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堂堂建委副主任,为何贪婪到连老婆的1元公交车票都要拿到单位报销?贪官被判入狱了,竟然搜罗了大包牙刷牙膏带进去,还想在里面继续当领导。百万赃款铺满了床底,平时却骑车上下班,他的内心真的HOLD住吗?
腐败分子到底是怎么一点一点蜕化变质的?除了制度缺失、监督不力等外部因素,内心贪欲也是重要的催化剂。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都会陆续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公职人员职业风险自我认识、评估和调适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用量化测试手段探测腐败心理轨迹,开启了心理预防职务犯罪的大门。
首次绘出腐败心理轨迹图
“世上没有谁天生就是贪官,那些堕落为罪犯的官员,大多具有一定的才干和能力,也曾经为国家作出过贡献,那么他们为何会一步一步坠入犯罪深渊呢?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南京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主任、鼓楼区纪委书记冯雯兰介绍说,为解开这个谜团,从2008年起,鼓楼区纪委、检察院和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合作,分析医疗行业、高校系统、工程建设三大领域职务犯罪情况,面对面访谈47名服刑人员,持续开展职务犯罪心理预防调查。为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心理发生、发展、演变规律,2011年又对近200名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职务犯罪心理构成特征、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过程、职务犯罪心理外化模式、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国内首份关于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通常经历以下历程:掌握权力——受到诱惑——欲望增强——选择手段——动机斗争——侥幸心理——选择权钱交易——钱财来得容易——欲求变得强烈——以权谋私手段强化。”主导这项调查的南京大学教授狄小华介绍说。
职务犯罪心理一般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改造六个阶段,心理过程极为复杂。而心理轨迹往往呈现出需要由常态到畸变、心态由失衡到病态、行为则由被动到自动。
五个“事故多发地带”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曾接受过形式不同的反腐败教育。但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反腐败教育流于形式:一般只单方面地指责罪犯素质差,很少具体分析导致他们犯罪的具体原因;只是泛泛而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缺乏指导受贿后如何中止的方法;只是空洞地说要廉洁、不要收礼,没有提出既能适应环境又不至堕落的具体路径。
调查报告指出,不论是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外化还是恶化,有的与职务犯罪面临的挫折有关,有的则与他们对问题的不当归因有关,还有的甚至就是心态失常的结果。为此,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的风险,掌握调整心态的正当途径和方法,学会体验幸福,保持心理平和等,对于防止他们心理问题恶化,行为出轨甚至违法犯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南京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鼓楼区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介绍:通过对近300名罪犯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公职人员在面临下列情形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并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形成职务犯罪的动机。
一是当仕途受阻、升迁无望时,一些公职人员会因感受到“失意”,而将原来争取晋升的努力,转化为“捞一把”的动力,逐步将心思放到以权谋私上。
二是当比较失当、物质欲望增强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并产生不满情绪,形成权钱交易的动机。
三是当配偶责备、自尊心受损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不知不觉地听从“枕边风”捞钱,或放任自己亲属以权力影响“挣钱”。
四是当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时,有的公职人员由于需要精神的慰藉,更容易被情色所俘获。而一旦生活出现“越轨”,就会出现入不敷出或欲罢不能的情况,为维持这种情况,权力被滥用也就不可避免。职务犯背后常有情妇、“小三”的身影,就是这种情况的例证。
五是当各种荣誉加身或觉得自己立有大功劳时,有的公职人员会有忘乎所以的状态,或者产生应该享受人生、乐享生活的心态,从而放松要求,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读心术”试用获好评
这本《手册》是南京市鼓楼区纪委、检察院联合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根据实证研究所揭示的职务犯罪心理特征、演变规律以及公职人员堕落的历程,研制推出的。目的是让每一公职人员能够认识犯罪,了解自己,正视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
