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前,作家、汉学家比尔·波特一部寻访隐士的书《空谷幽兰》在中国引起轰动,也让“隐士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讨论。根据此书改编的纪录片《隐士》,获得了不少国内外大奖,诸如2015第13届“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人文类最佳导演提名奖,2015亞特兰大焦点纪录片电影奖银奖,2017第2届法兰克福金树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特别奖”等。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他们试图复制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却发现时时刻刻都难以远离现代社会的侵扰。
隐士传统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从来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989年,当比尔·波特来到终南山寻访,人们惊讶于中国居然还有200位隐士。如今,得益于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在国内外出版,中国隐士文化不再默默无闻,归隐甚至成为一种风潮,终南山隐士一度达到5000人。
比尔·波特,这位曾经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生,1970年偶然在唐人街遇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和尚,从此对禅宗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开始学习中文,两年后索性退了学,跑到台湾的一个寺庙里修行了两年半。离开寺庙后他搬到台湾一处安静的山村里隐居,翻译佛经和古诗,如此生活了十四年。
由于此前翻译过的寒山和石屋清珙等都是隐士,比尔因此一直有个情结——到大陆寻访隐士。1989年初,他申请来到大陆。
那时候,除了中国的古代诗歌和佛经,比尔对大陆几乎一无所知。1989年4月,比尔抵达北京,待了五天。在广济寺,他遇到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净慧法师。比尔问他,大陆还有没有隐士?净慧法师说:“有,听说在终南山附近。”
在一个美国摄影师的陪伴下,他们两眼一抹黑地踏上了寻找隐士之旅。北京、大同、五台山、恒山、西安……他们一路犹如唐僧取经般走走停停,边走边问。大多数人对隐士的问题茫然不知,没有人相信,历经数十年的文化隔断,中国还能存在那些只有传说中才出现的人物。
一日,他们爬上西安附近的一座山,只为了去拜访一下中国第一部佛教人物编年史的编撰者——道宣和尚的舍利塔。路上下着雨,山路湿滑泥泞,道宣的舍利塔孤零零地立在山岗上。
就在下山的路上,他们推开了一座残破寺院的大门,这里有四五个和尚,比尔问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终南山”。自此,比尔·波特敲开了中国隐士天堂的大门。和尚开列了一长串分散在终南山上修行的隐士名单,他们有的刚刚来到,有的则已在这里修行了四十多年。
一旦找到了寻找的路径,隐士们似乎比比皆是。追随着这些隐者的足迹,比尔发现,隐士传统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从来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福建太姥山,他们遇到了一名85岁的修行者,1939年上山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山。
1989年末,比尔再到大陆,把这两次探访之旅写成了一本书:中文译本《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中文版于2001年出版,此后多次重印,迄今为止卖出了20万册。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知道,在终南山山脉的许多个幽静之处,竟然生活着一群当代隐士,他们住在简陋的茅篷里,过着苦行的生活,却自得其乐。
用影像记录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小隐隐于山林溪野、大隐隐于繁华市井。《辞海》对“隐士”的解释是“隐居不仕的人”,就是隐居起来不当官。并举例《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隐士被称为“遗善”,也就是人君在挑选才士时所遗漏的贤达。
2011年,峨眉电影频道取得《空谷幽兰》影视作品的创作改编权,导演何世平用3年多时间打造了画风平实含蓄的纪录片《隐士》。
为了拍摄这部作品,2012年和2013年,何世平带领团队数次进入终南山,探访其中的隐士。但隐士的生活并不愿被打扰,走几小时悬崖峭壁吃闭门羹的“寻隐者不遇”情况经常遇到。“完全进行不下去,当时版权期是5年,我想完了,肯定没法继续。”
拍摄最终峰回路转。2014年,比尔·波特来到中国,何世平决定以比尔·波特再访终南山作为主线拍摄。那时,比尔·波特右腿粉碎性骨折刚刚恢复,最终是拄着拐杖走上终南山。因为有了前期近3年和隐士们的沟通,一些隐士被何世平的诚意打动,接受了采访和拍摄,这才顺利完成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隐士》的拍摄成本仅40多万人民币,使用非专业的佳能5d2照相机拍摄。何世平给拍摄团队制订了“十三条清规戒律”,其中一条就是“用低成本拍摄表现低成本生存。不使用专业摄影机……”其中还有诸如“面对隐士,低角度固定机位。最高位置不超过拍摄者跪着的高度。尽可能不出现俯视镜头。
