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课已经体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知识特性,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会因为地理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而感到学习地理的枯燥,以至于导致厌学,这是地理教学最关键需要避免的教学问题。随着新课改教学精神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上和思想上的转变,开拓了地理学习和教学空间,使地理学科绽放出了新鲜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途径
【分类号】G633.55
新课改教学思想就像是一阵春风,吹过“沉睡”多时的教育,使其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新课改革新理念的对比下,暴露出诸多弊端。古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说,就高中地理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学效率亦往往徘徊在“平庸”的状态。新课改教学思维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促使地理课堂教学走上了高效之路。以下,笔者以新课改教学思路为背景,浅谈一下,实现地理高校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依托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知识孕育的土壤,又是体现知识价值的平台。生活化教学思想源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探索的动力,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就像是为思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能够使看似艰涩的知识变得“平易近人”,在这种熟悉亲切的学习心态中,瞭望探索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简举一例,如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在联系到地理教学知识中,教师可以以洪涝、地震或者灾害为教学案例,进行授课。
2013年的“雅安大地震”牵动着每个国民的心,媒体报道中兵民互助英勇对抗灾难的画面更是振奋人心,催人泪下。因此,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通过媒体对“雅安地震”的展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灾难的强大危害力,从而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教学中,增强地理知识的实践指导性,更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地理产生好学的动力。比如,基于“自然灾害”一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并掌握日常生活中遇到灾难时的逃生技能。
还可以将地理知识点与生活谚语结合起来。如“燕子低飞要下雨”、“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多点水”等等,通过运用熟知生活常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以生为本,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引导者”,教师主导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课堂授课以学生接受状态为参照开展标准,这样的授课效果更有效更人性化。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以生为本的课堂充满着学习的活力,要让学生不仅头脑“活”起来,手也要随之“动”起来。地理课堂让学生动手实践知识,能够是原本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动手的过程,链接为一个完整细化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彰显出整体性。
比如,在学生山脉、河流或者交通线航道等等地形位置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画画;一些地形专业术语,比如断层、山脊、地壳等等,可以通过学生捏橡皮泥来塑造模型的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合作共赢,创建互助学习氛围
“团队合作”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形式。在地理学习中,让学生在合作化学习中感受到集体思维的强大,以一颗谦卑的心态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索,不仅能够使个体能力发挥极致,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开展合作化学习,对于地理高效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
简举一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地域的主要联系方式”一节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布置小组任务:分析和讨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有哪些主要联系方式,每个联系方式的优缺点,哪种联系方式最佳等。讨论评价过程小组成员都参与补充说明,体现小组合作化的优势所在。教师进行讨论阶段性小结,并拓展知识点内容,引发学生深层次探索讨论。开展小组竞答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活力学习氛围中,每一个知识难点重点都被攻克并内化为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
四、师生沟通,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學生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一门心思的搞好教学并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教学本身即是一种与学生进行良好心智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运转的行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关系看似平和实际上却暗藏排斥,这样一个不显见却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关键。
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的融洽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情感上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喜欢一门课的心理往往是基于对这门课授课教师的信任和喜爱。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心与心的距离,长期的教学让笔者深刻的体会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而只有学生心理上对老师怀有尊敬和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和老师促膝长谈,这样教师才能获取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总之,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助共进的成果,在一个良性的学习教学循环体系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教学不仅要“教”的好,还要“育”的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好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诚可信可靠的“大朋友”。
五、结束语
本文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以上章节中浅谈了关于实现地理高效课堂的相关建议措施。总体来说,新课改教学精神的核心便是“以学生为主”,一改以往教学中老师“唯我独尊”的教学模式。而这也是本文立意的基本点,高效地理课堂并不是教师“独角戏”能够完成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开展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深化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与教师教学形成了一个共生促进的关系,高效课堂是这种关系的良性表现。
而怎样使教学的高效性保持下去呢?笔者认为,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点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适时调节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知识点,在千变万化的教学状态中,寻找新的教学共生关系平衡点,从而才能保持高效课堂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彭文聪,关于如何建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南北桥,2015(04).