狄小华教授表示:“某一因素风险的高低直接说明了这一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职务犯罪心理的构成。如动力因素的评估如果是高风险,就表明它已经接近甚至达到职务犯罪心理结构中动力因素所需要的水平,但还不能说已经具备了职务犯罪所必需的心理条件。只有当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和心态因素都处于高风险时,才能说明已经实施过犯罪或犯罪正在逼近。”
杨建萍检察长告诉记者,《手册》推出后,在部分辖区内单位开展测试应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实际反应继续改进设计,为职务犯罪预防提供更加有效的“读心术”。
冯雯兰书记表示,推出这项预防举措,目的是在深入研究并推动建立不敢犯的惩罚机制、不能犯的制度机制和不必犯的分配机制的同时,建立官员不愿犯的自律机制,从心理源头上开展职务犯罪预防。
34题测出你离腐败的距离
在拿到《手册》前,记者先是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套自测题的问题选择部分。出题者为公职人员详细设计了腐败指数34问,从动力因素、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心态因素、潜意识等五个方面让公职人员自测腐败心理倾向或风险。
第一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动力因素评估,共八题。(1)你认同“人无外财不富”吗?(2)你认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吗?(3)你认同“不腐败就会被边缘化”吗?(4)你有对金钱和珠宝、字画等财物的渴望吗?(5)你有对当官或者升官的渴望吗?(6)你有对婚外情或者婚外性生活的渴望吗?(7)你对党和政府有效遏制腐败的信心如何?(8)你有对自己履行公职的责任感吗? 第二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调节因素评估,共五题。(1)你认同以下说法吗:领导权威体现在“说了算”;官员应当按其职位享受相应特权;对单位作过贡献就应当享受待遇。(2)你经常面临以下诱惑吗:吹捧、拍马,很少听到批评甚至提醒;请客送礼或其他形式的免费高档消费;被安排接受各种形式的异性服务。(3)你认同下列对你的描述吗:单位或者一些事上我“说了算”;我很享受“三公”消费;我很习惯免费消费和他人送礼物。(4)你认同以下对你收礼情况的描述吗:只收数额或者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金钱或礼物;每次收别人礼物都会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很少关注他人送什么和礼物的数额或价值。(5)你认同以下说法吗:礼尚往来只要数额不超过5000元不是受贿;只要没造成单位损失收礼不构成犯罪;法不责众大家捞好处自己捞些不会出问题。
第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特征因素评估,共八题。(1)法不责众,周围人腐败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2)过去收礼、送礼都没事,现在收礼、送礼也没事。(3)抓到的毕竟少数,自己难得收礼不会有事的。(4)是多年的老关系送的礼,他不可能出卖自己。(5)我被领导所倚重,自己若有问题领导会保的。(6)在司法机关有铁的关系,即使有问题也不怕。(7)都是以合法的形式拿的别人的好处肯定没事。(8)即使被查只要自己硬抗着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第四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心态因素评估,共八题。(1)自己的晋升取决于领导是否赏识。(2)自己在单位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3)周围人都富了自己却还条件一般。(4)努力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5)升职没有希望来点实惠才是真的。(6)关系不和谐回到家也找不到感觉。(7)领导赏识同事羡慕正春风得意时。(8)爱人或子女常抱怨条件不如人家。
第五方面,职务犯罪的“潜意识”因素评估,共五题。(1)收受礼物我只关注谁送的而不关心送了什么。(2)我与因业务而结识的朋友已经不分你我。(3)我与因业务结识的朋友礼尚往来不再避嫌。(4)我接受别人贿赂时已没有收与不收的思想斗争。(5)已经形成将贿赂的财物转化为合法收入的渠道。
在拿到《手册》后,发现“风险的自我评估”这一部分,还包括第六方面:职务犯罪风险的综合评估。以上五个方面的每个问题选择都有对应的自我评估方式,分为计分和评估。如第五部分,按不“认同(1分),中立(2分),认同(3分),很认同(4分),非常认同(5分)”计分;评估则分为三档,每一题的得分都为2分以下(包括2分)属于低风险,至少一题得分为3分属于中风险,至少一题得分在4分以上属于高风险,得高分题越多犯罪恶性越大。
当读到这本《手册》时,或许腐败的剧情已经上演,此时此刻你该考虑的是,是正视问题以悬崖勒马,还是作践自己继续身陷腐败官员的人身怪圈。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制造出“后悔药”,所以,勇于跳出腐败官员的人生怪圈,避免风险扩大才是唯一的选择。
(更多内容请翻阅本刊第85页“特别观察”《五剂“心”药直指贪欲之本》)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当记者通过互联网看到34道自测题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相关的评论,有支持、有质疑。记者就其中各方较为关心的三个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为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本《手册》,答疑解惑。
刊:测试的题目过于直白,您觉得答题者会说出心里话吗?