交通的改善,信众的增多以及供养,等等外缘,让现在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们,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诚如《隐士》中的修道人所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刚上山时,真有天壤之别,但道心反而不如前辈,因为贪图享福会影响道心。
“画面里是人动、风动、水动、鸟动、草动、树动,机位不动。”何世平说,他希望在片中还原隐士的简单生活,“终南山景色很美,但我们舍掉了刻意拍摄的美景和风光。在片子里看到的就是隐士们生活中普通的景色。在隐居生活的诗意、悠然之外,也不回避隐居生活的另一面:贫困、无奈、苦闷,甚至环境还会是脏兮兮的。”
今年9月15日晚,何世平带着纪录片《隐士》,在诗人翟永明位于成都的白夜酒吧举行对谈以及放映会。活动现场,他邀请了来自终南山的两位隐士宗镜和昌志。宗镜说,自己在山上住了20多年,“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住在山上,当时身体不好,想找安静的地方恢复身体,结果慢慢地得到沉淀。在山上就看书打坐,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值得一提的是,宗镜当初在终南山的房子外,出门就是两尺高的坎,她硬是每天挑土来填,花了10多年时间填平,“愚公移山”般改造成菜地。
昌志则住在山顶,四周都是悬崖,而且没有水源,他平时就采集雨水。对于外界对隐士的各种猜测,昌志表示,隐士只是外界对他们这些驻山群体的称呼。他还表示,之所以选择终南山,原因在于这里气候干燥、不潮湿,更适合居住而已。 “比尔写书,我们拍纪录片,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去归隐。只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中国隐士文化的过去和现状,了解到原来还有隐士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导演何世平看来,他和比爾都乐于见到中国传统隐士文化逐渐被更多人所知。
寻人不遇:与散落的古典诗人对话
多年以来,比尔一直坚持深入中国偏远地区寻访人文遗迹,记录旅途的艰险与收获,《空谷幽兰》之后,陆续出版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的《禅的行囊》和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此外还出版过《丝绸之路》和《彩云之南》。在急速发展的今天,比尔笔下的中国就像一个一个顿号—短暂定格,随即被迫裹挟向前。
在《黄河之旅》中,他从东营出发,来到济南,逆流而上。
2012年,他从美国带来两瓶玉米酿的高达73度的波旁威士忌,开始了对41位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比尔钦佩这些中国诗人,他想应该带点什么给他们,“中国诗人最喜欢的就是酒”。他寻访这些诗人的故址,包括故居、墓地和经行的地方,它们有些在城市,更多的是在乡村和荒野,他用威士忌向他喜爱的这些位诗人一一敬酒,感谢他们带来这么好的诗歌。
朝圣之旅用了三十天,然后又花了两年将它写成一本书,中文版名为《寻人不遇》。古代诗人朝圣之旅的第一站是山东曲阜,孔子的老家,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诗人。
之后比尔到济南(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白居易、王维等),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苏东坡)、湖南(屈原),并一路向南,沉浸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从孔子始,到寒山结束——寒山是他邂逅的第一位中国诗人,多年前在台湾的寺庙居住时,主持给了他一本寒山诗集。
比尔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在杭州植物园发现了朱淑真的墓,朱淑真是他此次拜访的三位女诗人中的一位,另两位是李清照和薛涛。他爬到山顶找到墓地,墓碑上的文字已无法辨认,但他感到“它是否是朱淑真墓已经不重要了,找墓不是成功或失败的问题,是尽量去做,不一定要成功”,他说。
朱淑真死后,她父母把她的诗都烧掉了,幸好朋友们保存了她的一些诗,并将这三百多首诗结集成册,并名之为《断肠集》。拜访完墓地的那天晚上,比尔读了朱淑真的最后一首诗《探梅》:
温温天气似春和,
试探梅花忆满坡。
笑折一枝插云鬓,
问人潇洒似谁么?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比尔在书里问道。
朱淑真这首《探梅》只是《寻人不遇》一书中的众多引用古诗中的一首。在该书的英文版中,这些诗歌都由比尔翻译成了英语。实际上,他译的诗比这多得多,他翻译了寒山全部的诗,总共三百多首。韦应物留下来五百多首诗,他翻了175首,约占三分之一,他是第一个翻译韦应物的诗的人。
比尔·波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他说,“他的诗很简单很美,过的生活不一样,他也当官一段时间, 可是很早就退休,住在乡下。我最喜欢他,是因为钦佩他所过的生活,他在庐山的山脚盖了一个小茅篷,不是在山里面,有农夫们在一块儿,一面过着很朴素的生活,也跟大家在一块儿,也写诗,写得好美”。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你赚多少钱,你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你看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最好的诗人是把他的心挖出来,我们的心都一样。我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诗人。”他说,“所以他就像我的第一个女朋友,不会忘掉。”
