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打实精准送教心贴心持续帮扶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山区,是北京最偏远的郊区。近些年,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都北京的教育阳光温暖到每个角落。延庆的教育持续得到北京城区的帮扶,我们的教师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直接受益人,在北京城区的帮扶与引领下逐渐成为具有自信的幼儿教师。同时,延庆城区的园所也在通过支教、交流等不同形式对周边农村幼儿园发挥着引领辐射作用。可以说我们延庆的教师一边享受着被帮扶的福利,一边在积极“反哺”。这样的双重身份让我们对“精准帮扶”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为我们参与送教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6月,当学前教育杂志社和乐平基金会共同发起“农村学前教育定点帮扶计划”项目时,延庆的骨干教师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报名参加到导师团队,截至目前已经有9人。虽然这些老师来自延庆不同的园所,但是此项目却把我们自发地凝聚在一起。
  从2017年秋天到2018年春天,延庆支教团队在乐平基金会的带领下,先后赴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十堰市郧西县、宜昌市远安县,在3次帮扶活动中,共走进8所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高质量完成示范活动7节、培训与教研10场、听评指导活动8次。延庆团队立足于精准送教,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进行心贴心的持续帮助,将我们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对方。
  3次送教活动后,我们对送教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希望这些实践经验能对其他送教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送”与“需”相统一
  针对帮扶地区园所和教师的问题与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和研判,选择最适宜的送教资源。每次支教之前,乐平基金会都会传递被帮扶地区的需求,我们会根据需求确立主题,确定哪位导师去帮扶才有可能是精准的。如,2017年9月,乐平基金会告知我们丹江口市幼儿教师要开展“阅读活动推广”,于是,我们选择了团队中有多年阅读教学经验的田桂红老师承担这次活动。田老师到当地后,通过评课、培训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递经验,得到受训教师的高度称赞;再如,2018年3月,湖北十堰市郧西县教师希望得到音乐活动方面的支持,我们团队在此方面有特长的逯长荣和司娓娓老师则为他们带去优质的音乐活动示范。总之,我们尽可能了解对方的需求,选择最专业的教师,按需送教,才能送到对方的心坎上。
  “研”与“备”走在先
  每次支教前,延庆支教团队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共研”“共备”重要工作。虽然每次去送教现场的教师只有2~3位,但每次备课的过程都是团队全体参与,是集体智慧的结果。在这样的“共研”活动中,之前送教的老师还能为即将送教的老师提供心理和经验的支持。
  “共研”是指送教活动从具体内容选择、送教方式等方面都要精密设计,充分做好功课。首先是研备本次送教的目的,即通过本次送教让对方老师了解和获得什么?预设会给帮扶对象带来哪些冲击和思考?例如,2017年12月第二次湖北远安送教活动确定的主题是“绘本阅读的多种可能性”,在研备中,大家明确目标不是简单展示几个绘本阅读活动,而是引发教师对绘本阅读观念的转变和组织方法的借鉴,既传递一种理念,也用生动的示范课现场与当地老师们产生共鸣,让老师觉得绘本不仅仅是语言范畴单纯讲故事,更有多种的可能性;第二,研备内容,团队为选择适宜的内容,不断碰撞与研磨,最终选定的内容是团队所有人都认同的;第三,研备过程,团队一起思考设计适宜的送教方式,每种方式具体细节怎样操作,送教活动中不同的活动方式,都是我们在研备过程中精心设计、精益求精的结果。
  有了团队的集体“研”与“备”,做好充分的功课,才有可能满怀信心地踏上送教路。
  “唤”与“启”贯始终
  我们送教老师每走进一个地区,都被亲切地称作“北京来的导师”,园所和老师将提高当地教师素质、促进当地幼儿教育质量发展的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平等的学习者,而不是“指手画脚”的指导者,力图用我们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去唤起当地教师对专业能力的渴望。因此,无论在教研现场还是教学现场,我们都和教师站在一起,互为启发。
  首先,我们采取的所有研、训方式都以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为基点,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引发教师深入思考,促使教师经历自发主动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例如,田桂红老师在湖北丹江口市送教中,巧妙地在培训活动中“玩转”绘本,筛选了互动性极强的《点点点》《谁藏起来了》等绘本,让老师们变成幼儿的角色,在参与中、互动中、游戏中体验到乐趣。参与活动的老师們不禁感叹“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没想到绘本可以这样读”!这种直接体验更能唤起教师的思考。可喜的是,培训结束后,当地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了,她们把田老师拉进群内作为指导,不时提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田老师沟通、交流。通过持续性的网络指导,导师将继续发挥“送教”价值。
  其次,我们在为当地教师介绍每个活动、每个案例时,都考虑到活动和案例要具有广泛的“可复制性”和“可移植性”,这里的“复制”和“移植”并非让当地教师照抄,而是强调活动和案例切实的可操作性,让教师学习之后有想尝试去做、去改变的欲望和激情。例如逯长荣老师介绍的“跑酷游戏”,她通过图像、录像的方式向教师展示活动过程,还通过体验的方式带着老师一起玩起来,把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都一一列举出来,和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共同探索答案,让老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增强信心。
  延庆支教团队所有成员都是来自一线的带班教师,送教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走出自己的教学现场,让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积极正向的方式发挥更大作用和价值,增强了团队的自信。我们不再仅仅是个小小的幼儿园教师,还是能为更多的儿童、教师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希望这样的正能量能持续发扬下去。
其他文献
