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歌译文
春夜酣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听到鸟儿在啼叫。
忽然想起昨夜又是风声又是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诗歌亮点
《春晓》这首诗朗朗上口,老幼皆爱。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第一,它捕捉到了典型的春日气息,抒写春日带给人的感受。
旭日临窗,甜梦初醒。对于这个春宵梦酣、不知天明的美好季节,孟浩然是怎么说的?一句“春眠不觉晓”,你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妙了吗?
“处处闻啼鸟”,耳边到处是美妙动人的鸟鸣:有欢快的,有活泼的,有黄莺的叫声,有画眉的歌声……春天是多么生机勃勃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的雨,是最寻常不过的雨,蒙蒙细雨从天而降,像牛毛,像细丝,像银针;春天的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夜来风雨声”,轻风细雨把春天清洗得更加明丽,给人的感受也更加清新。
“万紫千红总是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给人的感受还有——五彩缤纷,无数的花儿竞相开放。在春天,我们目之所及皆繁花,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让人怎能不由衷地喜爱这一片盎然的春色!
第二,诗中时间的交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前两句写天已经大亮,诗人还处在迷迷糊糊的蒙眬状态,耳边听到屋外欢快的鸟鸣,这是诗人在早晨刚刚醒来时的感受。随后一句“夜来风雨声”,又写的是诗人昨夜在睡梦中听到一阵风雨声,把时间拉回了昨晚。最后一句,感叹庭院里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再一次让时间回到了早晨。
诗人写得非常巧妙,在今晨与昨夜的时间交错中,我们跟随诗人的思绪去联想,去感受诗歌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
《春晓》把春天的感受全部组合在一起,让我们领略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是多么希望春天永驻人间。当看到“花落知多少”的时候,诗人对春天的爱惜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种惜春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诗人故事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文艺青年”。二十五岁的他,为了心中的理想,背上行囊,辞亲远行,赴京赶考,却名落孙山。
据说,唐代著名山水派诗人王维和孟浩然是朋友。得知自己的好友考试落第,王维便想要帮着举荐举荐,于是邀请孟浩然到自己的翰林院见面。谁知坐了没多久,皇帝驾到,孟浩然一时心慌,竟然躲进了床底。
玄宗皇帝进了屋子,看到有两个茶杯在桌上,就问:“谁在这里做客?”王维就如实禀报皇帝:“是襄樊才子孟浩然。”孟浩然也只好从床底下爬出来参拜皇帝。
玄宗久闻孟浩然大名,就问他:“你最近有什么新作?”
孟浩然历来出口成章,当着皇帝面更想展现自己的文采,于是脱口吟出一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的意思很含蓄,是说世态炎凉,自己怀才不遇,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虽然不愿意白衣终老,但是无可奈何。
诗句含蕴丰富、语意双关、逐层递进,有一种悠远深厚的风格,孟浩然想把自己的满腹才华献给朝廷,但现实让他只能“北阙休上书”,带着满腹才华去“南山归敝庐”。
当着皇帝的面,孟浩然不能直抒胸臆,不敢说皇帝有眼无珠,就自怨自艾地说自己“不才”所以被“明主”弃,因此只能“永怀愁不寐”地看着“松月夜窗虚”,蹉跎了岁月。短短四十个字,把他焦虑、愤懑的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
唐玄宗听出了隐藏在诗句中的愤懑情绪,很不高兴,就对孟浩然说:“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一句话断送了孟浩然的仕途之梦。
之后,孟浩然在张九龄府中做了一份差事,郁郁不得志,于五十二岁因病故去。
诗歌拓展
时空交错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借由自然时空的转变,诗人的思绪与情感忽隐忽现。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从时间来说,是“今宵——他日——今宵”的转换;从空间来说,是“巴山——西窗——巴山”的转换。
诗中一开始聚焦这个雨夜,身在巴山:你问我回家的日子,可是这个日期还没有定。一问一答间,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回家之苦跃然纸上。抬眼看窗外:夜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与池水一同涨起来的,还有诗人心中的愁苦。
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写开去,驰骋想象,另辟蹊径,表达了想回家乡,与妻子互相倾诉想念之情的愿望。这时诗人的思绪飘到未来,想象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的美好景象,更加表现出诗人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的急切心情。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未定,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令人余味无穷!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歌译文
春夜酣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听到鸟儿在啼叫。
忽然想起昨夜又是风声又是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诗歌亮点
《春晓》这首诗朗朗上口,老幼皆爱。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第一,它捕捉到了典型的春日气息,抒写春日带给人的感受。
旭日临窗,甜梦初醒。对于这个春宵梦酣、不知天明的美好季节,孟浩然是怎么说的?一句“春眠不觉晓”,你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妙了吗?
