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曾说:《长征组歌》是革命的,民族的,大众的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茂谈“十曲”创作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采访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生茂。生茂不愿多谈,说《长征组歌》是集体创作。有那么多革命烈士牺牲在长征途中,《长征组歌》是他们用生命创作的,长征亲历者肖华将军创作了这么优秀的歌词,“我不过给这些词写点曲而已。”当时创作《长征组歌》是为了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写《长征组歌》一方面要让后代明白长征的意义,了解长征是怎么回事;还有是缅怀长征中牺牲的烈士。
  晨耕领回这个任务来,和我谈。可是这个词是123、123,下面是1234567,来回每段都一样。当时我们想这容易啊,一个曲唱就行了,就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觉得不行,这么复杂的长征归纳成十段词概括就够简练了,编的曲要是更简单,这感情根本表达不了啊!长征中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形象、环境都不一样,原来的词不是十段,是十二段,到大会师是十段,后面的两段是抗日战争,十段词写一首歌不行,表达不了感情。
  那时候都是革命歌曲大联唱,我说咱们就写成一组歌吧。
  赵世民:这是您的主意?
  生茂:对。开始接这个任务的时候,就李遇秋我们俩在家,没别人。我们接到任务,得考虑怎么完成。研究觉得写一个歌儿不行,就写十个,组成一组。后来李遇秋跟我说,声乐我不是很熟,这样吧,你多分点,我少分点,你从一曲写,我从七曲写。我说行啊!就这么干了。实际我们都没参加过长征,就看一些有关长征的文章、诗。另外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是“八路”的一代,虽然没经过长征,但类似的生活我还是都有的。我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欢呼、几天吃不上饭、挨冻挨饿都经历过,所以不是很困难。
  赵世民:41年了。
  生茂:《长征组歌》为什么能这么长时间流传、久唱不衰?觉得一个原因是长征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长征经过了11个省,11个省一条线,还有若干少数民族。这些都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我在部队的时候很重视学习民族音乐,经常积累,这是一个有利条件。另外周总理说这个作品有三条,一个是革命的,一个是民族的,一个是大众的。
  赵世民:这是总理概括的?
  生茂:我一想,“革命的”当然没问题,音乐形象必须得和红军的形象吻合,红军都是放牛娃,没法活了才出来闹革命,所以这些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写得太洋腔洋调,红军接受不了,写得民族,才能亲切。别人一听,这个音乐形象就是红军的形象。
  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很注意这方面。走到哪儿说哪儿的话,一听就知道这是到贵州了、到云南了、到陕北了……音乐也得走到哪儿要还原当地的感觉。
  再说“大众”。当时写合唱,也有好多失败的。我得到一个教训,写得太大、太洋,转调多、织体也复杂,一会儿主题在这个声部、一会儿跑那个声部了,节奏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有人觉得越复杂显得自己创作水平越高,这是个错误的想法。
  为了接受过去的教训,我考虑能用两个声部解决,就不用四个声部,能用四个声部解决就不用五个、六个声部。避免转调,群众不习惯这个,老转调就转不过去了,提高了难度。我从不同的感情转折来解决。我写的男高、女高永远是主调,女低、男低在和声上辅助。和声听不清就听主调,齐唱,革命歌曲大联唱就行,也能把长征表现的差不多。功夫下在旋律上,我用的和声简单,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也要考虑到普及,群众也能唱,学校、干部也都唱合唱。专业艺术团体唱,也有相当的艺术水平,不是那么水的东西。
  “民族”每一段都要考虑到什么风格。当时向民族民间学习几十年的创作到现在,关键是神似,有风格味道就行了,一句一句对是对不上的。所以每一段、每一段都有它的味道。第一曲是《告别》,用了赣南的采茶戏。
  赵世民:原来的调还记得吗?