梅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我觉得还是会的,因为这些题目只是自测,答题者自己做、自己评价,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警醒。目前,不能指望这会成为一种可公开的问卷,出题者和答题者都没有这么“弱智”,我们的目的是让官员抛开“人前的自我”,回归“真实的自我”,看清自己离腐败有多远,从而有所敬畏。有了敬畏就有了自觉接受教育和制度约束的心理基础,我们的教育才有深入人心的可能。
刊:您觉得这个《手册》对反腐败能起到实际作用吗?
狄小华(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所所长):这不是标准的测试,而是一个自我评估。准确地说,这个册子要达到对另外一个人的评估,难;但作为自身的评估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制度才是反腐最重要的东西。但制度怎么深入人心,让执法者严格执行,司法者严格司法,守法者严格守法?这需要心理学来帮助。制度老沉不下去,也没用。此前媒体报道只关注了《手册》里的自我评估题,忽略了其他部分。我觉得一个完整的《手册》,科学性在于遵循了实证研究;自我评估也不是一个标准的心理测量,它只是满足现实教育的需要。
刊:有质疑的声音提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应该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编写《手册》有点“不务正业”,您怎么看?
梅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预防职务犯罪要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三者缺一不可。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创新预防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也是检察机关在开展专业化预防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事情;同时,从长远来看,检察机关应该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着力于专业化预防。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化预防的自主性还不够,还需要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一同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手册》的推出,目的是让每一名官员能够认识犯罪,了解自己,正视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
腐败分子到底是怎么一点一点蜕化变质的?除了制度缺失、监督不力等外部因素,内心贪欲也是重要的催化剂。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都会陆续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公职人员职业风险自我认识、评估和调适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用量化测试手段探测腐败心理轨迹,开启了心理预防职务犯罪的大门。
首次绘出腐败心理轨迹图
“世上没有谁天生就是贪官,那些堕落为罪犯的官员,大多具有一定的才干和能力,也曾经为国家作出过贡献,那么他们为何会一步一步坠入犯罪深渊呢?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南京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主任、鼓楼区纪委书记冯雯兰介绍说,为解开这个谜团,从2008年起,鼓楼区纪委、检察院和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合作,分析医疗行业、高校系统、工程建设三大领域职务犯罪情况,面对面访谈47名服刑人员,持续开展职务犯罪心理预防调查。为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心理发生、发展、演变规律,2011年又对近200名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职务犯罪心理构成特征、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过程、职务犯罪心理外化模式、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国内首份关于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通常经历以下历程:掌握权力——受到诱惑——欲望增强——选择手段——动机斗争——侥幸心理——选择权钱交易——钱财来得容易——欲求变得强烈——以权谋私手段强化。”主导这项调查的南京大学教授狄小华介绍说。
职务犯罪心理一般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改造六个阶段,心理过程极为复杂。而心理轨迹往往呈现出需要由常态到畸变、心态由失衡到病态、行为则由被动到自动。
五个“事故多发地带”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曾接受过形式不同的反腐败教育。但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反腐败教育流于形式:一般只单方面地指责罪犯素质差,很少具体分析导致他们犯罪的具体原因;只是泛泛而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缺乏指导受贿后如何中止的方法;只是空洞地说要廉洁、不要收礼,没有提出既能适应环境又不至堕落的具体路径。
