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你们招不招?”5月26日上午,重庆南坪会展中心4楼招聘会现场,一位婆婆挤向招聘展台。她今年73岁,头发花白,肩上挎着一个黑包,手里拿着笔和纸。
“您也应聘吗?”负责现场招聘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
“我是来帮孙子找工作的。”
“他自己怎么不来呢?”
“他今天在另外一个招聘现场找工作,分不开身,我才来帮他的。”这位婆婆的孙子小王是重庆某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4月就开始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早上8点不到,他就去人才市场了。婆婆从新闻里了解到今年就业压力大,就心急火燎地跑出来,想帮帮孙子。
没有经验、专业不对口……两个多小时里,她看了15家公司,只有3家勉强接收了她递出的简历。
从这届毕业生开始找工作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年”就成了网络上、新闻中的热词。北京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上海也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而身处其中的教育工作者和毕业生们,也在苦苦寻求着清霾之法。
专家说:原因在于不平衡
今年为什么会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的解释很简单——供需不平衡造成了今年的就业难。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严重下降,同比平均降幅约15%。
不平衡还体现着专业需求的冷热不均。在对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制造类专业签约率最高,其次是电子、电信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明显遇冷。但造成这个局面也是有原因的,“学校盲目扩招,办人文社科专业比理工专业成本低、更容易。这种功利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更奇怪的不平衡之处则是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在济南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大型商场办公室岗位半小时就收到31份简历,而一旁汽车服务公司的技工却无人应聘——尽管后者的4000元工资是前者的两倍,而且发展前景非常好。汽车服务公司的经理也很无奈,“夏天靠在发动机上,冬天碰水碰冰,很多大学生觉得辛苦。”
张丽宾认为,有这样的观念也不能全怪年轻的学生们。长期以来,社会资源、话语权和教育方向一直在向“精英化”倾斜,大学毕业生当然不愿意主动去当“蓝领”,而是争相留在大城市,人人都要做“白领”。
校长说:分层化教育是解决之道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教育者的责任!社会需求是多重的,可我们培养人才却是目标单一、模式趋同,怎么能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这是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义乌工商学院是一所高职类大专院校,在这里,学生不需要学习各种繁琐理论,不会被灌输“以升本科为终极目标”,贾少华教他们如何在淘宝网创业,网店级别可以代替学分,将课堂变成商场;他还允许6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以“优秀毕业生”提前毕业,理由是这个学生靠网店起家,聘请员工11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这位53岁的校长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他曾提出过一系列饱受质疑的言论,诸如:“与其在课堂上灌输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还不如培养低分高能的人才”;“只要培养出的人管用,社会就认可”;“专业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不是学生为专业而存在。”
10年来,义乌工商学院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今年的就业率还没最后统计出来,但我估计和往年差不多。”贾少华信心满满地说。
摒弃“学院式教育”,坚持“分层化教育”,是学校保持高就业率的关键。在贾少华看来,分层化教育才能体现个性,才能满足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要。“高职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操作;一般本科要重心下移,培养有就业能力又有理论武装的中层管理人员;而研究型大学才要以理论学习和知识创新为使命和责任。”
“专科的想升本科,本科的想做成清华,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贾少华说,“学校升级,校长和教师的级别待遇当然也就跟着升,他们都在忙这些,哪会管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多年来,贾少华不遗余力地宣传分层化教育,但应者寥寥。“现在,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待业的也一年比一年多,但老师照样发工资,根本没有人承担责任,也不会有人要改革。”贾少华感叹,“比功利化更可怕的是无目的化。”
毕业生说:要做回真的自己
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毕业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2013年5月,一篇名为《七年备忘录(看一个人大爱新闻的男孩如何一步一步努力用七年追逐梦想)》的短文在人人网等各大校园网站上被广泛转载,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生任明杰。
他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自己7年来为了成为一名记者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从高考报志愿到本科毕业找工作失利、重新考研,再到笔耕不辍,直到“2013年3月14日,签约新华社,梦圆。”他的经历对正在为找工作而发愁的同龄人来说,不啻一种借鉴。
“我是周围同学中找工作目标性最强的。”任明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自己本科专业是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但一心想成为记者。“一定要有一份突出自己特点的简历。”谈到自己的经验,任明杰最先强调的就是这个。任明杰的求职简历仅有一张A4纸,没有照片,也没有出生年月、籍贯等个人信息,但媒体实习经历和代表作品就占据了2/3的版面。
2013年的就业形势也让任明杰非常担心。“我每年都关注毕业生的签约情况,明显感觉今年媒体招人少了,进入笔试和面试的概率都很低。”不过,凭着这份针对性非常强的简历,任明杰顺利进入腾讯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招聘流程,笔试、初试,最后进入最终面试。
经历了腾讯最终面试失败后,任明杰总结教训,“千万不要装”。“以前一直觉得方方面面都要和单位相匹配,所以一直在装。其实这样没有用,只要真实、突出自己特点就可以了。”
在参加新华社最后面试时,任明杰不再伪装资历深厚,做了回“真自己”。他在文章里记录了当天的情形:“坐在对面的社长又问了一个问题,答了一大堆,都忘记说什么了,最后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对面的社长也不说话,气氛很尴尬,遂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反正我都想好这一辈子要做个记者了……’社长指着我说:‘你最后这句话打动我了!’”
任明杰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到目前为止能找到工作的,“除了专业好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不好高骛远,能脚踏实地的。”这其中包括不盲目贪恋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不一心盯着大公司、大企业,愿意到小单位、到民企一展身手的。
“我们还年轻,对自己、对未来,我们有信心,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与其怨恨自己生错了时代,不如去寻找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一位年轻网友在微博上的留言,让人们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里看到了一种正能量——在求职立业这条路上,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是永远的通行证。
编辑|李雪 美编|黄浩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您也应聘吗?”负责现场招聘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
“我是来帮孙子找工作的。”
“他自己怎么不来呢?”
