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媒体全面迎来移动媒体时代,媒体加速向移动端迁移,媒体进入深度融合期,媒体产业的变化也在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传媒实验室作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在经历了不同阶段发展后,也需要适时做出调整,要着眼于“跨界复合、一专多能”的创新创意型新闻人才培养,打破既往按照传统媒体设立的平台格局,以跨界融合、开放多元思维重构实验室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对外接口,建立多种的“造血机制”,建立开放自助的创新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传媒实验室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移动传播;媒介融合;传媒实验室;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4-0016-03
一、国内高校传媒实验室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囿于时代环境、学科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限制,这一时期传媒实验室发展缓慢。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在1956年创建了我国较早的新闻摄影实验室,以培养拍摄冲印技能为主。此后时隔20年,该校才于1985年成立广播电视实验室,建立播音室、录音室、音像编辑室和演播室等;1991年,该校引入激光照排技术,成立了激光照排实验室[1]。这一阶段传媒实验室的功能普遍单一,且因实验室建设经费较少,设备成本高,设备数量及使用率都偏低,实验室对促进新闻实践型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5年前后
这一时期,激光照排技术推动了报纸的规模化印刷发行,直播技术也让电视媒体驶入发展快车道。尤其在“民生话语”推动下,一大批都市报纸、都市频道涌现。而据此开展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998年,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晋升为一级学科,2004年,国家又将新闻学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2]。学科提振为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带来更多项目资金,各高校纷纷组建“大而全”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例如武汉大学于2002年7月成立“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达1026㎡。截止2006年已建成摄影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广播节目制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4个教学实验室,下设报刊编辑室、动画设计室、数字传播室、专业演播厅、广播编辑室、录音室、电视编辑室、网络控制室、摄影棚、数码摄影工作室、多媒体机房、形体训练室等。实验中心除承担本校学生实验课程,也承担周边其他6所高校新闻传播实验课程[3]。
(三)变革阶段:2005年前后~2010年前后
2005年这一时间节点的界定是基于博客的发展。2005年4月,新浪博客正式推出,在其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发展成为拥有每日数亿访问规模的个人原创写作与用户分享浏览的交互平台。博客以其极具个人化的写作力、开放性、互动性与传播力开始改变中国整个媒体生态。媒介融合开始进入传媒变革视野,高校传媒实验室的融合思路也在逐步确立。例如,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基础上,自办了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学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此外,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在2008年投入700万元建成媒体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借助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采编系统及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了内容采集、存储、加工及发布于一体[4]。该平台完全复制了媒体真实工作平台,为真实生产全媒体产品提供基础。
(四)多元发展阶段:2010年前后至今
继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之后,微博迅速成为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标配。其碎片化、即时性、自助性在原有博客基础上进一步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2013年微信崛起,自媒体涌现,传统媒体式微,用户需求被置于重要地位,媒体行业更加垂直细分,内容产品更加诉求“小而美”。以“微传播力量”为核心的移动传播格局因此形成。此外,2013年也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大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成为媒体转型以及寻求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新思路。基于媒体这些转变,高校传媒实验室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一,重新挖掘校园媒体价值,努力建设校园“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产品;其二,重视数据价值,寻求与外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研究共同体。例如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携手360共同组建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与亚信数据合作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亚信媒体融合实验室”。
二、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媒体行业进入迷茫与探索期实验室发展方向设定
回顾国内高校传媒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会发现它是媒体产业在新闻教育领域的投射,是媒体产业嬗变的一个缩影,且伴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这种“滞后性跟随”面对快速变化的移动传播环境,也将迎来一个最大问题,即随着跟随目标缺失,实验室的功能设定与培养目标也会出现迷失。移动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洗牌重组,其全力打造的“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付诸实施的全媒体流程再造到目前为止都未给媒体行业一个清晰而明朗的未来。且伴随更多自媒体、社群媒体的兴起,以及商业品牌、科技公司强势“媒体化”并重金布局移动端,移动传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新媒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新闻传播教育倒逼效应明显,但如何调整,课程体系是否需要重构?传媒实验室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这些都有赖于对市场究竟需要何种新闻人才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新媒体不断涌现实验室发展模式的选择
