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知的起点是无知,所以知道自己无知很重要。以苏格拉底的辩证眼光看来,自知其无知甚至可以说是哲学的智慧。然而无知毕竟不等于知,意识到无知只是起点,由无知到知则是一个艰苦而永无止境的过程。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罗马人塞内卡(Seneca)说:“人生苦短,智术无涯(ars longa,vita brevis)”,大概也是同样的感叹。然而认识到这一点,该是让我们在求知过程中,始终保持谦卑的虚怀,而不是知难而退,更不是自暴自弃。
求知的办法,首先是广泛阅读。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写出了由读书学习而达到创造自如的境界。唐朝另一位大文人韩愈更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日以继夜,“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来有学问的人,没有不努力读书思考就可以有成就的。哪怕天生聪慧,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学苦读,也终难有出色的成绩。然而死读书而不独立思考,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阅读得来的知识做基础,只凭空乱想,那就更危险。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要有知识,首先要读书,又还要有批评的眼光,独立思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讲孔子说“三人行”和柏拉图《申辩篇》,我强调自知其无知是上进的起点,要学生不要担心自己不懂。但不说明求知的艰难,给学生造成一个虚假印象,甚至使他们安于无知,那可就是误人子弟了。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须经过艰苦努力方能获得者才有价值,求知和做学问也不例外。
北京原来是南京
文/周振鹤
今天的北京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但在古代很长的时期里,北京是一个地方的称号,而不是那个地方的地名。这个称号可以望文生义,就是“北方的都城”的意思。中国历史上以北京为号的地方有不少,这里只举几个主要的例子。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称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为北京。唐朝则以太原府为北京,因为这里是龙兴之地。北宋为了表示抗辽,乃以河北大名府为北京。明代初年,朱元璋因为仰慕宋朝的制度,打算以开封作为永久首都,因此建为北京,后来发现开封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才取消北京称号。中国历来有陪都制度,首都当然只有一个,陪都却可以有好几个,以上这几个北京都是皇帝钦定的陪都。还有的北京只是习惯的称呼,如西晋时南方人有称洛阳为北京的,那意思就指称其为北方的京城,并非当时在洛阳之外尚有南京、东京、西京之类的陪都。南朝刘宋时,还有称京口(今江苏镇江)为北京的,也不是正式称号。
倒过来,今天的北京在历史上则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最早叫做蓟,先秦时是燕国的都城。唐代安史之乱时,一度称为燕京。辽代的时候做过陪都南京,地名则叫幽都府。金朝时称中都,元朝为大都。明朝初年叫北平府,明成祖登基后改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因为当时的首都是京师应天府(今南京),所以这里称为北京。过了十来年,正式迁都北京,就改称京师了,而把原来的京师改为南京。清朝延用明代的京师称号不变,辛亥革命以后仍用此称,但习惯上自明代永乐年间以后都称之为北京。不过明清两代北京都只是称号,表示其首都的地位,具体地名则是顺天府。民国以后废府存县,北京才成为具体的地名。
世事如棋
文/葛兆光
有时候,下棋是赏心乐事,观棋也是赏心乐事。古代有“烂柯”故事,说的是一个进山砍柴的樵夫看仙人下棋,乐而忘返,结果,“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连带来砍柴的斧柄也已朽烂。有时候,下棋却是苦事,里面有艰辛,也有苦涩,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那个把生命都押在解“珍珑”的人心里,棋局就是生命,所以有人说,下棋就是“赌棋”,而赌棋有时候就是“赌命”。听说,清代围棋史上有“血泪篇”,一个以棋为命的人,呕心沥血下十局棋,泣泪滴血,棋下完了,生命也仿佛结束了,这让人想起川端康成那篇著名的写日本围棋本因坊易位时那种苦涩和辛酸心情的小说。
作为隐喻,“棋”在中国常用来比喻世事。“世事如棋”和“人生如戏”正好一对儿,常常是人们感慨时的口头禅。“人生如戏”的意思,是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生仿佛常在演别人写好并导演的戏剧。然而,世事如棋的意思,却还要更复杂一些,依我想也许有三条:一来因为棋子为弈者操纵,世上的人亦然;二来因为棋局反复,如世间政局之无常;三来棋局本身即仿效宇宙天地,所有纵横捭阖都在这个宇宙中进行。据说,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六博棋局就是天地格局的缩影,围棋盘则是象征“天圆地方”,中国象棋里的楚河汉界就更不必说,弈棋的两方各自仿佛交战的两国,人下棋就仿佛人在现世,说不尽地争夺地盘、尔虞我诈,没完没了地横车跃马、攻城略地。
世事如棋,棋如世事。据说,中国象棋“将帅”在王宫里不出门,要靠他人保护,西洋象棋“王”、“后”四处征战,“后”更是威风八面,已经被有历史癖的学者分析出了这里有东西方政治观念的差异,这不知是真是假。
