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伴随数字生活服务业、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骑手”“闪送小哥”成为城市中人们熟悉的身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5年网约配送员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他们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看作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目标,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2020年9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启动了一项关于骑手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项目正式名称为《新业态背景下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保障与乡村振兴调研:以网约配送员群体为例》,此项目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总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96名骑手。
本文依据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选取了其中31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的2595名骑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骑手对工作满意度、职业信心、职业声望、职业歧视遭遇以及职业规划等指标评价,分析作为新兴职业群体,骑手们在不同城市中的主观职业体验。下文所指的骑手以外卖骑手为主。
根据此次在全国开展的新职业青年调查,骑手的典型画像是,九成以上为男性,近五成为高中学历、四分之一为初中学历,七成为农业户口。由于骑手职业的灵活性,大量骑手选择就近就业,有八成在省内就业,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一线城市集中了大量骑手,但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也存在相当比例,并且随着数字生活服务业的下沉,二三线城市的骑手数量在不断增长。
骑手并不是伴随新业态的发展突然涌入城市的。调查显示,80%的骑手之前有正式全职工作或为自由职业者,其中,三成做过普通工人、近两成本来就是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还有近三成是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经营者。单纯由于骑手职业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的占比不到3%。当然,城市之间的流动是有可能的。
因此,骑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或者幸福,或者沉重,涉及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可能并非骑手这个职业群体所特有,而是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新移民、大学毕业生,或者作为一名普通市民都可能会经历到。
只不过,作为新职业和新兴群体,骑手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经历或遭遇。下雨天收到备注“我不着急,请注意安全”,感受到这个城市中人们的温暖和理解;疫情防控期间为独居老人送餐后收获感谢,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负面经历也有,居民小区和写字楼商场对骑手的“特殊管理”,相亲时姑娘听说对方工作是骑手表现出的不情愿,还有遇到动不动给差评的客户。
调查发现,不同于传统职业,骑手的从业时间对职业认同和城市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前骑手群体的一些困境,从业时间越长、积累的负面经历可能越多,再加上对职业规划的不确定,因而会“求变”,谋求新的职业出路,研究同时发现,工作中遭遇的不愉快经历越多,骑手的城市认同显著越低。
事实上,现在很难想象,如果生活中没有了骑手会怎样?骑手是网约配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落地实现的载体,直接为城市居民带来便利的生活方式。并且,骑手以“80后”“90后”青年为主体,他们也是扩大消费的主力人群,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骑手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预期和职业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不同城市骑手的职业心理。
在工作满意度上,综合考虑了骑手对于工作环境、工作自由度、工作收入、同事关系、晋升机会、职业地位等六方面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骑手工作满意度最高的第一序列城市有包头、佛山、桂林、沈阳、盐城、扬州等城市。
骑手的职业前景预期总体上都比较积极,76%的骑手表示对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或者比较有信心。从不同城市骑手的职业前景预期来看,包头、北京、大连、桂林、苏州和扬州位于第一序列,这些城市的骑手对于其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些城市一方面以一线城市和热门旅游城市为主,行业需求较大,因此增强了骑手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多是骑手工作满意度较高、遭遇职业歧视较少、主观社会地位感知较高的城市,也就是说在主观职业体验比较积极的城市里,骑手对于职业前景的预期也会更乐观,对所从事的新职业更有信心。
这种信心还会体现在行动倾向上。总体上,约有一半的被访者表示五年后不会继续做骑手,但是这种职业规划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骑手主观职业体验比较积极的城市,比如一线城市北京和广州,新一线城市佛山和苏州,还有旅游城市大连和扬州,骑手五年后打算继续从业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
骑手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骑手对其职业认可的最直接体现,骑手在城市中获得的积极职业体验是其继续从事这一新职业的动力。
城市,让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生活更美好,城镇化率已达六成的中国,打造智慧城市、幸福城市、文明城市,为的都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次调研发现,当骑手在城市中的主观职业体验越积极,其对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就越乐观,也越愿意继续从事这一职业。如何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骑手等新职业群体从业者获得相对积极的职业体验,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要考量的一个议题。
开放包容不仅是对外来人口、新兴群体的包容,更是对经济社会创新、未来发展机会的开放。
以骑手为代表的城市新兴群体是城市建设大军中的重要一员,从政策制度到人文关怀的城市软环境,是否对新兴群体包容、友好、支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也会反过来影响城市的创新与发展。
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城市,标志之一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城市有尊严地生活。考察以骑手为代表的新职业人群在城市工作与生活的境遇,从侧面反映出不同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或社会包容度,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从治理和服务的视角出发,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技术的升级、数据的汇聚、流程的优化,都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突出问题导向、服务导向和制度导向,不断提升城市发展与治理水平。