“处处闻啼鸟”,耳边到处是美妙动人的鸟鸣:有欢快的,有活泼的,有黄莺的叫声,有画眉的歌声……春天是多么生机勃勃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的雨,是最寻常不过的雨,蒙蒙细雨从天而降,像牛毛,像细丝,像银针;春天的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夜来风雨声”,轻风细雨把春天清洗得更加明丽,给人的感受也更加清新。
“万紫千红总是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给人的感受还有——五彩缤纷,无数的花儿竞相开放。在春天,我们目之所及皆繁花,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让人怎能不由衷地喜爱这一片盎然的春色!
第二,诗中时间的交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前两句写天已经大亮,诗人还处在迷迷糊糊的蒙眬状态,耳边听到屋外欢快的鸟鸣,这是诗人在早晨刚刚醒来时的感受。随后一句“夜来风雨声”,又写的是诗人昨夜在睡梦中听到一阵风雨声,把时间拉回了昨晚。最后一句,感叹庭院里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再一次让时间回到了早晨。
诗人写得非常巧妙,在今晨与昨夜的时间交错中,我们跟随诗人的思绪去联想,去感受诗歌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
《春晓》把春天的感受全部组合在一起,让我们领略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是多么希望春天永驻人间。当看到“花落知多少”的时候,诗人对春天的爱惜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种惜春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诗人故事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文艺青年”。二十五岁的他,为了心中的理想,背上行囊,辞亲远行,赴京赶考,却名落孙山。
据说,唐代著名山水派诗人王维和孟浩然是朋友。得知自己的好友考试落第,王维便想要帮着举荐举荐,于是邀请孟浩然到自己的翰林院见面。谁知坐了没多久,皇帝驾到,孟浩然一时心慌,竟然躲进了床底。
玄宗皇帝进了屋子,看到有两个茶杯在桌上,就问:“谁在这里做客?”王维就如实禀报皇帝:“是襄樊才子孟浩然。”孟浩然也只好从床底下爬出来参拜皇帝。
玄宗久闻孟浩然大名,就问他:“你最近有什么新作?”
孟浩然历来出口成章,当着皇帝面更想展现自己的文采,于是脱口吟出一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的意思很含蓄,是说世态炎凉,自己怀才不遇,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虽然不愿意白衣终老,但是无可奈何。
诗句含蕴丰富、语意双关、逐层递进,有一种悠远深厚的风格,孟浩然想把自己的满腹才华献给朝廷,但现实让他只能“北阙休上书”,带着满腹才华去“南山归敝庐”。
当着皇帝的面,孟浩然不能直抒胸臆,不敢说皇帝有眼无珠,就自怨自艾地说自己“不才”所以被“明主”弃,因此只能“永怀愁不寐”地看着“松月夜窗虚”,蹉跎了岁月。短短四十个字,把他焦虑、愤懑的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
唐玄宗听出了隐藏在诗句中的愤懑情绪,很不高兴,就对孟浩然说:“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一句话断送了孟浩然的仕途之梦。
之后,孟浩然在张九龄府中做了一份差事,郁郁不得志,于五十二岁因病故去。
诗歌拓展
时空交错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借由自然时空的转变,诗人的思绪与情感忽隐忽现。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从时间来说,是“今宵——他日——今宵”的转换;从空间来说,是“巴山——西窗——巴山”的转换。
诗中一开始聚焦这个雨夜,身在巴山:你问我回家的日子,可是这个日期还没有定。一问一答间,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回家之苦跃然纸上。抬眼看窗外:夜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与池水一同涨起来的,还有诗人心中的愁苦。
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写开去,驰骋想象,另辟蹊径,表达了想回家乡,与妻子互相倾诉想念之情的愿望。这时诗人的思绪飘到未来,想象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的美好景象,更加表现出诗人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的急切心情。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未定,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令人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