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为此,尝试将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文学赏析,把课文内涵展开,使外语教学变得更加立体、丰富,更具文化性,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以及学习英语语言的热情,从而消除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的厌倦情绪和恐惧感;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丰富自已的知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并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
  当然,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的内容也很多,加之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进行文章体裁、章法结构、写作背景知识、语言意境、文学形式的变化以及深层隐含的意义等文学手法的赏析,但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学赏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点滴讲起,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一、解读标题,进入文本深处
  一个好标题,往往用最简洁、透彻的文字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常常也是课文的精华浓缩,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标题亦是文章的“路标”,沿“路标”寻思路,捷径自然通幽。
  例如,NSEFC Book 1 Unit 1中的“Annes Best Friend”介绍的是Annes diary,却没有以此作为标题,而是紧扣该单元friendship这一话题采用了一个较为含蓄的题目,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出乎意料地发现Anne的好朋友并非某个人,而是她的日记,由此更能激发读者对故事情节的阅读兴趣,促使其迫切地去追索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并能切身感受主人公Anne在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和家人不得不藏身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小阁楼里,不能与外界接触,周围又没有可以推心置腹、与之深谈的朋友的艰难处境,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Anne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纯洁美丽的心灵。以这样解读标题的方式向学生阐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万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而无论与人或物的交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宣泄、一种倾诉,是我们存在和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又如,NSEFC Book 1 Unit 3中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虽然标题不长,可涵盖的信息量却极其丰富,极具概括性。首先,journey告知读者文章将讲述的是一次旅行,不由使人对其相关的when,where,who,how以及途中发生的故事等信息充满期待;down the Mekong,尤其down则直言了本次旅行的始终及其路线。所以,如果在课堂上先和学生一起读透这一标题,从湄公河之旅的筹划到实施,整个Travel Journal的脉络便可一目了然。
  可以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精彩的标题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以标题为切人点,围绕标题巧妙设问进行课文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标题在课文中的重要作用,将标题讲通、讲透、讲深。
  二、体味语言
  感悟文本之美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有很多精言妙语,精辟修辞,扣人心弦,使人读了欲罢不能,回味无穷。修辞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精练,幽默生动,使句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了解能使学生有更好的、更地道的语感。虽然修辞手法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常用的修辞现象时向学生讲一讲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下面就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修辞现象举几例。
  1比喻
  比喻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将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词有as,like,as if, as though等。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白,使人可见可感可悟,把简单的事物表达得更为形象,更为生动。
  如NSEFC Book 1 Unit 3中“However,the lakes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setting sun and looked wonderful”和“At one point we were so high that we found ourselves cycling through clouds”这两句作者分别用明喻和暗喻描写游历途中在西藏的所见所感。夕阳下的湖面如镜闪耀,山坡上的单车行则如走云端。恰当的比喻使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2拟人
  NSEFC Book 1 Unit 4的标题和文章末句都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一句“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道出了自然灾难如此残酷,令人窒息,而国家、军队、人民的及时救助让受灾民众看到了希望,重燃生活的信心。
  可见,拟人即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做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人格化,使语句更为生动,表达更富情感。
  3排比
  排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能加大语言的信息量,使语言条理性强,且节奏鲜明,适于反映事物的情状,尤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NSEFC Book 1 Unit 4中“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的“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1 a library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整个城市仍然矗立的建筑物已寥寥无几,与地震顽强抗争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则可以填满整个图书馆,无奈在地震中丧生的仍不计其数。寥寥数语,描写却极其精练,极其形象,可以说对地震灾后的讲述达到极致的效果。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中蕴涵着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举不胜举。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更鲜明,更感人。理解修辞手法,有助于读者体会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神奇功能”,使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现象变得妙不可言,从而更好地欣赏作者所创造的感官印象和情感效果。向学生讲解修辞手法,可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这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三、 把握结构,领悟写作技巧
  高中英语课文篇幅较长,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且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作者写作风格的迥异,文章内容的展开、主题的呈现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日常的教学材料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赏析的,如作者的写作意图、语言运用的独特风格、文章的脉络框架等等。
  如NSEFC Book 1 Unit 4的Workbook中描述San Francisco那次地震的阅读材料“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全文仅三个段落,作者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讲述,真实且感性,从震后的城写到震后的人,写城市的不复存在,写人的貌似平静,写海上的宁静与旧金山的凄凉,篇幅不长,作者却能将自己的震惊通过对人、事、物和景的描述毫无保留、毫不夸张地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如亲历震后现场。文章首尾都运用了否定词提前的倒装结构,首句“Never before in history has a city been so completely destroyed”,末句“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两个never、两个in history使肆虐的灾难与无声抗争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此开头与收尾更强化了作者目睹地震时那种震撼,更凸显了遭遇灾难时人们内心深处真善美的进发,只要团结携手,灾难又有何惧!只有通过朗读、体味、赏析这样的文章才能使学生理解幸存者的无语、麻木,理解他们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已不知如何表达也无暇表达自己的悲痛,他们所能选择的唯有活着,所能做的只能是站立起来。
  而NSEFC Book 4 Unit 1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属传记式文章,作者却没有以时间为顺序从她的出生讲起,而在第一段记叙Jane与她的同事们在非洲原始森林观察非洲黑猩猩的一个片段,在第二段才叙述她自孩提时就有的梦想。由此Jane作为一个女性在森林里四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便凸显在读者眼前,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森林里一天的游历已足以使他们tired and dirty,Jane却放弃了一切在那里度过了大半辈子观察猩猩的饮食起居,它们的喜好、习性,并呼吁全世界来保护野生动植物,她所面临的困难与她取得的成就立刻形成强烈的对比。
  很显然,文章不同的构架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渗透对文本结构的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文学鉴赏能力,加强语篇意识,更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欣赏内容,增强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它也是情感的教学。语言文字仅仅是个载体而已,教师应该借助这个载体,教会学生透过这个载体去揣摩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新课标英语教材均是每单元一个主题,教师几乎可以从每个主题中挖掘出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其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引人向上,劝善惩恶,提倡互助和奉献,激励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同时文章展现出的各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是很好的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例子。