移动传播环境下,诉诸感知延伸的各种技术被应用于媒体各领域。比如无人机技术、VR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在深度改变体验认知,在消解的时空中,人可以看的更高、更远,体验更真实。面对新技术巨大的诱惑力以及现实资本的大量涌入,媒体行业陷入对新技术迷恋中,渴望借助新技术找到融合转型的突破口。其反馈到新闻教育领域,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开始为实验室补充更高端设备,比如购置无人机,或建设虚拟现实实验室,并开设相关课程,有些也基于新技术设备生产了少量的项目化产品。这些尝试并无不可,新技术终归是推动媒体发展的动力。但要清楚认识到,新技术的简单拿来是有风险的,尤其是面对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产品高频迭代的环境。且技术越发展,技术间融合度会越高,因此对单一技术的认知或应用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此外,新技术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成本偏高,实验室要稳步发展,必须要找到并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创新建设
(一)理念创新:以跨界融合思维引领实验室建设
从2000年至今的十余年间,国内媒体一直都在沿着融合的路径探索,从电子版、报(台)网互动,到全媒体语境下的资源整合,直至寻求深度融合、探寻与外部跨界合作的多种可能。新技术引爆的媒体加速融合已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常态。这种常态反馈到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层面,即“跨界复合,一专多能”的创新创意型人才。但长久以来传媒实验室都是按照报刊、广电、网络三大块来进行格局架构,之后补充新媒体平台,但各平台之间基本相互割裂。传媒实践课程在实验课程、训练环节,以及实验配置上基本趋同,这种实践教学会带来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打破同质,其一,是要以移动平台为核心,打破模块化平台壁垒,围绕“一专多能”重构实验室平台资源。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摒弃媒体间的壁垒,着眼于新闻工作本身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以及对学科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走出差异化之路;其二,为平台开放多个对外接口,探索对外合作的多种可能。学科实验室一般都相对封闭,但在以开放、共享、交互等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需要对外交换合作,推动资源对外共享,并利用社群引导公众参与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实验室形成特色、保持活力。
(二)功能创新:建立多种“造血”机制推动实验室良性发展
传媒实验室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自身“造血”能力提升。移动传播时代,组织崩溃、平台重塑、个人崛起,媒体传统的边界日益“泛化”[5]。这些都为传媒实验室功能创新、建立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提供多种思路。
1.内容生产模式
传媒实验室会设置多个内容生产与加工的实验项目,以训练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这些项目多以校园媒体产品为主,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学校及师生群体。内容选题、传播范围、传播渠道、传播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内容变现的空间也较小。因此,可将传媒实验室转化为内容生产与运营的实体机构,扩大内容生产与受众传播范围,通过对外输出原创优质内容,实现内容变现。这种模式在很多高校其实早有实践。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的内地首家自负盈亏校园媒体“接力传媒”;清华大学创办校园媒体“清新传媒”等都是其中代表。但要在内容生产层面寻求更多变现可能,需要聚焦当下稀缺的内容产品,跳脱开校园媒体的局限,以社会的视角去观照有影响力的问题与现象。目前媒体稀缺的内容产品包括深度报道、交互式数据新闻报道,以及更多基于新技术的内容产品等。其中深度报道在纸媒转型中因相关部门屡被裁撤而日益减少,而优质新锐的交互式数据新闻也因技术性强且耗时长使其成为稀缺产品。传媒实验室如能针对稀缺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持久连续的实验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提升实践技能,还可通过内容版权变现,也可通过平台谋求品牌变现,并藉由品牌效应去对外承接更多的内容项目。
2.服务输出模式
移动传播环境下,以厂商和个人品牌为代表的服务提供者,从传统的商品提供,转向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自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存在巨大智力潜能、用户粘性、社群互动潜力[5]。传媒实验室可转变为服务输出的主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充分利用设备资源与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咨询、社交平台运维等服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会依靠社交媒体构建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但要经营好,一是要对用户群体能够精准画像。即通过收集与分析消费者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信息数据,抽象出一个用户的商业全貌;二是要持续输出有价值内容,以促进人、信息、品牌的有效连接。传媒实验室可以承接这部分工作,通过向企业提供数据调查与社群运维等服务,提升学生对品牌经营与社群运营的实战经验与有效认知。
3.创业孵化模式
移动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更看重用户产生的一切场景需求,既包括个人显性、潜在与未知的需求,也包括共性化场景需求。围绕场景需求可以产生若干新媒体产品。目前基于移动端的创业项目主要包括APP应用及自媒体项目,而大学生群体对于这类项目创业优势明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传媒实验室可以转变为创业孵化平台,为更多基于场景需求的项目提供支持与服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产品意识与创新创意能力。例如,2015年12月5日,武汉大学镝次元数据传媒实验室凭借“Hacking Video”的app原型设计产品获得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香港站特别提名奖。“Hacking video”设计理念是搭建一个超本地化的视频资源平台,建立专业媒体和公民记者相互连接的渠道。美联社视频中心资深制片人Aritz Parra评价表示,“该作品如果可以应用到全球范围,将会是革命性的。[6]”
