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杨家将: 一个受到嘉奖的“贰臣”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家将”故事里,有一位杨四郎,是杨令公第四子。在宋辽“金沙滩之战”中,因奸臣潘仁美不加救援,杨门八子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只有杨六郎一人全身而归,杨四郎则被辽人俘获,萧太后见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好武艺,爱才心切,便将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十五年后,杨四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与家团圆。这个故事,被京剧及众多地方戏编为《四郎探母》。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代杂剧与明代评书小说。但按《宋史》的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除了小儿子杨延玉随父战死沙场之外,其余六子皆得善终, 既未战死,亦未被俘。
  不过,杨四郎有历史原型,这个历史原型便是景德元年为促成宋辽“澶渊之盟”做出很大贡献的王继忠。

被 俘


  王继忠为宋真宗藩邸旧人,自幼与赵恒相识。
  真宗即位后,王继忠迅速得到升迁。咸平六年(1003)四月,辽军进犯宋境,围攻王继忠驻防的定州(今河北定州),定州路驻泊兵马行营都部署王超命王继忠率一千五百名步兵侦察敌情,结果被辽军发觉。王继忠部被围困在定州望都(今河北保定),而王超却拒绝支援,致使王继忠部全军覆灭,王继忠本人被俘。
  当时宋真宗与朝中大臣,都以为王继忠已经阵亡。真宗非常伤心,下诏追封王继忠为大同军节度使,给王家送了非常优厚的抚恤金,又恩荫王继忠的四个儿子王怀节、王怀敏、王怀德、王怀正为官。
  次年,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国萧太后大举兴兵南侵, 宋真宗决定御驾北上亲征。正当这个时候,真宗收到一封从辽营中辗转送来的密信,写信人正是王继忠。王继忠在信上简略说明了一年前他战败被俘的经过。
  宋真宗这才知道原来王继忠并未战死,而是被辽人所俘虏。王继忠被俘后,萧太后得知他是宋真宗藩邸旧人,没有杀他,而是招为己用,授予户部使的官职,又“以康默记族女女之”,将一名契丹贵族女子许配给他为妻;“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表示将尽心效忠辽国。
  王继忠这个经历,跟杂剧、小说中的杨四郎非常相似。想来杨四郎的故事便是根据王继忠降辽的史实演绎出来的。

通 信


  这次王继忠给宋真宗写信,是为了说服真宗跟辽国和谈。宋辽两国由于存在历史宿怨与领土纷争,一直互有征战,但在战争中谁都讨不到好处,反而需要为此承受沉重的成本。到了宋真宗、辽圣宗那一代,应该说,双方都有了厌战之心,都希望与对方订立永久的和平。因此,尽管辽圣宗此番大举兴兵南下,但同时又接受了王继忠的提议,通过私人渠道向宋朝表达了和谈之意。
  宋朝这边,真宗皇帝尽管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决定御驾亲征,但他内心深处,其实更加渴望和平。只不过,双方虽有求和之心,却由于两国既未建立正式的沟通机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平谈判便无从开始。这个时候,归顺辽国的真宗藩邸旧人王继忠,由于其身份的特别,既是宋真宗的亲信,又得到辽主的信任,便成了最合适的连接宋辽高层通信的中介。
  在接到王继忠的密信之后,宋真宗虽然没有如王继忠所请,马上派遣使者赴辽营议和,但还是很快复信,交待王继忠:可向辽主转达宋朝亦有“偃革”之意,欢迎共议和谈之事宜,若辽方“果有审实之言,即附边臣闻奏”。这里的“边臣”,指与王继忠私交不错的莫州将领石普。
  于是,在景德元年宋辽大战的过程中,两国一边在前线厮杀,一边又通过王继忠—石普这一私人渠道,保持着最高层的间接通信。
  在宋朝正式遣使抵达辽营谈判之前,宋辽双方停战议和的愿望,以及怎么和谈的细节,都是靠王继忠—石普这个私人渠道来沟通。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继忠从中牵针引线,未必就有后来的“澶渊之盟”;即使“澶渊之盟”最后可能会签订,但进展肯定也不会那么顺利。