  生茂:我就记风格、色彩。向民族民间学习也有一个方法,都记住是不可能的,戏曲你都能记住吗?戏太多了,什么词都有。不过戏曲的剧种有一个礼拜就能拿到手了。成套的唱腔唱不了,主要是味儿。
  第二曲是打仗,激烈,很难表现。我就抓战斗戏的节奏,我想起元钧山东快书了。山东快书的节奏。打仗、突破封锁线,突不过去就失败,被敌人消灭,前赴后继。抓了这个形象。
  赵世民:这个音乐形象和战斗和人的心理正好吻合,三个吻合。
  生茂:肖华跟我讲,突破四次封锁线战斗激烈紧张到朱总司令都摔手榴弹啊!摔手榴弹离敌人多近啊,四五十米,远了也没用。太艰难了。
  第三曲,周总理说这即是自然的春天,又是政治的春天。遵义会议毛主席才领导,所以我想这一曲一定得写好。
  到了贵州是苗族,苗族的音乐唱起来像拉警笛、发臆症似的,不那么好听,你得美化。所以这首曲有苗族音乐的神态和味道。
  我体会写音乐用材料越少越好、越精炼越好,不是每一句都是新调,每一句都是没听过的调,这样不好唱,人们记不住。句句都好听也就不好听了,你写的后边的好听,前边的已经过去了!后边的柔的好听,前边的就得扎耳。
  赵世民:四曲变化最多。
  生茂:《四渡赤水》有味儿,因为咱们要打云南了,把敌人调咱这儿,又回来,叫《路云南》。
  我想就用花灯风格吧。“横断山、路难行……”困难,放慢点吧。这是把花灯放慢了,就要它的味儿。就这么两句也不行啊,所以男声唱一遍、女声唱一遍,男声和在一起唱一遍、女声和在一起唱一遍……后来排练的时候,指挥说不行,感觉还没满足,过不去。又改,男的唱,女的加副唱……一直唱了六遍,他说差不多了。
  真正好的旋律,唱六遍都不俗。民族的音调,几千年流传下来,不好的东西早就被淘汰了,经过千百年没被淘汰的,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含金量都很高。
  有个性的东西千变万化也唱不俗,没个性的东西禁不住唱。所以愣编出来的东西禁不住唱。
  五曲就是打仗了。很多的色彩不大好用,缺力度。过去就胜利、过不去就失败,勇往直前。这个材料、这个结构用了船歌号子,要力度。所以主要音乐形象是服从这个,不是一句一句解释歌词。这和二曲的调调、风格不一样,因为地区不一样嘛。
  赵世民:六曲,艰苦。
  生茂:六曲是个重头戏,我想一定得写好。音乐得写长一点、写好一点。雪山、草地是非常艰苦的,肖华同志写的词非常美,很美,革命英雄主义写的非常漂亮。
  所以比较美一点的音乐才能出来。十二个字,“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从川西、青海到了藏族地区,得有点藏味儿。
  我在西藏学了半年,藏北、藏南……转了一圈,搜集了很多素材。西藏的锅庄、朗玛、堆卸……等几种形式,我挑了又挑,“高原寒,炊断粮”我怎么也找不出,就这六个字怎么也写不出来。顺着前边的下来吧,顺不下来,表现不了这个意思。我说这怎么办呢?