4.技术科研模式
新技术是媒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对于媒体发展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新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VR/AR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有实力的高校可着眼这些新技术,构建科研探索型传媒实验室,通过技术转化,推动媒体产业升级。例如创立于2010年7月的中山大学智能媒体计算实验室,是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多媒体感知系统为目标,开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机交互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7]。而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13年5月创建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成为我国成立最早的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智能媒体技术研究院[8]。
(三)管理创新:建立开放自助式管理促进实验室价值最大化
目前高校在传媒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实验员负责制,实验室由专职实验员负责;编辑部负责制,学生按照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划分组建不同编辑部,编辑部核心成员负责日常管理;开放登记制管理,即实验室全面开放,只需持有效身份登记使用实验室场地及相关设备。这些管理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还可进一步开放创新,推动实验室高效管理。比如可开发实验室在线预约APP,师生能在线查询实验室场地及实验设备的借出及返还情况,并按流程完成预约登记;返还设备时也无需现场专人负责,可通过在线视频指导学生简单操作设备以完成验收;在学生设备使用及系统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则可借助人机交互或社群平台交流解决等。总之,实验室管理创新的方向就是开放与自助,有效提升实验设备的使用频次,促进实验室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介绍[EB/OL].http://jcrlab. ruc.edu.cn.
[2] 颜林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验室建设发展[J].科技资讯, 2015(20).
[3]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4).
[4] 王小月,刘佳静.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闻世界,2015(6).
[5] 彭兰,王冠,王鑫.众媒时代:2015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R].201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2015-11-12.
[6] 胡琴沁,新苑,吴江龙.武大学子为新闻视频创“淘宝”平台[N].长江日报,2015-12-11.
[7] 中山大学智能媒体计算实验室简介[EB/OL].http://vision.sysu. edu.cn/about/.
[8] 中传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CUC-NIMI)简介[EB/OL].http:// nimi.cuc.edu.cn/intro.aspx.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移动传播;媒介融合;传媒实验室;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4-0016-03
一、国内高校传媒实验室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囿于时代环境、学科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限制,这一时期传媒实验室发展缓慢。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在1956年创建了我国较早的新闻摄影实验室,以培养拍摄冲印技能为主。此后时隔20年,该校才于1985年成立广播电视实验室,建立播音室、录音室、音像编辑室和演播室等;1991年,该校引入激光照排技术,成立了激光照排实验室[1]。这一阶段传媒实验室的功能普遍单一,且因实验室建设经费较少,设备成本高,设备数量及使用率都偏低,实验室对促进新闻实践型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5年前后
这一时期,激光照排技术推动了报纸的规模化印刷发行,直播技术也让电视媒体驶入发展快车道。尤其在“民生话语”推动下,一大批都市报纸、都市频道涌现。而据此开展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998年,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晋升为一级学科,2004年,国家又将新闻学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2]。学科提振为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带来更多项目资金,各高校纷纷组建“大而全”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例如武汉大学于2002年7月成立“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达1026㎡。截止2006年已建成摄影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广播节目制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4个教学实验室,下设报刊编辑室、动画设计室、数字传播室、专业演播厅、广播编辑室、录音室、电视编辑室、网络控制室、摄影棚、数码摄影工作室、多媒体机房、形体训练室等。实验中心除承担本校学生实验课程,也承担周边其他6所高校新闻传播实验课程[3]。
(三)变革阶段:2005年前后~2010年前后
2005年这一时间节点的界定是基于博客的发展。2005年4月,新浪博客正式推出,在其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发展成为拥有每日数亿访问规模的个人原创写作与用户分享浏览的交互平台。博客以其极具个人化的写作力、开放性、互动性与传播力开始改变中国整个媒体生态。媒介融合开始进入传媒变革视野,高校传媒实验室的融合思路也在逐步确立。例如,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基础上,自办了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学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此外,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在2008年投入700万元建成媒体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借助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采编系统及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了内容采集、存储、加工及发布于一体[4]。该平台完全复制了媒体真实工作平台,为真实生产全媒体产品提供基础。