主动学习,强调的是个体能够自己建立或“构造”关于世界的认识,通过与他人、物体、事件的互动,获取信息、积累经验、解决问题。相信儿童是主动学习者,意味着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了解宏观的教育目标以及活动可能出现的多种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尊重及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愉快地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或困惑的问题。  而相信教师是主动学习者,则意味着幼儿园要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动力,发现教师
摘 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管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毕业设计管理效率,我们设计了基于JSP的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管理,从而规范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减少统计工作量,降低工作的复杂度。  关键词:毕业设计 JSP Web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
从迈入幼儿园开始,幼儿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在人的一生中,幼儿园三年虽然短暂但却意义非凡,家园之间建立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将给幼儿童年生活留下美好回忆。幼儿园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在家园合作方面起着引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并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大大提升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重构家长教育理念,  夯实课程基础  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家长这一重要资源
“老师,麻烦您多给乐乐点水喝!”“老师,毅毅上火了,您让他多喝点水。”“老师,筱筱嗓子发炎了,谢谢您让他多喝点水。”……每天晨间接待时,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多给孩子喝点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能够喝一两杯水;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一两口。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创设了喝水记录栏,记录今天喝了几杯水;通过故事、儿歌引导幼儿,讓他们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喝水习
今天下班送完最后一个孩子后,我刚准备坐下来喝口水,一个家长就怒气冲冲地闯进班里来,大声喊着:“老师,你怎么回事,我们孩子拉(尸巴)(尸巴)到褲子里你也不给我们换!”  我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说:“不好意思,今天白天我就看见小宝有点难受,感觉他可能想拉(尸巴)(尸巴)。可是劝了他好半天他也不去。直到快放学时我都关注着他,担心他拉(尸巴)(尸巴)在裤子里,估计离园的时候他憋不住了,我也没发现。
“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一不小心我把他绊倒在地,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带小朋友们唱这首歌,也会像歌里唱的那样引导幼儿在犯错时说“对不起”,听到道歉后说“没关系”。这一组简洁明了的对话是老师在处理幼儿同伴矛盾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只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循循善诱的引导后,老师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说对不起,我有理。  丁丁是中二班的小朋友。小家伙长得
提起“互联网 ”,相信大家对“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此故事是营销界的神话,刊登于199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也称作“购物篮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沃尔玛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啤酒”和“尿布”两件毫无关系的物品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被同时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出现在年轻父亲身上。1993年美国学者Agrawal通过分析购物篮中的“啤酒”与“尿布”集合,
“平等爱护每一个幼儿”是每一位教育人的职业追求,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事实上很难做到绝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究竟如何做才能使我们可以更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幼儿呢?  一本名为《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由三位美国教师——埃米、朱迪和夏洛特合著,王连江翻译。三位作者在美国幼教领域工作多年,对观察幼儿、与幼儿互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指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近期我们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监狱游戏,我觉得有价值,却又担心有不良影响。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老师偶然碰倒了音乐区小朋友们正在搭建的舞台装饰作品,一位小朋友突然开心地对我说:“要把你关进监狱。”她带领小朋友们在音乐区开设了监狱的区域,表演“老师被关起来”的节目。我看到孩子们兴致很高,就配合他们表演了。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场景,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小朋友坚持
开学了,我们班新来的文文却常常处于“溜溜达达”“呆呆发愣”的状态。吃过早饭,其他小朋友都快速奔向活动区,文文却在屋里走了一圈又一圈,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有时也会坐在那儿盯着一个角落一动不动,好像大家都不存在一样。“你干什么呢,怎么不玩啊?”小筠好奇地问他。“那么多的玩具,你想玩哪个都行,快玩吧,要不一会儿收玩具了!”晨晨也催促道。文文瞪着眼睛看了他们一下,转身走了。  我心里嘀咕着:“孩子,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