褒 奖


  王继忠也因为促成“澶渊之盟”有功,受到宋辽双方的一致褒奖。对王继忠留在宋朝的家人,宋政府也给予厚恤。按宋人笔记,“景德入寇,继忠从行,乃使通奏,先导欲和之意,朝廷始知其不死,卒因其说以成澶渊之盟。……子孙在中朝官者,亦甚众,至今京师号陷蕃王太尉家”。
  我们想一想,辽国国主给王继忠“授以官爵,为其婚娶,大加委用”,还可以理解,毕竟王继忠已归顺大辽,且表示效忠北朝,“事必尽力”云云。
  但宋朝对王继忠加以褒奖,又优恤其子孙,则多少是对正统的“尽忠”观念的挑战。因为王继忠作为宋朝将领,未能战死于沙场,却投降了辽国,显然是投敌变节,按正统的观念,无疑属于“贰臣”之列。对于贰臣的亲属,不杀已是天子隆恩,怎么可以给予优恤?

身 后


  今天,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审视历史,我们当然可以从民众福祉出发,高度评价王继忠为宋辽的百年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样的评价放在数百年前,则可能是一种伦理上的冒险。一位研究中国“尽忠”观念的英国汉学家说,“王继忠未能以死殉国一事给后来的评论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对于传统的史家来说,王继忠的变节是不可原谅的。元人修《辽史·王继忠传》,于传末附上评论:“继忠既不能死国,虽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鉴,奚足尚哉!”修《宋史·王继忠传》,传末也附评论:“继忠临阵赴敌,以死自效,其生也亦幸而免,然在朔庭貴宠用事,议者方之李陵,而大节固已亏矣。”都认为王继忠应当以死报国。不死,即使促成了宋辽和议,也是大节有亏,不足为尚。
  元明清三朝文人编造“杨家将”故事,大概也觉得杨四郎的降辽之举,实在对不起杨门忠名,所以又给补上了“过关探母,助宋破辽”的情节,以成全杨家将“忠孝双全”之名。
  然而,这只是后世文人的看法,宋人未必也是这么想。宋时,人们对于王继忠的评价,可以参见王曾《王文正公笔录》 记述的一段话:“继忠为人有诚信,北境甚重之,后封河间王。彼土人士或称之曰:古人尽忠,止能忠于一主,今河间王南北欢好,若此,可谓尽忠于两主。然则继忠身陷异国,不能即死,与夫无益而苟活者异矣。”
  这段话体现了当时人对王继忠的两个评价,一是王曾所代表的宋朝士人,他们认为王继忠“为人有诚信”,“身陷异国,不能即死,与夫无益而苟活者异矣”,尽管没有战死沙场,但为宋辽和平做出了贡献,不同于苟活者。
  另一种评价来自“彼土人士”(辽人),在辽国人看来,王继忠先效忠于大宋、后效忠于大辽,促成“南北欢好”,“可谓尽忠于两主”。对于“尽忠于两主”之说,王曾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否则他不会在评价王继忠事迹时特别收录了这一句话。宋人后来几次提及王继忠事,也都是将其当成正面的例子拿出来宣讲的。换言之,在宋人观念中,王继忠协助宋辽两国实现百年和平,这也是“忠”的表现。
  将宋人对王继忠的评价跟明清文人对“杨家将”故事的改编略加比较,我们会发现,宋人的观念无疑更为开明一些。
  (摘自《知宋》)
其他文献
《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澳]杰弗里·布莱内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7月出版  这是澳大利亚国宝级历史学家广受欢迎的“大家小书”。全书贯穿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和不堪一擊的和平。在20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铁幕落下、太空竞赛和计算机兴起等事件,都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作者在书中更追溯医学上的非凡发现、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女性地位的提升、绿色运动、对体育的狂
这篇文章中,我并不想去讲柳传志在商业上的成就,在过去40年经济中他所扮演的符号角色、他的标志性地位等,这些历史会给出评价。我只是想从自己的角度,谈一下在多年的交往中,我作为一个后辈,从他身上学到的一些事。第一件事:守时  第一次采访柳传志,他的同事反复提醒,千万别迟到,因为柳总特别看重守时。有的CEO不允许别人迟到,但自己事务繁忙,经常让人等。但柳传志不同,他要求别人守时,自己也从来不迟到,说几点
密特朗:桃色新闻几乎从未断过  作为中左翼领导人,密特朗的政治生涯早在二战前就开始,在出任总统前已12次出任过5种不同领域的部长级职位,是不折不扣的“老法师”。他的婚姻也很早,1944年,他就和达尼埃尔·古泽结婚,婚后两人生了3个儿子。  但酷爱文学的密特朗却是个情感生活十分丰富的人,他曾对身边人说过“女人就像美酒一样口味各异”“幽会能让我产生灵感”,当然不会满足于只品尝一种“美酒”。  从194