调查报告指出,不论是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外化还是恶化,有的与职务犯罪面临的挫折有关,有的则与他们对问题的不当归因有关,还有的甚至就是心态失常的结果。为此,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的风险,掌握调整心态的正当途径和方法,学会体验幸福,保持心理平和等,对于防止他们心理问题恶化,行为出轨甚至违法犯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南京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鼓楼区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介绍:通过对近300名罪犯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公职人员在面临下列情形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并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形成职务犯罪的动机。
一是当仕途受阻、升迁无望时,一些公职人员会因感受到“失意”,而将原来争取晋升的努力,转化为“捞一把”的动力,逐步将心思放到以权谋私上。
二是当比较失当、物质欲望增强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并产生不满情绪,形成权钱交易的动机。
三是当配偶责备、自尊心受损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不知不觉地听从“枕边风”捞钱,或放任自己亲属以权力影响“挣钱”。
四是当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时,有的公职人员由于需要精神的慰藉,更容易被情色所俘获。而一旦生活出现“越轨”,就会出现入不敷出或欲罢不能的情况,为维持这种情况,权力被滥用也就不可避免。职务犯背后常有情妇、“小三”的身影,就是这种情况的例证。
五是当各种荣誉加身或觉得自己立有大功劳时,有的公职人员会有忘乎所以的状态,或者产生应该享受人生、乐享生活的心态,从而放松要求,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读心术”试用获好评
这本《手册》是南京市鼓楼区纪委、检察院联合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根据实证研究所揭示的职务犯罪心理特征、演变规律以及公职人员堕落的历程,研制推出的。目的是让每一公职人员能够认识犯罪,了解自己,正视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
狄小华教授表示:“某一因素风险的高低直接说明了这一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职务犯罪心理的构成。如动力因素的评估如果是高风险,就表明它已经接近甚至达到职务犯罪心理结构中动力因素所需要的水平,但还不能说已经具备了职务犯罪所必需的心理条件。只有当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和心态因素都处于高风险时,才能说明已经实施过犯罪或犯罪正在逼近。”
杨建萍检察长告诉记者,《手册》推出后,在部分辖区内单位开展测试应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实际反应继续改进设计,为职务犯罪预防提供更加有效的“读心术”。
冯雯兰书记表示,推出这项预防举措,目的是在深入研究并推动建立不敢犯的惩罚机制、不能犯的制度机制和不必犯的分配机制的同时,建立官员不愿犯的自律机制,从心理源头上开展职务犯罪预防。
34题测出你离腐败的距离
在拿到《手册》前,记者先是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套自测题的问题选择部分。出题者为公职人员详细设计了腐败指数34问,从动力因素、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心态因素、潜意识等五个方面让公职人员自测腐败心理倾向或风险。
第一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动力因素评估,共八题。(1)你认同“人无外财不富”吗?(2)你认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吗?(3)你认同“不腐败就会被边缘化”吗?(4)你有对金钱和珠宝、字画等财物的渴望吗?(5)你有对当官或者升官的渴望吗?(6)你有对婚外情或者婚外性生活的渴望吗?(7)你对党和政府有效遏制腐败的信心如何?(8)你有对自己履行公职的责任感吗? 第二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调节因素评估,共五题。(1)你认同以下说法吗:领导权威体现在“说了算”;官员应当按其职位享受相应特权;对单位作过贡献就应当享受待遇。(2)你经常面临以下诱惑吗:吹捧、拍马,很少听到批评甚至提醒;请客送礼或其他形式的免费高档消费;被安排接受各种形式的异性服务。(3)你认同下列对你的描述吗:单位或者一些事上我“说了算”;我很享受“三公”消费;我很习惯免费消费和他人送礼物。(4)你认同以下对你收礼情况的描述吗:只收数额或者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金钱或礼物;每次收别人礼物都会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很少关注他人送什么和礼物的数额或价值。(5)你认同以下说法吗:礼尚往来只要数额不超过5000元不是受贿;只要没造成单位损失收礼不构成犯罪;法不责众大家捞好处自己捞些不会出问题。
