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善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算术问题。
  利他主义源于何处?是动物本能还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感?我们往往把德行善举与思想、品格、操守联系在一起,对于人,这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当我们看到动物们以惊人的英勇自我牺牲时该怎么办呢?当幼鸟受威胁时,松鸡会假装折断翅膀,在野兽面前蹦蹦跳跳,吸引其注意力;鲑鱼为了繁衍后代进行的漫长旅程更是可歌可泣;一种章鱼,为了看护自己的后代,竟可以不吃不喝直至饿死。我们该说动物有着与我们一样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吗?
  当然,你可能会指出以上各例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牺牲,你会说倘不如此,它们的后代就活不下来。你是对的。可是,动物的大量利他行为并非仅仅针对自己的子女。猛兽来袭,鸟、旱獭和猴子会发出警告的叫声,这种叫声无疑增加了发声者被注意的可能性,强壮的羚羊们在狮子面前蹦跳着逃跑,这似乎是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牵制对手,你怎么解释蜜罐蚁那被压抑的个性呢?它被吊在巢顶上,形如小罐,被伙伴们当成容器使用;至于海豚的友爱互助就更著名了,有人认为海豚救人就是这一友爱精神推而广之的结果。
  达尔文把这些动物的利他行为列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他承认对此难以找出满意的解释,但同时也坚信不管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这些行为都必定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都是合理的,动物最终一定能从这种行为中获得好处。
  现在,基因选择理论已经可以解释达尔文的难题了。研究者指出,动物的利他行为背后,都是自私基因的作用。为一只不相干的动物去死当然不值得,但是为了三个兄弟去死则是值得的。“我”的基因延续下去的可能性由原来的50%变成了75%。同样,为若干个堂兄弟去死也是值得的,只要基因延续的可能大于见死不救。著名学者霍尔丹这样概括这一理论:“我可以为两个兄弟或八个堂兄弟牺牲我的生命。”
  那么,非亲族的利他主义呢?答案是为了自保,假如你是一只角马,当你发现几只狮子潜近时,你该怎么办呢?是自己悄悄溜走还是提醒大伙一起跑?乍一看,前者似乎更保险,可事实也许正相反,你的独自行动可能会更引起狮子的注意,或者你可能正好跑进早已设好的埋伏,而且独自逃跑的你,也就享受不到群体的保护,这么一来,还是提醒大家一起跑才是上策。
  利他主义的另一目的是“自炫”,如羚羊在狮子面前蹦跳,很可能是在向对手显示自己过人的体力,须知,狮子的捕猎绝非碰大运,它们总是选择老弱病残下手——这样花费的代价最小,而成功率最高。你一旦被它们排除在外,你就安全多了。
  这并非是说,基因是个阴险冷酷、工于心术的家伙,实际上,“自私的基因”只是种拟人化的说法。基因是没有判断力和前瞻性的,只不过,正好“做对了”的动物更有可能保持它的基因,而那些反应不当的动物则早早晚晚被淘汰,进化是建立在淘汰率之上的。
  从人的观点看,动物是不可理解的,有时自私自利,有时又极富牺牲精神,有时爱子如命,有时又视为敝屣甚至杀婴。但不要忘了,一切行为(包括利他行为)的报偿就是基因能最大限度地延续并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没有“好”行为或“坏”行为,只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行为。
  这种结果也许会令你感到沮丧,因为在无私行为的背后竟有如此冷酷的算计。(显然,不管我们人类的利他主义被赋予了多少精神内涵,较之动物有多少自觉性,你都得承认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你会问:动物行为是不分好坏的,那么人呢?如果目的是为了获取报偿,那么好行为还是好行为吗?德行善举与沽名钓誉之间的区别何在?
  对我们基因的自私性,不知道道德大师们会怎么说。也许所谓好行为,不过是“利生”的推而广之的表现。当然,每种东西迟早都会有它自己的真理,然而如果不能成功地存在下去,一切真理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一种好行为永远只是得到称赞而得不到报偿,它就只能永远是少数人的牺牲,或者说是对于老实人的骗局,而于世道人心并无多大的改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宁要一个“伪君子”,也不要一个“真小人”。
  “善有善报”这句话,它的含义比表面看来要深刻得多。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