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的思考

来源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严重妨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革。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创见。他明确指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反映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职能,两手都要用。
  [关键词]市场经济;性质;作用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7-0025-04
  (一)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转轨而产生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我们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靠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支配国民经济运转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上级机关规定。生产上需要的物资,由上级机关调拨;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上级机关包销;获得的利润,上交国家;生产上需要的资金,由国家拨给。一句话,就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这种体制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种体制最大的优点是全国一盘棋,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旧中国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人力、物力、财力极为匮乏。1953年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建设大批工业企业,我们正是利用这种体制,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实现工业化,建设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保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一切成就都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
  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也是有弊病的,最大的缺点是企业仅仅是一个计划执行单位,没有经营自主权,完全听命于上级,体制僵化,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经济联系越来越复杂化,很难完全依靠中央下达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的运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逐步从扩大规模的粗放模式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模式,这就需要企业有主动精神。“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中央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着手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重点利用市场经济这种方法,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严重妨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使得人们不敢运用市场经济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怕市场经济用多了,就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改革迫切需要从这种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反映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是资本主义可以运用,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的东西。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的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邓小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力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早在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236。尽管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明确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承认和肯定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和有益性,这在理论上是一大进步。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这个决定,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2]83,并把这个决定称作“纲领性文件”[2]83。市场经济乃是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经济运行机制,没有商品经济,就不会有市场经济这样的经济运行机制。承认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利用市场经济的前提。
  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2]149。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邓小平的观点是,第一,他主张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法,尽管是资本主义国家常用的,但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第二,他主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不是像某些人想象那样,只能用一种方法。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2]203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提计划经济为主。
  1990年底和1991年初,邓小平同志两次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373这就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个长期争论不休、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作出了清楚、透彻、精辟的总回答,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特有东西的思想束缚。   1992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经验说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充分发育的完善的市场机制。那种认为市场作用多了,就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和不正确的。”[3]1他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
  邓小平一再强调,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标志,它本身并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既不能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是改革开放前通常的看法),也不能把市场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牢牢把握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社会制度只要存在发达商品经济,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手段。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性质取决于它同哪种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为哪种社会服务。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的,所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前面的“社会主义”四个字,不是可有可无,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我国运用的市场经济的性质。什么时候都不能抽象地只讲市场经济,而不讲社会主义。
  采用计划经济还是采用市场经济,应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大在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特地强调要注意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不是像新自由主义者鼓吹的那样,只能运用市场经济这一种方法,完全排斥计划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应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要发挥政府的职能,把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邓小平多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2]203他主张“计划和市场都得要”[2]364。他说过“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但从来没有讲过不要计划经济。在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他仍然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不能改。”[2]306
  邓小平同志认为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但只搞计划经济,就“把经济搞得死死的”。市场经济的优点是经济可以搞活,“不搞市场经济、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2]364,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邓小平在总结多年经验后指出,“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306。根据邓小平这些重要意见,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不同”[3]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5]。这就是说,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强调既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又要重视政府的作用,是因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两者各自有优点,也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各自有其发挥作用的最佳范围。
  (四)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在发达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的。第一,市场机制可以在价值规律支配下,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资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二,市场机制可以在供求规律的支配下,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所需要的部门中去,做到产销对路;第三,市场机制可以在竞争规律的支配下,促使资源流向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中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益。我国的改革一再证明,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增长率高、经济效益好。
  但是,我们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本身也有其弱点和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所反映的社会需求是近期的社会需求,因而它不能进行长期的调节;第二,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只有某个部门出现了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才能促使企业退出或进入这个部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市场调节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只能通过价格的涨落为企业指明社会需求的方向,价格涨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而容易造成生产的盲目性;第四,市场调节缺乏全局性,市场调节是受企业的局部利益驱动的,难以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此外,在有些领域市场调节是无效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市场失灵区”。例如,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是难以调节的。
  正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上述种种缺陷,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必须由政府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例如,市场不可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和平衡;市场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消费进行调节;在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环节,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在一些垄断行业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市场调节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6]201因此,他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全面发展。”[6]201他还指出:“在那些市场调节所力不能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6]201这一分析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至今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仍有指导意义。
  既看到市场经济的长处又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在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同时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那么应该怎样划分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两者的边界呢?大体上可以这么说,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即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应该由市场来调节,政府不应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结果经济缺乏活力,效率不高。事实证明,微观领域的活动,由市场进行调节比较有利。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主要属于宏观领域,概括说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控制和协调宏观经济,包括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平衡、优化产业结构等等,这一领域,依靠市场的自发作用来进行调节,不但效率低下,往往会带来重大损失;第二,制定市场运转的规则,监管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第三,保证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等等。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讲,微观领域应由市场进行调节,宏观领域应由政府调控。但是两者的作用又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党的十三大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政府通过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调控市场活动的基本方向,然后由市场来调节企业的经营活动,落实政府规定的大政方针。我们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尊重市场规律和发挥政府职能,两手都要用。运用市场经济还是运用计划经济,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场合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玉倩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六十九年的光辉历程。在这短短的六十九年中,中国人民谱写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六十九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
期刊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七十周年纪念日。七十年前,毛主席面对全党发出号召:我们要“进京赶考”,并指出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他告诫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坚决“不当李自成”。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牢记“赶考”使命,大力弘扬“赶考”精神,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也要看到,“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进一步明确了高素质干部应有的为官品格,也为广大党员干部修炼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指明了努力方向。  讲政治,坚定立场。广大党员干部朝着忠诚干净担当不懈努力,首要任务就是讲政治,自觉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策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党执政的力量,正是来自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
期刊
[摘要]社会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构成,基层社会是与民众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关系最密切的空间载体,基层社会安全事关国家总体安全,实现基层有效治理对维护国家稳定、获取公众信任、提升政府信度、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基于实现基层有效治理问题的背景,以治理主体合法性和能效性为维度探讨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路径,认为治理主体合法性包含权力(或权利)赋予的制度化、权力(或权利)行使的规范化、文化层面的认同
期刊
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摆脱贫困、促进发展、追求美好生活是世界各国人民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大历史使命。这一反贫困主题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系统的、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扶贫的政策文件。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扶贫理念也在不断转变,具体扶贫方式也实现了从传统救济式向开发式、从
期刊
[编者按]做好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科研工作,推进科研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为基本遵循。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意高远、涵盖广泛、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本刊专访了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侯贵星。  一、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重要思想是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继承和深化,是党校(行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一个有着十三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广泛凝聚社会政治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是重大而迫切的时代命题。  如何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赵长芬撰写的《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
期刊
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共产党人要坚持学习《共产党宣言》,奠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加强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栾城区地处河北省会的“南大门”,区位特殊,是河北省构建首都“政治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探索研究基层社会治理现状,找准短板,剖析原因,提出对策,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實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
期刊
[摘要]在石家庄市“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中,旅游业位于“培育壮大”产业中的首位。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红色西柏坡”光耀史册、享誉海内外。本文通过解析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将“红色西柏坡”打造成耀眼的城市名片并带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主要有树立“高峰”思维、紧抓红色研学,打造高端精品项目,精准宣传推介,破解资金瓶颈等。  [关键词]“红色西柏坡”;“高峰”思维;红色研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