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课间不是体育运动项目的累加,更不是体育器材的堆砌,它应该是孩子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场、运动场。废旧材料在大课间的利用使“教育回归儿童生活”,给予孩子极大的创造空间,从而更好地去健其心、健其智、健其体。
关键词:废旧材料;大课间;价值
一、前言
“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已经成为教育界这几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废旧材料的运用是对生活资源的运用,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真正去体现教育生活。当这些材料从孩子生活中来,当这些作品从孩子的手中而出,让它们进入到孩子的大课间中来,从而丰富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运动兴趣,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爱上废旧材料,爱上大课间,爱上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废旧材料之美!
二、一个问题引发关注
大课间开始了,做完操,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自行组织大课间活动了,没过一会单老师走到我面前询问到:“陈老师,器材室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器材吗?”我想了片刻,最后还是回了一句:“你自己去看看呢?”我知道这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回答,但是作为新老师的我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常规的运动器材,例如球类、绳子、垫子等,哪里还能想到有什么好玩的器材?但是这个问题也确实引起了我的关注,同时也引发我的思考……
三、两种方式了解现状
(一)现场调研更真实(三年级)
调研目的:通过连续三天对三年级大课间的现场拍照和对班主任的询问,了解三年级组每天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内容和形式。
调研时间:2019年5月27-29日
调研对象:三年级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老师,每天巡视班级的大课间活动是我们的必做功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
1.孩子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基本集中在跳绳、仰卧起坐、接力跑、篮球。
2.在活动中使用的运动器材包括:绳子(长、短)、体操垫、篮球。
3.孩子主要的运动行为包括:跑、跳、力量。
(二)当面交谈更走心(一年级)
在室内体育课里,我和一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了这样的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是什么吗?
薛:是第一节课下课,中间一个时间最长的课间。
熙:就是做操,然后开始一起玩游戏。
师:那你们玩过哪些游戏呢?
墨:跳绳、跳房子、跑步
轩:两人三足、跳绳、拍球
晨:学蜈蚣走、小兔子跳,还练过排队
……
师:那你们喜欢现在的大课间吗?
研: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
涵:有好玩的游戏就喜欢。
如:我不喜欢下雨时候的大课间,因为不能出去。
师:看来。你们更喜欢在室外进行大课间喽!
孩子们听到这句话频频点头……
从与孩子讨论的三个话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知道什么是大课间,喜欢大课间的一些有趣的活動,但是对于无趣的活动,孩子们的内心还是比较抵触的。
通过连续三天对三年级大课间的连续观察和与一年级面对面的交流,值得肯定的是班主任组织的活动比较有序,非常用心,当然也很辛苦。孩子的参与性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上涉及的内容却是比较单一、重复和机械的。面对这样的大课间,我有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将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引进我们的大课间。
四、三面思考分析价值
(一)废物利用,节源环保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材料,而废旧材料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材质、用途等方式进行划分,如果要被孩子们使用的话,那么这种材料一定是非常安全的,简单的举个例子:我们熟悉常见的鞋盒,它可以用来给孩子作为跳跃的“障碍砖头”,它轻便易拿取,在活动能根据孩子的能力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它的宽度和高度,同时还能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再如我们所熟知的旧衣服、饮料瓶,它们可以通过组装变成“跳袋”和“套圈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它们不再是一堆垃圾,而是通过孩子们的脑和手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起到环保的作用。
(二)生活课程,动手动脑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孩子到了小学可不像幼儿园,要抓成绩啦!”实际上,小学里就只是一味的注重孩子们的文化成绩吗?其实不然,教育是相通的,所有的教育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全面发展,所以即使是小学,教师也经常会花一些心思来绞尽脑汁地思考开发一些别样的课程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为什么不把“废旧材料”引进我们每天的大课间呢?其实用废旧的材料来做我们的大课间的运动器具,不仅有了生活课程的题材,解决了班主任每天为给孩子们组织大课间而烦恼的问题,而且在搜集、制作、运用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动手动脑,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美育”质量的要求,当然还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一物多用,创新思考
当一些废旧的材料被改造成了有用的体育器具从而运用到大课间的活动中来,那么开发它多样的功能和玩法就又给孩子们创造了思考和创新的契机,例如同样的一个废旧易拉罐,有的孩子会把它们作为梅花桩在上面行走,而有的孩子则会把它作为标志物或者是一些民间游戏的辅助材料。当一些废旧材料变成了自制玩具,那么孩子们的自豪心理便会油然而生,班级和班级之间有差异,级组与级组之间有不同,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玩得更开心,更洒脱,更多样,当然爱物惜物的习惯也会在过程中慢慢地养成。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增强孩子的体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五、四种途径明确做法
(一)了解废旧材料
了解废旧材料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废旧材料是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它的主要分为:废纸类、包装盒类、塑料瓶类、棍棒类等等。对于这些安全的废旧材料,孩子们还需要去考察它的外形和性能,例如:这些常规的材料可以用剪、贴、拼、画等方式来进行组装和装饰,还有一些不常规的材料,例如:废旧的油桶、PVC管等这些材料清洗完就可以直接利用,要知道站在油桶上行走可是非常有挑战的哦!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实在是太多了,那么对于不同级组的孩子就可以分能力和层次去了解身边的废旧材料,初步判定废旧材料的价值,并做出猜想和想象。 (二)班本化搜集相关材料