第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特征因素评估,共八题。(1)法不责众,周围人腐败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2)过去收礼、送礼都没事,现在收礼、送礼也没事。(3)抓到的毕竟少数,自己难得收礼不会有事的。(4)是多年的老关系送的礼,他不可能出卖自己。(5)我被领导所倚重,自己若有问题领导会保的。(6)在司法机关有铁的关系,即使有问题也不怕。(7)都是以合法的形式拿的别人的好处肯定没事。(8)即使被查只要自己硬抗着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第四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心态因素评估,共八题。(1)自己的晋升取决于领导是否赏识。(2)自己在单位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3)周围人都富了自己却还条件一般。(4)努力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5)升职没有希望来点实惠才是真的。(6)关系不和谐回到家也找不到感觉。(7)领导赏识同事羡慕正春风得意时。(8)爱人或子女常抱怨条件不如人家。
第五方面,职务犯罪的“潜意识”因素评估,共五题。(1)收受礼物我只关注谁送的而不关心送了什么。(2)我与因业务而结识的朋友已经不分你我。(3)我与因业务结识的朋友礼尚往来不再避嫌。(4)我接受别人贿赂时已没有收与不收的思想斗争。(5)已经形成将贿赂的财物转化为合法收入的渠道。
在拿到《手册》后,发现“风险的自我评估”这一部分,还包括第六方面:职务犯罪风险的综合评估。以上五个方面的每个问题选择都有对应的自我评估方式,分为计分和评估。如第五部分,按不“认同(1分),中立(2分),认同(3分),很认同(4分),非常认同(5分)”计分;评估则分为三档,每一题的得分都为2分以下(包括2分)属于低风险,至少一题得分为3分属于中风险,至少一题得分在4分以上属于高风险,得高分题越多犯罪恶性越大。
当读到这本《手册》时,或许腐败的剧情已经上演,此时此刻你该考虑的是,是正视问题以悬崖勒马,还是作践自己继续身陷腐败官员的人身怪圈。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制造出“后悔药”,所以,勇于跳出腐败官员的人生怪圈,避免风险扩大才是唯一的选择。
(更多内容请翻阅本刊第85页“特别观察”《五剂“心”药直指贪欲之本》)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当记者通过互联网看到34道自测题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相关的评论,有支持、有质疑。记者就其中各方较为关心的三个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为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本《手册》,答疑解惑。
刊:测试的题目过于直白,您觉得答题者会说出心里话吗?
梅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我觉得还是会的,因为这些题目只是自测,答题者自己做、自己评价,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警醒。目前,不能指望这会成为一种可公开的问卷,出题者和答题者都没有这么“弱智”,我们的目的是让官员抛开“人前的自我”,回归“真实的自我”,看清自己离腐败有多远,从而有所敬畏。有了敬畏就有了自觉接受教育和制度约束的心理基础,我们的教育才有深入人心的可能。
刊:您觉得这个《手册》对反腐败能起到实际作用吗?
狄小华(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所所长):这不是标准的测试,而是一个自我评估。准确地说,这个册子要达到对另外一个人的评估,难;但作为自身的评估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制度才是反腐最重要的东西。但制度怎么深入人心,让执法者严格执行,司法者严格司法,守法者严格守法?这需要心理学来帮助。制度老沉不下去,也没用。此前媒体报道只关注了《手册》里的自我评估题,忽略了其他部分。我觉得一个完整的《手册》,科学性在于遵循了实证研究;自我评估也不是一个标准的心理测量,它只是满足现实教育的需要。
刊:有质疑的声音提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应该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编写《手册》有点“不务正业”,您怎么看?
梅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预防职务犯罪要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三者缺一不可。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创新预防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效果也是检察机关在开展专业化预防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事情;同时,从长远来看,检察机关应该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着力于专业化预防。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化预防的自主性还不够,还需要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一同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手册》的推出,目的是让每一名官员能够认识犯罪,了解自己,正视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