拜访每位诗人的墓地、故居或祠堂时,比尔都会用一个小杯子盛满威士忌,将这杯70度的烈酒洒在地上,“我觉得,我和这些古人都是朋友,所以我一定要到他们生活的地方,实地了解他们的状态,这样,我翻译他们的诗歌才会有生命力”。
寻找那些逝去的诗人,也是寻隐的一部分。隐藏在中国大地上的诗歌文化,就像这片山水,归隐了大地,等待被重新拾起。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他们试图复制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却发现时时刻刻都难以远离现代社会的侵扰。
隐士传统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从来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989年,当比尔·波特来到终南山寻访,人们惊讶于中国居然还有200位隐士。如今,得益于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在国内外出版,中国隐士文化不再默默无闻,归隐甚至成为一种风潮,终南山隐士一度达到5000人。
比尔·波特,这位曾经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生,1970年偶然在唐人街遇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和尚,从此对禅宗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开始学习中文,两年后索性退了学,跑到台湾的一个寺庙里修行了两年半。离开寺庙后他搬到台湾一处安静的山村里隐居,翻译佛经和古诗,如此生活了十四年。
由于此前翻译过的寒山和石屋清珙等都是隐士,比尔因此一直有个情结——到大陆寻访隐士。1989年初,他申请来到大陆。
那时候,除了中国的古代诗歌和佛经,比尔对大陆几乎一无所知。1989年4月,比尔抵达北京,待了五天。在广济寺,他遇到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净慧法师。比尔问他,大陆还有没有隐士?净慧法师说:“有,听说在终南山附近。”
在一个美国摄影师的陪伴下,他们两眼一抹黑地踏上了寻找隐士之旅。北京、大同、五台山、恒山、西安……他们一路犹如唐僧取经般走走停停,边走边问。大多数人对隐士的问题茫然不知,没有人相信,历经数十年的文化隔断,中国还能存在那些只有传说中才出现的人物。
一日,他们爬上西安附近的一座山,只为了去拜访一下中国第一部佛教人物编年史的编撰者——道宣和尚的舍利塔。路上下着雨,山路湿滑泥泞,道宣的舍利塔孤零零地立在山岗上。
就在下山的路上,他们推开了一座残破寺院的大门,这里有四五个和尚,比尔问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终南山”。自此,比尔·波特敲开了中国隐士天堂的大门。和尚开列了一长串分散在终南山上修行的隐士名单,他们有的刚刚来到,有的则已在这里修行了四十多年。
一旦找到了寻找的路径,隐士们似乎比比皆是。追随着这些隐者的足迹,比尔发现,隐士传统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从来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福建太姥山,他们遇到了一名85岁的修行者,1939年上山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山。
1989年末,比尔再到大陆,把这两次探访之旅写成了一本书:中文译本《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中文版于2001年出版,此后多次重印,迄今为止卖出了20万册。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知道,在终南山山脉的许多个幽静之处,竟然生活着一群当代隐士,他们住在简陋的茅篷里,过着苦行的生活,却自得其乐。
用影像记录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小隐隐于山林溪野、大隐隐于繁华市井。《辞海》对“隐士”的解释是“隐居不仕的人”,就是隐居起来不当官。并举例《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隐士被称为“遗善”,也就是人君在挑选才士时所遗漏的贤达。
2011年,峨眉电影频道取得《空谷幽兰》影视作品的创作改编权,导演何世平用3年多时间打造了画风平实含蓄的纪录片《隐士》。
为了拍摄这部作品,2012年和2013年,何世平带领团队数次进入终南山,探访其中的隐士。但隐士的生活并不愿被打扰,走几小时悬崖峭壁吃闭门羹的“寻隐者不遇”情况经常遇到。“完全进行不下去,当时版权期是5年,我想完了,肯定没法继续。”
拍摄最终峰回路转。2014年,比尔·波特来到中国,何世平决定以比尔·波特再访终南山作为主线拍摄。那时,比尔·波特右腿粉碎性骨折刚刚恢复,最终是拄着拐杖走上终南山。因为有了前期近3年和隐士们的沟通,一些隐士被何世平的诚意打动,接受了采访和拍摄,这才顺利完成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隐士》的拍摄成本仅40多万人民币,使用非专业的佳能5d2照相机拍摄。何世平给拍摄团队制订了“十三条清规戒律”,其中一条就是“用低成本拍摄表现低成本生存。不使用专业摄影机……”其中还有诸如“面对隐士,低角度固定机位。最高位置不超过拍摄者跪着的高度。尽可能不出现俯视镜头。
交通的改善,信众的增多以及供养,等等外缘,让现在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们,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诚如《隐士》中的修道人所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刚上山时,真有天壤之别,但道心反而不如前辈,因为贪图享福会影响道心。