(四)多元发展阶段:2010年前后至今
继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之后,微博迅速成为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标配。其碎片化、即时性、自助性在原有博客基础上进一步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2013年微信崛起,自媒体涌现,传统媒体式微,用户需求被置于重要地位,媒体行业更加垂直细分,内容产品更加诉求“小而美”。以“微传播力量”为核心的移动传播格局因此形成。此外,2013年也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大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成为媒体转型以及寻求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新思路。基于媒体这些转变,高校传媒实验室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一,重新挖掘校园媒体价值,努力建设校园“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产品;其二,重视数据价值,寻求与外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研究共同体。例如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携手360共同组建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与亚信数据合作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亚信媒体融合实验室”。
二、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媒体行业进入迷茫与探索期实验室发展方向设定
回顾国内高校传媒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会发现它是媒体产业在新闻教育领域的投射,是媒体产业嬗变的一个缩影,且伴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这种“滞后性跟随”面对快速变化的移动传播环境,也将迎来一个最大问题,即随着跟随目标缺失,实验室的功能设定与培养目标也会出现迷失。移动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洗牌重组,其全力打造的“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付诸实施的全媒体流程再造到目前为止都未给媒体行业一个清晰而明朗的未来。且伴随更多自媒体、社群媒体的兴起,以及商业品牌、科技公司强势“媒体化”并重金布局移动端,移动传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新媒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新闻传播教育倒逼效应明显,但如何调整,课程体系是否需要重构?传媒实验室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这些都有赖于对市场究竟需要何种新闻人才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新媒体不断涌现实验室发展模式的选择
移动传播环境下,诉诸感知延伸的各种技术被应用于媒体各领域。比如无人机技术、VR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在深度改变体验认知,在消解的时空中,人可以看的更高、更远,体验更真实。面对新技术巨大的诱惑力以及现实资本的大量涌入,媒体行业陷入对新技术迷恋中,渴望借助新技术找到融合转型的突破口。其反馈到新闻教育领域,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开始为实验室补充更高端设备,比如购置无人机,或建设虚拟现实实验室,并开设相关课程,有些也基于新技术设备生产了少量的项目化产品。这些尝试并无不可,新技术终归是推动媒体发展的动力。但要清楚认识到,新技术的简单拿来是有风险的,尤其是面对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产品高频迭代的环境。且技术越发展,技术间融合度会越高,因此对单一技术的认知或应用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此外,新技术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成本偏高,实验室要稳步发展,必须要找到并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创新建设
(一)理念创新:以跨界融合思维引领实验室建设
从2000年至今的十余年间,国内媒体一直都在沿着融合的路径探索,从电子版、报(台)网互动,到全媒体语境下的资源整合,直至寻求深度融合、探寻与外部跨界合作的多种可能。新技术引爆的媒体加速融合已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常态。这种常态反馈到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层面,即“跨界复合,一专多能”的创新创意型人才。但长久以来传媒实验室都是按照报刊、广电、网络三大块来进行格局架构,之后补充新媒体平台,但各平台之间基本相互割裂。传媒实践课程在实验课程、训练环节,以及实验配置上基本趋同,这种实践教学会带来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要打破同质,其一,是要以移动平台为核心,打破模块化平台壁垒,围绕“一专多能”重构实验室平台资源。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摒弃媒体间的壁垒,着眼于新闻工作本身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以及对学科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走出差异化之路;其二,为平台开放多个对外接口,探索对外合作的多种可能。学科实验室一般都相对封闭,但在以开放、共享、交互等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传播环境下,传媒实验室需要对外交换合作,推动资源对外共享,并利用社群引导公众参与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实验室形成特色、保持活力。
(二)功能创新:建立多种“造血”机制推动实验室良性发展
传媒实验室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自身“造血”能力提升。移动传播时代,组织崩溃、平台重塑、个人崛起,媒体传统的边界日益“泛化”[5]。这些都为传媒实验室功能创新、建立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提供多种思路。
1.内容生产模式