  我突然想起蔚县秧歌,因为我住的剧团那边是城墙,演员早晨喊嗓子去,没词儿。我想这有点苦不伶仃的意思,上不来下不去。
  有戏曲味儿,接上了。就这六个字,憋了快一天。因为这里太重要了,“高原寒、炊断粮……”又冷又饿的。这基本就过了关了。
  七曲到了陕北了。基本用的是陕北的东西,但是不旧。前面是大秧歌队敲锣打鼓,大秧歌、大锣鼓。大场子打开以后,女的出来了,唱的有味道了。
  这基本用的是迷糊。不是陕西的迷糊,是山西的。陕西有秦腔。山西南路梆子叫蒲剧,味儿非常像秦腔,里边也有迷糊。它的迷糊比较抒情、好听。这一段是秦腔味儿,这个调非常美,起伏也大,柔美,板胡一拉特别有味儿。后来群众学着唱,不是唱七曲就是唱四曲,有味道。
  写到七曲也就用了二十天。我写了六曲,遇秋一个曲子才出来。后来他也觉得不行,算了,你往下弄吧,我就配器吧。我说行。他配器,我接着往下写。七曲写完了,唐诃回来了,我们很熟经常合作,我说一块儿来吧。
  有人纳闷儿,这么大的组歌,集体创作,怎么出来这么统一?从一曲到七曲是我一个人设计的,哪儿起哪儿伏、哪儿抒情……一气呵成啊,一个人脑子设计出来的,当然统一了。如果大拼盘,你设计一个曲子、我设计两个,永远不行,好多合唱失败就在这儿。你一首、我两首,谁都说自己的是最重要的,你也想好、他也想好,最终弄的都不好了。
  我和唐诃研究八曲怎么办,八曲摆龙门阵。摆龙门阵他是老红军,七曲陕北的味儿很浓,红军不是在陕北会师吗?在陕北也不行,不是陕西人说的话,老红军到这儿口音不是马上就改了。所以就得老红军说,还得说南方话。南方话我是用了湖南的花鼓戏。我去过井冈山,和湖南很近。湖南老红军很多了,就用湖南风味。
  唐诃说行。他写东西也很快,大概两天就写完了。他用的基本是湖南花鼓,《刘海砍樵》之类。
  剩一个九曲了。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老红军战士唱起来还不能说北方话,到了陕北还得说南方话,还得用南方的音乐。我们俩研究了半天,这样吧,咱们还用江西采茶。
  十曲和一曲一样,这么大的作品前后得有所呼应啊,加快了速度,这十个曲子就完成了。从领到任务到排练用了也就是一个多月。
  以前十个八个曲子的大合唱,连创作带配器三天!也写了不少。这是长时间的弄,排练的时间长,一个作品出来得需要时间。风格、味道演员唱不出来,我们得去教。合唱配起来也很难。
  当时合唱写的并不复杂,四个声部的、两个声部的……写完了以后讨论,晨耕、遇秋、唐诃我们四个一块研究。讨论合唱哪个多反复一点,哪个少放一点,怎么会更好啊。主旋律从头到尾一句都没改,改不动。我觉得也是最合适了,我弄不出比它再高明的了。
  赵世民:真是一气呵成!
  生茂:就是一气呵成,一句都没动。这旋律算是弄到家了。改句别的试试看?弄不成。
  一个作品的成败,主要旋律太重要了。主旋律弄好了,和声复杂也行、简单也行、没有也行,就是气氛上给烘托一下。主旋律写不好,配什么也白搭。
  编者按: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本报特刊发此文,以示纪念。
其他文献
河 北  京剧名家李少春纪念馆落成    11月4日,投资2000万元的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李少春纪念馆在霸州市正式落成。李少春成为继梅兰芳之后,独立拥有纪念馆和大剧院的又一京剧名家。  李少春(1919-197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河北霸县(今霸州市)。他老生宗余派,武生宗杨(小楼)派,文武兼备。其代表作有《野猪林》《响马传》《将相和》等。此外,他塑造的杨白劳(《白毛女》)、李玉和(《红
期刊
大提琴家马友友近日获得丹麦最高的音乐奖章——2006年度索寧(Sonning)音乐奖章,奖金为50万丹麦克朗(约合8万美元)。马友友也是继1981年罗斯特·罗波维奇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大提琴家。颁奖晚会将于12月10日在哥本哈根举行。评审委员会表示:“马友友无时无刻不在创新,寻求与观众沟通的新方法,自我发展,永不满足。”  索宁音乐奖章是由一位丹麦编辑的遗孀Lonie Sonning于1959年
期刊
由陕西省乐团与西安都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著名钢琴家许忠西安钢琴音乐会”,于11月10日晚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音乐会上,许忠演奏与指挥集于一身。演奏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和中国作品《黄河》。  1968年出生的许忠早在1988年就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第34届国际钢琴比赛中一举夺冠;1992年夺得西班牙国际钢琴比赛第一荣誉大奖;同年荣