基于对废旧材料的了解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孩子了解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搜集。引导孩子们制作收集的攻略,引发孩子们预设收集中的各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收集中引导孩子记录自己收集的过程,收集后组织孩子们分享搜集的故事,包括:搜集遇到的困难以及困难的克服、搜集中难忘的故事、搜集的好方法……
(三)个性化的设计和装饰
在材料收集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设计出最好玩、最能锻炼身体的活动,接踵而来的“最佳创意设计”活动就有啦!在班级确定了要设计的器具后,班主任可以和美术老师、体育老师进行沟通,在确定了可实施性后组织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装饰,孩子们可以和同学进行合作,也可以和家长共同完成,当然还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完成以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评选出最特别的设计和装饰以及作品的稳定性,将好的作品投放到班级的大课间活动中,当然这样的组织机会可以留给学生,而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在身后默默地关注他们,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建议,并维持好秩序。
(四)同级组流通到异级组流通
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设计,对于那些设计好、玩法新颖、制作稳定的运动器具首先就可以在相同级组间进行流通,同时还可以创设“以高赠低”的平台,让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玩具能和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进行分享,从而激发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的仰慕之情,增强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怜爱之心。在流通的过程中,器具多多少少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破坏,那么好的教育契机又来了,那就是及时的修补和再制作,引导学生爱惜自己的物品,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修补和再制作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六、结束语
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以废旧材料为切点只是重建大课间的点滴思考,其实还可以从运行模式、质量提升等方面去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但是目前我认为改变材料、丰富材料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材料多样了,孩子的兴趣更浓了,玩法也多样了,班主任组织起来就更轻松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会更好地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刘春燕,李青,谭华.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4,1(1):16-18.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富嘉貞.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和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4]刘淑芳.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3(2).
[5]吴晓羽.运用多样化材料创新美术教学[J].职业,2013(18).
[6]王敬东.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77).
关键词:废旧材料;大课间;价值
一、前言
“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已经成为教育界这几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废旧材料的运用是对生活资源的运用,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真正去体现教育生活。当这些材料从孩子生活中来,当这些作品从孩子的手中而出,让它们进入到孩子的大课间中来,从而丰富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运动兴趣,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爱上废旧材料,爱上大课间,爱上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废旧材料之美!
二、一个问题引发关注
大课间开始了,做完操,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自行组织大课间活动了,没过一会单老师走到我面前询问到:“陈老师,器材室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器材吗?”我想了片刻,最后还是回了一句:“你自己去看看呢?”我知道这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回答,但是作为新老师的我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常规的运动器材,例如球类、绳子、垫子等,哪里还能想到有什么好玩的器材?但是这个问题也确实引起了我的关注,同时也引发我的思考……
三、两种方式了解现状
(一)现场调研更真实(三年级)
调研目的:通过连续三天对三年级大课间的现场拍照和对班主任的询问,了解三年级组每天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内容和形式。
调研时间:2019年5月27-29日
调研对象:三年级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老师,每天巡视班级的大课间活动是我们的必做功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
1.孩子的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基本集中在跳绳、仰卧起坐、接力跑、篮球。
2.在活动中使用的运动器材包括:绳子(长、短)、体操垫、篮球。
3.孩子主要的运动行为包括:跑、跳、力量。
(二)当面交谈更走心(一年级)
在室内体育课里,我和一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了这样的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是什么吗?
薛:是第一节课下课,中间一个时间最长的课间。
熙:就是做操,然后开始一起玩游戏。
师:那你们玩过哪些游戏呢?
墨:跳绳、跳房子、跑步
轩:两人三足、跳绳、拍球
晨:学蜈蚣走、小兔子跳,还练过排队
……
师:那你们喜欢现在的大课间吗?
研: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
涵:有好玩的游戏就喜欢。
如:我不喜欢下雨时候的大课间,因为不能出去。
师:看来。你们更喜欢在室外进行大课间喽!