《智术无涯》张隆溪 周振鹤 葛兆光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5 定价:13.00元
求知的办法,首先是广泛阅读。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写出了由读书学习而达到创造自如的境界。唐朝另一位大文人韩愈更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日以继夜,“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来有学问的人,没有不努力读书思考就可以有成就的。哪怕天生聪慧,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学苦读,也终难有出色的成绩。然而死读书而不独立思考,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阅读得来的知识做基础,只凭空乱想,那就更危险。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要有知识,首先要读书,又还要有批评的眼光,独立思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讲孔子说“三人行”和柏拉图《申辩篇》,我强调自知其无知是上进的起点,要学生不要担心自己不懂。但不说明求知的艰难,给学生造成一个虚假印象,甚至使他们安于无知,那可就是误人子弟了。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须经过艰苦努力方能获得者才有价值,求知和做学问也不例外。
北京原来是南京
文/周振鹤
今天的北京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但在古代很长的时期里,北京是一个地方的称号,而不是那个地方的地名。这个称号可以望文生义,就是“北方的都城”的意思。中国历史上以北京为号的地方有不少,这里只举几个主要的例子。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称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为北京。唐朝则以太原府为北京,因为这里是龙兴之地。北宋为了表示抗辽,乃以河北大名府为北京。明代初年,朱元璋因为仰慕宋朝的制度,打算以开封作为永久首都,因此建为北京,后来发现开封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才取消北京称号。中国历来有陪都制度,首都当然只有一个,陪都却可以有好几个,以上这几个北京都是皇帝钦定的陪都。还有的北京只是习惯的称呼,如西晋时南方人有称洛阳为北京的,那意思就指称其为北方的京城,并非当时在洛阳之外尚有南京、东京、西京之类的陪都。南朝刘宋时,还有称京口(今江苏镇江)为北京的,也不是正式称号。
倒过来,今天的北京在历史上则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最早叫做蓟,先秦时是燕国的都城。唐代安史之乱时,一度称为燕京。辽代的时候做过陪都南京,地名则叫幽都府。金朝时称中都,元朝为大都。明朝初年叫北平府,明成祖登基后改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因为当时的首都是京师应天府(今南京),所以这里称为北京。过了十来年,正式迁都北京,就改称京师了,而把原来的京师改为南京。清朝延用明代的京师称号不变,辛亥革命以后仍用此称,但习惯上自明代永乐年间以后都称之为北京。不过明清两代北京都只是称号,表示其首都的地位,具体地名则是顺天府。民国以后废府存县,北京才成为具体的地名。
世事如棋
文/葛兆光
有时候,下棋是赏心乐事,观棋也是赏心乐事。古代有“烂柯”故事,说的是一个进山砍柴的樵夫看仙人下棋,乐而忘返,结果,“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连带来砍柴的斧柄也已朽烂。有时候,下棋却是苦事,里面有艰辛,也有苦涩,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那个把生命都押在解“珍珑”的人心里,棋局就是生命,所以有人说,下棋就是“赌棋”,而赌棋有时候就是“赌命”。听说,清代围棋史上有“血泪篇”,一个以棋为命的人,呕心沥血下十局棋,泣泪滴血,棋下完了,生命也仿佛结束了,这让人想起川端康成那篇著名的写日本围棋本因坊易位时那种苦涩和辛酸心情的小说。
作为隐喻,“棋”在中国常用来比喻世事。“世事如棋”和“人生如戏”正好一对儿,常常是人们感慨时的口头禅。“人生如戏”的意思,是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生仿佛常在演别人写好并导演的戏剧。然而,世事如棋的意思,却还要更复杂一些,依我想也许有三条:一来因为棋子为弈者操纵,世上的人亦然;二来因为棋局反复,如世间政局之无常;三来棋局本身即仿效宇宙天地,所有纵横捭阖都在这个宇宙中进行。据说,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六博棋局就是天地格局的缩影,围棋盘则是象征“天圆地方”,中国象棋里的楚河汉界就更不必说,弈棋的两方各自仿佛交战的两国,人下棋就仿佛人在现世,说不尽地争夺地盘、尔虞我诈,没完没了地横车跃马、攻城略地。
世事如棋,棋如世事。据说,中国象棋“将帅”在王宫里不出门,要靠他人保护,西洋象棋“王”、“后”四处征战,“后”更是威风八面,已经被有历史癖的学者分析出了这里有东西方政治观念的差异,这不知是真是假。
《智术无涯》张隆溪 周振鹤 葛兆光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5 定价: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