期刊
11月2日,第七届拉丁格莱美奖颁奖仪式在美国纽约举行。哥伦比亚女歌手夏奇拉一举夺得年度最佳专辑、最佳女流行歌手等4个奖项,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   夏奇拉凭借与亚利桑达罗·桑斯合作的二重唱《为爱伤神》获得分量最重的年度最佳唱片奖和年度最佳单曲奖;其演唱的专辑《Fijacion Oral Vol.1》被评为年度最佳专辑奖,与此同时夏奇拉还获得最佳女流行歌手专辑的桂冠。  非乐队组合“Calle13”
期刊
奥德萨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杰出代表埃米尔·吉列尔斯的故乡。2006年10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三届“吉列尔斯国际钢琴比赛”在乌克兰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拉开帷幕。入围该项赛事决赛阶段的选手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中国、格鲁吉亚、德国、日本、美国、乌克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共38位。  赛事评委会则由9位当今颇有分量的演奏家和教育家组成。包括希腊著名钢琴家VASSILIADIS教授;比利时钢琴家MO
期刊
第13届MTV欧洲音乐奖,11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流行音乐偶像贾斯汀·廷伯雷克成为颁奖礼上最耀眼的明星。   当晚颁奖礼的开场设计十分别致独特:一排排英文字母从天而降,第13届MTV欧洲音乐奖拉开帷幕。当晚颁奖礼的主持人,美国流行音乐偶像、前超级男孩乐队主唱贾斯汀·廷伯雷克,以新专辑的主打歌《性感回归》在劲歌热舞中闪亮登场。并将“最佳流行男歌手”和“最佳流行艺人”两项大奖收归囊中,成为当
期刊
由陈家林执导,唐国强、陈好主演的大型古装电视剧《大敦煌》10月30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在剧中,刀郎和方文山首度搭档,共同创作了本剧的主题曲。  《大敦煌》讲述的是从北宋年间到抗日戰争共1000多年的历史,剧中着重表现3个部分,一是公元1034年,大量经卷藏于藏经洞的历史;二是公元1899年,藏经洞发现被盗的过程;三是解放前,爱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保护敦煌文物的故事。贯穿3个历史阶段的主线是一部珍贵
期刊
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也显得格外重要。快节奏能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但这里并不意味着说话比平时快,它通常是指一堂课分解成许多简短的步聚,每个步聚在主题或程序上都有变化。当感到学生的参与力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开始转移的时候,就赶快要进行调整。以快节奏的方式展开的课堂教学,能避免出现迟钝和厌倦的情况,改变课堂中死气沉沉的局面,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期刊
日前,蒂娜首次曝光了惠特妮在家中“吸毒暗室”内的丑态。照片上蓬头垢面、面容枯槁的惠特妮令世人為之震惊。对于外界盛传的惠特尼罹患脑瘤的报道,蒂娜不但没有否认,还坦率地说惠特尼的病情不可乐观。  蒂娜是惠特尼·休斯顿的丈夫鲍比·布朗的姐姐。这位前模特曾与惠特尼“臭味相投”,一起堕入毒品的深渊。然而,蒂娜及时戒毒后,惠特尼却仍在受到毒品的折磨,这令蒂娜忧心忡忡。  在蒂娜看来,如果惠特尼再不及时悬崖勒马
期刊
人活在纷繁的人群中,有时却很孤单。这种自称社会性很强的高级动物,常常害怕社会,千方百计要远离社会。人心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也很通,但常常又最远,最陌生。人常常陷落在独处的状态中。我想,独处时,歌棋书酒网,缺一不可。而其中,歌是独处的最好伴侣了。  歌是心对心的倾诉,歌一起,心飞扬。歌是最有特点的,它无时不可,无地不可,不要任何条件,而且无穷無尽,源源不断。有时我简直会以为,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