  例如,NSEFC Book 1 Unit 5中介绍Nelson Mandela的文章,NSEFC Book 4 Unit 1的Jane Goodall和Lin Qiaozhi以及Unit 2的Yuan Longping都是人物传记式的文章,在描写人物时无不显露他们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所展示的人格魅力,他们同样执著、坚强,同样吃苦耐劳,同样有宽容博大的襟怀,可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曼德拉几十年身陷牢狱却无时不为黑人的平等权利而斗争;林巧稚终生未嫁却成就了万千生命的顺利降生;农民般朴实的袁隆平却解决了亿万人的温饱问题。这些都是中学生所应该敬仰和效仿的典范,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剖析这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在其奋斗过程中所展示的personal qualities,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人格导向。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一些相关的名言名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名人风采,如:
  1)Think about what you do every day and the impact your life is making o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Jane Goodal1)
  2)I never see what has been done;I only see what remains to be done(Marie Curie)
  所以,通过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外壳去品味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端正其人生价值观,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高尚的品质,顿悟人生的真理,燃起生活的激情。
  以上教学实践,充分显示高中英语新教材是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都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有很多素材都可以让教师扩展延伸开去,挖掘它们深层的内涵,从作品内容到作品的文学形象、写作背景、写作风格等等。只要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将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培养其审美情趣与能力,英语课堂就会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度过“漫长”的英语课。这样的英语课堂与高考目标并不相悖,却恰恰有助于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改善,也有利于陶冶师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阅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会欣赏地道的外文。(上接第175页)应,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3教育部门对“留守学生”教育措施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采取有关措施,保障“留守学生”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学生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运用现有教育资源,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弟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的难以取代的育人功能,使“留守学生”在家庭中快乐成长。
  4社会对“留守学生”教育措施
  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消除影响“留守学生”的消极文化,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由于“留守学生”在家时间由自己支配,行为不受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视,而且大多看暴力、江湖恩怨等内容,有的甚至偷偷看黄色影碟。这些消极文化对学生心理影响极大。
  总而言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留守学生”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上是我的一点尝试与思考,不当之处还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育人成才需要创设和谐一致的育人环境,而这里所指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只有个方面的因素产生合力,才会真正使孩子们茁壮成才。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育苗成才的沃土  (一)家长是孩子的表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呱呱坠地的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的纸,等待勾勒了人生多彩的画卷。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把孩子置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它绝
期刊
初中学生多是14~17岁的之间,处在生理发育、个人品质形成与知识积累的高速时期。此时孩子们的生理、心理、思想、追求的发展与变化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开始用自己得到的信息观察世界,思考人生,选择人生目标及发展方向。此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意识还没有发育完成。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及自我情绪及行为的控制能力,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一生及整个社会产生极坏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晨宇希望中学地处双阳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来自全区的农村。初中学生住校,普通存在学生学习自主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行为自控能力弱等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开展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研究工作,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健全,提升农村初中办学水平,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课题研究遵循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中教育科
期刊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市于2002年提出了发展性教育理念,该理念深刻阐述了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有效的解决了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问题,为我市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学生主体发展这一要素,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校的“十一五”课题选定为《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五年的实践与探索,这一课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一、构建教学模式,突出
期刊
课题研究作为推进课改进程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凸现学校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课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首要问题。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在这项工作中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做法。  1增强课堂研究的针对性。  课题研究源于课堂,又要归于课堂,所以要立足课堂,将课堂视为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课题研究“课堂化”的原则
期刊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大精神并结合职业师范院校介于国家主流艺术院校与民间院校艺术专业之间在夹缝中生存之特点,职业技术院校艺术人才要想有更大作为,就必须借助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展文化之机遇,努力培养创新型中、低端艺术人才,广泛占领企事业及幼儿教育市场,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艺术人才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出来。  二、社会需求分析  既然中共中央已经明确二○二○年前文化改革发展目标新要求而作为实现全面建设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就要积极营造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尊重、开发、发展主体,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建设“快节奏、高质量、多样化”的课堂。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式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一、利用多种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教科书  传统语文教学,学生都一直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个层次,上课的模式是老师教,学生一字不差的抄写板书,甚至连开放性试题,都要求老师给标准答案,认为
期刊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笔者认为,成人教育应注重抓好农科教相结合,突出实效,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成人教育学校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需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模式,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1抓资金投入,促硬件建设。  增加农业、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是抓好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把成人教育作为基础产业发展
期刊
今天这个时代市场经济充斥着我们每个人周围,就像空气一样每个人都不能离开它,要使我们的农民增收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经济意识。就必须送经营理念、经济理论下乡,就必须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  一、只有提高农民的经济意识,才能使农民更加透彻的理解国家农村经济政策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
期刊
互联网以其丰富的资源,强大的交互性为英语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英语学习的环境。一个有助于学生大量获得英语知识,自由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环境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显然,传统的教室已不再适合为我们的学生进入将来的社会做准备。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与机遇。  一、教学和学习工具——互联网  网络资源对学习英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师生增加更多的机会接触原汁原味
期刊