“他今天在另外一个招聘现场找工作,分不开身,我才来帮他的。”这位婆婆的孙子小王是重庆某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4月就开始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早上8点不到,他就去人才市场了。婆婆从新闻里了解到今年就业压力大,就心急火燎地跑出来,想帮帮孙子。
没有经验、专业不对口……两个多小时里,她看了15家公司,只有3家勉强接收了她递出的简历。
从这届毕业生开始找工作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年”就成了网络上、新闻中的热词。北京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上海也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而身处其中的教育工作者和毕业生们,也在苦苦寻求着清霾之法。
专家说:原因在于不平衡
今年为什么会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的解释很简单——供需不平衡造成了今年的就业难。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严重下降,同比平均降幅约15%。
不平衡还体现着专业需求的冷热不均。在对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制造类专业签约率最高,其次是电子、电信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明显遇冷。但造成这个局面也是有原因的,“学校盲目扩招,办人文社科专业比理工专业成本低、更容易。这种功利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更奇怪的不平衡之处则是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在济南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大型商场办公室岗位半小时就收到31份简历,而一旁汽车服务公司的技工却无人应聘——尽管后者的4000元工资是前者的两倍,而且发展前景非常好。汽车服务公司的经理也很无奈,“夏天靠在发动机上,冬天碰水碰冰,很多大学生觉得辛苦。”
张丽宾认为,有这样的观念也不能全怪年轻的学生们。长期以来,社会资源、话语权和教育方向一直在向“精英化”倾斜,大学毕业生当然不愿意主动去当“蓝领”,而是争相留在大城市,人人都要做“白领”。
校长说:分层化教育是解决之道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首先是教育者的责任!社会需求是多重的,可我们培养人才却是目标单一、模式趋同,怎么能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这是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义乌工商学院是一所高职类大专院校,在这里,学生不需要学习各种繁琐理论,不会被灌输“以升本科为终极目标”,贾少华教他们如何在淘宝网创业,网店级别可以代替学分,将课堂变成商场;他还允许6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以“优秀毕业生”提前毕业,理由是这个学生靠网店起家,聘请员工11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这位53岁的校长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他曾提出过一系列饱受质疑的言论,诸如:“与其在课堂上灌输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还不如培养低分高能的人才”;“只要培养出的人管用,社会就认可”;“专业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不是学生为专业而存在。”
10年来,义乌工商学院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今年的就业率还没最后统计出来,但我估计和往年差不多。”贾少华信心满满地说。
摒弃“学院式教育”,坚持“分层化教育”,是学校保持高就业率的关键。在贾少华看来,分层化教育才能体现个性,才能满足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要。“高职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操作;一般本科要重心下移,培养有就业能力又有理论武装的中层管理人员;而研究型大学才要以理论学习和知识创新为使命和责任。”
“专科的想升本科,本科的想做成清华,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贾少华说,“学校升级,校长和教师的级别待遇当然也就跟着升,他们都在忙这些,哪会管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多年来,贾少华不遗余力地宣传分层化教育,但应者寥寥。“现在,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待业的也一年比一年多,但老师照样发工资,根本没有人承担责任,也不会有人要改革。”贾少华感叹,“比功利化更可怕的是无目的化。”
毕业生说:要做回真的自己
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毕业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2013年5月,一篇名为《七年备忘录(看一个人大爱新闻的男孩如何一步一步努力用七年追逐梦想)》的短文在人人网等各大校园网站上被广泛转载,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生任明杰。
他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自己7年来为了成为一名记者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从高考报志愿到本科毕业找工作失利、重新考研,再到笔耕不辍,直到“2013年3月14日,签约新华社,梦圆。”他的经历对正在为找工作而发愁的同龄人来说,不啻一种借鉴。
“我是周围同学中找工作目标性最强的。”任明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自己本科专业是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但一心想成为记者。“一定要有一份突出自己特点的简历。”谈到自己的经验,任明杰最先强调的就是这个。任明杰的求职简历仅有一张A4纸,没有照片,也没有出生年月、籍贯等个人信息,但媒体实习经历和代表作品就占据了2/3的版面。
2013年的就业形势也让任明杰非常担心。“我每年都关注毕业生的签约情况,明显感觉今年媒体招人少了,进入笔试和面试的概率都很低。”不过,凭着这份针对性非常强的简历,任明杰顺利进入腾讯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招聘流程,笔试、初试,最后进入最终面试。
经历了腾讯最终面试失败后,任明杰总结教训,“千万不要装”。“以前一直觉得方方面面都要和单位相匹配,所以一直在装。其实这样没有用,只要真实、突出自己特点就可以了。”
在参加新华社最后面试时,任明杰不再伪装资历深厚,做了回“真自己”。他在文章里记录了当天的情形:“坐在对面的社长又问了一个问题,答了一大堆,都忘记说什么了,最后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对面的社长也不说话,气氛很尴尬,遂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反正我都想好这一辈子要做个记者了……’社长指着我说:‘你最后这句话打动我了!’”
任明杰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到目前为止能找到工作的,“除了专业好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不好高骛远,能脚踏实地的。”这其中包括不盲目贪恋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不一心盯着大公司、大企业,愿意到小单位、到民企一展身手的。
“我们还年轻,对自己、对未来,我们有信心,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与其怨恨自己生错了时代,不如去寻找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一位年轻网友在微博上的留言,让人们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里看到了一种正能量——在求职立业这条路上,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是永远的通行证。
编辑|李雪 美编|黄浩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