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研究中发现,我国水利工程存在一定弊端。在水利复杂性上,得出工程需要改善的方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阐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系统 水利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96-1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1.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有诸多个单项工程相互组成的,所以在对系统相关管理时,需要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对一项工程管理能够满足综合性需求。在对整个工程布局时,水利工程管理和经济问题存在相关性,在对整个工程布局时,需要注重工程之间的协调性。然而,水利工程是属于公益性事业,工程得以建设而成,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员帮助。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水利工程是利民工程,它的价值性不能体现在经济价值上,更不能使用市场消费观去分析。如果存在市场的经济价值,就很难保障生态价值。不同的水利工程,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约束力和涵义。在现实生活中,这虽然存在矛盾性,而且也会发生本质变化,进而开辟出一个新的项目。
1.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发展时间比较短,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水利信息系统才开始参照国际标准,才开始引进相关设备。随着不断发展之过程中,我国开始研制出符合本土水利信息收集需求的系统软件。在20世纪末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部门需求量非常大,先后成立了相关的防洪减灾部门,这个时候水利管理信息化才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
1.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足
发展到当下,从我国的水利管理信息化报告中得知,我国的信息化还没有形成系统和规划,发展比较混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不足之处明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锁定要目标,要进行统一规划,推动管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实现。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
2.1研究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研究,主体理论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结合基础上,从信息化层面分析,关注点放置在工程实质和工程整体所需的管理数据。拥有了这些数据,能够更好的对水利工程进行蓝图绘制,把“水利”和“数字”相互结合,在信息建设管理过程中,使得信息系统建设得以完善,带动水利工程发展。
2.2研究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它推动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而且各项技术在使用中,为水利工程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多保障。例如: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可以监控各个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的使用拓展了水利工程范畴,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研究目的,最关键的意义在意满足我国的水利对数字化的要求,对水利工程发展转向数字化管理有重要意义。从当前发展实际上看,我国信息化水利方面还比较落后,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将其放置在重要发展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3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方式
3.1数据采集
借助计算机技术平台,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借助已经转换出的指令来协助信息转化过程,会更加便利信息转化。当前,计算机使用范畴广泛,展现出了信息索取的便捷性。在电子和科技相互结合的时代里,有序对资源进行开发使用,将其使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一项序列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因此,应该将系统和整体性相互结合,从而实现结构稳定性。水利工程同地理信息息息相关,使用3s技术更加方便数据采集。搭建了网络系统之后,借助相关辅助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信息,最后形成报告。数据的来源,主要有水质监测、水文以及河道等等。。数据整合之后,会由相关人员存人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显示各区域河道、水沙等相关特征,堤防工程投入使用后各处反映的情报,以及各监管水库的泄流应对情况。
3.2项目建设
水利工程信息化,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符合周期性发展需求,保障工程稳健发展。水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搭建管理以及运行管理,整体管理形式一旦健全,使得行政管理方便被支配。从微观角度上看,建立起项目,根据设计、实施、运营以及建工各个时期的相互结合,使得工作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项目特殊性,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每个单位都承担一定的责任。而在项目建设阶段,确定出项目法人在整个项目监督之过程,从起引入资源管理到资金负责全过程,如果一旦有风险出现,自己就应该肩负起更多责任。在微观管理中,这是对立的两种。因此,需要立法和执法相互推动,每项工作都应该井然有序进行,对应的工程和项目都需要实现资源化管理。
3.3管理结构
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结构,需要在底部建设出一个网络平台,将其当成信息交流促进平台。借助互联网,在全球信息整合在一起,这些信息主要包含水利资讯、气象,信息交流实现商务交流。定位为基层网络结构,最重要是给水利工程相关部分提供交流途径。水利工程需要系统结构连接着其他的业务,业务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从而推动高速结构循环系统实现。当信息化相关检测数据得出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进一步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优化之关键。
4结束语
从水利信息管理上看,这主要包含水资源系统管理以及防汛指挥系统连个层面。水资源管理系统,要建立起数据库,这些数据要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流域和区域管理发展需求。数据库满足信息查询、资源共享,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便利。当提升了水利管理科技含量,会更好的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贤,许有鹏,徐光来.水利工程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研究--以太湖西苕溪流域为例[J]. 《水利水电技术》 ISTIC PKU -2012年9期.
[2]黄翠芳.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量为分析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ISTIC PKU CSSCI -2012年6期.