传媒实验室会设置多个内容生产与加工的实验项目,以训练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这些项目多以校园媒体产品为主,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学校及师生群体。内容选题、传播范围、传播渠道、传播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内容变现的空间也较小。因此,可将传媒实验室转化为内容生产与运营的实体机构,扩大内容生产与受众传播范围,通过对外输出原创优质内容,实现内容变现。这种模式在很多高校其实早有实践。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的内地首家自负盈亏校园媒体“接力传媒”;清华大学创办校园媒体“清新传媒”等都是其中代表。但要在内容生产层面寻求更多变现可能,需要聚焦当下稀缺的内容产品,跳脱开校园媒体的局限,以社会的视角去观照有影响力的问题与现象。目前媒体稀缺的内容产品包括深度报道、交互式数据新闻报道,以及更多基于新技术的内容产品等。其中深度报道在纸媒转型中因相关部门屡被裁撤而日益减少,而优质新锐的交互式数据新闻也因技术性强且耗时长使其成为稀缺产品。传媒实验室如能针对稀缺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持久连续的实验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提升实践技能,还可通过内容版权变现,也可通过平台谋求品牌变现,并藉由品牌效应去对外承接更多的内容项目。
2.服务输出模式
移动传播环境下,以厂商和个人品牌为代表的服务提供者,从传统的商品提供,转向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自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存在巨大智力潜能、用户粘性、社群互动潜力[5]。传媒实验室可转变为服务输出的主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充分利用设备资源与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咨询、社交平台运维等服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会依靠社交媒体构建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但要经营好,一是要对用户群体能够精准画像。即通过收集与分析消费者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信息数据,抽象出一个用户的商业全貌;二是要持续输出有价值内容,以促进人、信息、品牌的有效连接。传媒实验室可以承接这部分工作,通过向企业提供数据调查与社群运维等服务,提升学生对品牌经营与社群运营的实战经验与有效认知。
3.创业孵化模式
移动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更看重用户产生的一切场景需求,既包括个人显性、潜在与未知的需求,也包括共性化场景需求。围绕场景需求可以产生若干新媒体产品。目前基于移动端的创业项目主要包括APP应用及自媒体项目,而大学生群体对于这类项目创业优势明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传媒实验室可以转变为创业孵化平台,为更多基于场景需求的项目提供支持与服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产品意识与创新创意能力。例如,2015年12月5日,武汉大学镝次元数据传媒实验室凭借“Hacking Video”的app原型设计产品获得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香港站特别提名奖。“Hacking video”设计理念是搭建一个超本地化的视频资源平台,建立专业媒体和公民记者相互连接的渠道。美联社视频中心资深制片人Aritz Parra评价表示,“该作品如果可以应用到全球范围,将会是革命性的。[6]”
4.技术科研模式
新技术是媒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对于媒体发展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新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VR/AR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有实力的高校可着眼这些新技术,构建科研探索型传媒实验室,通过技术转化,推动媒体产业升级。例如创立于2010年7月的中山大学智能媒体计算实验室,是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多媒体感知系统为目标,开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机交互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7]。而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13年5月创建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成为我国成立最早的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智能媒体技术研究院[8]。
(三)管理创新:建立开放自助式管理促进实验室价值最大化
目前高校在传媒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实验员负责制,实验室由专职实验员负责;编辑部负责制,学生按照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划分组建不同编辑部,编辑部核心成员负责日常管理;开放登记制管理,即实验室全面开放,只需持有效身份登记使用实验室场地及相关设备。这些管理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还可进一步开放创新,推动实验室高效管理。比如可开发实验室在线预约APP,师生能在线查询实验室场地及实验设备的借出及返还情况,并按流程完成预约登记;返还设备时也无需现场专人负责,可通过在线视频指导学生简单操作设备以完成验收;在学生设备使用及系统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则可借助人机交互或社群平台交流解决等。总之,实验室管理创新的方向就是开放与自助,有效提升实验设备的使用频次,促进实验室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介绍[EB/OL].http://jcrlab. ruc.edu.cn.
[2] 颜林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验室建设发展[J].科技资讯, 2015(20).
[3]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4).
[4] 王小月,刘佳静.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闻世界,2015(6).
[5] 彭兰,王冠,王鑫.众媒时代:2015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R].201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2015-11-12.
[6] 胡琴沁,新苑,吴江龙.武大学子为新闻视频创“淘宝”平台[N].长江日报,2015-12-11.
[7] 中山大学智能媒体计算实验室简介[EB/OL].http://vision.sysu. edu.cn/about/.
[8] 中传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CUC-NIMI)简介[EB/OL].http:// nimi.cuc.edu.cn/intro.aspx.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