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福祉下的情理博弈——论麦克尤恩《儿童法案》中的情感之力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中聚焦法官菲奥娜对少年亚当生命福祉案的审理,演绎当代道德不确定性背后的情感之力.菲奥娜主动促成的医院面谈,彰显情感因子在化解理性困境时的创造力;她对庭外亚当精神诉求的冷漠回绝,暗示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价值观裹挟着威胁他者生命的情感暴力;她因亚当变相自杀而触发情感的反思力,凸显道德情感之于社会良性互动的人文价值.小说不仅指向自我的主体性建构,更富含以正义与善为表征的道德思辨.理性中的情感因子在弥合价值分歧时的积极效力在此得到强化,可为多元文化中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范例.
其他文献
在当代英国左翼戏剧家大卫·埃德加的戏剧《五朔节》中,西方左翼革命成为了叙事的主题,而跨越多国、多个时段的革命书写,以及不同身份的众多人物的剧情设置所体现的碎片化、多线条和环形叙事则拓宽了叙事的可信度和宽广度,展现了革命的全景,形成了宏大革命叙事.埃德加视戏剧表演为公众舞台,力图通过戏剧把当时的社会问题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进行讨论,并通过戏剧扩大政治影响力.剧中最初充满热情的革命者最终却背叛了革命,既打破了传统的革命文学叙事主题设置,是他吸引观众的艺术手法,也反映了埃德加对革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深思和反思,展
在代表作《残月楼》中,华裔加拿大作家李群英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实现其文化政治诉求:通过非线性叙事,并置自我与社群、过去与现在、男性与女性,引导读者思考加拿大华裔身份背后的"群体自我"和社区历史;而大量的叙述者干预成为作家彰显身份立场、构建当代华裔加拿大女性主体性的方式;叙述人称的转换则有助于讲述华裔社区历史,打破社群沉默,抗击加拿大历史上对华裔社区的不公正待遇.
"家园"认同是移民作家的核心关注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人作家更倾向于"去根化"的世界建构表达出"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世界主义"家园认同观.本文以林玉玲和李立扬两位海外华人作家的回忆录为文本,探究他们在东西方多次迁徙中其族裔自我与家园及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华人作家的族裔情感始终处于"去根"与"失根"的矛盾之中.深究原因,其中既有族裔之"根"的牵绊,更有受限于"处处无界却无处不界"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语境.两位华人作家以文本互证的方式重启种族、国族与世界的协商共同指向"有根的世界主义",反映出在"普世化"的
希瑟·拉弗的《欲望九面向》是当代美国阿拉伯裔戏剧中的佳作.该剧以多角色单人剧形式,从女性视角出发,真实地表现了伊拉克女性在男权暴力和战争乱局中的悲惨处境和不屈精神,批判了伊拉克的男权统治和美国的帝国意识形态,有力地消解了西方主流社会对阿拉伯女性的文化刻板印象,艺术地完成了对"女性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观演共同体"的建构.由于该剧别具特色的叙事策略、表演形式和观演关系,剧中人物的共同体意识得到生动的美学再现,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当代美国阿拉伯裔戏剧叙事中的典范.
一rn鉴克以书法名世.但画画是他的科班底子.偶见其画作,则为太行山水和文人清供花鸟.深为其笔墨精熟,意境悠远所感动.画山水,鉴克立足燕赵太行地域资源优势,师法太行山水传统笔墨技法,深入太行实地写生感悟,形成了其既有传统师承又有亲历自然感悟的既高古又富有鲜活气韵之画风.
期刊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在巴耶尔的小说创作中一向难解难分,这不仅与"后创伤文学"中历史与创伤的亲缘性相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新历史主义观点不可分割.新历史主义中历史的多重面相与创伤的含混暧昧恰好形成对应,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由是具备了某种同质性.为呼应身处"记忆之场"中的历史与创伤,巴耶尔在语言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反传
新世纪以来,彼得·凯里的文学创作呈现转型之态势,可见于如新现实主义倾向,地方与全球化书写的融合及显见的乌托邦愿景等.表面上看,凯里的写作转变是文学先锋性的消退和保守传统主题的回归.但从文本杂糅形式、延展内涵和政治色彩来说,凯里的新世纪小说并未舍弃先锋内核,而是转向多元自由的写作策略,蕴含更丰富、更复杂的地方和世界图景.
艾萨克·辛格的小说创作艺术手法丰富多彩、五光十色.从总体上看,辛格是一位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但他那种根植于犹太文化之中的叙述艺术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小说中含有一种深深积淀在犹太文化传统中的东西,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这些东西不仅能激发犹太民族读者的心灵感应,而且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读者的意识中引起反响与共鸣.辛格的小说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在自身文化传统逐渐失去并被另一种文化传统替代时所具有的衰落感和内在矛盾感.他运用全景式现实主义白描手法和充
批评家通常认为奈保尔的《抵达之谜》表达了对理想化的英国乡村的怀旧或者对白人文化的盲目认同,与后殖民批判事业背道而驰.本文认为小说表达了对撒切尔主义的乡村遗产话语和怀旧的后殖民批判.模仿英国乡村话语本质上是奈保尔揭露殖民主义认知暴力的一种策略.通过用历史化的凝视修正殖民教育强加的理想化凝视,《抵达之谜》挑战了遗产话语的文化权威.小说不仅解构了遗产工业兜售的"永恒的乡村英国"观念,而且通过还原英国庄园与殖民经济之间被遮蔽的历史关联,控诉了"遗产英国"在帝国主义暴力问题上的集体失忆.
萨拉扎克在对现代戏剧特征的描述中认为:斯丛狄承袭自布莱希特的"叙事化"概念不足取,宜用巴赫金的"小说化"取代之.然而,还原两概念在斯丛狄和巴赫金处的含义可发现它们的一致性:两者均指现代戏剧呈现出主(叙述者)客(叙述内容)对立的"叙事性基本结构","原生"、闭合、自足,也即"绝对"的drame在这个结构中成为受主体(叙述者)规定和支配的客体(叙述内容).两概念具有高度凝练的概括力,于现代戏剧形形色色的创新中辨识出了共同的演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