孩子们听到这句话频频点头……
从与孩子讨论的三个话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知道什么是大课间,喜欢大课间的一些有趣的活動,但是对于无趣的活动,孩子们的内心还是比较抵触的。
通过连续三天对三年级大课间的连续观察和与一年级面对面的交流,值得肯定的是班主任组织的活动比较有序,非常用心,当然也很辛苦。孩子的参与性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上涉及的内容却是比较单一、重复和机械的。面对这样的大课间,我有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将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引进我们的大课间。
四、三面思考分析价值
(一)废物利用,节源环保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材料,而废旧材料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材质、用途等方式进行划分,如果要被孩子们使用的话,那么这种材料一定是非常安全的,简单的举个例子:我们熟悉常见的鞋盒,它可以用来给孩子作为跳跃的“障碍砖头”,它轻便易拿取,在活动能根据孩子的能力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它的宽度和高度,同时还能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再如我们所熟知的旧衣服、饮料瓶,它们可以通过组装变成“跳袋”和“套圈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它们不再是一堆垃圾,而是通过孩子们的脑和手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起到环保的作用。
(二)生活课程,动手动脑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孩子到了小学可不像幼儿园,要抓成绩啦!”实际上,小学里就只是一味的注重孩子们的文化成绩吗?其实不然,教育是相通的,所有的教育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全面发展,所以即使是小学,教师也经常会花一些心思来绞尽脑汁地思考开发一些别样的课程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为什么不把“废旧材料”引进我们每天的大课间呢?其实用废旧的材料来做我们的大课间的运动器具,不仅有了生活课程的题材,解决了班主任每天为给孩子们组织大课间而烦恼的问题,而且在搜集、制作、运用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动手动脑,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美育”质量的要求,当然还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一物多用,创新思考
当一些废旧的材料被改造成了有用的体育器具从而运用到大课间的活动中来,那么开发它多样的功能和玩法就又给孩子们创造了思考和创新的契机,例如同样的一个废旧易拉罐,有的孩子会把它们作为梅花桩在上面行走,而有的孩子则会把它作为标志物或者是一些民间游戏的辅助材料。当一些废旧材料变成了自制玩具,那么孩子们的自豪心理便会油然而生,班级和班级之间有差异,级组与级组之间有不同,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玩得更开心,更洒脱,更多样,当然爱物惜物的习惯也会在过程中慢慢地养成。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增强孩子的体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五、四种途径明确做法
(一)了解废旧材料
了解废旧材料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废旧材料是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它的主要分为:废纸类、包装盒类、塑料瓶类、棍棒类等等。对于这些安全的废旧材料,孩子们还需要去考察它的外形和性能,例如:这些常规的材料可以用剪、贴、拼、画等方式来进行组装和装饰,还有一些不常规的材料,例如:废旧的油桶、PVC管等这些材料清洗完就可以直接利用,要知道站在油桶上行走可是非常有挑战的哦!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实在是太多了,那么对于不同级组的孩子就可以分能力和层次去了解身边的废旧材料,初步判定废旧材料的价值,并做出猜想和想象。 (二)班本化搜集相关材料
基于对废旧材料的了解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孩子了解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搜集。引导孩子们制作收集的攻略,引发孩子们预设收集中的各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收集中引导孩子记录自己收集的过程,收集后组织孩子们分享搜集的故事,包括:搜集遇到的困难以及困难的克服、搜集中难忘的故事、搜集的好方法……
(三)个性化的设计和装饰
在材料收集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设计出最好玩、最能锻炼身体的活动,接踵而来的“最佳创意设计”活动就有啦!在班级确定了要设计的器具后,班主任可以和美术老师、体育老师进行沟通,在确定了可实施性后组织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装饰,孩子们可以和同学进行合作,也可以和家长共同完成,当然还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完成以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评选出最特别的设计和装饰以及作品的稳定性,将好的作品投放到班级的大课间活动中,当然这样的组织机会可以留给学生,而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在身后默默地关注他们,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建议,并维持好秩序。
(四)同级组流通到异级组流通
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设计,对于那些设计好、玩法新颖、制作稳定的运动器具首先就可以在相同级组间进行流通,同时还可以创设“以高赠低”的平台,让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玩具能和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进行分享,从而激发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的仰慕之情,增强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怜爱之心。在流通的过程中,器具多多少少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破坏,那么好的教育契机又来了,那就是及时的修补和再制作,引导学生爱惜自己的物品,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修补和再制作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六、结束语
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以废旧材料为切点只是重建大课间的点滴思考,其实还可以从运行模式、质量提升等方面去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但是目前我认为改变材料、丰富材料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材料多样了,孩子的兴趣更浓了,玩法也多样了,班主任组织起来就更轻松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会更好地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刘春燕,李青,谭华.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4,1(1):16-18.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富嘉貞.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和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4]刘淑芳.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3(2).
[5]吴晓羽.运用多样化材料创新美术教学[J].职业,2013(18).
[6]王敬东.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