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3次曲美他嗪,20mg/次。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71.43%,而观察组的显效1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94.29%,两组总有效率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LVEDVI、LVSVI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显著升高,经比较两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曲美他嗪;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逐渐引起内科医生的重视。心脏病的器质性病变的终末阶段常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疾病造成的心脏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心室收缩力下降,导致射血功能受损,心脏排血量下降,机体器官组织血供不足,致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四肢无力,活动受限[1]。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强心苷、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口服代谢型药物,可选择性刺激葡萄糖氧化,抑制脂肪酸氧化,提高ATP生成速率,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和抗心肌缺血功能。作者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电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40%,心功能Ⅰ-Ⅳ级),排除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所有选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9.2±11.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3例;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8.6±9.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3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苷(地高辛)、扩张血管药物等。
1.2.2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3次曲美他嗪,20mg/次。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LVEF(左室射血分数)、IVES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评分。
1.3评分标准疗效评定:显效:心功能显著改善2级及以上,或心功能评分达到Ⅰ级,症状基本消失,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体征、症状有所减轻,各项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数据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情况分析见表1。
如表2所示,两组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LVEDVI、LVSVI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显著升高,经比较两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1.3%-5.6%,随着老年化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具有致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常规治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冠脉供血为主,常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扩张血管药物等。随着医学对心肌代谢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开拓了干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
研究表明曲美他嗪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2],既不减少氧耗量也不增加氧的供给,可选择性刺激葡萄糖氧化,抑制脂肪酸氧化,提高ATP生成速率,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和抗心肌缺血功能[3]。本研究结果,观察组LVEDVI、LVS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升高,经比较两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两组总有效率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颜素岚,郭莹,欧柏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0(2).
[2]田志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57-58.
[3]王建芳,刘积伦,周梦琳.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4).
【关键词】冠心病;曲美他嗪;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逐渐引起内科医生的重视。心脏病的器质性病变的终末阶段常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疾病造成的心脏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心室收缩力下降,导致射血功能受损,心脏排血量下降,机体器官组织血供不足,致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四肢无力,活动受限[1]。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强心苷、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口服代谢型药物,可选择性刺激葡萄糖氧化,抑制脂肪酸氧化,提高ATP生成速率,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和抗心肌缺血功能。作者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电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40%,心功能Ⅰ-Ⅳ级),排除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所有选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9.2±11.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3例;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8.6±9.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3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苷(地高辛)、扩张血管药物等。
1.2.2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3次曲美他嗪,20mg/次。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LVEF(左室射血分数)、IVES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评分。
1.3评分标准疗效评定:显效:心功能显著改善2级及以上,或心功能评分达到Ⅰ级,症状基本消失,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体征、症状有所减轻,各项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数据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情况分析见表1。
如表2所示,两组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LVEDVI、LVSVI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显著升高,经比较两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1.3%-5.6%,随着老年化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具有致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常规治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冠脉供血为主,常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扩张血管药物等。随着医学对心肌代谢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开拓了干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
研究表明曲美他嗪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2],既不减少氧耗量也不增加氧的供给,可选择性刺激葡萄糖氧化,抑制脂肪酸氧化,提高ATP生成速率,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和抗心肌缺血功能[3]。本研究结果,观察组LVEDVI、LVS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升高,经比较两组LVEF、LVEDVI、LVSVI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两组总有效率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颜素岚,郭莹,欧柏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0(2).
[2]田志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57-58.
[3]王建芳,刘积伦,周梦琳.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