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学习写作的切入点,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积少成多,学生慢慢由学习别人的写作技法再到模仿去写,最后再追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就完成了从课文学习到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延伸。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延伸;写作训练
如今,写作训练日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许多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时却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写作的捷径:从课本中找到学习写作的切入点,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积少成多,学生慢慢由学习别人的写作技法再到模仿去写,最后再追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就完成了从课文学习到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延伸。
《大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据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从中更多地汲取到写作的营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写作教学呢?笔者依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教学为例归纳如下:
一、积累词语,增砖添瓦
如果说一篇优秀的文章如同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字词便是一砖一瓦。多多积累有益于写作的词语,才能为大厦的耸立准备好材料。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用词优美,值得学生们在分析完课文后把它们摘录下来,记到积累本上,不断读一读、背一背,以便在自己的作文中能灵活运用。
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同学们认为第三自然段中有许我优美的词语,我先让同学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同学们挑出了如峰峦雄伟、红叶似火、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我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词语,大家有的说四个字的词两两出现,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有的同学说它们字数少,含义却很丰富,有点成语那样用很少的字却表达很多的意思。我進一步启发他们试着用其中的一个词造句,再那试着用一组词写一个片断,同学们进入到创作的乐趣中。这样,由积累词语到运用词语,便完成了从阅读学习到写作训练的过渡。课堂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好的词语我们一定想指导学生运用。如果在课后再辅以多读多背,让积累在本子上的好词驻留在头脑中,日积月累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定能大大提升。
二、模仿语句,打造语言
成语“胸有成竹”的含义给我们以写作训练上的启迪,学生心中必须有好作文的样子,他们才能完成由模仿到独创的步步提升。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文章,为学生的写作借模仿与借鉴提供了好的范本。特别是一些语言优美的文章,历来是师生的至爱。教师要在有借鉴意义的语句上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佳句尽可能多地镂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使他们达到熟能生巧地运用的地步。教师还要指导做好摘抄与积累工作,相信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一定有益于写作中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同学们都认为第二自然段的句式非常美,然后我们分两个部分来研究,先探讨了第一句话的特点,同学们认为是用大海和西湖引出漓江的水的特点。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可以看作是衬托,就是绿叶衬红花,通过写大海与西湖的水的特点衬托出漓江水的独特。然后大家最喜欢接下来的排比句,认为这样的句子很有气势,很好地说出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其中最后一句的比喻还特别生动形象。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大家开始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一段家乡的小河,同学们写了改,改了写,一步步地由喜欢到模仿再到独创。后来,有个学生在写烈土陵园的松柏时这样写道:我看见过千姿百态的腊梅树,欣赏过亭亭玉立的白玉兰,却从没见过烈土陵园中这样的松柏。陵园中的松柏真高啊,高得直冲云霄,让人仰望;陵园中的松柏真绿啊,在这严冬时节依然生机勃勃;陵园里的松柏真齐啊,就销售量阅兵式上的士兵,队列整齐。教师看到这样的学生作品是多么欣慰啊!