民国时有个很好玩的事儿,就是无论职位尊卑,都喜欢跟人称兄道弟。混江湖的黄金荣、杜月笙们称兄弟,写文章的鲁迅、刘半农们称兄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也称兄弟。连军政界都一样,德高望重者如孙中山,对蒋介石这种无名小卒都以“兄弟”示亲切,孙在广州被陈炯明困住的时候,致电小蒋,几乎是喝血酒的语气:“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无论如何,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有船即来,至盼。”让蒋心花怒放。  如何才
2019年10月普京旋风式访问沙特、阿联酋两个中东国家,受到帝王般的款待,16匹漂亮的阿伯拉宝马护卫着总统车队,真是风光无限。而与此同时,美国军队仓皇撤出叙利亚北部,俄罗斯军队迅速补位,特朗普因此被国内反对者批得灰头土脸。在中东,美国的“战略收缩”和俄罗斯的“战略跃进”是客观事实,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俄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都是有限、局部和战术性的,美国的影响仍将是最强、全面和战略性的,远没有达到“易位
某古刹有一件世代相传的镇寺之宝,通体用琉璃做成,既怕失窃,又怕损毁,该寺当家的方丈时时牵肠挂肚。有一天,方丈忽然想通了,把那宝器捧在手中,用力朝地上一摔。不用说,宝器立刻变成碎片,再變成垃圾,方丈从此无挂无碍,此心光明洁净,成了有道高僧。  (摘自《活到老,真好》)
许多先贤都强调,“无为”的意思是不要刻意地为,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要干。还有的专家提出来说,“无为”就是不妄为。妄为就是胡作非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主观脱离了客观的实际。  如果说无为是不妄为,就说不要妄为就行了,直接说无妄、不要妄想、不要妄言、不要妄行、不要妄为,这比说无为更清楚。如果无为就是不要刻意而为的话,那不要刻意就好了。刻意干什么呢?刻意为也不见得好,刻意说也不见得好听。我现在怕那种朗诵式
近来,“我国人均收入将突破1万美元”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GNI)在97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在976美元到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美元到11905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超过11905美元为高收入國家。如果一个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坦率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
大人物为什么“大”?自然,他们的“大”,是有规律可循、有根由可问的。  左宗棠卑微时,一次做侍人,被人恶意侮辱,左宗棠疾言厉色地反驳,对方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后来,朋友问左宗棠,你怎么敢顶撞权贵?左宗棠说:“穷困富贵,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罢了。要想安身立命、成就事业,就必须懂得在贫困中昂起头来争得尊严,在富贵时低下头去赢得尊重。”朋友评价说:“你有这种大胸怀、大智慧,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事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抗击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基层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沿阵地。那么,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在疫情防控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抗疫斗争中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哪些明显的短板?如何转“危”为“机”,完善我国的基层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