[2]黄荟霖,新课改中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5(02).
[3]鲁亚玲,论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2015(22).
[4]李国平,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处理新课改中的“新”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1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途径
【分类号】G633.55
新课改教学思想就像是一阵春风,吹过“沉睡”多时的教育,使其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新课改革新理念的对比下,暴露出诸多弊端。古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说,就高中地理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学效率亦往往徘徊在“平庸”的状态。新课改教学思维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促使地理课堂教学走上了高效之路。以下,笔者以新课改教学思路为背景,浅谈一下,实现地理高校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依托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知识孕育的土壤,又是体现知识价值的平台。生活化教学思想源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探索的动力,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就像是为思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能够使看似艰涩的知识变得“平易近人”,在这种熟悉亲切的学习心态中,瞭望探索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简举一例,如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在联系到地理教学知识中,教师可以以洪涝、地震或者灾害为教学案例,进行授课。
2013年的“雅安大地震”牵动着每个国民的心,媒体报道中兵民互助英勇对抗灾难的画面更是振奋人心,催人泪下。因此,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通过媒体对“雅安地震”的展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灾难的强大危害力,从而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教学中,增强地理知识的实践指导性,更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地理产生好学的动力。比如,基于“自然灾害”一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并掌握日常生活中遇到灾难时的逃生技能。
还可以将地理知识点与生活谚语结合起来。如“燕子低飞要下雨”、“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多点水”等等,通过运用熟知生活常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以生为本,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引导者”,教师主导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课堂授课以学生接受状态为参照开展标准,这样的授课效果更有效更人性化。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以生为本的课堂充满着学习的活力,要让学生不仅头脑“活”起来,手也要随之“动”起来。地理课堂让学生动手实践知识,能够是原本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动手的过程,链接为一个完整细化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彰显出整体性。
比如,在学生山脉、河流或者交通线航道等等地形位置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画画;一些地形专业术语,比如断层、山脊、地壳等等,可以通过学生捏橡皮泥来塑造模型的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合作共赢,创建互助学习氛围
“团队合作”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形式。在地理学习中,让学生在合作化学习中感受到集体思维的强大,以一颗谦卑的心态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索,不仅能够使个体能力发挥极致,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开展合作化学习,对于地理高效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
简举一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地域的主要联系方式”一节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布置小组任务:分析和讨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有哪些主要联系方式,每个联系方式的优缺点,哪种联系方式最佳等。讨论评价过程小组成员都参与补充说明,体现小组合作化的优势所在。教师进行讨论阶段性小结,并拓展知识点内容,引发学生深层次探索讨论。开展小组竞答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活力学习氛围中,每一个知识难点重点都被攻克并内化为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
四、师生沟通,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學生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一门心思的搞好教学并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教学本身即是一种与学生进行良好心智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运转的行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关系看似平和实际上却暗藏排斥,这样一个不显见却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关键。
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的融洽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情感上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喜欢一门课的心理往往是基于对这门课授课教师的信任和喜爱。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心与心的距离,长期的教学让笔者深刻的体会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而只有学生心理上对老师怀有尊敬和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和老师促膝长谈,这样教师才能获取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总之,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助共进的成果,在一个良性的学习教学循环体系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教学不仅要“教”的好,还要“育”的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好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诚可信可靠的“大朋友”。
五、结束语
本文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以上章节中浅谈了关于实现地理高效课堂的相关建议措施。总体来说,新课改教学精神的核心便是“以学生为主”,一改以往教学中老师“唯我独尊”的教学模式。而这也是本文立意的基本点,高效地理课堂并不是教师“独角戏”能够完成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开展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深化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与教师教学形成了一个共生促进的关系,高效课堂是这种关系的良性表现。
而怎样使教学的高效性保持下去呢?笔者认为,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点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适时调节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知识点,在千变万化的教学状态中,寻找新的教学共生关系平衡点,从而才能保持高效课堂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彭文聪,关于如何建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南北桥,2015(04).
[2]黄荟霖,新课改中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5(02).
[3]鲁亚玲,论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2015(22).
[4]李国平,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处理新课改中的“新”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