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得发挥出区域物流核心城市作用,本文结合德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对德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从规划原则、功能定位、实施模式、建设实施步骤和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构想。
关键词:物流;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6-01
随着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德州作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列为全省七大省级物流节点和六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德州市区域经济物资流动进行协调、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作用,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物流各个要素的系统最优目标,这些都是德州市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德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区位优势明显,物流资源整合不合理
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从德州市的产业布局来看,产业资源较为分散,如汽车产业就包括了武城、乐陵及德城区三个主要地区,夏津、乐陵、陵县和禹城同时形成了棉纺、毛纺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则分散在了经济开发区、德城区和武城县,而木材物流园区在德城区和宁津都有一定的聚集发展,但各为其主,很难发挥物流的集成化平台效用。
(二)政策大力扶植,但是物流发展不统一
《德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建设高效率的物流平台,立足华北、华东地区,建立电子商务物流的商品分拨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知名网络营销商在德州建立物流配送基地。对引进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在土地优惠、税收奖励、收费减免、资金支持、环境服务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但由于对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出发点和高度不统一,由此造成在推进现代物流的进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忽视了现代物流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存在部门、行业和地方本位主义,各管理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造成一种不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格局,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目前,德州市除了由运达物流园区发起的德城区物流行业协会和黑马集团发起的形成的行业性质的物流协会以外,政府没有组建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及行业协会。
(三)物流企业发展快速,但第三发展滞后
2010年,物流业收入完成305亿元,德州市物流企业达到1100多家,黑马集团等两户企业跻身山东省物流50强,资通国际、盖世冠威等3户企业被评为3A级以上物流企业,九达物流等3户企业被列入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但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不愿将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自我服务的物流组织形式影响了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不利于物流装备充分使用和专业物流人员等资源合理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企业对高效率、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四)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但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德州已经形成了一批诸如运达物流园区、九达物流园区、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区、德州资通综合物流园、齐河煤炭储配物流中心、铁西综合物流园等多个物流园区,其中营业收入过千万的物流园区达到24家,煤炭、木材物流园区规模和交易额均居全省前列。但从整体上看,物流业呈现功能单一、业务不稳定、成本高的特点。由于许多大型的企业大多还处于传统运行模式阶段,造成竞争力低下。
二、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想
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是业界公认的实施物流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发布、管理和控制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构想。
(一)规划原则
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首先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立足现有的物流信息网络、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规划,明确职能分工,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为了满足将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和满足现在各种用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信息需求,应遵循扩展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最后为了保证信息平台的顺利运行,应遵循安全性原则。
(二)功能定位
首先定位于服务功能,为了更好得促进德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用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务模式;其次定位于德州本地六大产业群的物流服务需求;最后定位于德州区位优势带来的外部物流服务需求。
(三)实施模式
结合实际,德州市可以采取信息资源物理与逻辑整合相结合模式。区域物流信息逻辑集中而物理分布适用于业务系统分布在多个地方,由统一的整合平台实现各物理分布之间的数据共享,可实时访问分布在各处的数据,对物流企业原有业务系统影响小,能够降低实施风险和成本。
(四)建设实施步骤
结合德州市现状,我们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统一认识,统筹规划;第二步,重点突破,展开试运营;第三步,全面启动,正式运营。
(五)商业运营模式
采取“前期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运作为辅,后期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行为为辅”的商业运营模式。政府主要起到引导、监督和管理等服务功能,主要经营运作还是依靠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
参考文献:
[1]陈火全.区域物流信息化规划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1,2.
[2]董雷.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运营研究[J].物流技术,2006,4.
[3]上官绪明.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3.
关键词:物流;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6-01
随着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德州作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列为全省七大省级物流节点和六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德州市区域经济物资流动进行协调、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作用,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物流各个要素的系统最优目标,这些都是德州市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德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区位优势明显,物流资源整合不合理
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从德州市的产业布局来看,产业资源较为分散,如汽车产业就包括了武城、乐陵及德城区三个主要地区,夏津、乐陵、陵县和禹城同时形成了棉纺、毛纺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则分散在了经济开发区、德城区和武城县,而木材物流园区在德城区和宁津都有一定的聚集发展,但各为其主,很难发挥物流的集成化平台效用。
(二)政策大力扶植,但是物流发展不统一
《德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建设高效率的物流平台,立足华北、华东地区,建立电子商务物流的商品分拨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知名网络营销商在德州建立物流配送基地。对引进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在土地优惠、税收奖励、收费减免、资金支持、环境服务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但由于对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出发点和高度不统一,由此造成在推进现代物流的进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忽视了现代物流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存在部门、行业和地方本位主义,各管理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造成一种不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格局,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目前,德州市除了由运达物流园区发起的德城区物流行业协会和黑马集团发起的形成的行业性质的物流协会以外,政府没有组建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及行业协会。
(三)物流企业发展快速,但第三发展滞后
2010年,物流业收入完成305亿元,德州市物流企业达到1100多家,黑马集团等两户企业跻身山东省物流50强,资通国际、盖世冠威等3户企业被评为3A级以上物流企业,九达物流等3户企业被列入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但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不愿将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自我服务的物流组织形式影响了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不利于物流装备充分使用和专业物流人员等资源合理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企业对高效率、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四)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但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德州已经形成了一批诸如运达物流园区、九达物流园区、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区、德州资通综合物流园、齐河煤炭储配物流中心、铁西综合物流园等多个物流园区,其中营业收入过千万的物流园区达到24家,煤炭、木材物流园区规模和交易额均居全省前列。但从整体上看,物流业呈现功能单一、业务不稳定、成本高的特点。由于许多大型的企业大多还处于传统运行模式阶段,造成竞争力低下。
二、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想
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是业界公认的实施物流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发布、管理和控制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构想。
(一)规划原则
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首先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立足现有的物流信息网络、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规划,明确职能分工,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为了满足将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和满足现在各种用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信息需求,应遵循扩展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最后为了保证信息平台的顺利运行,应遵循安全性原则。
(二)功能定位
首先定位于服务功能,为了更好得促进德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用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务模式;其次定位于德州本地六大产业群的物流服务需求;最后定位于德州区位优势带来的外部物流服务需求。
(三)实施模式
结合实际,德州市可以采取信息资源物理与逻辑整合相结合模式。区域物流信息逻辑集中而物理分布适用于业务系统分布在多个地方,由统一的整合平台实现各物理分布之间的数据共享,可实时访问分布在各处的数据,对物流企业原有业务系统影响小,能够降低实施风险和成本。
(四)建设实施步骤
结合德州市现状,我们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统一认识,统筹规划;第二步,重点突破,展开试运营;第三步,全面启动,正式运营。
(五)商业运营模式
采取“前期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运作为辅,后期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行为为辅”的商业运营模式。政府主要起到引导、监督和管理等服务功能,主要经营运作还是依靠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
参考文献:
[1]陈火全.区域物流信息化规划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1,2.
[2]董雷.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运营研究[J].物流技术,2006,4.
[3]上官绪明.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