三、感悟结构,整体规划
如果说字词句是文章的肌肉,那么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学生写作时易犯的毛病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知道对文章进行全局的规划,不懂得先有整体布局再入手写作才能有条不紊。所以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适合学生模仿和借鉴的文章结构,教师一定要指导到位,细致分析后指导学生练习,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了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我指导学生总结出全文的行文特点,一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二是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也就是游览的顺序来写。又如《桂林山水》一课,则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中间部分又分两层,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这样的行文能彰显结构清晰、脉胳分明。所以在以后写游记类的作文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行文顺序来结构文章。
四、学习描写,塑造人物
小学阶段多以写人记事的小记叙文练习为主,在这样的文章中,描写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呢,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去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师不必将描写方法的定义去界定得多么严格,只须让学生从依葫芦画瓢做起,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将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小文章也会写得有模有样了。
例如,在学习了《尊严》一课后,教师可以借此教给学生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如文中写一群逃难的人的外貌和神态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特别是在写年轻人的听到没有活儿可做时的神态“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非常传神。以此为例给学生们讲完后做一些随堂训练,让同学们即时练练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写作中会学着去仿写,去运用。
著名作家张志公先生说:“学字、学句、学篇章,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就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多做一些写作方面的拓展,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延伸;写作训练
如今,写作训练日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许多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时却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写作的捷径:从课本中找到学习写作的切入点,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积少成多,学生慢慢由学习别人的写作技法再到模仿去写,最后再追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就完成了从课文学习到写作水平提升的有效延伸。
《大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据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从中更多地汲取到写作的营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写作教学呢?笔者依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教学为例归纳如下:
一、积累词语,增砖添瓦
如果说一篇优秀的文章如同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字词便是一砖一瓦。多多积累有益于写作的词语,才能为大厦的耸立准备好材料。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用词优美,值得学生们在分析完课文后把它们摘录下来,记到积累本上,不断读一读、背一背,以便在自己的作文中能灵活运用。
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同学们认为第三自然段中有许我优美的词语,我先让同学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同学们挑出了如峰峦雄伟、红叶似火、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我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词语,大家有的说四个字的词两两出现,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有的同学说它们字数少,含义却很丰富,有点成语那样用很少的字却表达很多的意思。我進一步启发他们试着用其中的一个词造句,再那试着用一组词写一个片断,同学们进入到创作的乐趣中。这样,由积累词语到运用词语,便完成了从阅读学习到写作训练的过渡。课堂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好的词语我们一定想指导学生运用。如果在课后再辅以多读多背,让积累在本子上的好词驻留在头脑中,日积月累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定能大大提升。
二、模仿语句,打造语言
成语“胸有成竹”的含义给我们以写作训练上的启迪,学生心中必须有好作文的样子,他们才能完成由模仿到独创的步步提升。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文章,为学生的写作借模仿与借鉴提供了好的范本。特别是一些语言优美的文章,历来是师生的至爱。教师要在有借鉴意义的语句上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佳句尽可能多地镂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使他们达到熟能生巧地运用的地步。教师还要指导做好摘抄与积累工作,相信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一定有益于写作中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同学们都认为第二自然段的句式非常美,然后我们分两个部分来研究,先探讨了第一句话的特点,同学们认为是用大海和西湖引出漓江的水的特点。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可以看作是衬托,就是绿叶衬红花,通过写大海与西湖的水的特点衬托出漓江水的独特。然后大家最喜欢接下来的排比句,认为这样的句子很有气势,很好地说出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其中最后一句的比喻还特别生动形象。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大家开始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一段家乡的小河,同学们写了改,改了写,一步步地由喜欢到模仿再到独创。后来,有个学生在写烈土陵园的松柏时这样写道:我看见过千姿百态的腊梅树,欣赏过亭亭玉立的白玉兰,却从没见过烈土陵园中这样的松柏。陵园中的松柏真高啊,高得直冲云霄,让人仰望;陵园中的松柏真绿啊,在这严冬时节依然生机勃勃;陵园里的松柏真齐啊,就销售量阅兵式上的士兵,队列整齐。教师看到这样的学生作品是多么欣慰啊!
三、感悟结构,整体规划
如果说字词句是文章的肌肉,那么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学生写作时易犯的毛病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知道对文章进行全局的规划,不懂得先有整体布局再入手写作才能有条不紊。所以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适合学生模仿和借鉴的文章结构,教师一定要指导到位,细致分析后指导学生练习,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了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我指导学生总结出全文的行文特点,一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二是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也就是游览的顺序来写。又如《桂林山水》一课,则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中间部分又分两层,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这样的行文能彰显结构清晰、脉胳分明。所以在以后写游记类的作文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行文顺序来结构文章。
四、学习描写,塑造人物
小学阶段多以写人记事的小记叙文练习为主,在这样的文章中,描写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呢,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去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师不必将描写方法的定义去界定得多么严格,只须让学生从依葫芦画瓢做起,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将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小文章也会写得有模有样了。
例如,在学习了《尊严》一课后,教师可以借此教给学生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如文中写一群逃难的人的外貌和神态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特别是在写年轻人的听到没有活儿可做时的神态“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非常传神。以此为例给学生们讲完后做一些随堂训练,让同学们即时练练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写作中会学着去仿写,去运用。
著名作家张志公先生说:“学字、学句、学篇章,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就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多做一些写作方面的拓展,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