相进步。
2.提高调动与发挥每个学生积极性的备课意识
教师备课除了备教材教法外,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是对教师备课水平提升的直接要求。多设计些小组讨论的项目课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用学优生思维、方法影响后进生。利用学生的力量,解决学生身上的不足,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学间的友谊有不小的帮助。可见,小组合作不仅是课本知识上的互助,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帮助,即学优生对后进生进行无私的帮助,让后进生先具备学习的基本能力,然后达到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3.提高分层教学设计水平意识
高中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利用学优生资源,让学优生承担“领”和“帮”的任务,不仅有利于学优生自身的特长发展,而且帮助、激励能力不强的学生,既兼顾到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得到提高,又有利于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4.提高项目教学法在讨论式课堂中的实施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提倡以项目活动为引领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而学优生是小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最佳人选。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给学优生展示的机会,学优生给教师提供选择助手的机会,也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二、讨论式课堂教学中优生资源使用的四个策略。
1.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优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合作。
2.培养快乐学习的氛围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优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而对教师而言,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就意味着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和启发,更广、更深的了解和接触学生,愉快地完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乐学与乐教。
3.培养学生质疑创新意识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我们尤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独立创新、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优生的知识和技能经验,通过他们的课堂参与和实践,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自信、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学优生,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让他变得更自信,同时通过学优生与教师之间、学优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辅导、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培养良好、自立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发挥优生带动作用的三个基本要求。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教师要对学优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及时做好学优生的合作和后进生的弥补工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还应该对学优生的参与教学给予评价。此外,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度能力,做好学优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地控制课堂结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育学心理学功底、知识面、课堂管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教师要搭建好人人参与的舞台
学优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而不是强化学优生的地位。学优生在展示自己思考与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教师就要更多关注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导演要发挥每个演员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3.教师要当好多种角色
教师在新教育理念下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更是教与学的合作者,教师由主讲者转换为旁听者和参与者,发现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都是将老师变为学生的协助者,讨论式课堂中学优生有时都能替代老师的主讲地位,充分调用学优生资源,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尽最大可能地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
[2]施良方.教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