“画面里是人动、风动、水动、鸟动、草动、树动,机位不动。”何世平说,他希望在片中还原隐士的简单生活,“终南山景色很美,但我们舍掉了刻意拍摄的美景和风光。在片子里看到的就是隐士们生活中普通的景色。在隐居生活的诗意、悠然之外,也不回避隐居生活的另一面:贫困、无奈、苦闷,甚至环境还会是脏兮兮的。”
今年9月15日晚,何世平带着纪录片《隐士》,在诗人翟永明位于成都的白夜酒吧举行对谈以及放映会。活动现场,他邀请了来自终南山的两位隐士宗镜和昌志。宗镜说,自己在山上住了20多年,“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住在山上,当时身体不好,想找安静的地方恢复身体,结果慢慢地得到沉淀。在山上就看书打坐,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值得一提的是,宗镜当初在终南山的房子外,出门就是两尺高的坎,她硬是每天挑土来填,花了10多年时间填平,“愚公移山”般改造成菜地。
昌志则住在山顶,四周都是悬崖,而且没有水源,他平时就采集雨水。对于外界对隐士的各种猜测,昌志表示,隐士只是外界对他们这些驻山群体的称呼。他还表示,之所以选择终南山,原因在于这里气候干燥、不潮湿,更适合居住而已。 “比尔写书,我们拍纪录片,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去归隐。只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中国隐士文化的过去和现状,了解到原来还有隐士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导演何世平看来,他和比爾都乐于见到中国传统隐士文化逐渐被更多人所知。
寻人不遇:与散落的古典诗人对话
多年以来,比尔一直坚持深入中国偏远地区寻访人文遗迹,记录旅途的艰险与收获,《空谷幽兰》之后,陆续出版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的《禅的行囊》和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此外还出版过《丝绸之路》和《彩云之南》。在急速发展的今天,比尔笔下的中国就像一个一个顿号—短暂定格,随即被迫裹挟向前。
在《黄河之旅》中,他从东营出发,来到济南,逆流而上。
2012年,他从美国带来两瓶玉米酿的高达73度的波旁威士忌,开始了对41位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比尔钦佩这些中国诗人,他想应该带点什么给他们,“中国诗人最喜欢的就是酒”。他寻访这些诗人的故址,包括故居、墓地和经行的地方,它们有些在城市,更多的是在乡村和荒野,他用威士忌向他喜爱的这些位诗人一一敬酒,感谢他们带来这么好的诗歌。
朝圣之旅用了三十天,然后又花了两年将它写成一本书,中文版名为《寻人不遇》。古代诗人朝圣之旅的第一站是山东曲阜,孔子的老家,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诗人。
之后比尔到济南(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白居易、王维等),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苏东坡)、湖南(屈原),并一路向南,沉浸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从孔子始,到寒山结束——寒山是他邂逅的第一位中国诗人,多年前在台湾的寺庙居住时,主持给了他一本寒山诗集。
比尔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在杭州植物园发现了朱淑真的墓,朱淑真是他此次拜访的三位女诗人中的一位,另两位是李清照和薛涛。他爬到山顶找到墓地,墓碑上的文字已无法辨认,但他感到“它是否是朱淑真墓已经不重要了,找墓不是成功或失败的问题,是尽量去做,不一定要成功”,他说。
朱淑真死后,她父母把她的诗都烧掉了,幸好朋友们保存了她的一些诗,并将这三百多首诗结集成册,并名之为《断肠集》。拜访完墓地的那天晚上,比尔读了朱淑真的最后一首诗《探梅》:
温温天气似春和,
试探梅花忆满坡。
笑折一枝插云鬓,
问人潇洒似谁么?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比尔在书里问道。
朱淑真这首《探梅》只是《寻人不遇》一书中的众多引用古诗中的一首。在该书的英文版中,这些诗歌都由比尔翻译成了英语。实际上,他译的诗比这多得多,他翻译了寒山全部的诗,总共三百多首。韦应物留下来五百多首诗,他翻了175首,约占三分之一,他是第一个翻译韦应物的诗的人。
比尔·波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他说,“他的诗很简单很美,过的生活不一样,他也当官一段时间, 可是很早就退休,住在乡下。我最喜欢他,是因为钦佩他所过的生活,他在庐山的山脚盖了一个小茅篷,不是在山里面,有农夫们在一块儿,一面过着很朴素的生活,也跟大家在一块儿,也写诗,写得好美”。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你赚多少钱,你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你看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最好的诗人是把他的心挖出来,我们的心都一样。我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诗人。”他说,“所以他就像我的第一个女朋友,不会忘掉。”
拜访每位诗人的墓地、故居或祠堂时,比尔都会用一个小杯子盛满威士忌,将这杯70度的烈酒洒在地上,“我觉得,我和这些古人都是朋友,所以我一定要到他们生活的地方,实地了解他们的状态,这样,我翻译他们的诗歌才会有生命力”。
寻找那些逝去的诗人,也是寻隐的一部分。隐藏在中国大地上的诗歌文化,就像这片山水,归隐了大地,等待被重新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