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后残留胆囊管结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残留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开腹手术,术中发现胆囊管后方汇和胆总管1例,7例发现残留胆囊管内结石。结论: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炎 胆囊切除手术 腹腔镜
  2003年~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42例,术后出现症状并出现残留胆囊结石患者10例,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急诊行开腹胆囊切除3例,其中1例因术中出现大出血而中转开腹,术中发现胆囊管后方汇入胆总管1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体征及出现寒战、发热有黄疸等胆管炎症状4例。行B超检查8例,发现残留胆囊管内结石4例,行CT检查4例发现残留胆囊管内结石3例。
  结 果
  本组7例经胆道探查术并结合胆道镜治疗,全部治愈康复出院,手术时间100~150分钟,平均110分钟。6例随访3~6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道狭窄等并发症。
  讨 论
  残留胆囊结石的原因:①胆囊炎时胆囊三角充血水肿,炎性粘连分离困难,致肝外胆管显露不清,或萎缩性胆囊炎时胆囊与肝总管紧密粘连,忽视胆囊管的解剖及处理或者患者肥胖,小网膜脂肪堆积过多或胃、肝左叶遮掩手术视野至肝外胆管显露不清,胆囊管位置或形态变化或与胆囊管周围解剖较困难有关。②术中操作不正规,在视野不清情况下盲目电切、电凝、钳夹、止血处理胆囊管过度牵拉胆囊,致肝总管、胆总管成角。在解剖分离、胆囊三角时,钳夹、结扎或切断前必须确认其解剖结构,切忌大块组织切断结扎。目前,腹腔镜切除术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由于腹腔镜下切除术是利用长杆状器械远离手术视野进行操作,缺乏开腹手术的手感,术者不能用指端去触摸要钳夹切撕的结构,不敢冒然损伤肝外胆管的危险去解剖胆囊管及肝管,至使残留胆囊管太长,残留胆囊结石;亦可因胆囊管内胆囊黏膜保留完整,成石因素仍然存在,在梗阻因素未消除的情况下,形成小胆囊继发感染上皮脱落,异物残留形成盲端结石。
  胆道残余结石:国内文献报道,LC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0.4%,2例经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见胆总管下端结石约黄豆大小2枚,另1例经ERCP行十二指乳头切开取出1枚绿豆大结石,均与胆囊结石相似,可能是麻醉机松后,胆囊管结石不进入胆总管所致。
  总之,在LC术中发现胆囊管较粗,胆囊内多发小结石时,应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以确定有无结石残留,若证实有结石,可采用胆道镜经扩张过的胆囊管或切开胆囊管取石。
  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②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既要让农村居民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也要让他们意识到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让高危人群主动学习和掌握糖尿病的防治措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③对在健康体检中已经发现血糖升高的人群,建议他们作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对他们要积极给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监测血糖,尽可能避免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达到一级预防;④对新诊断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多项研究结果证明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血糖的强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社区医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当前糖尿病严峻的流行现状、IFG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濒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28.
  2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10.
其他文献
矿山资源保障能力受生产能力、矿石品位、保有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按照不同的指标分析,矿山的资源保障能力也不尽相同。为避免单指标分析的缺陷,应采取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
平原县坚持生态治水理念,构建“水资源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和水工程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水治理机制改革、水价改革、水权制度改革、水利工程建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