(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骑手的职业发展预期总体上都比较积极,76% 的骑手表示对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或者比较有信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看作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目标,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2020年9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启动了一项关于骑手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项目正式名称为《新业态背景下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保障与乡村振兴调研:以网约配送员群体为例》,此项目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总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96名骑手。
本文依据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选取了其中31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的2595名骑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骑手对工作满意度、职业信心、职业声望、职业歧视遭遇以及职业规划等指标评价,分析作为新兴职业群体,骑手们在不同城市中的主观职业体验。下文所指的骑手以外卖骑手为主。
八成省内就业
根据此次在全国开展的新职业青年调查,骑手的典型画像是,九成以上为男性,近五成为高中学历、四分之一为初中学历,七成为农业户口。由于骑手职业的灵活性,大量骑手选择就近就业,有八成在省内就业,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一线城市集中了大量骑手,但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也存在相当比例,并且随着数字生活服务业的下沉,二三线城市的骑手数量在不断增长。
骑手并不是伴随新业态的发展突然涌入城市的。调查显示,80%的骑手之前有正式全职工作或为自由职业者,其中,三成做过普通工人、近两成本来就是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还有近三成是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经营者。单纯由于骑手职业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的占比不到3%。当然,城市之间的流动是有可能的。
因此,骑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或者幸福,或者沉重,涉及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可能并非骑手这个职业群体所特有,而是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新移民、大学毕业生,或者作为一名普通市民都可能会经历到。
只不过,作为新职业和新兴群体,骑手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经历或遭遇。下雨天收到备注“我不着急,请注意安全”,感受到这个城市中人们的温暖和理解;疫情防控期间为独居老人送餐后收获感谢,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负面经历也有,居民小区和写字楼商场对骑手的“特殊管理”,相亲时姑娘听说对方工作是骑手表现出的不情愿,还有遇到动不动给差评的客户。
调查发现,不同于传统职业,骑手的从业时间对职业认同和城市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前骑手群体的一些困境,从业时间越长、积累的负面经历可能越多,再加上对职业规划的不确定,因而会“求变”,谋求新的职业出路,研究同时发现,工作中遭遇的不愉快经历越多,骑手的城市认同显著越低。
事实上,现在很难想象,如果生活中没有了骑手会怎样?骑手是网约配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落地实现的载体,直接为城市居民带来便利的生活方式。并且,骑手以“80后”“90后”青年为主体,他们也是扩大消费的主力人群,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职业发展预期
对骑手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预期和职业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不同城市骑手的职业心理。
在工作满意度上,综合考虑了骑手对于工作环境、工作自由度、工作收入、同事关系、晋升机会、职业地位等六方面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骑手工作满意度最高的第一序列城市有包头、佛山、桂林、沈阳、盐城、扬州等城市。
骑手的职业前景预期总体上都比较积极,76%的骑手表示对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或者比较有信心。从不同城市骑手的职业前景预期来看,包头、北京、大连、桂林、苏州和扬州位于第一序列,这些城市的骑手对于其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些城市一方面以一线城市和热门旅游城市为主,行业需求较大,因此增强了骑手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多是骑手工作满意度较高、遭遇职业歧视较少、主观社会地位感知较高的城市,也就是说在主观职业体验比较积极的城市里,骑手对于职业前景的预期也会更乐观,对所从事的新职业更有信心。
这种信心还会体现在行动倾向上。总体上,约有一半的被访者表示五年后不会继续做骑手,但是这种职业规划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骑手主观职业体验比较积极的城市,比如一线城市北京和广州,新一线城市佛山和苏州,还有旅游城市大连和扬州,骑手五年后打算继续从业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
骑手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骑手对其职业认可的最直接体现,骑手在城市中获得的积极职业体验是其继续从事这一新职业的动力。
以人为本
城市,让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生活更美好,城镇化率已达六成的中国,打造智慧城市、幸福城市、文明城市,为的都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次调研发现,当骑手在城市中的主观职业体验越积极,其对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就越乐观,也越愿意继续从事这一职业。如何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骑手等新职业群体从业者获得相对积极的职业体验,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要考量的一个议题。
开放包容不仅是对外来人口、新兴群体的包容,更是对经济社会创新、未来发展机会的开放。
以骑手为代表的城市新兴群体是城市建设大军中的重要一员,从政策制度到人文关怀的城市软环境,是否对新兴群体包容、友好、支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也会反过来影响城市的创新与发展。
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城市,标志之一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城市有尊严地生活。考察以骑手为代表的新职业人群在城市工作与生活的境遇,从侧面反映出不同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或社会包容度,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从治理和服务的视角出发,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技术的升级、数据的汇聚、流程的优化,都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突出问题导向、服务导向和制度导向,不断提升城市发展与治理水平。
(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