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白蛋白输注阈值在儿童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的影响

来源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患儿输注白蛋白时不同血清白蛋白阈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不同血清白蛋白输注阈值在儿童CLS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75例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并确定接受白蛋白输注的机械通气患儿临床信息.将输注白蛋白浓度为30g/L(低阈值,n=42)的患儿与输注白蛋白浓度为40g/L(高阈值,n=33)的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其机械通气时间、CRRT使用率、PICU住院时间及28d死亡率.结果 与低阈值组比较,高阈值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CRRT使用率降低,PICU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28d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血清白蛋白浓度为40g/L以下相比,在血清白蛋白浓度为30g/L以下时输注白蛋白与发生CLS患儿的28d死亡率增加无关.然而,在血清白蛋白浓度为40g/L以下时输注白蛋白,能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CRRT使用率及PICU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鼻拭子和咽拭子检测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抗原检出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2月1日—2月29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320例有流感样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采集所有患儿鼻拭子和咽拭子,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留取标本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比较两种拭子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320例患儿的检测样本中,鼻拭子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咽拭子〔20.3%(65/320)比14.1%(45/320),P<0.05〕;经荧光PCR验证的34例乙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和炎症指标在幼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淄博市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手足口病组,另外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儿童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以上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手足口病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
目的 建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某医院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从而为儿童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3—12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入园、入学体检的644名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儿童出生后均一直居住在齐齐哈尔地区,其中男性390名,女性254名.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分别为0~3个月(162名)、4个月~1岁(170名)、2~3岁(115名)、4~6岁(103名)和7~14岁(94名).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所有儿童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促甲状腺素(TS
罗氏Cobase 8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为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但在使用过程中需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该文从仪器检测前的使用环境要求、仪器检测所需试剂耗材、仪器检测的质量控制操作、仪器的日常保养维护以及故障排除和处理分析等方面总结罗氏Cobase 8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日常使用经验,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检验仪器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排专人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分析,定期给予专业维护保养,才能大大提升仪器的检测寿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获得稳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于心脏各种原因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氧输送不足与氧代谢异常的急性循环综合征,临床上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1].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持续增高,短期死亡率高达40%~70%,一直是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和氧输送不足是休克的本质[2].容量管理贯穿于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始终.由于心脏本身病变和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管理更具有挑战性,是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3].本文结合血流动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