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氨曲南和头孢他啶)在临床上的应用,首先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由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产生[1],且能使第3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抗生素失活.截止2001年12月12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已发现150多种ESBLs.根据其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分为TEM、SHV、CTX-M、OXA和其他等五类,其中以TEM和SHV型最多见,他们分别由广谱酶TEM-1、TEM-2和SHV-1编码基因中数个位点发生点突变而来.各国各地区流行的ESBLs基因型各不相同.我们对浙江地区临床分离的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5株大肠埃希菌所产ESBLs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基因型鉴定和原核表达,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