[3]王敏.于国会论定风量调节阀在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与通风空调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 》 -2013年25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系统 水利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96-1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1.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有诸多个单项工程相互组成的,所以在对系统相关管理时,需要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对一项工程管理能够满足综合性需求。在对整个工程布局时,水利工程管理和经济问题存在相关性,在对整个工程布局时,需要注重工程之间的协调性。然而,水利工程是属于公益性事业,工程得以建设而成,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员帮助。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水利工程是利民工程,它的价值性不能体现在经济价值上,更不能使用市场消费观去分析。如果存在市场的经济价值,就很难保障生态价值。不同的水利工程,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约束力和涵义。在现实生活中,这虽然存在矛盾性,而且也会发生本质变化,进而开辟出一个新的项目。
1.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发展时间比较短,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水利信息系统才开始参照国际标准,才开始引进相关设备。随着不断发展之过程中,我国开始研制出符合本土水利信息收集需求的系统软件。在20世纪末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部门需求量非常大,先后成立了相关的防洪减灾部门,这个时候水利管理信息化才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
1.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足
发展到当下,从我国的水利管理信息化报告中得知,我国的信息化还没有形成系统和规划,发展比较混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不足之处明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锁定要目标,要进行统一规划,推动管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实现。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
2.1研究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研究,主体理论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结合基础上,从信息化层面分析,关注点放置在工程实质和工程整体所需的管理数据。拥有了这些数据,能够更好的对水利工程进行蓝图绘制,把“水利”和“数字”相互结合,在信息建设管理过程中,使得信息系统建设得以完善,带动水利工程发展。
2.2研究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它推动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而且各项技术在使用中,为水利工程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多保障。例如: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可以监控各个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的使用拓展了水利工程范畴,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研究目的,最关键的意义在意满足我国的水利对数字化的要求,对水利工程发展转向数字化管理有重要意义。从当前发展实际上看,我国信息化水利方面还比较落后,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将其放置在重要发展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3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方式
3.1数据采集
借助计算机技术平台,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借助已经转换出的指令来协助信息转化过程,会更加便利信息转化。当前,计算机使用范畴广泛,展现出了信息索取的便捷性。在电子和科技相互结合的时代里,有序对资源进行开发使用,将其使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一项序列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因此,应该将系统和整体性相互结合,从而实现结构稳定性。水利工程同地理信息息息相关,使用3s技术更加方便数据采集。搭建了网络系统之后,借助相关辅助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信息,最后形成报告。数据的来源,主要有水质监测、水文以及河道等等。。数据整合之后,会由相关人员存人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显示各区域河道、水沙等相关特征,堤防工程投入使用后各处反映的情报,以及各监管水库的泄流应对情况。
3.2项目建设
水利工程信息化,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符合周期性发展需求,保障工程稳健发展。水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搭建管理以及运行管理,整体管理形式一旦健全,使得行政管理方便被支配。从微观角度上看,建立起项目,根据设计、实施、运营以及建工各个时期的相互结合,使得工作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项目特殊性,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每个单位都承担一定的责任。而在项目建设阶段,确定出项目法人在整个项目监督之过程,从起引入资源管理到资金负责全过程,如果一旦有风险出现,自己就应该肩负起更多责任。在微观管理中,这是对立的两种。因此,需要立法和执法相互推动,每项工作都应该井然有序进行,对应的工程和项目都需要实现资源化管理。
3.3管理结构
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结构,需要在底部建设出一个网络平台,将其当成信息交流促进平台。借助互联网,在全球信息整合在一起,这些信息主要包含水利资讯、气象,信息交流实现商务交流。定位为基层网络结构,最重要是给水利工程相关部分提供交流途径。水利工程需要系统结构连接着其他的业务,业务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从而推动高速结构循环系统实现。当信息化相关检测数据得出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进一步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优化之关键。
4结束语
从水利信息管理上看,这主要包含水资源系统管理以及防汛指挥系统连个层面。水资源管理系统,要建立起数据库,这些数据要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流域和区域管理发展需求。数据库满足信息查询、资源共享,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便利。当提升了水利管理科技含量,会更好的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贤,许有鹏,徐光来.水利工程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研究--以太湖西苕溪流域为例[J]. 《水利水电技术》 ISTIC PKU -2012年9期.
[2]黄翠芳.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量为分析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ISTIC PKU CSSCI -2012年6期.
[3]王敏.于国会论定风量调节阀在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与通风空调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 》 -2013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